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氨卸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96098发布日期:2018-07-08 05:37阅读:83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氨卸车装置。



背景技术:

液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并可用于冷冻站的制冷剂。液氨的卸车和输送通常是通过压缩机、泵或者其它动力,将槽车中的液氨卸至液氨储罐中;然后再通过动力设备将液氨输送至用户。

目前的液氨卸车的装置不仅结构复杂,维修费用过高,而且操作起来也比较烦琐、复杂,不是很人性化。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氨卸车装置,结构简单,卸车操作简便、快速、效率高,还可以降低维修费用,节约运行成本。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液氨卸车装置,包括高温水箱、液氨蒸发器、氨液分离器、液氨槽车、液氨储槽和若干个阀门;所述高温水箱的出水口与所述液氨蒸发器的进水口之间通过第一管道相连,所述液氨蒸发器的出气口与所述氨液分离器的进气口之间通过第二管道相连,所述氨液分离器的出液口与所述液氨储槽的进液口之间通过第三管道相连,所述氨液分离器的出气口与所述液氨槽车的进气口之间通过第四管道相连,所述液氨储槽的出液口与所述液氨蒸发器的进液口通过第五管道相连,所述液氨槽车的出液口与所述液氨储槽的进液口通过第七管道相连,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第四管道、第五管道和第七管道上均各自设有所述阀门。

进一步地,还包括冷却水箱,所述冷却水箱的进水口与所述液氨蒸发器的出水口之间通过第六管道相连,所述第六管道上设有所述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液氨分离器包括罐体、中心轴和除沫器,所述中心轴设置在所述罐体内的顶部,所述除沫器套设在所述中心轴上并固定在所述罐体的内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氨液分离器的进气口设置在所述罐体的下部,所述氨液分离器的出气口设置在所述罐体的上部,所述氨液分离器的出液口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除沫器包括底板和丝网,所述丝网连接在所述底板的边缘处并且所述底板和所述丝网连接形成伞状结构,所述丝网和所述底板的中心处均设有安装孔,所述中心轴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均布有多个透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除沫器的数量设为三个,所述三个除沫器等距设置。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液氨蒸发成气体对液氨槽车进行加压,以形成液氨槽车与液氨储槽的压力差来完成卸车操作,结构简单,大大降低了维修费和运行成本,操作简便,大大减少了液氨的损失,同时也提高了液氨的卸车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氨液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除沫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为高温水箱,2为液氨蒸发器,3为氨液分离器,31为罐体,32为中心轴,33为除沫器,331为底板,332为丝网,333为透气孔,334为安装孔,34为氨液分离器的进气口,35为氨液分离器的出气口,36为氨液分离器的出液口,4为液氨槽车,5为液氨储槽,6为阀门,7为第一管道,8为第二管道,9为第三管道,10为第四管道,11为第五管道,12为冷却水箱,13为第六管道,14为第七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一种液氨卸车装置,包括高温水箱1、液氨蒸发器2、氨液分离器3、液氨槽车4、液氨储槽5和若干个阀门6;所述高温水箱1的出水口与所述液氨蒸发器2的进水口之间通过第一管道7相连,所述液氨蒸发器2的出气口与所述氨液分离器3的进气口34之间通过第二管道8相连,所述氨液分离器3的出液口36与所述液氨储槽5的进液口之间通过第三管道9相连,所述氨液分离器3的出气口35与所述液氨槽车4的进气口之间通过第四管道10相连,所述液氨储槽5的出液口与所述液氨蒸发器2的进液口通过第五管道11相连,所述液氨槽车4的出液口与所述液氨储槽5的进液口通过第七管道14相连,液氨储槽5内的氨液一方面用于蒸发成气体对液氨槽车4增加,便于液氨槽车卸车,提高卸车效率,另一方面则用于生产,所述第一管道7、第二管道8、第三管道9、第四管道10、第五管道11和第七管道14上均各自设有所述阀门6。

还包括冷却水箱12,所述冷却水箱12的进水口与所述液氨蒸发器2的出水口之间通过第六管道13相连,所述第六管道13上设有所述阀门6,冷却水箱12用于收集经液氨蒸发器2使用后的冷水,便于回收并返回生产系统再用,节约资源。

所述液氨分离器3包括罐体31、中心轴32和除沫器33,所述中心轴32设置在所述罐体31内的顶部,所述除沫器33套设在所述中心轴32上并固定在所述罐体31的内壁上,所述除沫器33的数量设为三个,所述三个除沫器33等距设置,通过中心轴32和除沫器33可以有效地将氨气中的氨液分离出来,提高了分离效果。

所述氨液分离器3的进气口34设置在所述罐体31的下部,所述氨液分离器3的出气口35设置在所述罐体31的上部,所述氨液分离器3的出液口36设置在所述罐体31的底部,这样可以保证氨气与中心轴32和除沫器33充分接触,提高氨气和氨液的分离效果。

所述除沫器33包括底板331和丝网332,所述底板331上均布有多个透气孔333,所述丝网332连接在所述底板331的边缘处并且所述底板331和所述丝网332连接形成伞状结构,所述丝网332和所述底板331的中心处均设有安装孔334,所述中心轴32设置在所述安装孔334内,结构简单,有效地提高了氨气和氨液的分离效果。

原理:首先,打开第五管道11上的阀门,其余均关闭,使得液氨储槽5(压力值为0.4-0.45MPa内的液氨进入液氨蒸发器2中,待液氨蒸发器2内液氨液位达至70%左右后,关闭第五管道11上的阀门,停止向液氨蒸发器2送氨。再开启第一管道7上的阀门,其余阀门均关闭,将高温水箱1中的热水送入液氨蒸发器2内,液氨经热水换热被蒸发成气氨,然后控制气氨压力在控制在0.65-0.75MPa之间,开启第二管道8上的阀门、第三管道9上的阀门和地第四管道10上的阀门,其余阀门均关闭,所蒸发的气氨经氨液分离器3后纯气氨去液氨槽车4增压,以形成液氨槽车4与液氨储槽5的压力差,液氨进入液氨储槽5内,再开启第七管道14上的阀门,其余阀门均关闭,液氨槽车内的氨液就会自动流入液氨储槽内,完成卸车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液氨蒸发成气体对液氨槽车进行加压,以形成液氨槽车与液氨储槽的压力差来完成卸车操作,结构简单,大大降低了维修费和运行成本,操作简便,大大减少了液氨的损失,同时也提高了液氨的卸车效率。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