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大型低温储罐不停车补充膨胀珍珠岩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79127发布日期:2019-09-13 22:54阅读:6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大型低温储罐不停车补充膨胀珍珠岩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温储罐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用于大型低温储罐不停车补充膨胀珍珠岩的装置。



背景技术:

储罐主要是指用于储存或盛装气体、液体、液化气体等介质的设备,在化工、石油、能源、轻工、环保、制药及食品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如液氧储罐、液氮储罐等。储罐的结构形式主要有卧式储罐、立式储罐和球形储罐。

储罐的夹层通常填充膨胀珍珠岩作为绝热保冷材料。随着储罐的使用,尤其是大型低温立式储罐,夹层填充的膨胀珍珠岩会逐渐沉降,最终导致储罐罐壁的顶部出现漏冷结霜,从而影响储罐的正常保冷性能,增加运行能耗,同时影响储罐的安全性,因此对出现该现象的储罐须进行膨胀珍珠岩的补充,由于储罐内盛装的多为易燃易爆介质,例如:液态乙烯、液态丙烯等,若要进行膨胀珍珠岩的补充,往往需要将储罐停车倒空,然后再利用填充装置向储罐夹层内补充膨胀珍珠岩,因而导致整个膨胀珍珠岩补充过程复杂,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申请号为2014108031756,授权公告号为CN104495082B的中国专利:珍珠岩填充方法,公开了一种向低温储罐夹层内填充珍珠岩的方法,利用氮气将容置罐内的珍珠岩进行脱水、烘干,然后通过连接管路将容置罐内的珍珠岩填充到储罐内,但是,容置罐的具体结构并没公开。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用于大型低温储罐不停车补充膨胀珍珠岩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操作方便简单、用于实现大型低温储罐不停车补充膨胀珍珠岩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大型低温储罐不停车补充膨胀珍珠岩的装置,包括缓冲罐,缓冲罐用于临时储存准备补充进低温储罐的膨胀珍珠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料漏斗、进料阀门、出料阀门、进气阀门、出气阀门和压力表;所述缓冲罐的顶部连接有进料管路,所述进料管路的端部与进料阀门的一端连接,所述进料阀门的另一端与进料漏斗连接,所述进料管路上分支有出气管路,所述出气管路的端部与出气阀门连接,所述压力表安装在出气管路上;所述缓冲罐的底部连接有出料管路,所述出料管路的端部与出料阀门的一端连接,所述出料管路上分支有进气管路,所述进气管路的端部与进气阀门连接。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缓冲罐呈球状,外侧设置有加强肋板。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缓冲罐上设置有观察口,观察口包括法兰盲板与透明玻璃,所述法兰盲板的中心开设圆孔,透明玻璃安装在圆孔内,观察口主要用来观察缓冲罐内部是否填满或排空膨胀珍珠岩。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出气管路与出气阀门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包括不带涂层的玻璃纤维布和环形磁铁组成,所述玻璃纤维布通过固定在环形磁铁的两面。缓冲罐内的置换气体通过出气管路、出气阀门排出时,膨胀珍珠岩有可能随气流飘出,此时设置过滤网用于阻挡膨胀珍珠岩,防止膨胀珍珠岩有可能随气流飘出,同时也保证置换气体顺利排出。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进料漏斗呈上大下小的喇叭口状,用于接收准备补充进储罐的膨胀珍珠岩。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进料阀门、出料阀门、进气阀门和出气阀门均为全通径球阀。进料阀门和出气阀门均用于缓冲罐与外界大气的连通或隔绝;出料阀门用于缓冲罐与低温储罐的夹层内部气相的连通或隔绝;进气阀门用于缓冲罐与外部氮气源连通或隔绝。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另一技术方案:一种大型低温储罐不停车补充膨胀珍珠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出料阀门与需要补充膨胀珍珠岩的低温储罐上开设的珍珠岩填充口通过法兰进行紧固连接,并关闭出料阀门、进气阀门和出气阀门;

步骤二、打开进料阀门,将膨胀珍珠岩倒入进料漏斗中,膨胀珍珠岩通过进料阀门、进料管路进入缓冲罐内,并通过观察口查看缓冲罐内珍珠岩充满程度,直到缓冲罐内充满膨胀珍珠岩,随后关闭进料阀门;

步骤三、开启出气阀门,将进气阀门与外部氮气源(外部氮气源选用氮气钢瓶或氮气管网)进行连接,并检查无泄漏后,随后打开进气阀门,氮气通过进气阀门、进气管路进入到缓冲罐内部置换缓冲罐中的湿空气,并在出气阀门处使用便携式气体检测仪检测置换出来的气体的露点及氧含量,检测指标合格后,逐渐关小出气阀门,并根据压力表的压力值,同步调整进气阀门的开度,保证缓冲罐不超压,直至完全关闭进气阀门和出气阀门;

步骤四、打开出料阀门,缓冲罐内的膨胀珍珠岩通过出料管路、出料阀门补充进入到低温储罐的夹层内,然后通过观察口进行观察,当缓冲罐内的膨胀珍珠岩完全进入低温储罐的夹层内后,关闭出料阀门,单次膨胀珍珠岩补充完成;

步骤五、根据实际需要补充膨胀珍珠岩的量,重复步骤一至步骤四,直至达到所需补充的量。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操作简便,安全性好,有效解决了大型低温储罐在不停车情况下无法补充膨胀珍珠岩的问题,大幅降低业主对大型低温储罐进行膨胀珍珠岩补充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过滤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观察口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示意向缓冲罐内倒入膨胀珍珠岩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示意向缓冲罐内通过氮气进行气体置换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示意气体置换完成后膨胀珍珠岩落入低温储罐夹层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进料漏斗1、进料阀门2、缓冲罐3、进料管路31、出气管路32、出料管路33、进气管路34、观察口4、法兰盲板41、透明玻璃42、进气阀门5、出料阀门6、压力表7、过滤网8、环形磁铁81、玻璃纤维布82、出气阀门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6。

本实施例为一种用于大型低温储罐不停车补充膨胀珍珠岩的装置,包括缓冲罐3、进料漏斗1、进料阀门2、出料阀门6、进气阀门5、出气阀门9和压力表7。

本实施例中,缓冲罐3呈外侧设置有加强肋板35的球状结构,用于临时储存准备补充进低温储罐的膨胀珍珠岩,缓冲罐3的顶部连接有进料管路31,进料管路31的端部与进料阀门2的一端连接,进料阀门2的另一端与进料漏斗1连接,进料漏斗1呈上大下小的喇叭口状,用于接收准备补充进储罐的膨胀珍珠岩。

本实施例中,进料管路31上分支有出气管路32,出气管路32的端部与出气阀门9连接。出气管路32与出气阀门9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滤网8。过滤网8包括不带涂层的玻璃纤维布82和环形磁铁81组成,玻璃纤维布82通过固定在环形磁铁81的两面。缓冲罐3内的置换气体通过出气管路32、出气阀门9排出时,膨胀珍珠岩有可能随气流飘出,此时设置过滤网8用于阻挡膨胀珍珠岩,防止膨胀珍珠岩有可能随气流飘出,同时也保证置换气体顺利排出。

本实施例中,压力表7安装在出气管路32上,能就地量取所连接的出气管路32的气相压力值,用于在对膨胀珍珠岩进行干燥置换时,实时观察监控缓冲罐3内部压力值,避免超压。

本实施例中,缓冲罐3的底部连接有出料管路33,出料管路33的端部与出料阀门6的一端连接,出料管路33上分支有进气管路34,进气管路34的端部与进气阀门5连接。

本实施例中,缓冲罐3上设置有观察口4,观察口4包括法兰盲板41与透明玻璃42,法兰盲板41的中心开设圆孔,透明玻璃42安装在圆孔内,观察口4主要用来观察缓冲罐3内部是否填满或排空膨胀珍珠岩。

本实施例中,进料阀门2、出料阀门6、进气阀门5和出气阀门9均为全通径球阀,且均满足不小于0.1MPa压力下的密封要求。进料阀门2和出气阀门9均用于缓冲罐3与外界大气的连通或隔绝;出料阀门6用于缓冲罐3与低温储罐的夹层内部气相的连通或隔绝;进气阀门5用于缓冲罐3与外部氮气源连通或隔绝。

本实施例中,一种大型低温储罐不停车补充膨胀珍珠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出料阀门6与需要补充膨胀珍珠岩的低温储罐上开设的珍珠岩填充口通过法兰进行紧固连接,并关闭出料阀门6、进气阀门5和出气阀门9;

步骤二、打开进料阀门2,将膨胀珍珠岩倒入进料漏斗1中,膨胀珍珠岩通过进料阀门2、进料管路31进入缓冲罐3内,并通过观察口4查看缓冲罐3内珍珠岩充满程度,直到缓冲罐3内充满膨胀珍珠岩,随后关闭进料阀门2;

步骤三、开启出气阀门9,将进气阀门5与外部氮气源外部氮气源选用氮气钢瓶或氮气管网进行连接,并检查无泄漏后,随后打开进气阀门5,氮气通过进气阀门5、进气管路34进入到缓冲罐3内部置换缓冲罐3中的湿空气,并在出气阀门9处使用便携式气体检测仪检测置换出来的气体的露点及氧含量,检测指标合格后,逐渐关小出气阀门9,并根据压力表7的压力值,同步调整进气阀门5的开度,保证缓冲罐3不超压,直至完全关闭进气阀门5和出气阀门9;

步骤四、打开出料阀门6,缓冲罐3内的膨胀珍珠岩通过出料管路33、出料阀门6补充进入到低温储罐的夹层内,然后通过观察口4进行观察,当缓冲罐3内的膨胀珍珠岩完全进入低温储罐的夹层内后,关闭出料阀门6,单次膨胀珍珠岩补充完成;

步骤五、根据实际需要补充膨胀珍珠岩的量,重复步骤一至步骤四,直至达到所需补充的量。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