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同时加热冷却的管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76339发布日期:2018-08-28 23:00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同时加热冷却的管路系统。



背景技术:

当需要给二台需热设备加热冷却时,通常做法是给每台需热设备各配一套加热冷却系统,其结果将导致投资成本增加、场地占用较大、能源浪费严重、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当需要给二台需热设备加热冷却时,亟需一种能同时给一台需热设备加热、给另一台需热设备冷却的管路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同时加热冷却的管路系统,给一台需热设备加热的同时,给另一台需热设备冷却,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能源。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同时加热冷却的管路系统,其用于加热或冷却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包括高位油箱,导热油加热回路,导热油冷却回路;

所述高位油箱分别连接所述导热油加热回路和导热油冷却回路;所述高位油箱用于存储导热油并向所述导热油加热回路和导热油冷却回路中供给导热油;

所述导热油加热回路可选地连通所述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

所述导热油冷却回路可选地连通所述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导热油加热回路包括通过管道连通的加热循环油泵,导热油加热器,第一加热回路控制阀和第二加热回路控制阀;

所述高位油箱依次连接所述加热循环油泵、所述导热油加热器,所述导热油加热器通过第一加热回路控制阀可选地连通至所述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所述第二加热回路控制阀使所述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可选地连通至所述加热循环油泵。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导热油加热回路包括油气分离器,所述油气分离器连接所述高位油箱,用于将导热油中的水分及低沸点物质分离排出。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导热油冷却回路包括通过管道连通的冷却循环油泵,导热油冷却器,第一冷却回路控制阀和第二冷却回路控制阀;

所述高位油箱依次连接所述冷却循环油泵、所述导热油冷却器,所述导热油冷却器通过第一冷却回路控制阀可选地连通至所述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所述第二冷却回路控制阀使所述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可选地连通至所述冷却循环油泵。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导热油加热回路和所述导热油冷却回路中均设有过滤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导热油加热回路和所述导热油冷却回路中均设有手动截止阀。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设备内设有第一设备控制阀,所述第二设备内设有第二设备控制阀,通过所述第一设备控制阀可改变导热油在所述第一设备中的流动方向,通过所述第二设备控制阀可改变导热油在所述第二设备中的流动方向。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能同时加热冷却的管路系统还包括补油回路,所述补油回路包括通过管道连通的低位油箱和补油泵,所述低位油箱通过所述补油泵连通至所述高位油箱;

低位油箱用于存储导热油并通过补油泵向高位油箱灌注导热油;补油泵用于提供导热油由低位油箱输送至高位油箱的动力。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补油回路还包括补油手动球阀,开启所述补油手动球阀后,可排出所述低位油箱中的导热油。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能同时加热冷却的管路系统还包括排油回路,所述排油回路包括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的第一排油支路,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第二排油支路,以及与第一排油支路和第二排油支路连接的低位油箱;

第一排油支路和第二排油支路均包括排油手动截止阀和排油泵;

所述排油手动截止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设备与排油泵,所述第二设备与排油泵之间的连通或关闭;

所述排油泵用于提供将所述第一设备或所述第二设备中的导热油排出的动力;

所述低位油箱用于存储所述第一排油泵和所述第二排油泵排出的导热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给一台需热设备加热的同时,给另一台需热设备冷却,提高了工作效率;(2)给一台需热设备加热后的热导热油可用于给另一台需热设备加热,节约了能源;(3)本实用新型载热介质为导热油,最高工作温度达280℃,能效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能同时加热冷却的管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能同时加热冷却的管路系统的冷却水回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设备,2-第二设备,3-高位油箱,4-导热油加热回路,41-油气分离器,42-加热循环油泵,43-导热油加热器,44-第一加热回路控制阀,45-第二加热回路控制阀,5-导热油冷却回路,51-冷却循环油泵,52-导热油冷却器,53-第一冷却回路控制阀,54-第二冷却回路控制阀,6-第一设备控制阀,7-第二设备控制阀,8-补油回路,81-低位油箱,82-补油泵,83-补油手动截止阀,9-排油回路,91-排油泵,92-排油手动截止阀,93-排油手动球阀,10-过滤器,11-手动截止阀,12-冷却水回路,12a-冷却水箱,12b-冷却水泵,12c-冷却水回路手动截止阀,12d-冷却水回路手动球阀,12e-冷却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能同时加热冷却的管路系统,其用于加热或冷却第一设备1和第二设备2,包括高位油箱3,导热油加热回路4,导热油冷却回路5;

高位油箱3分别连接导热油加热回路4和导热油冷却回路5;高位油箱3用于存储导热油并向导热油加热回路4和导热油冷却回路5中供给导热油;

导热油加热回路4可选地连通第一设备1或第二设备2;

导热油冷却回路5可选地连通第一设备1或第二设备2。

A.导热油加热回路4

导热油加热回路4包括通过管道连通的加热循环油泵42,导热油加热器43,第一加热回路控制阀44和第二加热回路控制阀45;

高位油箱3依次连接加热循环油泵42、导热油加热器43,导热油加热器43通过第一加热回路控制阀44可选地连通至第一设备1或第二设备2;第二加热回路控制阀45使第一设备1或第二设备2可选地连通至加热循环油泵42。导热油加热回路4包括油气分离器41,油气分离器41连接高位油箱3,用于将导热油中的水分及低沸点物质分离排出。加热循环油泵42用于为导热油在导热油加热回路4中循环提供动力;导热油加热器43用于加热通过的导热油。

B.导热油冷却回路5

导热油冷却回路5包括通过管道连通的冷却循环油泵51,导热油冷却器52,第一冷却回路控制阀53和第二冷却回路控制阀54;

高位油箱3依次连接冷却循环油泵51、导热油冷却器52,导热油冷却器52通过第一冷却回路控制阀53可选地连通至第一设备1或第二设备2;第二冷却回路控制阀54使第一设备1或第二设备2可选地连通至冷却循环油泵51。冷却循环油泵51用于为导热油在导热油冷却回路5中循环提供动力;导热油冷却器52用于冷却通过的导热油。

导热油加热回路4和导热油冷却回路5中均设有过滤器10,过滤器10用于过滤导热油中的杂质。

导热油加热回路4和导热油冷却回路5中均设有手动截止阀11。关闭手动截止阀11,可对手动截止阀11连接的加热循环油泵42或冷却循环油泵51进行检修操作;调节手动截止阀11开度,可调节手动截止阀11连接的加热循环油泵42或冷却循环油泵51的出口压力。

第一设备1内设有第一设备控制阀6,第二设备2内设有第二设备控制阀7,通过第一设备控制阀6可改变导热油在第一设备1中的流动方向,通过第二设备控制阀7可改变导热油在第二设备2中的流动方向。

参照图2所示,导热油冷却器52包括冷却水回路12,流经导热油冷却器52的热导热油与冷却水回路12中的冷水进行热量交换。冷却水回路12包括冷却水回路手动球阀12d、冷却水箱12a、冷却水回路手动截止阀12c、冷却水泵12b、导热油冷却器52、冷却塔12e。工作时,冷水在冷却水回路12中依次流经冷却水回路手动截止阀12c、冷却水泵12b、冷却水回路手动截止阀12c、导热油冷却器52、冷却塔12e、冷却水箱12a。冷却水箱12a连接冷却水回路手动球阀12d,开启冷却水回路手动球阀12d后,可排出冷却水箱12a中的污水,能对冷却水箱12a进行维护操作。

第一加热回路控制阀44、第二加热回路控制阀45、第一冷却回路控制阀53和第二冷却回路控制阀54均为电动三通球阀。第一设备1内设有第一设备控制阀6,第二设备2内设有第二设备控制阀7,通过第一设备控制阀6可改变导热油在第一设备1中的流动方向,通过第二设备控制阀7可改变导热油在第二设备2中的流动方向。第一设备控制阀6和第二设备控制阀7均为电动四通球阀。通过导热油流经第一设备1或第二设备2以对其加热时,则设备入口端温度将高于设备出口端温度。当设备入口端温度高于设备出口端温度达到甚至超过安全阈值时,通过第一设备控制阀6可改变导热油在第一设备1中的流动方向,通过第二设备控制阀7可改变导热油在第二设备2中的流动方向,从而避免设备入口端温度与设备出口端温度温差过大。

C.补油回路8

能同时加热冷却的管路系统还包括补油回路8,补油回路8包括通过管道连通的低位油箱81和补油泵82,低位油箱81通过补油泵82连通至高位油箱3。低位油箱81用于存储导热油并通过补油泵82向高位油箱3灌注导热油;补油泵82用于提供导热油由低位油箱81输送至高位油箱3的动力。补油回路8还包括补油手动球阀83,开启补油手动球阀83后,可排出低位油箱81中的导热油。

D.排油回路9

能同时加热冷却的管路系统还包括排油回路9,排油回路9包括与第一设备1连接的第一排油支路,与第二设备2连接的第二排油支路,以及与第一排油支路和第二排油支路连接的低位油箱81;

第一排油支路和第二排油支路均包括排油手动截止阀92和排油泵91;

排油手动截止阀92用于控制第一设备1与排油泵91,第二设备2与排油泵91之间的连通或关闭;

排油泵91用于提供将第一设备1或第二设备2中的导热油排出的动力;

低位油箱81用于存储第一排油泵91和第二排油泵91排出的导热油。排油回路9还包括排油手动球阀93。

本实用新型给一台需热设备加热的同时,给另一台需热设备冷却,提高了工作效率;给一台需热设备加热后的热导热油可用于给另一台需热设备加热,节约了能源;本实用新型载热介质为导热油,最高工作温度达280℃;导热油加热器43加热功率456kW,第一设备1钢材重量15.5T、盛水0.49T、最高工作温度245℃,第二设备2钢材重量47T、盛水2.89T、最高工作温度180℃,设备规模及功率较大。

实施例1:单独给第一设备1加热的工况

参照图1所示,单独给第一设备1加热时,第一加热回路控制阀44、第二加热回路控制阀45处于图示上口通下口不通状态,第一冷却回路控制阀53、第二冷却回路控制阀54处于图示下口通上口不通状态,加热循环油泵42与导热油加热器43运行。

热导热油在管路系统中依次流经油气分离器41、手动截止阀11、过滤器10、加热循环油泵42、手动截止阀11、导热油加热器43、第一加热回路控制阀44左进上出、第一设备控制阀6左进上出、第一设备1夹套上进油口、第一设备1夹套下进油口、第一设备控制阀6下进右出、第二加热回路控制阀45上进左出、油气分离器41,完成在管路系统中的循环。

实施例2:单独给第一设备1冷却的工况

参照图1所示,单独给第一设备1冷却时,第一加热回路控制阀44、第二加热回路控制阀45处于图示下口通上口不通状态,第一冷却回路控制阀53、第二冷却回路控制阀54处于图示上口通下口不通状态,冷却循环油泵51与导热油冷却器52运行。

冷导热油在管路系统中依次流经手动截止阀11、过滤器10、冷却循环油泵51、手动截止阀11、导热油冷却器52、第一冷却回路控制阀53左进上出、第一设备控制阀6左进上出、第一设备1夹套上进油口、第一设备1夹套下进油口、第一设备控制阀6下进右出、第二冷却回路控制阀54上进左出、手动截止阀11,完成在管路系统中的循环。

实施例3:单独给第二设备2加热的工况

参照图1所示,单独给第二设备2加热时,第一加热回路控制阀44、第二加热回路控制阀45处于图示下口通上口不通状态,第一冷却回路控制阀53、第二冷却回路控制阀54处于图示上口通下口不通状态,加热循环油泵42与导热油加热器43运行。

热导热油在管路系统中依次流经油气分离器41、手动截止阀11、过滤器10、加热循环油泵42、手动截止阀11、导热油加热器43、第一加热回路控制阀44左进下出、第二设备控制阀7左进上出、第二设备2夹套上进油口、第二设备2夹套下进油口、第二设备控制阀7下进右出、第二加热回路控制阀45下进左出、油气分离器41,完成在管路系统中的循环。

实施例4:单独给第二设备2冷却的工况

参照图1所示,单独给第二设备2冷却时,第一加热回路控制阀44、第二加热回路控制阀45处于图示上口通下口不通状态,第一冷却回路控制阀53、第二冷却回路控制阀54处于图示下口通上口不通状态,冷却循环油泵51与导热油冷却器52运行。

冷导热油在管路系统中依次流经手动截止阀11、过滤器10、冷却循环油泵51、手动截止阀11、导热油冷却器52、第一冷却回路控制阀53左进下出、第二设备控制阀7左进上出、第二设备2夹套上进油口、第二设备2夹套下进油口、第二设备控制阀7下进右出、第二冷却回路控制阀54下进左出、手动截止阀11,完成在管路系统中的循环。

实施例5:同时给第一设备1加热、给第二设备2冷却的工况

参照图1所示,同时给第一设备1加热、给第二设备2冷却时,第一加热回路控制阀44、第二加热回路控制阀45处于图示上口通下口不通状态,第一冷却回路控制阀53、第二冷却回路控制阀54处于图示下口通上口不通状态,加热循环油泵42、导热油加热器43与冷却循环油泵51、导热油冷却器52运行。

热导热油在管路系统中依次流经油气分离器41、手动截止阀11、过滤器10、加热循环油泵42、手动截止阀11、导热油加热器43、第一加热回路控制阀44左进上出、第一设备控制阀6左进上出、第一设备1夹套上进油口、第一设备1夹套下进油口、第一设备控制阀6下进右出、第二加热回路控制阀45上进左出、油气分离器41,完成在管路系统中的循环。

同时,冷导热油在管路系统中依次流经手动截止阀11、过滤器10、冷却循环油泵51、手动截止阀11、导热油冷却器52、第一冷却回路控制阀53左进下出、第二设备控制阀7左进上出、第二设备2夹套上进油口、第二设备2夹套下进油口、第二设备控制阀7下进右出、第二冷却回路控制阀54下进左出、手动截止阀11,完成在管路系统中的循环。

实施例6:同时给第一设备1冷却、给第二设备2加热的工况

参照图1所示,同时给第一设备1冷却、给第二设备2加热时,第一加热回路控制阀44、第二加热回路控制阀45处于图示下口通上口不通状态,第一冷却回路控制阀53、第二冷却回路控制阀54处于图示上口通下口不通状态,冷却循环油泵51、导热油冷却器52与加热循环油泵42、导热油加热器43运行。

冷导热油在管路系统中依次流经手动截止阀11、过滤器10、冷却循环油泵51、手动截止阀11、导热油冷却器52、第一冷却回路控制阀53左进上出、第一设备控制阀6左进上出、第一设备1夹套上进油口、第一设备1夹套下进油口、第一设备控制阀6下进右出、第二冷却回路控制阀54上进左出、手动截止阀11,完成在管路系统中的循环。

同时,热导热油在管路系统中依次流经油气分离器41、手动截止阀11、过滤器10、加热循环油泵42、手动截止阀11、导热油加热器43、第一加热回路控制阀44左进下出、第二设备控制阀7左进上出、第二设备2夹套上进油口、第二设备2夹套下进油口、第二设备控制阀7下进右出、第二加热回路控制阀45下进左出、油气分离器41,完成在管路系统中的循环。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