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承力索线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76317阅读:6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横承力索线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横承力索线夹,属于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系统零部件制造技术领域。
现有的横承力索线夹,其本体为“T”型立体结构,通过U螺栓将横承力索直接压在本体上,U螺栓与被压的横承力索为线接触,易使横承力索变形受损,降低了横承力索的综合破断拉力。此外横承力索线夹本体锻造工艺性差,目前,一般为铸造成形,内部组织难免有缺陷,保证不了零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新型结构的横承力索线夹,使其具有良好的锻造工艺性,保证了零件的强度,改善了横承力索的受力状况,使该线夹及其所连接的系统更加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设计方案横承力索线夹本体(2)为立式板型结构,其上部制有螺栓孔(3),下部制有吊线孔(4),U螺栓(1)穿过螺栓孔(3)与本体(2)左右连接。
具体结构为本体(2)上部均匀制有四个螺栓孔(3),两套U螺栓(1)分别穿过四个螺栓孔(3)与本体(2)左右连接,且U螺栓(1)半圆形部位内侧设有衬块(5)。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一是横承力索线夹本体结构简单,锻造工艺性好,保证了零件的强度,且U螺栓与本体左右连接、紧固方便;二是U螺栓内设置的衬块与横承力索为面接触,既不损伤横承力索,改善了横承力索的受力状况,又保证了横承力索夹紧的可靠性,使其和所连接的系统更加安全可靠。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右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本体结构示意图结合
图1、2及说明书第五部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横承力索线夹由两套U螺栓(1)、本体(2)及衬块(5)构成。本体(2)为立式板型结构,其上部均匀制有四个螺栓孔(3),下部制有一个吊线孔(4),两套U螺栓(1)分别穿过四个螺栓孔(3),再将衬块(5)设置在每个U螺栓(1)的内侧,衬块(5)外侧为半圆形并与U螺栓(1)半圆形部位内侧相吻合,且其外侧中部两侧凸起卡在U螺栓(1)上,衬块(5)内侧为圆弧形凹槽,然后在每个U螺栓(1)的端头带上螺母即可,本实用新型适应于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系统,可安装在软横跨的横承力索上,悬吊吊线。
权利要求1.一种横承力索线夹,包括U螺栓(1),吊线孔(4),其特征在于横承力索线夹本体(2)为立式板型结构,其上部制有螺栓孔(3),U螺栓(1)穿过螺栓孔(3)与本体(2)左右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承力索线夹,其特征在于本体(2)上部均匀制有四个螺栓孔(3),两套U螺栓(1)分别穿过四个螺栓孔(3)与本体(2)左右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承力索线夹,其特征在于U螺栓(1)半圆形部位内侧设有衬块(5)。
专利摘要一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系统零部件横承力索线夹,由U螺栓、横承力索线夹本体构成,横承力索线夹本体为立式板型结构,其上部制有螺栓孔,下部制有吊线孔,U螺栓穿过螺栓孔与横承力索线夹本体左右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锻造工艺性,保证了零件的强度,改善了横承力索的受力状况,使本实用新型及其所连接的系统更加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F16L3/08GK2270868SQ96236330
公开日1997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1996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1996年10月12日
发明者高鸣, 张焕武, 赵戈红, 姚安遇 申请人:铁道部电气化工程局宝鸡器材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