全液控止回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71128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液控止回蝶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液体介质管路上具有截止和止回功能的阀,特别是涉及到液压控制类的阀。
目前,有的厂家为了克服重锤式液压控制蝶阀体积大,结构复杂,重锤易下落,时有事故发生的弊端,而公开一种液控蝶阀,在实际应用中发现,此种方案的阀,关闭特性可调性差,安装方式单一,抗振能力弱,启闭摩擦阻力大,故本阀门还不够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密封副摩擦扭矩,关闭特性全行程任意可调,卧、立式均可安装,抗振性强,安全可靠的全液控止回蝶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如下技术措施达到即在由阀体、蝶板、液压控制机构,执行油缸和电气控制部分组成的阀基础上将阀体与蝶板组为双偏心式结构,液压控制机构和电气控制部分与阀体组为分体式结构,并在蝶板输出轴上设有在园周方向可任意变换角度的凸块,阀体上设有通过凸块使其能够触发的行程开关,此外为防止外供电源停电,或液压泵出现故障难于操纵蝶板开或快、慢关时,于电气控制部分中设有常闭接点和受其控制的备用直流电源。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全液控止回蝶阀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由于本阀的阀体与蝶板采用双偏心结构形式,从而实现密封性可靠,减小密封面磨损和摩擦扭矩,以及起到助关蝶板和延长阀门使用寿命的效果。
2、由于本阀中的液压控制机构和电气控制部分与阀体组为分体式结构,从而克服了潮湿等恶劣工作环境对电气,液压元件腐蚀的弊病,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了整机的可靠性,特别是给安装调试和操作带来极大方便,还可因此实现水平或立式安装。克服水流造成振动的弊病。
3、由于在蝶板的输出轴上设有凸块和由它控制的实现蝶板快、慢关的行程开关,从而实现了蝶板块、慢关,角度和速度全行程可调的目的,进一步地减少水击现象,保证了供水系统安全运行。
以下结合附图中的一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


图1是全液控止回蝶阀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1可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全液控止回蝶阀,是由阀体(1)、蝶板(2)、连杆(3)、执行油缸(4)、蓄能器(5)、液压泵(6)、手压泵(7)、液压控制机构(8)、管路(9)、行程开关(10)、凸块(11)、电气控制部分(12)、常闭接点(13)、和直流电源(14)组成,而且阀体中心线A与蝶板转动中心线B不相重合。
当本发明的阀门,安装在系统管路上运行时,阀门处于某种开或关的状态,这时通过电气控制部分和液压控制机构使液压泵对蓄能器进行补压或操作手压泵对蓄能器补压,补压到一定压力值时,自动停止液压泵或停止手压泵,此时,全液控制回蝶阀处于待运行状态,当系统管路需要全液控止回蝶阀改变工作状态时,操纵液压控制系统任选手压泵、液压泵或蓄能器为动力源,实现其全液控止回蝶阀开或快、慢关。
权利要求1.一种由阀体(1)、蝶板(2)、液压控制机构(8)、执行油缸(4)和电气控制部分(12)组成的全液控止回蝶阀,其特征在于阀体(1)与蝶板(2)组为双偏心式结构,液压控制机构(8)与阀体(1)组为分体式结构,蝶板输出轴上设有在园周方向可任意变换角度的凸块(11),阀体(1)上设有通过凸块(11)使其能够触发的行程开关(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液控止回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电气控制部分(12)设有常闭触点(13)和受其控制的备用直流电源(14)。
专利摘要一种涉及起缓冲止回作用的蝶阀,它是针对现有液控止回蝶阀摩擦扭矩大、关闭特性满足不了特殊工况使用、安装方式单一、抗振能力差、安全系统低的弊病,而公开一种阀体与蝶板组为双偏心式结构,设有快、慢关全行程角度和速度可调的凸块和行程开关装置及控制部分与阀体分体组合的阀,该阀具有运行可靠、使用寿命长、便于安装布置、适于各种工况,在无动力电源还可工作,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
文档编号F16K1/22GK2201532SQ9422939
公开日1995年6月21日 申请日期1994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1994年8月19日
发明者李振东, 刘杰, 陈树林, 李延辉, 项喜昌, 胡俊超 申请人:辽宁省铁岭阀门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