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容器液面自动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960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体容器液面自动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液体自动控制阀门。
盛装液体容器中的液面都要求有可靠的控制方法来控制液体外溢,以防止水、油等外溢造成不必要的危害。人们曾用不同的办法希望达到有效控制之目的,在现有技术里,最为理想的办法是利用液体之浮力推动浸在水中的浮子开启电动开关,进而控制注入液体容器的机械动作。最终达到液体不溢流之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使用方便,不需电器元件、抗外界干扰能力强的一种液体容器里的固定液面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是这样的它是一个由进液管1、出液管2、浮子3、浮子外壳4、自由阀5、连接杆6和自由阀定位器7组成。进液管1和出液管2均为普通钢管或塑料管,而且出液管2一般为直角弯管,安装在控制阀某一侧面。浮子3是一个中空圆柱体,其顶部平面有一连接螺孔,浮子3由金属或塑料制成。浮子外壳4是一个底部或侧面都有多个微孔的中空圆柱体。其直径略大于浮子3直径。其顶部平面中心嵌有一段带螺纹的管子短节,短节的螺纹刚好与进入管末端的管箍配套。浮子外壳4用金属或塑料制成。自由阀5底部是圆柱型,上部为圆锥阀体,底部中心有一连接螺孔。自由阀5底部和顶部的接触面应能够完全堵塞进液管的内径。此种状态为最佳尺寸。自由阀5由金属或塑料制成。连接杆6用于连接浮子3和自由阀5,连接杆6由金属材料制成。自由阀定位器7是一安装在控制阀一侧螺孔内的螺杆,它由金属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靠液体浮力作用推动自由阀切断输入液体容器里的进液管中的输入液流。它是一种新的自动控制阀,具有不耗电,易管理,成本低,制造方法简单、灵活、抗外界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之二。
现以某油箱的进油管为2吋钢管为例,说明其实施例。
选用2根2吋长200mm的钢管,每根两端各加工螺纹,选用一个2吋三通,另取一根2吋直角弯管,并将其中一端加工螺纹,用白铁皮加工一个直径为200mm、高250mm的浮子,在其顶部平面中心焊接M8螺母一只,再用铁皮加工一直径为210mm、高500mm的浮子外壳,在浮子外壳的底面加工0.6mm直径的微孔若干个,在其顶部平面中心,焊接一个2吋的管箍,用一根圆钢,两端加工螺纹杆,再用圆钢加工底部圆桂高度为100mm,顶部三角锥度为13的自由阀,并在自由阀底面中心加工φ8螺孔,再开始组装。组装的顺序是将2根管子短节分别装在三通的一条直线上的两个通口上,再将弯管装在三通的另一侧,将浮子装入浮子外壳内,固定浮子外壳顶盖,用连杆连接自由阀和浮子,将自由阀装入底部的一管子短节中,将浮子外壳上的管箍与短节固紧,再装上自由阀定位器,即可进行使用。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控制液体容器中液面固定高度的阀门,其中包括进液管1、出液管2,其特征在于控制部件由自由阀5、连接杆6、浮子3、浮子外壳4及定位件7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阀门,其特征在于由阀5,底部是圆柱,上部是圆锥的阀体,由金属或塑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浮子3是一中空圆柱体,用金属、塑料制成,浮子外壳4是一中空圆柱体,且底面、侧面具有泄液孔,由金属、塑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阀门,其特征是定位件7是一锥形螺杆,由金属、硬塑料制成。
专利摘要
液体容器固定液面自动控制阀,是一种新的液面控制阀,用于液体容器里固定液面的控制,它除具有进液管、出液管外,其特征在控制部分由自由阀、浮子、浮子外壳、连接杆和自由阀固定件构成。适用于各式液体容器,特别是高楼水箱、油库储罐等的固定液面控制。
文档编号F16K31/22GK86206455SQ86206455
公开日1987年7月8日 申请日期1986年8月27日
发明者胡升耀 申请人:胡升耀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