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泄漏自动保护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577064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管道泄漏自动保护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体管道泄漏自动保护装置,尤其适用于管线流体的泄漏,如管道爆裂泄漏时能迅速自动关闭的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流体管道泄漏自动保护装置虽有多种结构,但都是利用多个阀门和复杂的转动机构实现管线流量过载保护,都存在结构复杂、安全稳定性差、反应不迅速等缺陷。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管道泄漏自动保护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道泄漏自动保护装置主要由阀座、阀体、球头推杆、压力弹簧、压盖、回位顶杆、连接管构成。阀体为直径不等的阶梯轴设置在阀座的圆孔内并且最大直径位置与阀座的圆孔滑动配合,阀座的圆周径向均匀设置数个孔,每个孔内设置一个球头推杆,一个压力弹簧,一个压盖。阀体最大直径位置径向设置凹槽且轴向设置数个通孔,球头推杆的球头与凹槽接触。藉此,当流体管线流量过载时,阀体两端的压力差超过球头推杆作用在阀体的阻力,阀体向阀座出口端移动,同时球头推杆沿球头推杆的轴向外移,球头推杆对阀体的作用力方向与阀体运动的反方向的夹角增大,球头推杆对阀体的移动阻力减小,阀体迅速与连接管贴合,实现保护装置迅速自动关闭。
[0005]管道泄漏自动保护装置的阀体径向设置的凹槽其深度小于球头推杆的球头半径,反之球头推杆将自锁管道泄漏自动保护装置将不能工作。
[0006]管道泄漏自动保护装置的连接管设置有密封锥面,阀体在其对应位置设置与其耦合的锥面这样可使阀体与连接管闭合更严密。
[0007]管道泄漏自动保护装置当流量过载消除后可推动回位顶杆使阀体回位,管道恢复工作。
[0008]管道泄漏自动保护装置结构简单、安全稳定性高、反应迅速。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单向截流实施例结构剖视图。
[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向截流实施例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参见说明书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单向截流实施例结构剖视图,该管道泄漏自动保护装置由阀座1、阀体2、球头推杆3、压力弹簧4、压盖5、回位顶杆6和连接管7构成,阀体2为直径不等的阶梯轴设置在阀座I的圆孔内并且最大直径位置与阀座I的圆孔滑动配合,阀座I的圆周径向均匀设置2个孔,每个孔内设置一个球头推杆3,一个压力弹簧4,一个压盖5,阀体2最大直径位置径向设置凹槽且轴向设置6个通孔,球头推杆3的球头与凹槽接触,凹槽的深度小于球头的半径,回位顶杆6设置在连接管7上,连接管7设置有密封锥面,阀体2在与其对应位置设置与其耦合的锥面。
[0012] 参见说明书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向截流实施例结构剖视图,该管道泄漏自动保护装置由阀座1、阀体2、球头推杆3、压力弹簧4、压盖5、回位顶杆6和连接管7构成,阀体2为直径不等的阶梯轴设置在阀座I的圆孔内并且最大直径位置与阀座I的圆孔滑动配合,阀座I的圆周径向均匀设置2个孔,每个孔内设置一个球头推杆3,一个压力弹簧4,一个压盖5,阀体2最大直径位置径向设置凹槽且轴向设置6个通孔,球头推杆3的球头与凹槽接触,凹槽的深度小于球头的半径,回位顶杆6设置在连接管7上,连接管7设置有密封锥面,阀体2在与其对应位置设置与其耦合的锥面。
【主权项】
1.一种管道泄漏自动保护装置,主要由阀座(1)、阀体(2)、球头推杆(3)、压力弹簧(4)、压盖(5)、回位顶杆(6)、连接管(7)构成,其特征在于:阀体(2)为直径不等的阶梯轴设置在阀座(I)的圆孔内并且最大直径位置与阀座(I)的圆孔滑动配合,阀座(I)的圆周径向均匀设置数个孔,每个孔内设置一个球头推杆(3)、一个压力弹簧(4)、一个压盖(5),阀体(2)最大直径位置径向设置凹槽、轴向设置数个通孔,球头推杆(3)的球头与凹槽接触,回位顶杆(6)设置在连接管(7)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管道泄漏自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阀体(2)径向凹槽其深度小于球头推杆(3)的球头半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管道泄漏自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管(7)设置有密封锥面,阀体(2)在其对应位置设置与其耦合的锥面。
【专利摘要】一种管道泄漏自动保护装置适用于管道流体的流量过载时管线迅速自动关闭的保护装置。其主要由阀座、阀体、球头推杆、压力弹簧、压盖、回位顶杆、连接管构成。当管线流量过载时阀体两端的压力差超过球头推杆作用在阀体上的阻力,阀体向阀座出口方向移动,同时球头推杆沿球头推杆轴线向外移动,球头推杆对阀体的作用力方向与阀体运动的反方向夹角增大,球头推杆对阀体移动阻力减小,阀体密封锥面迅速与连接管密封锥面贴合,实现保护装置迅速自动关闭。该装置结构简单、安全稳定性高、反应迅速。
【IPC分类】F16L55-07, F16K17-02
【公开号】CN204284556
【申请号】CN201420762535
【发明人】李国栋
【申请人】李国栋
【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