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LNG气瓶铝合金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31336发布日期:2018-09-14 21:38阅读:105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LNG气瓶框架领域,具体是一种车用LNG气瓶铝合金框架。



背景技术:

LNG即液化天然气的简称,将天然气降温至-162℃以下将其液化,即为液化天然气。该气体无色无味,是一种非常清洁的能源,逐渐成为汽车新能源市场中最受欢迎的一个主要能源。随着技术的革新,人们正逐步用液化天然气作为燃料代替柴油和汽油,以减轻对环境的污染。LNG重型商用车是一种以液化天然气为燃料的气体燃料重型商用汽车。该商用车是将液化天然气燃料储存在低温绝热的车用瓶中,然后经过汽化装置使其汽化为大约0.8MPa的气体以便发动机使用。在LNG重型商用车中针对LNG增加的部件主要有LNG储存罐、减压调压阀、汽化器、缓冲罐以及控制系统等。

LNG重型商用车与传统的柴油、汽油重卡车相比较而言,具有较高的经济性和安全性,采用的液化天然气燃料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同时价格低廉,使得运输成本得到大幅度地降低,加之该车还具有高续航里程的特点,因此深受重型商用车市场的青睐。

车用LNG气瓶框架均以Q345或高强度钢等碳钢材料为主,框架重量在160kg左右,随着商用车型轻量化的急迫需求,急需一款自重更轻的LNG气瓶用框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用LNG气瓶铝合金框架,为框架式结构,并使用铝合金作为框架材料,以减轻整体重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用LNG气瓶铝合金框架,包括有铝合金材质的底梁总成和侧托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梁总成包括有首尾相固定连接组成框型结构的前、后横梁和左、右纵梁,所述前、后横梁和左、右纵梁的连接处分别固定连接有向上延伸的前左、右竖梁和后左、右竖梁,所述的侧托架总成包括有左、右U型托架,所述左、右U型托架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前、后左竖梁和前、后右竖梁上,所述的前左、右竖梁之间和后左、右竖梁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前、后封板。

所述的车用LNG气瓶铝合金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梁总成固定连接在在LNG重型商用车的底盘上。

所述的车用LNG气瓶铝合金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托架总成上固定有LNG罐体。

所述的车用LNG气瓶铝合金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横梁的底部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左、右垫梁,所述左、右垫梁的前、后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的连接板与所述前、后横梁的之间分别对应固定连接有斜撑。

所述的车用LNG气瓶铝合金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纵梁的内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多个加强筋。

所述的车用LNG气瓶铝合金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左、右竖梁之间和后左、右竖梁之间在所述前、后封板的上方分别固定连接有上横梁。

所述的车用LNG气瓶铝合金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左、右竖梁和后左、右竖梁与所述左、右纵梁的前、后端之间分别对应固定连接有加强筋。

所述的车用LNG气瓶铝合金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U型托架的内、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多个内、外筋板,左、右U型托架的中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中筋板,左、右U型托架的上部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上、下加强筋和中加强筋。

所述的车用LNG气瓶铝合金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左、右竖梁和后左、右竖梁的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垫板,所述的垫板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为框架式结构,并使用铝合金作为框架材料,重量约70kg,整体重量减轻了43%,更实用、更经济、更环保,填补了国内的空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底梁总成的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底梁总成的结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左纵梁的结构示意图,右纵梁的结构与其相同。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左U型托架的结构示意图,右U型托架的结构与其相同。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垫板和连接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一种车用LNG气瓶铝合金框架,包括有铝合金材质的底梁总成2和侧托架总成1,底梁总成包括2有首尾相固定连接组成框型结构的前、后横梁9和左、右纵梁3,前、后横梁9和左、右纵梁3的连接处分别固定连接有向上延伸的前左、右竖梁和后左、右竖梁4,侧托架总成1包括有左、右U型托架10,左、右U型托架10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在前、后左竖梁和前、后右竖梁上,前左、右竖梁之间和后左、右竖梁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前、后封板6。

本实用新型中,底梁总成2固定连接在在LNG重型商用车的底盘上。

侧托架总成1上固定有LNG罐体。

前、后横梁9的底部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左、右垫梁11,左、右垫梁11的前、后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板8,连接板8与前、后横梁之间分别对应固定连接有斜撑5。

左、右纵梁3的内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多个加强筋13。

前左、右竖梁之间和后左、右竖梁之间在前、后封板6的上方分别固定连接有上横梁7。

前左、右竖梁和后左、右竖梁4与左、右纵梁3的前、后端之间分别对应固定连接有加强筋12。

左、右U型托架10的内、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多个内、外筋板14、15,左、右U型托架10的中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中筋板16,左、右U型托架10的上部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上、下加强筋17、18和中加强筋19。

前左、右竖梁和后左、右竖梁4的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垫板20,垫板20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套21。

本实用新型的所有部件,根据受力强弱采用焊接或铆接连接,通过CAE分析,受力较小处采用焊接方式,受力较大处采用铆接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