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扭转减振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882194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复合式扭转减振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扭转减振器,特别是一种应用于前置后驱动汽车传动轴的复合式扭转减振器。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汽车乘坐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促使汽车设计者不断提高整车的减振降噪技术。目前,在传动轴上安装扭转减振器,是解决汽车传动系振动噪声较重要、较先进的手段之一。
[0003]扭转减振器的基本工作原理为:将减振器的固有频率设计为与传动系统振动频率相同或相近,在产生旋转共振时附加质量块的反向惯性力抵消振动力,同时橡胶在惯性变形时产生摩擦生热以衰减能量,达到降低振动噪声目的。
[0004]目前在国内市场上普遍使用的扭转减振器结构如附图的图5和图6所示,质量惯性块与连接法兰件通过硫化橡胶连接,装配时通过连接法兰件内的装配孔与传动轴紧固。这种结构较简单、成本较低,但由于没有设置有效的限位结构,在实际使用中,车辆在急加减速或紧急制动时,由于惯性作用,质量惯性块产生较大的旋转惯性力,加上共振作用,导致橡胶很容易产生超极限变形而提前撕裂失效,降低减振器使用寿命,严重时会引起质量惯性块甩脱出伤及管件、油箱等传动轴周边其它部件,危及行车安全。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避免橡胶超极限变形和防止质量惯性块在高速运转时被甩脱出、而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复合式扭转减振器。
[0006]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式扭转减振器,包括质量惯性块、夕卜圈、吸振橡胶、限位棒和用于与传动轴紧固连接的连接法兰件;所述的连接法兰件位于外圈的内孔中部,该外圈与连接法兰件之间通过均布的多个吸振橡胶硫化连接;所述的质量惯性块有两个,分别对称设置于连接法兰件的两端,并与外圈内孔的两端连接;所述的外圈和连接法兰件之间在错开吸振橡胶的位置还设置有限位腔,所述的限位棒安装于该限位腔内。
[000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质量惯性块在外端面一侧还沿外圆周设置有定位边;所述质量惯性块的外圆周面与外圈内孔两端的内圆周面为尺寸过盈配合连接,并通过定位边进行定位。
[000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外圈在内圆周面上错开吸振橡胶的位置沿圆周等间距设置有多个限位块,每个限位块在指向圆心方向的位置设置有限位槽A ;所述的连接法兰件沿外圆周面等间隔设置有多个与限位槽A相对应的限位槽B,该限位槽B与限位槽A组合起来形成所述的用于安装限位棒的限位腔。
[0009]所述的外圈在内圆周面上错开吸振橡胶的位置沿圆周等间距设置有多个限位块,每个限位块在指向圆心方向的位置设置有限位槽A ;所述的连接法兰件沿外圆周面等间隔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外侧设置有与限位槽A相对应的限位槽C,该限位槽C与限位槽A组合起来形成所述的用于安装限位棒的限位腔。
[0010]在质量惯性块内端面与连接法兰件两侧端面之间还分别设置有缓冲橡胶,该缓冲橡胶与吸振橡胶为一体硫化连接。
[0011]所述的限位棒为表面光滑的圆柱体,该限位棒采用陶瓷材料或工程塑料制成。
[0012]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之复合式扭转减振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质量惯性块、外圈、吸振橡胶、限位棒和连接法兰件;其中连接法兰件位于外圈的内孔中部,该外圈与连接法兰件之间通过均布的多个吸振橡胶硫化连接;质量惯性块有两个,分别对称设置于连接法兰件的两端,并与外圈内孔的两端连接;夕卜圈和连接法兰件之间在错开吸振橡胶的位置还设置有限位腔,限位棒安装于该限位腔内。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惯性块重量和吸振橡胶刚度调整,在满足降低传动轴某一频带共振噪声功能的基础上,具有以下作用:
[0014]1.能防止质量惯性块在使用时脱落,提高使用寿命:
[0015]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外圈内圆周面和连接法兰件外圆周面之间的位置相对设置有限位腔和限位棒,形成了一个在径向和旋转方向具有限位作用的封闭结构,同时将与外圈通过过盈配合连接的两个质量惯性块分别设置在连接法兰件的两端,形成了一个在轴向具有限位作用的封闭结构。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的限位结构,限制了在径向、旋转和轴向的运动位移,避免由于质量较大的质量惯性块过大的惯性运动带动吸振橡胶产生超出设计要求的变形量,防止吸振橡胶由于超极限变形而产生早期撕裂失效,提高减振器的使用寿命,即使在严重时吸振橡胶产生非预期损坏的情况下,质量惯性块也不会脱落或被击飞出,杜绝安全隐患。
[0016]2.可降低限位接触或碰撞、摩擦产生的噪声:
[0017]由于本实用新型在质量惯性块内端面与连接法兰件两侧端面之间还分别设置有缓冲橡胶,以及在外圈内圆周面与连接法兰件外圆周面的限位腔内设置有限位棒,通过缓冲橡胶的缓冲和陶瓷或塑料限位棒的减磨作用,还可以降低限位接触或碰撞、摩擦产生的噪声。
[0018]3.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推广使用。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之复合式扭转减振器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20]图1-图2:实施例一所述本实用新型之复合式扭转减振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
[0021]图1:主视图,图2:图1的A-A剖视图;
[0022]图3-图4:实施例二所述本实用新型之复合式扭转减振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
[0023]图3:主视图,图4:图3的B-B剖视图;
[0024]图5-图6:现有扭转减振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
[0025]图5:主视图,图6:图5的C-C剖视图;
[0026]图中:
[0027]1-质量惯性块;11-定位边;
[0028]2-外圈;21-限位块;211-限位槽A ;
[0029]3-连接法兰件;31_限位槽B ;32-装配孔;33_中孔;34_限位块;341_限位槽C ;
[0030]4-吸振橡胶;41_缓冲橡胶;
[0031]5-限位棒。
【具体实施方式】
[0032]实施例一:
[0033]一种复合式扭转减振器,包括具有足够重量的能产生惯性位移的质量惯性块1、外圈2、吸振橡胶4、限位棒5和用于与传动轴紧固连接的连接法兰件3 ;其中:
[0034]所述的连接法兰件3位于外圈2的内孔中部,该外圈2与连接法兰件3之间通过均布的四个吸振橡胶4硫化连接;所述的质量惯性块I有两个,分别对称设置于连接法兰件3的两端,该质量惯性块I在外端面一侧还沿外圆周设置有定位边11 ;两个质量惯性块I的外圆周面与外圈2内孔两端的内圆周面为尺寸过盈配合连接,并通过定位边11进行定位。
[0035]所述的外圈2在内圆周面上错开吸振橡胶4的位置沿圆周等间距设置有四个限位块21,限位块21通过压焊方式与外圈2连接,也可通过一体化铸造工艺成型,每个限位块21在指向圆心方向的位置设置有限位槽A211 ;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