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凝胶预灌封注射器灌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99648阅读:10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凝胶预灌封注射器灌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凝胶预灌封注射器灌装装置。



背景技术:

将凝胶灌装液灌装至预灌封注射器是凝胶产品中重要的工序。现有技术由手工借助工具完成灌装,但是,人工操作具有劳动强度大,装量误差大,灌装的凝胶内气泡多,工作效率低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凝胶预灌封注射器灌装装置,提高灌装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凝胶预灌封注射器灌装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连接空气压缩机的空气过滤器、用于容纳凝胶灌装液的灌装瓶、蠕动泵,所述灌装瓶上设有用于连接空气过滤器的气管和用于向预灌封注射器灌装凝胶灌装液的液管,所述液管连接所述蠕动泵。

进一步的,所述灌装瓶包括瓶体、瓶盖和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上设有与气管过盈配合的第一连接孔和与液管过盈配合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瓶盖上设有连接气管和液管的接口,所述瓶盖连接瓶体并将密封垫压紧在瓶体和瓶盖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瓶体和瓶盖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凝胶预灌封注射器灌装装置还包括抽气机,所述抽气机用于连接所述气管,所述液管上设有控制阀。

进一步的,所述抽气机和空气压缩机上设有用于连接所述气管的接头,所述接头和气管之间设有连接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接头上设有穿接在所述气管中的连接管,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夹紧臂,所述夹紧臂与接头转动连接,所述夹紧臂与接头转接处设有扭簧,所述夹紧臂包括分别位于转接处两端的夹紧端和按压端,所述气管与接头连接一端的外圆面设有卡槽,所述扭簧的扭力使夹紧端与卡槽相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凝胶预灌封注射器灌装装置,空气压缩机压缩空气经过空气过滤器后,由进气管加入到灌装液,在气压的作用相下灌装液中的凝胶由蠕动泵预灌封至预灌封注射器中,自动化完成灌装,降低操作者劳动强度,加工的效率高,蠕动泵可以调节灌装量、流量、灌装间隔时间等参数,灌装量准确。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瓶体、瓶盖和密封垫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考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凝胶预灌封注射器灌装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连接空气压缩机的空气过滤器2、用于容纳凝胶灌装液的灌装瓶1、蠕动泵5,灌装瓶1上连接有用于连接空气过滤器2的气管3和用于向预灌封注射器灌装凝胶灌装液的液管4,液管4连接蠕动泵5,空气过滤器2中设有滤芯,压缩空气经过滤芯保证了气体的质量和恒定流量。空气压缩机压缩空气经过空气过滤器2后,由进气管3加入到灌装液,在气压的作用相下灌装液中的凝胶由蠕动泵5预灌封至预灌封注射器中,自动化完成灌装,降低操作者劳动强度,加工的效率高,蠕动泵5可以调节灌装量、流量、灌装间隔时间等参数,灌装量准确。

本实用新型中灌装瓶1包括瓶体、瓶盖5和密封垫6,灌装过程中瓶体倒置,密封垫6上设有与气管3过盈配合的第一连接孔62和与液管4过盈配合的第二连接孔61,气管3延伸至瓶体的底部,液管4位于瓶体的瓶口处,瓶盖5上设有连接气管3和液管4的接口51,瓶盖5连接瓶体并将密封垫6限位在瓶体和瓶盖5之间,从而对气管3和液管4进行定位,并且密封可靠,防止气体由瓶口进入到瓶体中而产生气泡。

优选的,瓶体和瓶盖5螺纹连接,拆分和连接方便,便于向瓶体中注入凝胶。

且凝胶预灌封注射器灌装装置还包括抽气机,抽气机用于连接气管3,液管4上设有控制阀。灌装前将气管3连接抽气机,控制阀关闭,这时打开抽气机,将灌装瓶1里凝胶中的空气抽出,当凝胶液面上升至灌装瓶1的底部时,打开出控制阀,液面下降后,关闭控制阀,如此重复几次,凝胶中的空气抽出完,再将气管3连接到空气过滤器2进行灌装,打开控制阀进行灌装。从而在灌装前将凝胶中的空气抽出,使灌装在预灌封注射器里的凝胶无气泡。

进一步的,抽气机和空气压缩机上设有用于连接气管的接头,接头和气管之间设有连接机构。通过连接机构使接头和气管拆分连接。

具体的,接头上设有穿接在气管中的连接管,连接机构包括夹紧臂,夹紧臂与接头转动连接,夹紧臂与接头转接处设有扭簧,夹紧臂包括分别位于转接处两端的夹紧端和按压端,气管与接头连接一端的外圆面设有卡槽,扭簧的扭力驱动夹紧端与卡槽相抵,下压按压端后,夹紧端抬起可轻松将气管从连接管上拔出。优选的,两夹紧臂周向间隔设置在接头的相对两侧。

通过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被完全有效的达到了。熟悉该项技术的人士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