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松软墙体的膨胀螺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79606阅读:109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松软墙体的膨胀螺丝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紧固件。
目前,膨胀螺丝在建筑安装工程中应用已经非常普遍,它的主要用途是在已建成的建筑物的墙面上或天花板上固定被安装的物体。其主要优点是施工简单易行,紧固作用可靠。但由于膨胀螺丝的胀幅约为膨胀管的壁厚,一般只适用于砖墙面或混凝土面上安装使用。目前,在我国尚有许多地区仍采用土墙建筑,和砖墙或混凝土相比,土墙较为松软,目前市场上的膨张螺丝难以可靠地固定物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膨胀螺丝由于胀幅小而不适合于在松软墙体使用这一情况,设计一种专用于松软土墙体的膨胀螺丝。
本实用新型,由螺杆、膨胀管、平垫圈、弹性垫圈和螺母组成。与现有膨胀螺丝比较,不同点仅在于螺杆和膨胀管。本螺杆的前端没有使膨胀管胀大的锥形段,而是制成凸缘A,它与膨胀管的前端接触,而螺杆的尾段与现有膨胀螺丝一样有螺纹,但端部开有防止螺杆自转的螺丝刀槽口B。本膨胀管与现有的膨胀管相似,有2~5个胀瓣,但切缝E较长,同时也多制一排孔洞状缺口D,使膨胀螺丝在拧紧时胀瓣在两孔洞状缺口D’和D处弯曲而形成突起翅。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特点1、可适用于在类似土墙的松软墙面上物体的紧固安装。
2、基本结构和原有的普通膨胀螺丝一样,可沿用原有工艺,用原有的设备制造。
3、改变切缝的数量(即胀瓣的数量)和长度,便可适应不同的螺丝直径和墙体硬度。
本实用新型,其螺杆的前端可制锥头H,以便把不再使用的膨胀螺丝用锤子钉入墙内。
本实用新型,其膨胀管的每个胀瓣的前端可制成弧形缺口C,以便使每个胀瓣前端的两个端点与螺杆前端的凸缘接触,提高其可靠性和稳定性。
下面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其结构和工作原理。


图1至图3是本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其中
图1为主视图,图2为俯视图,图3为A-A剖视图。
图4是本实施例膨胀管的展开图。
图5、图6是本实施例使用状态工作原理图。
本膨胀螺丝由螺杆l、膨胀管2、平垫圈3、弹性垫圈4和螺母5构成。其装配顺序为先把膨胀管2套在螺杆1上,有切缝E的一端与螺杆前端的凸缘A接触,再依次装上平垫圈3、弹性垫圈4和螺母5。
其安装及工作原理为参照图5和图6、先把本膨胀螺丝装在要固定的物体7的固定孔中并放入土墙6上的预钻的孔中。用螺丝刀插入螺杆1的槽口B并阻止其转动,然后用板手旋紧螺母5,把螺杆1拉出墙面。因螺杆1前端凸缘只和膨胀管2的胀瓣2A的前端弧形缺口C的两个端点接触,当螺杆拧紧向外拉出时,使胀瓣在孔洞状缺口D和D’处弯曲,形成突起翅2A。本例的胀瓣2A为三个。突起翅胀入墙体中,阻止膨胀管向外运动和旋转,从而阻止螺杆1向外伸出,便能把被固定物体7牢固地固定在土墙上。
本例的螺杆的前端制成锥头H,以便把不再使用的膨胀螺丝用锤子钉入墙内,或在安装使用时不必预钻孔而直接将其钉入墙中,再拧紧螺母使胀瓣弯曲成突起翅而固定物体。
权利要求1.一种膨胀螺丝,包括螺杆(1)、膨胀管(2)、垫圈(3、4)和螺母(5),膨胀管套在螺杆上,螺杆的尾部有螺纹,垫圈和螺母位于螺杆的尾部并与其相配应,其特征为在螺杆的前端,有一凸缘A,在螺杆的尾端,有一螺丝刀槽口B;在膨胀管的前部,有二排圆形孔洞状缺口D和D’,与之相对应的切缝E贯穿于缺口D和D’直至膨胀管的端口,并把膨胀管的前部分隔成2~5个胀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胀螺丝,其特征为所述螺杆的前端为一锥头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胀螺丝,其特征为所述膨胀管有3个胀瓣,每个胀瓣的端部为一弧形缺口C。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紧固件。由螺杆、膨胀管、垫圈和螺母组成,膨胀管套在螺杆上。在螺杆的前端,有一凸缘A,在螺杆的尾端,有一螺丝刀槽口B,膨胀管的前部有二排圆形孔洞状缺口D和D’,切缝E分别通过D和D’并把膨胀管前端分成若干个胀瓣,胀瓣端部与螺杆前端的凸缘A接触,当拧紧螺母时,胀瓣在D和D’处弯曲而形成突起翅而固定在墙体中。可适用于类似土墙的松软墙面上物体的紧固安装。
文档编号F16B13/06GK2312358SQ9724598
公开日1999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1997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1997年11月3日
发明者李涌泉, 姚震华 申请人:揭阳市南光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