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液态气体低温储存的容器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23653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液态气体低温储存的容器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容器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液态气体低温储存的容器组。



背景技术:

在消防技术领域内,灭火剂的贮存,按灭火剂的动力来源可分为储气瓶式、储压式和化学反应式;其中,贮压式灭火器为灭火剂由贮于灭火器同一容器内的压缩气体或灭火剂蒸气的压力驱动的灭火器,此类灭火器包括有七氟丙烷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等;贮压式灭火器中灭火剂的存储通常为有压贮存,即将灭火剂贮存在瓶体内时,同时需要加装氮气,从而形成一定的压力密封贮存;该方法中加装的氮气一般为压缩气体。

目前液态气体的灭火剂一般用钢瓶进行贮存,需要低温贮存,如果不低温贮存有可能会汽化,从而漏气,钢瓶内压强降低,不易喷出灭火剂,现在技术难度是在比较难使液态气体的灭火剂恒低温贮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所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液态气体低温储存的容器组,其制冷机使液态气体保持低温恒定贮存在真空贮罐内,使真空贮罐内液态气体保持恒定温度,使之不易汽化,不易泄漏,使真空贮罐内贮量及压强恒定不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液态气体低温储存的容器组,用于低温储存液态气体,其中,包括用于储存液态气体的真空贮罐及连接在所述真空贮罐上的用于使液态气体保持低温贮存在所述真空贮罐内的制冷机,所述真空贮罐与所述制冷机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真空贮罐上的用于使所述真空贮罐内液态气体喷放出来的容器阀体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真空贮罐上的用于对所述真空贮罐的内部进行增压使所述液态气体从所述容器阀体组喷放出去的换向阀体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真空贮罐上的用于测量所述真空贮罐的液位的液位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真空贮罐包括外壳、内胆和连接架,所述内胆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壳内,所述连接架连接在所述外壳的顶部,所述连接架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制冷机连接的制冷机接口、用于与所述容器阀体组连接的容器阀接口、用于与所述换向阀体组连接的换向阀接口和用于与所述液位计连接的液位计接口,所述制冷机接口通过第一接口管道与所述内胆连通,所述容器阀接口通过第二接口管道与所述内胆连通,所述换向阀接口通过第三接口管道与所述内胆连通,所述液位计接口通过第四接口管道与所述内胆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制冷机包括压力波发生器、脉管、压缩机和散热器,所述脉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连接在所述制冷机接口上,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压力波发生器连接,所述压力波发生器的两侧均与所述压缩机连接,所述散热器通过散热管道与所述第二换热器连通,所述脉管内设置有换热管道及连接在所述换热管道内的回热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容器阀体组包括容器阀、设置在所述容器阀内的刺针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刺针机构运动的驱动机构、使所述容器阀连接在所述容器阀接口上的连接机构和设置在所述连接机构内且用于对所述容器阀接口进行绝热密封的绝热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刺针机构运动使所述绝热机构打开从而使所述真空贮罐进行喷放。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换向阀体组包括换向阀及连接在所述换向阀上的安全阀和压力表,所述换向阀包括换向阀阀体及设置在所述换向阀阀体上的第一接头、第二接头,所述换向阀阀体内设置有型腔及可在所述型腔内运动的相连接的活塞和阀杆,所述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均与所述型腔相通;所述第一接头与贮存有气体的驱动气瓶连接,所述第二接头与所述换向阀接口连接,所述驱动气瓶排出气体,该气体通过所述第一接头进入所述型腔推动所述活塞在所述型腔内运动,使该气体从所述第二接头通入所述真空贮罐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容器阀接口的侧壁上连接有快速连接机构,所述快速连接机构包括铰接头和卡杆,所述卡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铰接头上,所述卡杆的另一端设置有锁头,所述容器阀体组插入所述容器阀接口内,所述锁头可卡接在所述容器阀体组上使之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连接有滚轮。

在本实用新型中,制冷机使液态气体保持低温恒定贮存在真空贮罐内,使真空贮罐内液态气体保持恒定温度,使之不易汽化,不易泄漏,使真空贮罐内贮量及压强恒定不变。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真空贮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制冷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容器阀体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容器阀体组的使用状态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容器阀体组的局部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换向阀体组的状态图一;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换向阀体组的状态图二;

附图标记:1-真空贮罐,11-外壳,111-底座,112-滚轮,12-内胆,13-连接架,131-制冷机接口,132-容器阀接口,133-换向阀接口,134-液位计接口,135-第一接口管道,136-第二接口管道,137-第三接口管道,138-第四接口管道,2-制冷机,21-压力波发生器,22-脉管,23-压缩机,24-散热器,25-第一换热器,26-第二换热器,27-散热管道,3-容器阀体组,31-容器阀,311-进气口,312-出气口,32-刺针机构,321-连杆,322-刺针,323-凹槽,324-固定组件,325-螺栓,326-垫片,33-驱动机构,331-气缸,34-连接机构,341-连接座,342-压环,343-通气孔,344-凸环,345-固定座,346-第三绝热密封圈,347-第四绝热密封圈,35-绝热机构,351-压块,352-绝热模片,353-第一绝热密封圈,354-第二绝热密封圈,4-换向阀体组,41-换向阀,42-安全阀,43-压力表,44-换向阀阀体,45-第一接头,46-第二接头,47-型腔,471-第一型腔,4711-第一型腔的上腔壁,4712-进气孔,4713-通气管道,4714-始端腔壁,472-第二型腔,4721-第二型腔的上腔壁,4722-出气孔,4723-下腔壁,4724-缺口,4725-末端腔壁,473-台阶,48-活塞,49-阀杆,491-凹环杆,492-第一杆头,493-第二杆头,5-液位计,6-驱动气瓶,7-快速连接机构,71-铰接头,72-卡杆,73-锁头。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和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液态气体低温储存的容器组,用于低温储存液态气体,其包括用于储存液态气体的真空贮罐1及连接在真空贮罐1上的用于使液态气体保持低温贮存在真空贮罐1内的制冷机2,真空贮罐1与制冷机2相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中,制冷机2使液态气体保持低温恒定贮存在真空贮罐1内,使真空贮罐1内液态气体保持恒定温度,使之不易汽化,不易泄漏,使真空贮罐1内贮量及压强恒定不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真空贮罐1可用于在零下196度贮存液氮,通过制冷机2使真空贮罐1内低温使之恒定不变,使液氮不易汽化成氮气,从而使真空贮罐1内液氮减少。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连接在真空贮罐1上的用于使真空贮罐1内液态气体喷放出来的容器阀体组3、连接在真空贮罐1上的用于对真空贮罐1的内部进行增压使液态气体从容器阀体组3喷放出去的换向阀体组4及连接在真空贮罐1上的用于测量真空贮罐1的液位的液位计5。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真空贮罐1的一个实施例,真空贮罐1包括外壳11、内胆12和连接架13,内胆12固定连接在外壳11内,内胆12在零下196度贮存液氮,外壳11对内胆12进行保护,同时也起隔绝作用,使之不易受外界的影响;连接架13连接在外壳11的顶部,连接架13上设置有用于与制冷机2连接的制冷机接口131、用于与容器阀体组3连接的容器阀接口132、用于与换向阀体组4连接的换向阀接口133和用于与液位计5连接的液位计接口134,制冷机接口131通过第一接口管道135与内胆12连通,容器阀接口132通过第二接口管道136与内胆12连通,换向阀接口133通过第三接口管道137与内胆12连通,液位计接口134通过第四接口管道138与内胆12连通;使制冷机2、容器阀体组3、换向阀体组4和液位计5与内胆12连通,便于作用于内胆12内;外壳1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111,底座111的底部连接有滚轮112,方便移动。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制冷机2的一种实施例,制冷机2包括压力波发生器21、脉管22、压缩机23和散热器24,脉管22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换热器25和第二换热器26,第一换热器25连接在制冷机接口131上,第二换热器26与压力波发生器21连接,压力波发生器21的两侧均与压缩机23连接,散热器24通过散热管道27与第二换热器26连通,脉管22内设置有换热管道及连接在换热管道内的回热器;由压力波发生器21产生气体压力波,由压缩机23在压力波发生器21的型腔内产生周期性压力波动,通过脉管22、第一换热器25、第二换热器26获得低温,脉管22内换热管道与回热器有利于第一换热器25和第二换热器26使真空贮罐1内产生低温,使真空贮罐1内在零下196度,控制使之保持不变。

如图7、图8和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容器阀体组3的一种实施例,容器阀体组3包括容器阀31、设置在容器阀31内的刺针机构32、用于驱动刺针机构32运动的驱动机构33、使容器阀31连接在容器阀接口132上的连接机构34和设置在连接机构34内且用于对容器阀接口132进行绝热密封的绝热机构35;驱动机构33驱动刺针机构32运动使绝热机构35打开从而使真空贮罐1进行喷放。

如图9所示,在容器阀体组3的实施例中,容器阀31设置有进气口311和出气口312,进气口311正对真空贮罐1的容器阀接口132;刺针机构32包括连杆321和刺针322,驱动机构33采用气缸331,气缸331与贮存有气体的驱动气瓶6连接,连接机构34包括用于插入真空贮罐1的容器阀接口132内的连接座341,容器阀31连接在连接座341上;连接座34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压住真空贮罐1的容器阀接口132的压环342,连接座341内设置有通气孔343,通气孔343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绝热机构35的凸环344;连杆321的一端穿过容器阀31与气缸331连接,连杆321的另一端与刺针322连接,刺针322的端面倾斜;绝热机构35包括压块351、绝热模片352、第一绝热密封圈353和第二绝热密封圈354,第一绝热密封圈353放置在凸环344上,绝热模片352压在第一绝热密封圈353上,第二绝热密封圈354压在绝热模片352上,压块351压在第二绝热密封圈354上;绝热模片352用于绝热密封真空贮罐1,使之密封不漏气,且与外界进行隔热,使外界的温度不能影响真空贮罐1内的温度,使真空贮罐1内液氮不易汽化,在该实施例中,真空贮罐1贮存液氮,液氮汽化后产生氮气,液氮在高于零下196度时,易汽化,因此,需要绝热模片352进行对真空贮罐1进行绝热,第一绝热密封圈353与第二绝热密封圈354夹住绝热模片352,使绝热模片352的边沿不易漏气,使之密封性好,且使绝热模片352不易松动,压块351压住第二绝热密封圈354,使第二绝热密封圈354不易在真空贮罐1在喷放时跳动,也方便连接在连接座341上,使之固定连接;在该实施例应用中,驱动气瓶6排放气体推动气缸331内活塞运动,推动连杆321运动,使刺针322向下运动,穿过压块351,刺破绝热模片352,使真空贮罐1与容器阀31的进气口311相通,因真空贮罐1内的压强大于容器阀31内压强,真空贮罐1内液氮从进气口311喷出,因外界温度大于真空贮罐1内温度,液氮的温度瞬间升高,使之汽化产生氮气,从出气口312排出,用于喷放出至防护区进行灭火;在该实施例中,为了方便使容器阀31便于在真空贮罐1上安装和拆卸,连接机构34还包括用于固定连接在真空贮罐1上的固定座345,固定座345连接在连接座341上,连接座341的下端面设置有第三绝热密封圈346,连接座341与固定座345之间设置有第四绝热密封圈347;固定座345连接在连接座341上,第三绝热密封圈346和第四绝热密封圈347使固定座345的边沿不漏气,使之与外界隔热且密封,可以通过使挂扣件直接勾在固定座345上,使之方便在真空贮罐1上安装和拆卸;在该实施例中,挂扣件采用快速连接机构7,在容器阀接口132的侧壁上连接有快速连接机构7,快速连接机构7包括铰接头71和卡杆72,卡杆72的一端铰接在铰接头71上,卡杆72的另一端设置有锁头73(可以采用螺母),容器阀体组3插入容器阀接口132内,锁头73可卡接在设置在容器阀体组132内的固定座上的卡槽内,使之固定;在该实施例中,为了更好地使连杆321与刺针322连接,在刺针322内设置有凹槽323,连杆321穿过刺针322与设置在凹槽323内的固定组件324连接,作为优选,固定组件324包括螺栓325和垫片326,便于拆装;在该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刺针322刺破绝热模片352,刺针322的端面倾斜角度为20度~60度,作为优选,刺针322的端面倾斜角度为30度或45度。

如图10和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换向阀体组4的一种实施例,

换向阀体组4包括换向阀41及连接在换向阀41上的安全阀42和压力表43,换向阀41包括换向阀阀体44及设置在换向阀阀体44上的第一接头45、第二接头46,换向阀阀体44内设置有型腔47及可在型腔47内运动的相连接的活塞48和阀杆49,第一接头45、第二接头46均与型腔47相通;第一接头45与贮存有气体的驱动气瓶6连接,第二接头46与换向阀接口133连接,驱动气瓶6排出气体,该气体通过第一接头45进入型腔47推动活塞48在型腔48内运动,使该气体从第二接头46通入真空贮罐1内。

如图11所示,在换向阀体组4的该实施例中,型腔47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型腔471和第二型腔472,第一型腔471和第二型腔472的相连通处设置有台阶473;活塞48可在第一型腔471内运动,第一型腔471的上腔壁4711上设置有进气孔4712,第二型腔472的上腔壁4721上设置有出气孔4722,进气孔4712与出气孔4722通过通气管道4713相通,活塞48顶住第一型腔471的始端腔壁4714时,活塞48的塞壁塞住进气孔4712;换向阀阀体44在开始时,活塞48处于第一型腔471的始端腔壁4714处,活塞48的塞壁塞住进气孔4712,使真空贮罐1不易排出液态气体气化的气体,也不使驱动气瓶6的气体进入到换向阀阀体44内,使驱动气瓶6和真空贮罐1完全隔绝。在该实施例中,阀杆49包括凹环杆491,凹环杆49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杆头492和第二杆头493,第一杆头492与活塞48连接,凹环杆491的直径小于第一杆头492和第二杆头493的直径,第二型腔472的下腔壁4723上设置有与第二接头46相通的缺口4724,第二杆头493顶住第二型腔472的末端腔壁4725时,凹环杆491与出气孔4722、缺口4724正对着,活塞48的塞壁未塞住进气孔4712;换向阀阀体44在开始时,活塞48处于第一型腔471的始端腔壁4714处,活塞48的塞壁塞住进气孔4712,同时阀杆49不堵住缺口4724,真空贮罐1内液氮可以通过缺口4724上升至第二型腔472内,方便压力表43对其进行压力测试,使真空贮罐1的压力安全,不易发生爆炸,同时安全阀42在压力表43检测到真空贮罐1的压力超过设定的安全值时,进行及时泄压,保持真空贮罐1的恒定压强,提供安全保障。在该实施例中,为了方便连接及拆装,第一接头45连接在换向阀阀体44的一端,压力表43连接在换向阀阀体44的另一端,从而方便压力表43对真空贮罐1进行压力测试;作为优选,第二接头46和安全阀42均连接在换向阀阀体44的侧壁上,第二接头46和安全阀42分别处于换向阀阀体44的两侧,安全阀42连接在换向阀阀体44的上侧壁上,第二接头46连接在换向阀阀体44的下侧壁上,第二接头46和安全阀42斜对着,方便真空贮罐1的液氮通过第二接头46从缺口4724内进入第二型腔472内,安全阀42对其进行提供保护,也方便泄压;在该实施例应用中,真空贮罐1贮存液氮,液氮气化产生氮气,该氮气可通过第二接头46从缺口4724通入第二型腔472内,压力表43对真空贮罐1的压力进行测试,当测试真空贮罐1的压力值大于安全阀42的设定值时,安全阀42进行泄压;活塞48处于第一型腔471的始端腔壁4714处,活塞48的塞壁塞住进气孔4712,同时阀杆49不塞住缺口4724,真空贮罐1内液氮通过第二接头46从缺口4724进入第二型腔472,压力表43进行压力测试,安全阀42进行安全保障,使真空贮罐1保持恒定压强,驱动气瓶6驱动气体通过第一接头45推动活塞48在第一型腔471内运动,活塞48带动阀杆49也运动,使阀杆49顶住第二型腔472的末端腔壁4725,阀杆49的凹环杆491正对着缺口4724和出气孔4722,驱动气瓶6的气体从进气孔4712进入通过通气管道4713,从出气孔4722出来,穿过第二型腔472,从缺口4724穿过第二接头46进入真空贮罐1内,对其进行补压,使真空贮罐1内液氮不易汽化且使液氮喷放出来。为了保持密封,第一型腔471的始端腔壁4714和第二型腔472的末端腔壁4725内设置有密封圈;第一接头45和第二接头46上也均设置有密封圈,保持整个换向阀阀体44保持密封,不外泄。

在本实用新型中,驱动气瓶6中也可以贮存氮气,制冷机2工作使真空贮罐1保持零下196贮存液氮,需要将真空贮罐1内液氮喷放出来,汽化产生氮气,进行灭火时,驱动气瓶6先向换向阀体组3排放氮气,将驱动气瓶6内氮气驱动换向阀体组3内活塞48运动,将氮气补充入真空贮罐1内,使真空贮罐1内压强增强,驱动气瓶6再向容器阀体组3排放氮气,驱动气缸331运动,推动连杆321使刺针322刺破绝热模片352,真空贮罐1由于比外界压强大,其内液氮从容器阀接口132处喷放出来,因外界温度高,液氮汽化成氮气进行灭火;液位计5可以检测真空贮罐1内液氮含量,方便进行补充液氮,只需将绝热模片352更换,使容器阀体组3塞住容器阀接口132,再通过驱动气瓶6向换向阀体组4排放氮气,进入真空贮罐1内,由制冷机2进行制冷,使补充入真空贮罐1内的氮气液化成液氮,从而对真空贮罐1进行补充液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