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子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8344395阅读:来源:国知局
触。由此,卡定凹部44的孔缘不会塑性变形,能够维持角部的形状。另外,夹子70通过在抵接部75上面接触于第二侧缘部32的背面,施加于夹子70及第二侧缘部32的背面的接触压降低,各部件上难以产生塑性变形。
[0083]在结合状态中,卡定凸部73存在于卡定凹部44内,通过碰撞卡定凹部44的壁面将夹子I相对于结合孔43的前后移动限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并且,两卡定凸部73配置于能在前后方向上同时接触卡定凹部44的孔壁的位置。
[0084]夹子70在结合状态中,与夹子I同样,在左右方向上被结合孔43的孔壁夹持,卡定片5配置于结合孔43的前后的开口端周缘,相对于结合孔43维持位置。
[0085]以上完成具体的实施方式的说明,本发明不会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大幅地变形实施。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关于使结合孔的剖面形状为长方形的例子说明,但剖面形状可以为多边形、椭圆形、圆形等的其他形状。在这种情况下,只要配合结合孔的形状确定夹子主体部的形状即可。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正交于主体部2的中心轴线A的剖面形状为大致长方形(长侧壁部3与短侧壁部4正交的形状),但主体部2的剖面形状只要满足L2>L1的关系即可,可以为平行四边形和椭圆形等。
[0086]另外,划分结合孔43的撞击器35及第二贯穿孔40的形状可以适当地变更。例如,如图20所示,可以将构成撞击器80的左右一对侧柱81在左右方向上宽度变窄、在前后方向上宽度变宽、将水平剖面变小。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一对侧柱81相互相反的侧面上设置向左右突出的加强壁(肋)82。加强壁82是板状体,具有朝向前后的主面,配置于位于侧柱81的前后方向上的中间部,在缘部与第一侧缘部31的背面和侧柱81的外面连续。在一对侧柱81的前端间架设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梁83,一对侧柱81、梁83及第一侧缘部31协作地划分第一贯穿孔84。形成于第二侧缘部32上的第二贯穿孔86具备:一对侧柱81及梁83可通过的剖面长方形的主孔87 ;从主孔87的左右两侧部向左右方向延伸,可通过一对加强壁82的一对副孔88。由此,通过在侧柱81上设置加强壁82,提高撞击器80的刚性。另夕卜,通过撞击器80的刚性的变高,可实现侧柱81的薄壁化,在通过注射成形而制造的情况下能够抑制气孔的生成。
[0087]另外,上述加强壁82可以设置于与一对侧柱81的相互相反的侧面的前端缘或后端缘连续的位置。这种情况下,加强壁82的主面构成与各侧柱81的前侧面或后侧面连接的面。加强壁82可以一方配置于侧柱81的前端缘,另一方配置于侧柱81的后端缘。在夹子I的结合状态中,通过加强壁82存在于覆盖卡定片5的第二侧面17的位置,手指向卡定片5的第二侧面17的访问变得困难。由此,能够防止由用户引起的不必要的夹子I的结合解除。
[0088]符号说明
[0089]I一夹子,2—主体部,3—长侧壁部,4一短侧壁部,5—卡定片,6—曲面部,7—内孔,8—下缘部,9一凹槽,10—倾斜缘部,11一上缘部,12—突出侧壁,13—卡定凸部,14一倾斜面,25—第一罩,26—第二罩,31 —第一侧缘部,32—第二侧缘部,35—撞击器(直立部),37—侧柱,38—梁,39—第一贯穿孔,40—第二贯穿孔,43—结合孔,44一卡定凹部,70—夹子,72—突出壁部,73—卡定凸部,75—抵接部,76—凹陷,82—加强壁。
【主权项】
1.一种夹子,其为了将突出设置形成有第一贯穿孔的直立部的第一部件和形成有供上述直立部插入的第二贯穿孔的第二部件进行结合,结合于由穿过上述第二贯穿孔的上述第一贯穿孔和上述第二部件划分的结合孔中,该夹子的特征在于, 具有可挠性的筒部,该筒部具有规定的中心轴线,两端开口,以从上述中心轴线到外侧面的距离在以上述中心轴线为中心的旋转方向上不同的方式形成, 上述筒部以上述中心轴线与上述结合孔的轴线正交,并且能绕上述中心轴线在第一旋转位置和第二旋转位置之间旋转的方式,插入上述结合孔, 上述筒部以在上述第一旋转位置松动嵌合于上述结合孔中,在上述第二旋转位置被夹持于上述结合孔的孔壁间的方式,设定上述中心轴线与上述外侧面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子,其特征在于, 上述筒部在与上述中心轴线正交的第一方向上具有第一长度,在与上述中心轴线正交且与上述第一方向具有规定角度的第二方向上具有第二长度,在与上述中心轴线正交且存在于上述第一方向及上述第二方向之间的第三方向上具有第三长度, 在位于上述第一旋转位置时,在上述第一方向上与上述孔壁相对, 在位于上述第二旋转位置时,在上述第二方向上与上述孔壁相对, 上述第二长度比上述第一长度大,比上述第三长度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子,其特征在于, 上述筒部的与上述中心轴线正交的剖面形成大致平行四边形, 上述第一方向与上述剖面的大致平行四边形的一对长边相互相对的方向一致, 上述第二方向与上述剖面的大致平行四边形的一对短边相互相对的方向一致, 上述第三方向与上述剖面的大致平行四边形的一对对角相互相对的方向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子,其特征在于, 上述筒部的配置于上述第三方向上的角部为倒角。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夹子,其特征在于, 上述筒部以随着在以上述中心轴线为中心的旋转方向上前进,位于上述中心轴线方向上的长度不同的方式形成, 在上述第二旋转位置上,上述筒部在上述中心轴线方向上被夹持于上述结合孔的上述孔壁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子,其特征在于, 上述筒部在位于上述中心轴线方向上的一端侧,具备能面接触于上述第二贯穿孔的周缘部的抵接部。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夹子,其特征在于, 上述筒部具备从其内侧面向上述中心轴线侧且上述筒部的外侧突出的卡定凸部,上述卡定凸部能以上述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地容纳于上述第一贯穿孔的位于上述第二贯穿孔内的部分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夹子,其特征在于, 上述卡定凸部在以上述筒部的上述中心轴线为中心的旋转对称位置上设置一对。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夹子,其特征在于, 上述筒部具备向从上述中心轴线离开的方向突出的突片, 在上述筒部位于上述第二旋转位置时,上述突片抵接于上述结合孔的外缘。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夹子,其特征在于, 上述直立部具备:从上述第一部件突出设置的一对侧柱;架设于上述一对侧柱的前端间的梁;由上述一对侧柱、上述梁及上述第一部件划分的上述第一贯穿孔;以及架设于上述侧柱与上述第一部件之间的加强壁。
【专利摘要】在结合于孔内的夹子中,使在安装作业中所需要的空间变小。一种夹子(1),为了将具有划分第一贯穿孔(39)的撞击器(35)的第一罩(25)、形成供撞击器插通的第二贯穿孔(40)的第二罩(26)结合,结合于由贯穿第二贯穿孔的第一贯穿孔与第二罩划分的结合孔(43)内,夹子(1)具备以从中心轴线(A)到外侧面的距离在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旋转方向上不同的方式形成的可挠性且筒状的主体部(2),主体部以中心轴线与结合孔的轴线正交,并且能绕中心轴线在第一旋转位置与第二旋转位置之间旋转地插入结合孔,在第一旋转位置上松动嵌合于结合孔中,在第二旋转位置上在结合孔的孔壁间夹持外侧部。
【IPC分类】F16B5-07, F16B21-12, F16B5-06
【公开号】CN104662307
【申请号】CN201380050274
【发明人】直井创, 井上雄介
【申请人】株式会社利富高,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5月27日
【申请日】2013年9月20日
【公告号】EP2902643A1, US20150252829, WO2014050047A1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