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隔防爆撬装加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91638发布日期:2018-10-31 00:08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阻隔防爆撬装加油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加油站通常由地埋式常压储油罐和数控加油机构成,地埋式储油罐与加油机分离,储油罐长期埋藏在地下,加油机设在地面,中间连接有输油管,储油罐壁或者输油管容易因腐蚀发生油气渗漏或泄漏,一旦发生泄漏,后果不堪设想,而且对环境也极易造成影响,因此目前出现了设置于地面上的加油站,撬装加油站与地埋式相比具有占地面积小的特点。

但是现有的撬装加油装置均为露天设置,缺少防护结构、缺少防撞装置,当其受到外界的高强度冲击或者地震危害时,储油罐会发生破坏,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从而降低了撬装加油装置的安全系数。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缓冲装置,可以有效的吸收撬装加油装置承受的冲击,进而可以起到很好的减震和缓冲作用,有效的减少了冲击力直接给储油罐带来的危害,保证了储油罐不受外力破坏,避免了安全隐患的发生,提高了撬装加油装置的安全系数的阻隔防爆撬装加油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阻隔防爆撬装加油装置,包括有撬座,及设置于撬座上端的外罐,及设置于外罐内部的储油罐,及设置于外罐一侧的加油机,所述储油罐上端设置有进油管,所述储油罐下端设置有出油管,所述储油罐与外罐之间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设置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有缓冲层,及设置于缓冲层内的缓冲杆,所述缓冲杆包括有第一缓冲筒,及设置于第一缓冲筒内部的第一滑块,及设置于第一滑块下端的支杆,所述支杆下端设置有与支杆位置相对应的第二缓冲筒,所述第二缓冲筒内部设置有与支杆固定连接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下端设置有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缓冲装置设置有一个以上、且均匀分布于空腔内,所述缓冲层为橡胶缓冲层。

作为优选,所述支杆的上端位于第一缓冲筒内可上下移动,所述支杆的下端位于第二缓冲筒内可上下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一缓冲筒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二缓冲筒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表面均开设有若干通孔。

作为优选,所述外罐表面设置有与外罐相贴合的硅胶层,所述储油罐内壁设置有金属陶瓷层。

作为优选,所述进油管的内部设置有与进油管固定连接的、用于隔离杂质的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由于设置有缓冲装置,通过缓冲层和缓冲杆的配合使用,当撬装加油装置受到地震或者高强度冲击时,可以通过橡胶缓冲层自身的可塑性,对撬装加油装置承受的冲击进行第一次缓冲,防止冲击直接施加给储油箱,同时配合缓冲杆内的第一减震筒、第一滑块、支杆、第二滑块和弹簧之间的使用,通过外界冲力的压力推动第一滑块下压,并且也带动了第一滑块下端的支杆与第二滑块的移动,使得第二滑块下端的弹簧发生形变,进而对撬装加油装置承受的冲击进行第二次缓冲,有效的吸收了撬装加油装置承受的冲击,进而可以起到很好的减震和缓冲作用,有效的减少了冲击力直接给储油罐带来的危害,保证了储油罐不受外力破坏,避免了安全隐患的发生,提高了撬装加油装置的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阻隔防爆撬装加油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阻隔防爆撬装加油装置中缓冲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阻隔防爆撬装加油装置中缓冲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间”、“上”、“下”、“顶部”、“右侧”、“左端”、“上方”、“背面”、“中部”、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另,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如未特别说明部件之间的连接或固定方式,其连接或固定方式均可为通过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螺栓固定或钉销固定,或销轴连接等方式,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不在详述。

一种阻隔防爆撬装加油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有撬座1,所述撬座1上端设置有与撬座1螺钉连接的外罐2,所述外罐2表面设置有与外罐2通过胶水相贴合的硅胶层21,所述外罐2内部设置有用于盛装汽油的储油罐3,所述储油罐3为阻隔防爆储油罐3,所述储油罐3上端设置有与储油罐3连通的进油管31,所述进油管31的内部设置有与进油管31螺钉连接的、用于隔离杂质的过滤网311,所述储油罐3下端设置有与储油罐3连通的出油管32,所述出油管32的一端与加油机4连通,所述出油管32的另一端与储油罐3连通,所述储油罐3内壁涂履有用于防止储油罐3被汽油腐蚀的金属陶瓷层33,所述外罐2的一侧设置有与撬座1螺钉连接的加油机4,所述储油罐3与外罐2之间设置有空腔5,所述空腔5内部设置有用于连接储油罐3与外罐2的缓冲装置6,所述缓冲装置6一端与外罐2的内壁螺钉连接,所述缓冲装置6设置有一个以上、且均匀分布于空腔5内。

如图2-3所示,所述缓冲装置6包括有用于减轻外部冲击力的缓冲层61,所述缓冲层61为橡胶缓冲层61,所述缓冲层61内部设置有与缓冲层61通过胶水连接的缓冲杆62,所述缓冲杆62包括有第一缓冲筒621,所述第一缓冲筒62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滑块622,所述第一滑块622与第一缓冲筒621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622的下端设置有与第一滑块622焊接的支杆623,所述支杆623的上端位于第一缓冲筒621内可上下移动,所述支杆623下端设置有与支杆623位置相对应的第二缓冲筒624,所述支杆623的下端位于第二缓冲筒624内可上下移动,所述第二缓冲筒624内部设置有与支杆623焊接的第二滑块625,所述第二滑块625与第二缓冲筒624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625下端设置有与第二滑块螺钉连接的弹簧626,所述第一滑块622与第二滑块625表面均开设有若干通孔627。

原理说明:首先通过设置于储油罐3与外罐2之间的橡胶缓冲层61,当撬装装置受到外界的高强度冲击或者地震危害时,通过橡胶缓冲层61自身的可塑性,起到对冲击力的第一步缓冲,然后橡胶缓冲层61在发生压缩形变的同时也带动第一滑块622在第一缓冲筒624内部的滑动,并且也推动第一滑块622下端的支杆623也向下压,然后通过支杆623推动下端的第二滑块625,使得第二滑块625下端的弹簧626向下压,进而实现了对冲击力的第二步缓冲,当外界冲击力消失时,弹簧626和橡胶缓冲层61自动复位,同时也带动第二滑块625、支杆623和第一滑块622复位即可。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由于设置有缓冲装置,通过缓冲层和缓冲杆的配合使用,当撬装加油装置受到地震或者高强度冲击时,可以通过橡胶缓冲层自身的可塑性,对撬装加油装置承受的冲击进行第一次缓冲,防止冲击直接施加给储油箱,同时配合缓冲杆内的第一减震筒、第一滑块、支杆、第二滑块和弹簧之间的使用,通过外界冲力推动第一滑块下压,并且也带动了第一滑块下端的支杆与第二滑块的移动,使得第二滑块下端的弹簧发生形变,进而对撬装加油装置承受的冲击进行第二次缓冲,有效的吸收了撬装加油装置承受的冲击,进而可以起到很好的减震和缓冲作用,有效的减少了冲击力直接给储油罐带来的危害,避免了安全隐患的发生,保证了储油罐不受外力破坏,提高了撬装加油装置的安全系数。

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