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板压痕装置备用储水部用进气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03121发布日期:2019-03-14 00:34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纸板压痕装置备用储水部用进气部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进气部件,尤其是涉及纸板压痕装置备用储水部用进气部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种纸板压痕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一端(一般是入口端)上方设置喷水装置,所述喷水装置用于喷淋输送带上的纸板,喷水装置可以采用喷嘴加水管的方式,所述输送带上方沿着纸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压辊以及可升降的压痕杆,所述压辊与机架连接,作用是压平纸板,压痕杆两端分别与机架通过升降部件连接,纸板到位后升降部件动作使得压痕杆下压,在纸板上压出所需痕迹,升降部件可以是气缸。所述输送带下方靠近两个端部的位置分别设置吹扫部件,所述吹扫部件具有吹扫座,所述吹扫座上设置吹扫架,所述吹扫架上设置吹扫管,所述吹扫管一端与气源连接,所述吹扫管顶部设置若干朝向输送带的气嘴。通过气嘴吹扫输送带下方,提高输送带的清洁度与干燥度。该装置在缺水环境无法生产,故需设置备用储水部,备用储水部具有进水口与出水口,出水口可通过接管及泵与喷水装置连接,不加水状态进水口处于关闭状态,故需设计一种进气部件,以方便备用储水部的正常使用,同时可部分防止粉尘等杂质进入备用储水部内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纸板压痕装置备用储水部用进气部件,以方便备用储水部的正常使用,同时可部分防止粉尘等杂质进入备用储水部内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纸板压痕装置备用储水部用进气部件,包括内部可蓄水的盒体部,所述盒体部具有围护部及设置在围护部两侧的上盖与下盖,所述盒体部内部后侧设置第一迷宫板,所述第一迷宫板与围护部的左侧壁连接,所述第一迷宫板与围护部的右侧壁之间具有第一过流口,所述盒体部内部前侧设置第二迷宫板,所述第二迷宫板与围护部的右侧壁连接,所述第二迷宫板与围护部的左侧壁之间具有第二过流口,所述第一迷宫板与第二迷宫板将盒体部内部分隔出迷宫流道;

所述上盖上设置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与迷宫流道的入口处对应,所述圆形凹槽底部一侧设置上盖气孔,所述圆形凹槽中间设置转轴,所述转轴上设置圆盘,所述圆盘上设置圆盘气孔,所述圆盘气孔与上盖气孔共轴后形成进气孔;

所述圆盘上设置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与圆盘气孔相对设置,所述上盖上设置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与第二限位槽配合形成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可设置限位杆,以将圆盘进行限位;

所述上盖上设置出气孔,所述出气孔与迷宫流道的出口处对应;

气体从进气孔流入后,经过带水的迷宫流道,然后从出气孔处流出。

进一步:所述第一限位槽端部设置操作槽,所述操作槽的深度大于第一限位槽的深度。

进一步:所述转轴的顶部设有限位头。

进一步:所述上盖气孔下端的高度小于盒体部内水位的高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方便备用储水部的正常使用,同时可部分防止粉尘等杂质进入备用储水部内部

附图说明

图1为纸板压痕装置备用储水部用进气部件横向剖视示意图。

图2为纸板压痕装置备用储水部用进气部件中圆盘处局部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3为纸板压痕装置备用储水部用进气部件中圆盘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到图3,纸板压痕装置备用储水部用进气部件包括内部可蓄水的盒体部1,使用时盒体部内需要注入一定量的水,但不能注满,所述盒体部1具有围护部及设置在围护部两侧的上盖11与下盖,所述盒体部1内部后侧设置第一迷宫板21,所述第一迷宫板21与围护部的左侧壁连接,所述第一迷宫板21与围护部的右侧壁之间具有第一过流口,所述盒体部1内部前侧设置第二迷宫板22,所述第二迷宫板22与围护部的右侧壁连接,所述第二迷宫板22与围护部的左侧壁之间具有第二过流口,所述第一迷宫板21与第二迷宫板22将盒体部1内部分隔出迷宫流道。迷宫流道底部为水,顶部为气流通道,可以通过气体。

所述上盖11上设置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与迷宫流道的入口处对应,迷宫通道的入口即图中迷宫通道后部左侧处(附图中标志点A附近),圆形凹槽设置在该位置的顶部,所述圆形凹槽底部一侧设置上盖气孔111,所述圆形凹槽中间设置转轴32,所述转轴32上设置圆盘3,所述圆盘3上设置圆盘气孔31,所述圆盘气孔31与上盖气孔111共轴后形成进气孔。需要关闭时圆盘气孔与上盖气孔处于错开状态,需要进气时二者共轴形成进气孔。

所述圆盘3上设置第一限位槽33,所述第一限位槽33与圆盘气孔31相对设置,所述上盖11上设置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33与第二限位槽配合形成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可设置限位杆,以将圆盘进行限位。限位槽处设置限位杆后,圆盘进行了限位,不能旋转,提高进气孔的稳定性,同时方便进气孔的对位。

所述上盖11上设置出气孔,所述出气孔与迷宫流道的出口处对应。即出气孔设置在附图中标识点B附近的顶部。进气部件使用时,出气孔通过接管与备用储水部的进气口连接。

气体从进气孔流入后,经过带水的迷宫流道,然后从出气孔处流出。在进气的同时,气流底部是水,可吸纳部分粉尘,具有一定的粉尘过滤能力。

所述第一限位槽33端部设置操作槽34,所述操作槽34的深度大于第一限位槽33的深度。操作槽方便限位杆的放入与取出。

所述转轴32的顶部设有限位头。

在另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上盖11气孔下端的高度小于盒体部1内水位的高度。气流进入水体后可进一步提高粉尘过滤能力,使用时进气孔处需与气源连接,以通入气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进行的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