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粘性流体物料用卸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02228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精细化工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温粘性流体物料用卸料装置,该装置为精细化工生产过程中完成生产以后高温粘性流体物料使用的卸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精细化工生产采用的出料方式主要有下出料、溢流出料、插底管(压力或真空)上出料三种。下出料依靠重力自流、外部压力或是泵输送进行出料;溢流出料依靠超溢流口液位溢流的方式出料;插底管上出料借助压力推动或真空抽动的方式出料。

在精细化工生产储罐物料下出料中有很多的物料是高温粘性流体,在下出料方式的卸料过程中通常采用法兰连接软管放料或法兰连接直管线,卸流体料完成后拆卸麻烦,如不拆卸可能会占用通行空间。因此,如何解决储罐釜底卸料管线的拆卸,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温粘性流体物料用卸料装置,该装置方便稳定。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温粘性流体物料用卸料装置,包括手动阀、下料管、下料套管和电子秤,所述手动阀安装于储罐釜底部出料口处,所述手动阀之下安装下料管,或者手动阀之下依次安装自动调节阀和下料管;所述自动调节阀或手动阀的出料口与下料管的上端通过变径法兰相连接;所述下料管的外部套装下料套管;所述电子秤放置于下料套管下方,电子秤上放置盛装流体物料的空桶或物料储槽,流体物料经由下料套管直接进入空桶或物料储槽中,或者流体物料经由下料套管上安装的下料嘴进入空桶或物料储槽中。

所述手动阀能够手动调节流体物料的流量,当手动阀直接连接下料管时,通过手动阀控制下料量。

当手动阀下安装自动调节阀时,所述电子秤选择DCS电子秤,DCS电子秤能够实现充装量的定量控制;DCS电子秤连接所述自动调节阀,当电子秤上放置的空桶或物料储槽内的流体物料达到预设值时,DCS电子秤控制自动调节阀关闭,完成当前充装。

所述下料套管通过螺纹与下料嘴安装在一起。

所述下料套管上安装的下料嘴为变径管状结构,其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

所述下料套管直径大于下料管直径,两管径差值为5-20mm。

所述下料套管上设置套管手柄。

本实用新型设计原理如下:

本实用新型放料装置设计灵活,自由安装,可采用以下方式安装:

安装形式一:在转料罐(储罐釜)底部安装自动调节阀,自动调节阀通过变径法兰连接下料管,将下料套管与下料嘴通过螺纹连接,再与下料管套装连接。

安装形式二:在转料罐底部通过法兰连接下料管,将下料套管与下料嘴通过螺纹连接,再与下料管套装连接。

安装形式三:在转料罐底部通过法兰连接下料管,将下料套管与下料管套装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可以自由选择安装方式,简单易懂,容易操作,安全性可靠。

2.安装、拆卸简便,节省人力。

3.由于较高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安全性。

4.此装置可以长期和循环使用,节省了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卸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动阀;2-自动调节阀;3-变径法兰;4-下料管;5-下料套管;6-套管手柄;7-下料嘴;8-电子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高温粘性流体物料用卸料装置,包括手动阀1、下料管4、下料套管5和电子秤8,所述手动阀1安装于储罐釜底部出料口处,所述手动阀1之下安装下料管4,或者手动阀1之下依次安装自动调节阀2和下料管4;所述自动调节阀2或手动阀1的出料口与下料管4上端焊接的变径法兰3相连接;所述下料管4的外部套装下料套管5;所述电子秤8放置于下料套管5下方,电子秤8上放置盛装流体物料的空桶或物料储槽,流体物料经由下料套管5直接进入空桶或物料储槽中,或者流体物料经由下料套管5上安装的下料嘴7进入空桶或物料储槽中。

所述下料套管5通过螺纹与下料嘴7相连接,下料套管5上设置套管手柄6。

所述下料套管5上安装的下料嘴7为变径管状结构,其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

所述下料套管5的直径大于下料管4直径,两管径差值为5-20mm。

本实用新型卸料装置有以下三种安装方式:

一、转料罐(储罐釜)底部的的手动阀下安装自动调节阀,自动调节阀通过变径法兰连接下料管,将下料套管与下料嘴通过螺纹连接,再与下料管套装连接,采用DCS电子秤。DCS电子秤连接自动调节阀,通过DCS电子秤控制自动调节阀的关闭,特殊情况时也可配合手动阀进行控制。

二、转料罐底部的手动阀通过法兰连接下料管,将下料套管与下料嘴通过螺纹连接,再将下料套管与下料管套装连接,通过手动阀控制下料量。

三、转料罐底部的手动阀通过法兰连接下料管,再将下料套管与下料管套装连接,通过手动阀控制下料量。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空桶或物料储槽放置在电子秤上,可通过DCS控制调节阀门开度,进行物料排放。卸料完成后,在依次拆除清洗置换以备下次使用。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