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液灌装机的灌针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82212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医药生产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药业灌装机的灌针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药液灌装机常应用于药液的灌装。药液灌装机一般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并用于夹紧灌针的夹持装置。药液灌装机的大致工作过程为:将药瓶放置在托板上,并使药瓶位于灌装的正下方,夹持装置驱动灌针向下运动,使灌针出液口进入药瓶中,随后动力装置驱动药液运动,使药液通过灌针灌入药瓶中。在实际生产中,常常会一种药液灌装机将药液灌入不同尺寸的药瓶中,这就要求灌针在夹持装置上的位置以及灌针的初始高度随药瓶的尺寸变化而变动。而现有的药液灌装机,其夹持装置夹持住灌针后,并不能调节灌针的位置和初始高度,这些药液灌装机的通用性较差,只能适用于某一种或某几种尺寸的药瓶,一旦药瓶的尺寸有较大变化,将使这些药液灌装机无法正产工作。为提高药液灌装机的通用性,需要设计一种灌针位置和初始高度可精准调节的药液灌装机。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液灌装机,其通用性较高,适合推广使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药液灌装机的灌针夹持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夹持机构和检测装置,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水平设置且一端与机架转动连接的支撑臂,所述支撑臂上设有用于安装灌针并供灌针上下滑移的安装孔,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支撑臂与机架之间的夹角以及灌针的初始高度并将夹角的角度信息和灌针的初始高度信息显示出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检测装置包括:角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支撑臂与机架之间的夹角的角度,并输出角度信息;位置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灌针的高度位置,并输出初始高度信息;显示模块,用于将所述角度信息和初始高度信息显示出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角度检测模块包括角度传感器,所述角度传感器设于支撑臂的转动中心处以检测支撑臂与机架之间的夹角的角度。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位置检测模块包括拉绳式位移传感器,所述拉绳式位移传感器设于安装孔处,所述拉绳式位移传感器的主体与支撑臂固定且其拉绳与灌针固定。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显示模块为LCD显示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支撑臂来调节灌针在夹持装置上的位置;另外,灌针的初始高度也可调节。且还装设有为调节灌针的位置和初始高度提供参考的检测装置。如此便可根据药瓶的尺寸来精准调节灌针的位置和初始高度,使药液灌装机的通用性更强,更适合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部放大图;图3为检测装置的原理框图。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2、支撑臂;3、安装孔;4、灌针;5、固定螺栓;6、角度传感器;7、支撑架;8、连接架;9、连接片;10、拉绳式位移传感器;11、压紧螺栓。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一种药液灌针4机的灌针4夹持装置,包括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包括水平设置且一端通过固定螺栓5与机架1连接固定的支撑臂2,支撑臂2上设有用于安装灌针4并供灌针4上下滑移的安装孔3,灌针4装设于安装孔3中并通过压紧螺栓11压紧固定。拧开固定螺栓5后就能转动支撑臂2,从而改变灌针4在夹持装置上的位置,从而调节灌针4与机架1之间的距离,使药液灌装机能够适应药瓶的外径的变化,令灌针4的下端部能够正对药瓶的瓶口中央。另外,拧开压紧螺栓11后可以上下移动灌针4,将灌针4移动至所需位置后,再拧紧压紧螺栓11即可,如此便可调节灌针4的下端部的初始高度,使药液灌装机能够适用于不同高度的药瓶。通过该方案,能提高药液灌装机的通用性。为了实现对灌针4的位置和初始高度进行精准调节,该夹持装置还包括检测装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支撑臂2与机架1之间的夹角以及灌针4的高度位置并将夹角的角度信息和灌针4的高度位置信息显示出来。具体来说,检测装置包括角度传感器6、拉绳式位移传感器10和显示器。参照图2,角度传感器6设置在固定螺栓5处,角度传感器6通过支撑架7与机架1固定,角度传感器6的转轴通过“门”形的连接架8与支撑臂2固定。当支撑臂2绕固定螺栓5转动时,角度传感器6的转轴会随之转动,角度传感器6输出一电压信号。拉绳式位移传感器10,设于安装孔3处,拉绳式位移传感器10的主体通过连接片9与支撑臂2垂直固定且其拉绳与灌针4固定。当灌针4上下移动时会带动拉绳运动,拉绳式位移传感器10将输出一电压信号。参照图3,角度传感器6和拉绳式位移传感器10通过模/数转换器与显示器连接。模/数转换器将两个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转化为分别代表支撑臂2与机架1的夹角的角度和灌针4下端部的初始高度的数字信号,显示器将两信号显示出啦,以供调试人员参考,从而能实现对灌针4的精准调节。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