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振动波分散式隔振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796502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振动波分散式隔振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振动波分散式隔振器,包括:减振上座、减振下座和减振弹簧,减振上座位于减振下座的上方,且减振上座靠近减振下座的一端设有导向套,导向套的由减振上座向减振下座方向延伸,且导向套靠近减振下座的一端与减振下座之间预留有间距;导向套的外周且位于靠近减振下座的一端套装有法兰圈,法兰圈上设有可供减振弹簧穿过的让位孔;减振弹簧位于减振上座和减振下座之间并绕导向套的外周环形均匀布置,且减振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减振上座和减振下座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改变振动波的传导方向,从而起到良好的减小振动波、削弱振动力的效果。
【专利说明】
一种振动波分散式隔振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振动波分散式隔振器。
【背景技术】
[0002]减振器广泛应用于机械、建筑等领域。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水平的不断进步,机械结构日益趋向高速化、复杂化和轻量化发展,由此带来的振动问题更为突出。振动的存在,既影响了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造成设备的损坏,还影响了人们的工作效率,甚至危害人类的健康。现在的减振器由于其在工作中无法改变振动波的传导方向,其应力很难被分散出去,影响其减振效果,且容易产生疲劳,缩短其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0003]基于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振动波分散式隔振器。
[0004]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振动波分散式隔振器,包括:减振上座、减振下座和减振弹簧,其中:
[0005]减振上座位于减振下座的上方,且减振上座靠近减振下座的一端设有导向套,导向套的由减振上座向减振下座方向延伸,且导向套靠近减振下座的一端与减振下座之间预留有间距;
[0006]导向套的外周且位于靠近减振下座的一端套装有法兰圈,法兰圈上设有可供减振弹簧穿过的让位孔;
[0007]减振弹簧位于减振上座和减振下座之间并绕导向套的外周环形均匀布置,且减振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减振上座和减振下座连接。
[0008]优选地,法兰圈所在平面平行于水平面。
[0009]优选地,减振上座远离导向套的一端设有向导向套方向延伸的沉槽,沉槽的底部设有与导向套的内腔连通的通孔。
[0010]优选地,导向套包括主体部、以及位于主体部两端并与主体部一体成型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且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外径均小于主体部的外径,第一连接部位于通孔内并与减振上座固定;法兰圈套装在第二连接部的外周。
[0011]优选地,减振上座上且位于沉槽的外周设有用于与设备进行装配的安装孔。
[0012]优选地,导向套内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隔块,隔块将导向套的内腔分隔成上腔体和下腔体,隔块上设有连通上腔体和下腔体的导向孔。
[0013]优选地,减振上座和减振下座之间还设有导向柱,导向柱的一端与减振下座固定连接,其另一端由导向套的下腔体伸入至其上腔体内,且导向柱位于上腔体的一端安装有限位螺母。
[0014]优选地,减振下座远离减振上座的一侧设有向减振上座方向延伸的减振槽,该减振槽的槽宽由靠近减振上座的一侧向远离减振上座的一侧依次递增。
[0015]优选地,减振上座具有上腔体,减振下座具有下腔体,减振上座位于减振下座的上方,且减振上座中的上腔体与减振下座中的下腔体相互配合形成缓冲腔,且该缓冲腔为圆形腔。
[0016]优选地,减振槽的任意横截面均为圆形,且减振槽与缓冲腔同轴布置。
[0017]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减振上座上设置一个向减振下座方向延伸的导向套,并在导向套上设置法兰圈,从而改变振动波的传导方向,使减振上座所受的应力先集中在导向套上,再由法兰圈向四周均匀分散出去,从而起到良好的减小振动波、削弱振动力的效果,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振动波分散式隔振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振动波分散式隔振器中所述导向套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振动波分散式隔振器中所述法兰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0022]如图1-3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振动波分散式隔振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振动波分散式隔振器中所述导向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振动波分散式隔振器中所述法兰圈的结构示意图。
[0023]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振动波分散式隔振器,包括:减振上座
1、减振下座2和减振弹簧3,其中:
[0024]减振上座I位于减振下座2的上方,且减振上座I远离减振下座2的一侧设有向减振下座2方向延伸的沉槽,该沉槽的底部设有贯穿其上下端面的通孔,减振上座I上且位于沉槽的外周设有用于与设备进行装配的安装孔;减振上座I靠近减振下座2的一侧设有导向套4,且该导向套4的由减振上座I向减振下座2方向延伸,该导向套4靠近减振下座2的一端与减振下座2之间预留有间距,该导向套4包括主体部41、以及位于主体部41两端并与主体部41 一体成型的第一连接部42和第二连接部43;第一连接部42和第二连接部43的外径均小于主体部41的外径,且第一连接部42位于通孔内并与减振上座I焊接固定;第二连接部42的外周套装有法兰圈5;法兰圈5所在平面平行于水平面,且该法兰圈5上设有可供减振弹簧3穿过的让位孔;
[0025]减振弹簧3位于减振上座I和减振下座2之间并绕导向套4的外周环形均匀布置,且减振弹簧3的两端分别与减振上座I和减振下座2连接。
[0026]本实施例中,导向套4内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隔块44,隔块44将导向套4的内腔分隔成上腔体和下腔体,隔块44上设有连通上腔体和下腔体的导向孔;减振上座I和减振下座2之间还设有导向柱6,导向柱6的一端与减振下座2固定连接,其另一端由导向套4的下腔体伸入至其上腔体内,且导向柱6位于上腔体的一端安装有限位螺母;导向柱6的设置既可以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使整个隔振器的结构更加稳定,同时还可以有利于将振动波向导向套4上聚集,提高法兰圈5对振动波的分散效果。
[0027]本实施例中,减振上座I具有上腔体,减振下座2具有下腔体,减振上座I位于减振下座2的上方,且减振上座I中的上腔体与减振下座2中的下腔体相互配合形成缓冲腔,且该缓冲腔为圆形腔;减振下座2远离减振上座I的一侧设有向减振上座I方向延伸的减振槽,且该减振槽的任意横截面均为圆形,且减振槽与缓冲腔同轴布置,该减振槽的槽宽由靠近减振上座I的一侧向远离减振上座I的一侧依次递增;减振槽的设置,使得减振下座2的底部所受的振动沿减振槽的槽壁被均匀的分散到四周,从而有效削弱了振动力;且减振槽的设置还可以将减振下座的承重力向两侧分散,把竖直向下的压力分散成向下和向四周扩散的力,从而避免压力集中造成减振下座变形弯曲的问题;此外,减振槽的设计也为减振下座的形变提供了让力空间,从而可有效延长减振下座的使用寿命。
[0028]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减振上座I上设置一个向减振下座2方向延伸的导向套4,并在导向套4上设置法兰圈5,从而改变振动波的传导方向,使减振上座I所受的应力先集中在导向套4上,再由法兰圈5向四周均匀分散出去,从而起到良好的减小振动波、削弱振动力的效果;且本实用新型中沉槽和安装孔位置的设置,使得该减振器与机械设备配合时,机械设备的安装面不完全与减振上座I的上表面全面贴合,从而有利于振动力的分散,且增强其抗变形能力。
[0029]此外,本实施例中,减振上座I靠近减振下座2的一端安装有若干个均匀布置的弹簧上座,该弹簧上座的内部设有空腔,且该空腔由减振上座I向减振下座2方向延伸,该空腔的两端均与外界导通;减振下座2靠近减振上座I的一端且位于任意一个弹簧上座的下方均安装有弹簧下座,该弹簧下座的内部设有空腔,且该空腔由减振下座2向减振上座I方向延伸,该空腔的两端均与外界导通;减振弹簧3的两端分别抵靠在弹簧上座和弹簧下座上;通过上述机构设置,利用弹簧上座和弹簧下座的空腔结构,可以有效吸收减振弹簧3未分解的振动波,大大降低了减振弹簧3的抗疲劳强度,延长了减振弹簧3的使用寿命,且弹簧上座和弹簧下座的设置可以有效加强减振弹簧3结构的稳定性,从而使得整个隔振器的强度增大。
[0030]本实施例中,减振上座I包括上基座和上套筒体,上基座包括基底部和位于基底部一侧并由基底部向远离基底部方向延伸形成的凸起部,且该基底部为矩形结构,该凸起部为圆台形,该凸起部的外周与基底部的外周之间预留有间距;上套筒体为筒状结构,上套筒体的一端套装在该凸起部的外周并与其固定连接,上套筒体与该凸起部配合形成上腔体;减振下座2包括下基座和下套筒体,下基座包括基底部和位于基底部一侧并由基底部向远离基底部方向延伸形成的凸起部,且该基底部为矩形结构,该凸起部为圆台形,该凸起部的外周与基底部的外周之间预留有间距;下套筒体为筒状结构,下套筒体的一端套装在该凸起部的外周并与其固定连接,下套筒体与该凸起部配合形成下腔体,下腔体内填充有阻尼油;下套筒体的外周设有多层沿其高度方向布置的环槽,且任意滑槽内均套装有密封圈;减振上座I位于减振下座2的上方,减振上座I中的上套筒体套装在减振下座2中的下套筒体的外周,并使上套筒体在受到压力时可沿下套筒体的外壁下移;下套筒体靠近减振上座I的一端与减振上座I中的凸起部之间预留有间距,从而为减振弹簧3提供足够的压缩距离;减振上座I中的上腔体和减振下座2中的下腔体相互配合形成缓冲腔;减振弹簧3均匀布置在缓冲腔内,且减振弹簧3的两端分别与减振上座I和减振下座2连接。
[0031]本实用新型通过减振上座I和减振下座2相配合形成缓冲腔,并将减振弹簧3均匀布置缓冲腔内,再在缓冲腔内装入阻尼油,利用阻尼油对减振弹簧进行缓冲的同时还可以对振动波起到了良好的吸收效果,从而达到减振、吸振的效果;且本实用新型中,对减振上座I和减振下座2的结构设置,可以有效提高缓冲腔的封闭性,隔绝外界飞尘的进入,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减振上座I和减振下座2的强度,提高二者的承重力和抗变形强度,延长其使用寿命。
[003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振动波分散式隔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减振上座(I)、减振下座(2)和减振弹簧(3),其中: 减振上座(I)位于减振下座(2)的上方,且减振上座(I)靠近减振下座(2)的一端设有导向套(4),导向套(4)的由减振上座(I)向减振下座(2)方向延伸,且导向套(4)靠近减振下座(2)的一端与减振下座(2)之间预留有间距; 导向套(4)的外周且位于靠近减振下座(2)的一端套装有法兰圈(5),法兰圈(5)上设有可供减振弹簧(3)穿过的让位孔; 减振弹簧(3)位于减振上座(I)和减振下座(2)之间并绕导向套(4)的外周环形均匀布置,且减振弹簧(3)的两端分别与减振上座(I)和减振下座(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波分散式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法兰圈(5)所在平面平行于水平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波分散式隔振器,其特征在于,减振上座(I)远离导向套(4)的一端设有向导向套(4)方向延伸的沉槽,沉槽的底部设有与导向套(4)的内腔连通的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波分散式隔振器,其特征在于,导向套(4)包括主体部(41)、以及位于主体部(41)两端并与主体部(41)一体成型的第一连接部(42)和第二连接部(43),且第一连接部(42)和第二连接部(43)的外径均小于主体部(41)的外径,第一连接部(42)位于通孔内并与减振上座(I)固定;法兰圈(5)套装在第二连接部(43)的外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波分散式隔振器,其特征在于,减振上座(I)上且位于沉槽的外周设有用于与设备进行装配的安装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波分散式隔振器,其特征在于,导向套(4)内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隔块(44),隔块(44)将导向套(4)的内腔分隔成上腔体和下腔体,隔块(44)上设有连通上腔体和下腔体的导向孔。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振动波分散式隔振器,其特征在于,减振上座(I)和减振下座(2)之间还设有导向柱(6),导向柱(6)的一端与减振下座(2)固定连接,其另一端由导向套(4)的下腔体伸入至其上腔体内,且导向柱(6)位于上腔体的一端安装有限位螺母。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波分散式隔振器,其特征在于,减振下座(2)远离减振上座(I)的一侧设有向减振上座(I)方向延伸的减振槽,该减振槽的槽宽由靠近减振上座(I)的一侧向远离减振上座(I)的一侧依次递增。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波分散式隔振器,其特征在于,减振上座(I)具有上腔体,减振下座(2)具有下腔体,减振上座(I)位于减振下座(2)的上方,且减振上座(I)中的上腔体与减振下座(2)中的下腔体相互配合形成缓冲腔,且该缓冲腔为圆形腔。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振动波分散式隔振器,其特征在于,减振槽的任意横截面均为圆形,且减振槽与缓冲腔同轴布置。
【文档编号】F16F3/04GK205479071SQ201620290657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4月7日
【发明人】陈林, 沈云旌, 郑强, 张琼
【申请人】安徽普源分离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