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式差压定量分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72426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悬浮式差压定量分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各类机械设备上集中定量润滑装置中,实现定量分油供油的一种器具。
润滑在机械运动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润滑装置的先进性和可靠性是衡量机械设备整机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但是,目前国内机械设备所采用的润滑方式,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传统的分流调节式分油器。润滑油量随着供油压力高低而变化,既不能精确定量供油,也不能自动定时供油,且调整困难,润滑多的地方,不但浪费大,还严重污染环境,而高位及远距离润滑点则因缺油极易发生干摩擦,严重的会损坏机器零件,降低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寿命。为实现机械设备集中自动(或手动)定量润滑,就必须要有定量供油分油器,差压定量供油器是其中的一种类型,它以结构简单、成本低,应用范围广,使用方便等特点而得到广泛应用,现有的差压式定量供油器,以其内部控制阀结构形式的不同,分为常开式和常闭式两种,它们都由壳体、单向控制阀、弹簧座、弹簧等组成,常开式有一弹簧设在控制阀和阀芯之间,由于控制阀与进油通道是线接触,运动导向不好,周边刚度又小,易变形,弹簧刚度不易控制,使得阀口打开容易,关闭困难,就引起过量出油。而常闭式则刚刚相反,控制阀要打开进油通道,必须克服弹簧阻力,往往由于加工工艺不完善,导向孔和密封孔不同轴,造成密封性能差,故经常打不开控制阀而无法蓄油,造成供油过少甚至不出油等严重后果。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改进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无特殊加工工艺要求、性能稳定可靠的悬浮式差压定量分油器,以达到自动定量供油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方案实现壳体一端部为进油孔,与油泵相通,控制阀设在进油通道中,壳体腔室内设置活塞和与活塞嵌装在一起的橡胶密封圈,它们将壳体内腔分隔成上下两个腔室,活塞内设有阀杆,阀杆具有进油孔,并由阀座定位;橡胶密封圈又骑跨在阀座之上;套装着卡套的出油管设在空心帽内,空心帽与接头帽螺接,而接头帽又螺接在壳体的上端部,接头帽与活塞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其特殊之处在于控制阀为悬浮式自导向结构,它将密封唇和导向唇组为一体,自由安装在进油通道内;阀杆上设有上、下两个油孔和两个小孔,分别与进出油道相贯通。
按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定量分油器,结构简单,无特殊工艺要求的加工面,故工艺简单、性能稳定可靠,能达到自动等量、均匀分油目的,确保机械设备中各摩擦副都能得到所需的润滑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排油状态)。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蓄油状态)。
按上述附图实施例再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悬浮式差压定量分油器(参见图1-2)有一壳体,壳体(17)一端部为进油孔(11),与油泵相通,控制阀(12)设在与进油孔垂直的进油通道中,为悬浮式自导向结构,它由密封唇(14)和导向唇(13)组为一体,密封唇与进油通道过盈配合,导向唇为间隙配合,且导向唇(13)上均布3-4个通油槽,为进油提供通道。
壳体在垂直腔室内设置活塞(6)和与活塞嵌装在一起的橡胶密封圈(8),它们将壳体内腔分隔成上下两个腔室,上腔室为蓄油室,下腔室为进油通道,活塞内设有阀杆(15),活塞沿阀杆作上下运动,阀杆设有上、下两个油孔(16)和两个横向小孔(5),分别与进出油道相贯通,使蓄油过程中润滑油不致于发生往外直喷现象。阀杆下部定位在阀座(9)上,阀座具有均布的4个φ1mm的小油孔(10),橡胶密封圈(8)可骑跨在阀座(9)上。
套装着铜制卡套(3)的出油管(1)设在空心帽(2)内,空心帽与接头帽(4)螺纹连接,旋紧空心帽的过程,利用卡套塑性变形使出油管被紧紧卡住而得以密封。接头帽(4)与壳体(17)上端部螺纹连接,并在接头帽与活塞之间设置复位弹簧(7),本实用新型设计时将弹簧设置在活塞外圈,便于最大限度增加弹簧弹力,提高蓄油过程的可靠性。本结构接头帽下端面至活塞上端面的距离是控制分油量大小的决定因素,距离越大,分油量越大,反之,越小。
动态结构如下悬浮式差压定量分油器是将润滑泵站提供的润滑油定量分配到各润滑点,以满足机械运动的需要,分排油、蓄油两个过程来描述排油过程当油泵供油时,压力上升润滑油由进油孔(11)进入,推动控制阀(12)向上关闭阀杆(15)下油孔(16),压力继续上升,压缩控制阀密封唇(14),使由通油槽进入的润滑油从密封唇壁间隙进入进油通道并从阀座小油孔(10)进入活塞(6)下部,并推动活塞上升,将活塞上部蓄油腔中的润滑油挤向阀杆横向小孔(5)(上面一个)经出油管(1)至润滑点,此时弹簧(7)蓄能,当活塞上升到其上端面与接头帽下端面接触限位时,排油完毕,排油过程是弹簧蓄能过程。调换接头帽,改变其下端面至活塞上端面之距离,即可调节分油量。
蓄油过程当油泵停止工作,进油孔(11)压力消失,活塞(6)在弹簧(7)释能作用下下行,使进油通道中的润滑油下压推动控制阀(12)下行,打开阀杆下油孔(16),润滑油则从阀杆下油孔经横向小孔(下面一个)排入蓄油腔,此时活塞推到底部极限位置,蓄油过程结束,为下一次排油作好准备。
权利要求1.一种悬浮式差压定量分油器,包含壳体(17),壳体一端部为进油孔(11),控制阀(12)设在进油通道中,壳体腔室内设置活塞(6)和与活塞嵌装在一起的橡胶密封圈(8),它们将壳体内腔分隔成上下两个腔室,活塞内设有阀杆(15),并以阀座(9)定位,橡胶密封圈骑跨在阀座之上;套装着卡套(3)的出油管(1)设在空心帽(2)内,空心帽与接头帽(4)螺接,而接头帽又螺接在壳体的上端部,接头帽与活塞之间设有复位弹簧(7),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控制阀(12)为悬浮式自导向结构,它由密封唇(14)和导向唇(13)组为一体,安装在进油通道内;b.所述的阀杆(15)设有上下两个油孔(16)和两个横向小孔(5),分别与进出油道相贯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式差压定量分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阀(12)导向唇(13)上均布有通油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式差压定量分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座(9)上均布有小油孔(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悬浮式差压定量分油器,由壳体、控制阀、活塞、橡胶密封圈、阀杆、阀座、复位弹簧、接头体等组成。由于改进了控制阀在进油通道内为悬浮式自导向结构,由密封唇和导向唇组为一体,自由安装在进油通道内,并对阀杆作结构改进和最大限度增大强簧弹力等措施,使得本设计不仅结构简单,且性能稳定可靠,能达到自动等量、均匀分油目的。
文档编号F16N25/00GK2212122SQ9520080
公开日1995年11月8日 申请日期1995年1月1日 优先权日1995年1月1日
发明者许永久, 张云清 申请人:象山县久源润滑件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