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稠液体的容装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35931发布日期:2018-07-27 20:15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黏稠液体的容装容器,尤指一种可良好控制焦糖等黏稠液体输出,以提高黏稠液体使用便利性的容器结构。



背景技术:

焦糖是许多甜品中不可或缺的配角,如焦糖苹果、焦糖布丁及焦糖咖啡等,若缺少香浓焦糖点缀,其外观及美味等就会大打折扣。

焦糖主要由饴糖、蔗糖等熬煮成黏稠状糖浆,由于熬煮上相当耗时费工,因此,大多会一次熬煮一定分量后,再将焦糖容装于一罐体容器备用。当欲使用焦糖时,将容装焦糖的容器倾斜一角度,以使液态焦糖由容器开口倾倒而出,由于倾倒时焦糖输出量不易控制,以致造成甜品制作上不便性,另当焦糖由容器开口倒出时,由于附壁现象焦糖常会沿着容器外壁垂流而下,因此,若使用完后未将容器外壁附着焦糖擦拭清理干净,不仅易沾附灰尘等脏物,也会招来虫蝇等沾食,而损及环境及甜品制作上卫生安全性,另随着焦糖容量减少,等待流速缓慢的焦糖由罐底流往开口时间越长,更增加焦糖使用上不便利性。

于是,本设计人有鉴于现有提供焦糖等黏稠液体容装的容器于使用实施上仍有上述诸多缺失,乃借其多年于相关领域的制造及设计经验和知识的辅佐,并经多方巧思,研发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黏稠液体的容装容器,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可良好控制焦糖等黏稠液体输出,以提高黏稠液体使用便利性的容器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实施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黏稠液体的容装容器,其包含:

一容器主体,为一挠性体,该容器主体内部形成一容室,该容器主体于其上端和下端处各成型有一衔接段,该容器主体于其上端和下端各设有一开口,且该上端的开口及下端的开口与该容室相通;

一第一盖体,该第一盖体的上端处成型有一与该容器主体的下端的衔接段相结合的结合段,该第一盖体盖合于该容器主体的下端开口,于该第一盖体中央设有一与该容器主体的容室相通的通孔;

一单向阀,该单向阀组设于该第一盖体的通孔,该单向阀于其中央阀孔底端处成型有一封闭该阀孔的弹片,该弹片朝该阀孔内呈浮凸状,且该弹片上设有一缝隙;

一第二盖体,该第二盖体的底端处成型有一与该容器主体的上端的衔接段相结合的结合段,该第二盖体盖合于该容器主体的上端开口,于该第二盖体中央设有一与该容器主体的容室相通的透孔;

一节流阀,该节流阀组设于该第二盖体的透孔处,该节流阀成型有一位于该透孔中的组立段,且该组立段与所述透孔间形成有间隙,该节流阀的组立段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连接有一止挡块及一挠性片,该挠性片及所述止挡块分别位于该第二盖体内侧及外侧,该挠性片与该第二盖体的透孔的周侧内壁相贴合,该挠性片的厚度由该透孔处往该透孔周侧渐薄,该节流阀位于该第二盖体外侧的止挡块于底部间隔成型有数凸粒,且该凸粒与该第二盖体的外端面相抵接触,于两该凸粒间各形成有一间隔。

如上所述的黏稠液体的容装容器,其中,该容器主体的下端的衔接段为外螺纹段,该第一盖体的上端处成型的结合段为与该容器主体的下端的衔接段螺接结合的内螺纹段。

如上所述的黏稠液体的容装容器,其中,该容器主体的上端的衔接段为外螺纹段,该第二盖体的底端处成型的结合段为与该容器主体的上端的衔接段螺接结合的内螺纹段。

如上所述的黏稠液体的容装容器,其中,该黏稠液体的容装容器进一步包含有一支撑件,该支撑件形成为一环圈状杆体,为环圈状杆体的该支撑件的上端往上延伸并与该第一盖体的一侧壁连接为一体,该第一盖体的底端由该支撑件架高呈悬空状。

如上所述的黏稠液体的容装容器,其中,该黏稠液体的容装容器进一步包含有一支撑件,该支撑件设有一底座,该底座与一连杆的下端相连接,于该连杆的上端连接有一承载座,且于该承载座中央设有一容孔,该容孔的孔径呈由上往下渐缩的锥状,且该容器主体结合有该第一盖体的一端对应容置于该承载座的锥状容孔中,该第一盖体的底端由该支撑件架高呈悬空状。

如上所述的黏稠液体的容装容器,其中,该单向阀的弹片上的缝隙呈十字型。

借此,当欲添加焦糖等黏稠液体时,对容器主体按压施力,以使容器主体内焦糖抵推单向阀的弹片,以使弹片上所设缝隙变形撑开,而使焦糖流出于外,当释放对容器主体施压后,外部空气会由节流阀与第二盖体的间隙流入,并推开节流阀贴合于第二盖体的内壁的弹片进入容器主体内,以使容器主体回复原状,单向阀的弹片失去外力抵推后,回复原状并使其缝隙闭合,据此,以达到提高焦糖使用上便利性等效果。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剖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焦糖挤出状态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容器主体回复状态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容器主体回复状态局部放大图;

图6: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立体分解图;

图7: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1 容器主体

11 容室

12 衔接段

13 开口

2 第一盖体

21 结合段

22 通孔

3 单向阀

31 阀孔

32 弹片

321 缝隙

4 第二盖体

41 结合段

42 透孔

5 节流阀

51 组立段

52 止挡块

521 凸粒

522 间隔

53 挠性片

6 支撑件

7 支撑件

71 底座

72 连杆

73 承载座

731 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及其所能达成的效果,能够有更完整且清楚的揭露,现详细说明如下,请一并参阅揭露的附图及图号:

首先,请参阅图1、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黏稠液体的容装容器,主要包含:

一容器主体1,为一塑料材质的挠性体,乃使该容器主体1的内部形成一容室11,并使该容器主体1于其上端和下端处各成型有一衔接段12,该衔接段12可为外螺纹段,又使该容器主体1于其上端和下端各设有一开口13,且使该上端的开口及下端的开口13与该容室11相通;

一第一盖体2,使该第一盖体2的上端处成型有一结合段21,该结合段21可为内螺纹段,以与该容器主体1下端为外螺纹段的衔接段12螺接结合,以使该第一盖体2盖合该容器主体1的下端开口13,又于该第一盖体2中央设有一通孔22,以与该容器主体1的容室11相通;

一单向阀3,乃使该单向阀3组设于该第一盖体2的通孔22处,并使该单向阀3于其中央阀孔31的底端处成型有一封闭其阀孔31的弹片32,且使该弹片32朝该阀孔31内呈浮凸状,并于该弹片32上设有一呈十字型缝隙321;

一第二盖体4,使该第二盖体4的底端处成型有一结合段41,该结合段41可为内螺纹段,以与该容器主体1的上端为外螺纹段的衔接段12螺接结合,以使该第二盖体4盖合该容器主体1的上端开口13,又于该第二盖体4中央设有一透孔42,以与该容器主体1的容室11相通;

一节流阀5,乃使该节流阀5组设于该第二盖体4的透孔42处,并使该节流阀5成型有一位于该透孔42中的组立段51,并使该组立段51与透孔42间形成有间隙,又使节流阀5的组立段51上端和下端分别连接有一止挡块52及一挠性片53,以使该挠性片53及止挡块52分别位于该第二盖体4内侧和外侧,乃使该挠性片53与该第二盖体4位于其透孔42周侧内壁相贴合,并使该挠性片53由该透孔42处往该透孔42的周侧厚度渐薄,另使该节流阀5位于该第二盖体4外侧的止挡块52于其底部间隔成型有多个凸粒521,且使该凸粒521与该第二盖体4的外端面相抵接触,而于两凸粒521间各形成有一间隔522(如图5所示)。

一支撑件6,乃使该支撑件6形成为一环圈状杆体,并使该为环圈状杆体的支撑件6的上端往上延伸以与该第一盖体2的一侧壁连接为一体,以由该支撑件6将该第一盖体2的底端架高呈悬空状。

据此,当欲将焦糖等黏稠液体容装于本实用新型时,将第二盖体4打开,以将液状焦糖由该容器主体1上端开口13倒入容器主体1的容室11内,再使第二盖体4为内螺纹段的结合段41,与容器主体1的上端为外螺纹段的衔接段12螺接结合,而将容器主体1的上端开口13盖合。

继之,当制作甜品欲添加焦糖时,请一并参阅图3所示,施力按压容器主体1,以使容器主体1变形后,对容器主体1的容室11内的焦糖产生挤压力量,而使容室11内焦糖抵推组设于第一盖体2的单向阀3的阀孔31处所设弹片32,以使朝阀孔31内浮凸的弹片32受焦糖抵推后变形成朝阀孔31外浮凸状,此时,于弹片32上所设十字型缝隙321亦因此变形撑开,而使焦糖由该弹片32撑开的缝隙321流出于外,以适量添加于食品中。

续之,当使用者添加完焦糖后,便可释放对容器主体1按压施力,请一并参阅图4、图5所示,此时,外部空气会由组设于第二盖体4的节流阀5的止挡块52所设两凸粒521的间隔522处,经该节流阀5的组立段51与透孔42的间隙流入,并推开节流阀5的挠性片53,以使外部空气流入容器主体1的容室11,而使容器主体1回复原状,同时,组设于第一盖体2的单向阀3的弹片32在失去焦糖挤推压力后,亦回复成朝阀孔31内浮凸状,于此际该弹片32上的缝隙321呈闭合状,而使容室11内焦糖不致流出。

借此,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容器设计,即可使焦糖输出量获得良好控制,以提高甜品制作上便利性,由于本实用新型于平时未使用时,通过连接于第一盖体2的支撑件6将第一盖体2底端架高呈悬空状,于此,不仅可防止提供焦糖输出的第一盖体2的底端及其内单向阀3与桌面等外物接触脏污情形,并可使焦糖于平时即往第一盖体2方向沉积,以减少等待焦糖输出时间,另由于本实用新型使焦糖由第一盖体2中央处所设单向阀3挤出,而非采倾倒方式输出,故可避免焦糖沿着容器主体1外壁沿流的附壁现象,依此,以防止容器主体1外壁附着焦糖易沾附灰尘脏物及虫蝇沾食情况,以更提高甜品制作及环境卫生安全性。

前述的实施例或附图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黏稠液体的容装容器实施方式,请一并参阅图6、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支撑件7实施例,乃使该支撑件7设有一底座71,并使该底座71与一连杆72的下端相连接,又于该连杆72的上端连接有一承载座73,且于该承载座73中央设有一容孔731,并使该容孔731孔径呈由上往下渐缩的锥状,借此,当使用实施时,将容器主体1结合有第一盖体2的一端容置于该支撑件7的承载座73的锥状容孔731中,并通过该容器主体1相对容置于该锥状容孔731的部位处形成对应的锥状轮廓,以与该承载座73的锥状容孔731形成稳定定位,依此,同样达到将容器主体1下端结合的第一盖体2架高悬空效果,凡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为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而且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各组成部分并不仅限于上述整体应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描述的各技术特征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一项单独采用或选择多项组合起来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理所当然地涵盖了与本案发明点有关的其它组合及具体应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