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轴装置及电子设备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9413730阅读:来源:国知局
第二转轴平行设置,第一齿轮固定连接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一边,第二齿轮固定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另一边,第二部分包括第三转轴,第四转轴,第三齿轮以及第四齿轮,第三转轴与第四转轴平行设置,第三齿轮固定连接在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的一边,第四齿轮固定连接在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的另一边。在第一转轴上固定设置第一固定连接端,用于将第一部分固定连接在电子设备的第一主体上,在第四转轴上固定设置第二固定连接端,用于将第二部分固定连接在电设备的第二主体上,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以及第二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实现连接,且第一齿轮的齿纹与第三齿轮的齿纹相互配合,第二齿轮的齿纹与第四齿轮齿纹相互配合。
[0077]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0078]1、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转轴装置,包括扭力产生结构,扭力产生结构包括扭力产生主体,及连接设置在所述扭力产生主体相对两端的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固定设置在一电子设备的第一主体上,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固定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主体上,当有外力作用于所述第一主体和/或所述第二主体上时,所述扭力产生主体产生的扭力使得所述扭力产生主体发生弯折,进而使得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间的当前夹角由第一角度变换到与所述第一角度不同的第二角度,在停止所述外力时,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能够在所述扭力产生主体的支撑作用下保持所述当前夹角为第二角度。即在本申请的转轴装置中,扭力产生主体固定设置在电子设备的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之间,在第一主体和/或第二主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扭力产生主体就会产生扭力并发生弯折,进而使得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由当前的角度变到另一个角度,在外力停止作用时,扭力产生主体就能支撑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保持在变化后的角度上,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通过转轴结构中各部件之间的摩擦来体现扭力以及实现转动时,容易出现漏油以及容易产生粉末的情况,同时,也提供了一种用于连接电子设备各主体的新型转轴,所以,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连接电子设备各主体的转轴存在容易漏油以及产生粉末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转轴油污不外漏以及不产生粉末的技术效果。
[0079]2、由于本申请中实施例中的转轴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同步导向结构,所述至少一个同步导向结构中每个同步导向结构都包括同步导向主体,以及连接在所述同步导向主体相对两端的第三连接结构和第四连接结构,所述第三连接结构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上,所述第四连接结构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主体上;其中,在所述扭力产生主体在所述外力作用下产生扭力使得所述扭力产生主体发生弯折时,所述同步导向主体能够让所述第一主体相对于与所述第二主体之间实现同步转动。即在本申请中的转轴装置,还包括同步导向结构,在扭力产生主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扭力并发生弯折时,由于同步导向结构中各部件尺寸固定,能够让第一主体相对于与第二主体之间实现同步转动的过程中转动的轴心是不变的,进而使得扭力带发生弯折的轴心不变,从而保证该弯折按照预设的轨迹进行的,进而使得整个转轴装置在转动过程中能够平稳进行,所以,具有更加平稳的技术效果,且在外力停止作用时,同步导向装置还具有能够起到辅助支撑电子设备的技术效果。
[0080]3、由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扭力产生主体采用编织金属丝制成的扭力带,扭力带为平纹编织样式或斜纹编织样式的技术方案,即在本申请中,采用编织金属丝制成的扭力带作为扭力产生主体,能够将扭力产生主体做的更小更薄,具有外观更加时尚,节约成本的技术效果。
[0081]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0082]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主权项】
1.一种转轴装置,包括: 扭力产生结构,包括扭力产生主体,及连接设置在所述扭力产生主体相对两端的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固定设置在一电子设备的第一主体上,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固定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主体上,当有外力作用于所述第一主体和/或所述第二主体上时,所述扭力产生主体产生的扭力使得所述扭力产生主体发生弯折,进而使得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间的当前夹角由第一角度变换到与所述第一角度不同的第二角度,在停止所述外力时,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能够在所述扭力产生主体的支撑作用下保持所述当前夹角为第二角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同步导向结构,所述至少一个同步导向结构中每个同步导向结构都包括同步导向主体,以及连接在所述同步导向主体相对两端的第三连接结构和第四连接结构,所述第三连接结构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上,所述第四连接结构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主体上; 其中,在所述扭力产生主体在所述外力作用下产生扭力使得所述扭力产生主体发生弯折时,所述同步导向主体能够让所述第一主体相对于与所述第二主体之间实现同步转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导向主体具体包括第一轴体、第二轴体、第三轴体以及套设在所述第一轴体与第二轴体之间的第一轴套、以及套设在所述第二轴体与所述第三轴体之间的第二轴套,以实现所述第一轴体与所述第二轴体之间的活动连接,以及实现所述第二轴体与所述第三轴体之间的活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结构连接在所述第一轴体上,所述第四连接结构连接在所述第三轴体上。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权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产生主体具体为由编织金属丝或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扭力带。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扭力产生主体具体为由编织金属丝制成的扭力带时,所述扭力带为平纹编织样式或斜纹编织样式。6.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权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扭力产生主体具体为包括编织金属丝和包覆在所述编织金属丝外部的弹性非金属材料的扭力带。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具体为第一编织金属丝连接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为第二编织金属丝连接结构,所述第一编织金属丝连接结构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主体上,所述第二编织金属丝连接结构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主体上。8.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主体; 第二主体; 转轴装置,所述转轴装置包括扭力产生结构; 所述扭力产生结构包括扭力产生主体,及连接设置在所述扭力产生主体相对两端的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固定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第一主体上,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固定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第二主体上,当有外力作用于所述第一主体和/或所述第二主体上时,所述扭力产生主体产生的扭力使得所述扭力产生主体发生弯折,进而使得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间的当前夹角由第一角度变换到与所述第一角度不同的第二角度,在停止所述外力时,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能够在所述扭力产生主体的支撑作用下保持所述当前夹角为第二角度。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同步导向结构,所述至少一个同步导向结构中每个同步导向结构都包括同步导向主体,以及连接在所述同步导向主体相对两端的第三连接结构和第四连接结构,所述第三连接结构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上,所述第四连接结构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主体上; 其中,在所述扭力产生主体在所述外力作用下产生扭力使得所述扭力产生主体发生弯折时,所述同步导向主体能够让所述第一主体相对于与所述第二主体之间实现同步转动。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导向主体具体包括第一轴体、第二轴体、第三轴体以及套设在所述第一轴体与第二轴体之间的第一轴套、以及套设在所述第二轴体与所述第三轴体之间的第二轴套,以实现所述第一轴体与所述第二轴体之间的活动连接,以及实现所述第二轴体与所述第三轴体之间的活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结构连接在所述第一轴体上,所述第四连接结构连接在所述第三轴体上。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轴装置及电子设备,包括:扭力产生结构,包括扭力产生主体,及连接设置在所述扭力产生主体相对两端的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固定设置在一电子设备的第一主体上,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固定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主体上,当有外力作用于所述第一主体和/或所述第二主体上时,所述扭力产生主体产生的扭力使得所述扭力产生主体发生弯折,进而使得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间的当前夹角由第一角度变换到与所述第一角度不同的第二角度,在停止所述外力时,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能够在所述扭力产生主体的支撑作用下保持所述当前夹角为第二角度。
【IPC分类】F16C11/04
【公开号】CN105134753
【申请号】CN201510502446
【发明人】元春峰, 辛志峰
【申请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9日
【申请日】2015年8月14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