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防风装置的分析天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36682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防风装置的分析天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析天平,它具有一个天平外壳,该外壳包括一个基区及一个后部结构;一个天平盘;一个围绕在天平盘四周的防风装置,该装置的底面由天平外壳的基区构成及其后壁由天平外壳的后部结构构成,及此外具有一个固定的前玻璃,两个可动的侧玻璃和一个可动的上滑盖,其中可动的壁单元可手动或电机驱动地打开及关闭。
这种类型的天平是普遍公知的及例如被描述在DE3508873C1(US4664207)或EP234008B1(US4700793)中。
在DE3508873C1中,无框架的前玻璃被固定在天平外壳的基区上,及在上端附带地由两个导向轨保持并与天平外壳的后部结构连接。这两个导向轨同时用于上滑盖的导向及侧玻璃的导向。这导致一个对上滑盖导向的非常简单的结构,并对前玻璃带来很好的稳定性。此外实际上不会干扰从前方及从侧面对被称物件的视觉观察。仅是从斜上方的视觉观察及可接近性受到固定导向轨的阻碍。
在EP234008中从斜上方的视觉观察及可接近性未受到限制,因为使侧面玻璃与上滑盖连接的导向部分在天平外壳中或其上方是可移动的,但这种结构复杂。此外,导向部分的移动引起了当上滑盖向后移动时,侧面玻璃在其上部区域中仅是整个后部被引导;而当上滑盖向前移动时,它是在其整个长度上被引导。当两个侧面玻璃向后移动时,反而失去对上滑盖的支承,以致存在这样的危险,即由于缺乏刚度导向部分有些向前下降及在此情况下侧门变得难于移动。并且上滑盖也相对地难于移动,因为在移动时不但必须克服与其一起移动的导向部分的摩擦力,而且必须克服导向部分与侧面玻璃之间的摩擦力。此外在EP234008中从前侧方的视觉观察受到围绕前玻璃的框架的阻碍。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将两种给定结构类型的优点彼此相结合及避免这两种结构类型的缺点。尤其是侧面玻璃及上滑盖可以无相互作用地移动,对被称物的视觉观察不仅从前方、从侧面而且从上方或斜上方都不受阻碍,并且从上方及从侧面的可接近性同样不受阻碍。
根据本发明,将这样来实现该任务固定的前玻璃被做成无框架并仅被固定在天平外壳的基区上;侧玻璃在基区上被引导及在后结构上仅防止侧玻璃倾翻;及上滑盖通过至少一个圆棒滑动导向件在天平外壳的后结构上被引导。
本发明的有利构型由从属权利要求给出。
以下将借助概要表示的附图来描述本发明。附图为

图1该天平的一个透视图,图2通过圆棒滑动导向装置的外壳固定部分的一个竖直截面图,图3通过圆棒滑动导向装置的运动部分的一个竖直截面图,及图4通过前玻璃一个示范实施例的一个水平断面。
图1中表示出该天平的一个透视图。该天平的由以下组成外壳的基区1,外壳的后结构2,一个固定于外壳的显示件操作部分3,一个天平盘4及一个在四周上包围天平盘的防风装置。该防风装置的底部由外壳的基区1构成,其后壁由外壳的后结构2构成,其前面由一个稳固、固定、及透明的前玻璃5构成,其侧边缘由标记5’表示。两个侧门6及7为防风装置的侧面限界,其中左侧门6被表示为向后移动(=打开),可移动的上滑盖8向上盒状地升起并为防风装置向上的限界。
上滑盖8的导向装置可部分地从图1中看出,为了说明其功能,在图2中表示出该导向装置外壳固定部分10的竖向截面图,及图3中表示出该导向装置的可移动圆棒11的竖向截面图。该圆棒滑动导向装置的外壳固定部分是一个挤压件10并包围着一个C型的圆柱形内空间(空心部分)12。在该内空间12中,在从图1中可看到的前端上粘入了一个同样为C型的由塑料作的滑动衬套13。一个圆棒11可在该滑动衬套13中滑动,为清楚起见,它被分开地表示在图3中。该圆棒11在侧向过渡到一个桥片14上,在该桥片上固定着上滑盖8的侧面区域8’。在图1的外壳后结构2中被弯曲的圆棒11的后端上设有第二滑动衬套15,该衬套与圆棒11固定地连接。在图1所示的上滑盖8的闭合位置上,该第二滑动衬套15密封地位于与外壳固定的多于滑动衬套13的后面。在上滑盖8打开时,滑动衬套15与圆棒15一起移动及两个滑动衬套13及15的距离将加大。由此可使这些滑动衬套的负荷减小。该圆棒滑动导向装置的特征总共为位置需要量小及仅需用可简单制造的部件。
可移动的圆棒11可有利地由外部带槽口的金属管11”及一个塑料的芯体11”’构成。该塑料芯体11”’过渡到侧边的桥片14,后者同样由塑料构成。在组装时,带槽口的金属管11”被简单地推到塑料芯体11”’上。金属管11”可譬如由钢或铝构成。铝实施形式可譬如用挤压方法制造;其表面硬度及良好的滑动性能可通过专门的表面调质处理来达到。
此外,从图3可看到一个侧面的推把16,它用于由手来推动上滑盖8。在图1中仅可看到上滑盖8对面左侧上的推把16’,它与左侧圆棒滑动导向装置的运动部分11’相连接。此外在图3上可看到一个与圆棒滑动导向装置的圆棒11相连接的齿条17。一个电动机的小齿轮啮合在该齿条17中,该电动机被安装在外壳的后结构2中,因此上滑盖也可由电动机驱动。为了控制该电动机,譬如可操作设在显示及操作部分3上的操作键9。
右侧圆棒滑动导向装置10/11及左侧圆棒滑动导向装置运动部分11’之间的公差将通过上滑盖8的弹性、尤其通过它的盒形构型来补偿。但是,也可以不用两个圆棒滑动导向装置而仅设一个-譬如在右侧-及上滑盖8在另一侧譬如仅通过相互滑动的接触面来支承。
两个侧面玻璃6及7在外壳基区1上的导向是传统的方式,因此这里不再详细地图解及说明。例如,在引证过的DE3508873C1中可看到其结构细节。为了防止侧面玻璃6及7的倾翻,在与外壳固定的圆棒滑动导向装置的挤压件10的侧边加工出一个沟18(图2),侧面玻璃7上的一个钩将伸入到该沟中。但还应特别强调,这个沟形的导向件18被设置在圆棒滑动导向装置的与外壳固定的挤压件10上,它也是与外壳相固定的。该滑动导向装置的可动的挤压件11没有在任何位置上构成对侧面玻璃6及7的导向件,相反地,侧面玻璃也没有在任何位置上构成对上滑盖的导向件,因此在上滑盖件侧面玻璃之间通过摩擦作用的耦合就被排除。
在图4中以断面图表示出前玻璃的一个有利构型。该前玻璃5由两个单玻璃(玻璃板)5”及5”’组成,它们通过一个粘接层20彼此相连接。后单玻璃5”’稍小于前单玻璃5”,由此形成了如图4中可看到的台阶。每个侧面玻璃6及7与该台阶协同作用产生了一种迷宫式密封21/22,以致即使没有专门的弹性密封件也能确保天平室内部不受气流作用。在此情况下,对于保护天平以免操作人员的呼吸的影响特别有利,因为该迷宫式密封的外部槽21与呼吸气流的方向正交。通过该双玻璃的构型可以免除带密封件的环绕形框架并能确保对被称物的自由观察,又不会影响作为防风装置的功能。
在相应的实施中,由于两个玻璃之间的粘接层20使前玻璃5成为一个保安玻璃,这对于专门的应用具有其优点。通过两个玻璃板5”及5”’的连接也就可以采用专门的表面镀层,例如对热辐射的反射层;该镀层不太能抗磨损,由此通常在易接近的玻璃表面上不愿意采用。而在两个玻璃板5”及5”’的内表面上则可直接地使用这种敏感的层。
权利要求
1.一种分析天平,它具有一个天平外壳,该外壳包括一个基区及一个后部结构;一个天平盘;一个围绕在天平盘四周的防风装置,该装置的底面由天平外壳的基区构成及其后壁由天平外壳的后部结构构成,及此外具有一个固定的前玻璃,两个可动的侧玻璃和一个可动的上滑盖,其中可动的壁单元可手动或电机驱动地打开及关闭,其特征在于固定的前玻璃(5)被做成无框架的并仅被固定在天平外壳的基区(1)上;侧玻璃(6,7)在基区(1)上被引导,及在后结构(2)上仅防止侧玻璃倾翻;及上滑盖(8)通过至少一个圆棒滑动导向件(10,11)在天平外壳的后结构(2)上被引导。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分析天平,其特征在于上滑盖(8)通过两个圆棒滑动导向件(10,10’,11,11’)在天平外壳的后结构(2)上被引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分析天平,其特征在于每个圆棒滑动导向件(10,11)具有两个滑动衬套,其中一个滑动衬套(13)与外壳相固定地设置,及另一滑动衬套(15)可与上滑盖(8)一起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一项的分析天平,其特征在于圆棒滑动导向装置的外壳固定部分由一个具有C型横截面的挤压件(10)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的分析天平,其特征在于在挤压件(10)的内圆形空间(12)中固定着一个同样为C型的滑动衬套(13)。
6.根据权利要求5的分析天平,其特征在于该滑动衬套(13)被设置在挤压件(10)的前端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一项的分析天平,其特征在于圆棒滑动导向装置(10,10’,11,11’)的运动部分由一个具有圆形横截面的棒组成,它通过一个侧边桥片(14)与上滑盖(8)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的分析天平,其特征在于在圆棒(11)上固定着一个圆形滑动衬套(15)。
9.根据权利要求8的分析天平,其特征在于该滑动衬套(15)被固定在圆棒(11)的后端上。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一项的分析天平,其特征在于圆棒(11)由一个带槽口的金属管(11”)组成,它套在一个塑料芯(11”’)上。
11.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中一项的分析天平,其特征在于在侧边桥片(14)上设有一个齿条(17),用于上滑盖(8)的电动机驱动。
12.根据权利要求7至11中一项的分析天平,其特征在于在侧边桥片(14)上设有一个推把(16),用于手动地移动上滑盖(8)。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一项的分析天平,其特征在于前玻璃(5)由两个尺寸稍微不同的玻璃板(5”,5”’)组成,它们这样地连接,以致与侧玻璃(6,7)的前边缘及上滑盖(8)的前边缘构成一种迷宫式密封(21/22)。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分析天平,其特征在于在前玻璃(5)的两个玻璃板(5”,5”’)之间设有一个功能层(20)。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分析天平,其特征在于该功能层(20)为一个防热层。
全文摘要
一种分析天平具有:一个天平外壳,该外壳包括一个基区(1)及一个后部结构(2);一个天平盘(4);一个围绕在天平盘四周的防风装置,该装置的底面由天平外壳的基区构成及其后壁由天平外壳的后部结构构成,及此外具有一个固定的前玻璃(5),两个可动的侧玻璃(6,7)和一个可动的上滑盖(8),其中可动的壁单元可手动或电机驱动地打开及关闭,固定的前玻璃(5)被作成无框架的并仅被固定在天平外壳的基区(1)上。
文档编号G01G21/30GK1297142SQ0013375
公开日2001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00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1999年11月19日
发明者埃伯哈德·吕贝克, 汉斯-海因里希·科恩, 于尔根·温克尔巴奇 申请人:扎托里乌斯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