衬套轴承的结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485581阅读:来源:国知局
在衬套4的形成小直径部4C的一部分)开口,并且狭缝1E和1F形成为在衬套4的一端(在衬套4的形成大直径部4B的一部分)开口。
[0027]在图3中,狭缝1A到1G中的任一个仅布置在如下范围:在该范围内,第一内周面6形成在绕衬套的轴心O的360°的范围内,并且没有狭缝形成布置在第二内周面7形成的范围(角度Θ 2)内(严格来讲,狭缝10的一部分(狭缝1A到10C)布置在第一内周面6和第二内周面7之间的边界部分,但在本发明中,认为狭缝1A到1C布置在第一内周面6形成的范围内)。狭缝1A到1D布置成靠近第二内周面7,并且狭缝1A和1B以及狭缝1C和1D布置成当从衬套的轴心O的方向观察时双边对称。狭缝1E和1F布置为与第二内周面7分离,并且布置成当从衬套的轴心O的方向观察时左右对称。狭缝1G布置成与第二内周面7分离得最远。狭缝1A到1D以及狭缝1G具有从衬套4的外周面到第一内周面6恒定的狭缝宽度,并且狭缝1E和1F的每一个具有从衬套4的外周面到第一内周面6逐渐变窄的狭缝宽度。
[0028]如图1和图3所示,浅槽11恰当地设置在第一内周面6中,以具有沿衬套的轴心O的方向的凹状。由于浅槽11导致滑动面积减小,并且因此能够减小齿条轴I的外周面IB和第一内周面6之间产生的滑动阻力和滑动噪声,而不减弱用于保持齿条轴I的衬套4的强度。
[0029]如图1、图2A和图2B所示,定位凸部12设置在衬套4的大直径部4B上,以在径向上向外突出。如图4所示,齿轮壳体3的内周面包括:内周面13A,该内周面13A用于容纳衬套4的主干部4A和小直径部4C ;以及内周面13B,该内周面13B用于容纳大直径部4B。定位凹部14设置在内周面13B上以具有凹状,并且定位凸部12坐在定位凹部上。在第一内周面6形成的范围(角度Θ I)内,凹槽16在主干部4A靠近大直径部4B的外周面15中沿周向形成。由于凹槽16,靠近大直径部4B的主干部14A具有薄的壁厚。
[0030]槽17形成在衬套4的主干部4A的外周面15的周向上,并且无端环形弹性部件5安装在槽17内。在本实施例中,形成两个槽17。形成在第一内周面6的形成范围内的槽17具有比形成在第二内周面7的形成范围内的槽17浅的深度。例如,如图3所示,槽17的槽底部17A以轴心01作为中心,轴心01靠近第一内周面6地从衬套的轴心O偏移有距离S。相应地,形成在第一内周面6的形成范围内的槽17具有比形成在第二内周面7的形成范围内的槽17的槽深度L2浅的槽深度LI。结果,当无端环形弹性部件5安装在槽17中时,尺寸M2比尺寸Ml小,尺寸M2是无端环形弹性部件5从定位于第二内周面7的形成范围内的主干部4A的外周面15突出的尺寸,尺寸Ml是无端环形弹性部件5从定位于第一内周面6的形成范围内的主干部4A的外周面15突出的尺寸。
[0031]操作
[0032]在将衬套轴承2组装到齿轮壳体3中之前,如上所述,无端环形弹性部件5从定位于第二内周面7的形成范围内的主干部4A的外周面15突出的尺寸M2、比无端环形弹性部件5从定位于第一内周面6的形成范围内的主干部4A的外周面15突出的尺寸Ml小。SP,无端环形弹性部件5不经受弹性变形,并且以环状定位成将轴心Ol作为中心。
[0033]当将衬套轴承2插入到齿轮壳体3中时,无端环形弹性部件5和齿轮壳体3的内周面13A之间产生阻力。然而,由于狭缝10沿衬套的轴心O的方向形成,使得在衬套的轴心O的方向上在衬套4的端部处开口,所以通过狭缝10在周向上分开的主干部4A在径向上弯曲,并且使衬套轴承2平滑地插入到齿轮壳体3中。在本实施例中,衬套轴承2的主干部4A靠近大尺寸部4B的一端由于图1和4所示的凹槽16而具有薄的壁厚,并且因此大致在薄壁部开始弯曲,并且在衬套轴承2的主干部4A的作为插入顶端的另一端可能在径向上弯曲。相应地,衬套轴承2更平滑地插入到齿轮壳体3中。
[0034]如图4所示,当衬套4的定位凸部12坐在齿轮壳体3的定位凹部14上时,衬套轴承2绕衬套的轴心O定位。随后,当盖部件18装接到齿轮壳体3以与衬套4的大直径部4B接触时,衬套轴承2定位在衬套的轴心O的方向上。盖部件18装接到齿轮壳体3的结构不特别限定,并且可采用压嵌方法、拧入方法、焊接等用于装接。
[0035]随后,当齿条轴I插通衬套轴承2以使齿条齿部IA面对衬套4的第二内周面7时,衬套轴承2和齿条轴I的组装完成。在组装完成后,开始实施下面的操作。
[0036]由于与齿条轴I的外周面IB接触的第一内周面6形成在绕衬套的轴心O大于180°的角度范围(角度Θ I),所以外力等不能从齿条轴I的位置朝着第二内周面7使齿条轴I偏移,第二内周面7以间隔c与齿条轴I分离开。角度ΘI优选地设定为在第一内周面6不与齿条齿部IA相干涉的范围内的最大值,例如,第一内周面6可以形成为到达齿条齿部IA的齿根的附近。
[0037]在衬套轴承2组装到齿轮壳体3中之前,无端环形弹性部件5以轴心01作为中心。在组装完成后,无端环形弹性部件5与齿轮壳体3的内周面13A紧密接触,并因此无端环形弹性部件5的外径弹性变形,并且中心定位于衬套的轴心O。即,在无端环形弹性部件5的与齿条齿部IA的形成位置相反地定位的部分具有径向压缩弹性变形余量的状态下,无端环形弹性部件5与齿轮壳体3的内周面13A紧密接触,所述径向压缩弹性变形余量比无端环形弹性部件5的定位于齿条齿部IA的形成位置处的部分的径向压缩弹性变形余量大。相应地,衬套4的在第一内周面6的形成范围内的部分被强力推挤向齿轮壳体3,而不是衬套4的在第二内周面7的形成范围内的部分被推挤向齿轮壳体3。结果不仅能增加用于在第一内周面6的形成范围内支持齿轮壳体3的衬套4的强度,还能增加用于支持齿条轴I与第一内表面6滑动接触的衬套4的强度。
[0038]由于无端环形弹性部件5安装在其中的槽17的形成,衬套4的强度可能在第二内周面7的形成范围内减小,该第二内周面7的壁厚小于第一内周面6的壁厚达间隙c的尺寸。然而,在本发明中,槽17具有大的槽深度,并且因此能防止衬套4在第二内周面7的形成范围内的过度变形。
[0039]由于间隙c存在于齿条齿部IA和第二内周面7之间,因此齿条齿部IA和衬套4不互相干涉。
[0040]由于狭缝10仅形成在第一内周面6的形成范围内,所以狭缝10使第二内周面7的刚性的减少最小化,该第二内周面7的壁厚小于第一内周面6的壁厚达间隙c的尺寸。相应地,能够防止当衬套4接受无端环形弹性部件5的弹性变形力而产生的在第二内周面7的形成范围内的衬套4的过度变形。
[0041]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与齿条轴I滑动接触的第一内周面6形成在绕衬套的轴心O大于180°的角度范围,并且因此外力等不能使齿条轴I从齿条轴I的位置朝着第二内周面7偏移。由于采用了无端环形弹性部件5与齿轮壳体3的内周面13A紧密接触的结构,不存在如专利文献I中所描述的在无端环形弹性部件和齿轮壳体之间的间隙。相应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小齿轮壳体3的尺寸,以及防止齿轮壳体3的重量增加。此外,形成狭缝10,并且因此使滑动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相应地,可以减小齿条轴I的外周面IB和第一内周面6之间产生的滑动阻力和滑动噪声。
[0042]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本发明不限于附图所描述的设计,并且能够在不背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对该设计进行各种改变。
【主权项】
1.一种衬套轴承的结构,包括: 衬套,在所述衬套的外周面沿着周向形成有槽部;以及 无端环形弹性部件,所述无端环形弹性部件安装在所述衬套的所述槽部中,并且该无端环形弹性部件以齿条轴相对于齿轮壳体能滑动的方式支持所述齿条轴, 其中,所述衬套的内周面包括第一内周面和第二内周面, 所述第一内周面形成在绕所述衬套的轴心的大于180°的角度范围,并且与所述齿条轴的外周面滑动接触,所述齿条轴的所述外周面与形成在所述齿条轴上的齿条齿部的形成位置相反地定位, 所述第二内周面具有比所述第一内周面的直径大的直径,并且在间隙插置在所述齿条轴的所述外周面和所述第二内周面之间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内周面面向所述齿条轴的所述外周面, 形成在所述第一内周面的形成范围内的所述槽部具有比形成在所述第二内周面的形成范围内的所述槽部更浅的深度,并且 在所述无端环形弹性部件的与所述齿条齿部的所述形成位置相反地定位的部分具有径向变形余量的状态下,所述无端环形弹性部件与所述齿轮壳体的内周面紧密接触,所述径向变形余量比所述无端环形弹性部件的定位于所述齿条齿部的所述形成位置处的部分的径向变形余量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衬套轴承的结构, 其中,狭缝沿所述衬套的轴心的方向形成,从而在所述衬套的所述轴心的方向上在所述衬套的端部处开口,并且 所述狭缝仅布置在绕所述衬套的所述轴心的360°范围内的所述第一内周面的所述形成范围内。
【专利摘要】一种衬套轴承的结构,包括:衬套,槽形成在该衬套上;以及无端环形弹性部件,该无端环形弹性部件安装在所述衬套的所述槽中,并且支持齿条轴,其中所述衬套的内周面包括第一内周面和第二内周面,所述第一内周面与所述齿条轴的外周面滑动接触,所述齿条轴的所述外周面与齿条齿部的形成位置的相反地定位,在间隙插置在所述外周面和所述第二内周面之间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内周面面向所述齿条轴的所述外周面,并且形成在所述第一内周面形成范围内的所述槽具有比形成在所述第二内周面形成范围内的所述槽更浅的深度。
【IPC分类】F16C33-04, F16C29-02, B62D3-12
【公开号】CN104806634
【申请号】CN201410369922
【发明人】财家康弘, 滨口雄亮, 君岛力, 斋藤达也
【申请人】株式会社昭和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4年7月30日
【公告号】US2015020438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