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定量稀释溶液的量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99912阅读:5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定量稀释溶液的量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量杯,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定量稀释溶液的量杯。
现有技术定量稀释的程序,是将稀释液加入定量浓溶液稀释成具有一定浓度的定量溶液。进行上述稀释溶液程序是需要先使用具有刻度的吸取器将欲稀释的溶液吸取特定量后,再放入量瓶之中。接着,将适量的稀释液倒入该量瓶之中,经适当的摇晃后使稀释液和溶液均匀混合后,完成定量稀释的程序。
然而,若是进行重复性高的稀释动作时,上述的方法将会使用吸取器吸放数次欲稀释的溶液,使得操作人员不堪负荷。
另外,也可以舍弃使用吸取器吸取溶液,而通过量杯直接获取特定量的溶液,进行稀释。然而,由于量杯所量取的溶液体积并不十分准确。因此,此种方法虽然比较简便,但所稀释出的溶液浓度很容易会产生误差。
根据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定量稀释溶液的量杯,该量杯用以容纳一可测量体积的内容物。该量杯包含一第一杯体和一第二杯体。第一杯体具有一第一开口。第二杯体具有一第二侧壁和一第二底面。在第二底面上具有一第二贯穿孔洞。第二底面比该第一开口大。该第一开口与该第二贯穿孔洞互相紧密结合。在该量杯表面至少有一刻度,用以指示该量杯已容纳的该可测量体积的内容物的体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定量稀释溶液的量杯,该量杯用以容纳一可测量体积的内容物,该量杯包含一第一杯体,该第一杯体具有一第一开口;以及一第二杯体,该第二杯体具有一第二侧壁和一第二底面,该第二底面具有一第二贯穿孔洞,该第二底面比第一开口大,该第一开口与该第二贯穿孔洞互相紧密结合;其中,在该量杯表面至少有一刻度,用以指示该量杯已容纳的该可测量体积的内容物的体积。
所述的用于定量稀释溶液的量杯,其中,该量杯进一步包含有一杯盖,用以盖住该量杯,使得该量杯不泄漏已容纳的该可测量体积的内容物。
所述的用于定量稀释溶液的量杯,其中,该第二底面与该第二侧壁彼此呈一预定角度,使得该可测量体积的内容物得以顺利流至该第一杯体。
所述的用于定量稀释溶液的量杯,其中,该第一杯体具有一预定的容积,用以容纳固定体积的该可测量体积的内容物。
所述的用于定量稀释溶液的量杯,其中,该第一杯体进一步包含一第三杯体,第三杯体具有一第三开口;以及一第四杯体,该第四杯体具有一第四开口和一第四底面,该第四底面具有一第四贯穿孔洞,该第四底面比该第三开口大且小于该第二底面,该第三开口与该第四贯穿孔洞互相紧密结合,该第四开口与该第二贯穿孔洞互相紧密结合。
所述的用于定量稀释溶液的量杯,其中,该第三量杯和第四杯体均具有预定的容积,用以容纳固定体积的该可测量体积的内容物。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特殊设计,而使得当欲稀释的浓溶液先倒入该量杯时,液体会先流入第一杯体中。由于第一杯体的体积预先决定的,因此通过倒满该第一杯体,便可简便地得知目前已倒入的欲稀释的溶液的体积。接着,将稀释液倒入至指定的刻度位置为止,经过适当的摇晃使得欲稀释的溶液和稀释液混合均匀后,而能既简便又准确地完成定量稀释的程序。
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用于定量稀释溶液的量杯的侧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用于定量稀释溶液的量杯的侧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用于定量稀释溶液的量杯的侧视图。
第一开口211的大小与第二贯穿孔洞223的大小相同,并且第一开口211与第二贯穿孔洞223紧密结合,因此第一杯体21与第二杯体22为紧密结合。在量杯2表面具有若干个刻度,并且由于量杯2是用可透视材料制成,因而得以观察该内容物所达到的刻度位置而指示量杯2目前所容纳的内容物的体积。刻度由上往下递减所指示的体积(例如100cc、90cc、80cc等)。
第二底面222与第二侧壁221彼此呈一预定角度,换句话说第二底面222并非平面的底面,而是向下倾斜。其目的是为使得该可测量体积的内容物得以顺利流至第一杯体21。
由于第一杯体21与第二杯体22为紧密结合,并且第一杯体21具有预定的容积,所以在量杯2上的刻度所指示出的该可测量体积的内容物的体积,是由第二杯体22的部分容积与第一杯体21所具有的容积而组成。换句话说,当第一杯体21的容积为3ml时,将该可测量体积的内容物倒入量杯2至刻度显示为10ml,则表示该可测量体积的内容物在第二杯体22的部分为7ml。
由于第一杯体21的口径小于第二杯体22,并且第一杯体21位于第二杯体22下方,所以很容易观察第一杯体21是否先装满。因此欲调制浓度为3ml浓溶液/10ml溶液时,便可通过将第一杯体21倒满浓溶液后,再将稀释液倒至刻度为10ml的位置,再将杯盖23盖在量杯2口,经适当的摇晃后轻易地完成浓度为3ml浓溶液/10ml溶液的浓溶液和稀释液的混合。
请参照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定量稀释溶液的量杯的侧视图。如图2所示,其相当于用包含第三杯体3和第四杯体4的组合来替换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的第一杯体21。第三杯体3具有一第三开口31。第四杯体4具有一第四开口41和一第四底面42,第四底面42具有一第四贯穿孔洞43。第四底面42较第三开口31大且小于第二底面222。第三开口31与第四贯穿孔洞43互相紧密结合,并且第四开口41与第二贯穿孔洞223互相紧密结合。
第三杯体3所具有的容积为1ml。第四杯体4所具有的容积3ml。此实施例中的刻度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不同,刻度所指示的体积,由第二杯体22的部分的容积、第三杯体3所具有的容积和第四杯体4所具有的容积而组成。
因此欲调制浓度为1ml浓溶液/10ml溶液时,便可通过将第三杯体3倒满浓溶液后,再将稀释液倒至刻度为10ml的位置,再将杯盖23盖好后经适当的摇晃后轻易地完成浓度为1ml浓溶液/10ml溶液的浓溶液和稀释液的混合。若欲调制浓度为4ml浓溶液/10ml溶液时,便可通过将第三杯体3与第四杯体4均倒满浓溶液后,再将稀释液倒至刻度为10ml的位置。
请参照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定量稀释溶液的量杯的侧视图。如图3所示,其相当于用包含第三杯体3、第四杯体4和第五杯体5的组合来替换在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的第一杯体21。第三杯体3进一步具有一第三底面32。第三底面32具有一第三贯穿孔洞33。第五杯体5具有一第五开口51。第五开口51小于第三底面32。第五开口51与第三贯穿孔洞33互相紧密结合,第三开口31与第四贯穿孔洞43互相紧密结合,并且第四开口41与第二贯穿孔洞223互相紧密结合。
第五杯体5所具有的容积为0.5ml。此实施例中的刻度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不同,刻度所指示的体积,由第二杯体22的部分的容积、第五杯体5所具有的容积、第三杯体3所具有的容积和第四杯体4所具有的容积而组成。
因此欲调制浓度为0.5ml浓溶液/10ml溶液时,便可通过将第五杯体5倒满浓溶液后,再将稀释液倒至刻度为10ml的位置,再将杯盖23盖好后经适当的摇晃后轻易地完成浓度为0.5ml浓溶液/10ml溶液的浓溶液和稀释液的混合。若欲调制浓度为1.5ml浓溶液/10ml溶液时,便可通过将第三杯体3与第五杯体5均倒满浓溶液后,再将稀释液倒至刻度为10ml的位置。
上述所描述的量杯2由第一杯体21和第二杯体22所组合。其中第一杯体21可由多个容积和杯体的底面大小均不同的杯体组合而成。
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后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定量稀释溶液的量杯,该量杯用以容纳一可测量体积的内容物,其特征在于,该量杯包含一第一杯体,该第一杯体具有一第一开口;以及一第二杯体,该第二杯体具有一第二侧壁和一第二底面,该第二底面具有一第二贯穿孔洞,该第二底面比第一开口大,该第一开口与该第二贯穿孔洞互相紧密结合;其中,在该量杯表面至少有一刻度,用以指示该量杯已容纳的该可测量体积的内容物的体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定量稀释溶液的量杯,其特征在于,该量杯进一步包含有一杯盖,用以盖住该量杯,使得该量杯不泄漏已容纳的该可测量体积的内容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定量稀释溶液的量杯,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底面与该第二侧壁彼此呈一预定角度,使得该可测量体积的内容物得以顺利流至该第一杯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定量稀释溶液的量杯,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杯体具有一预定的容积,用以容纳固定体积的该可测量体积的内容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定量稀释溶液的量杯,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杯体进一步包含一第三杯体,第三杯体具有一第三开口;以及一第四杯体,该第四杯体具有一第四开口和一第四底面,该第四底面具有一第四贯穿孔洞,该第四底面比该第三开口大且小于该第二底面,该第三开口与该第四贯穿孔洞互相紧密结合,该第四开口与该第二贯穿孔洞互相紧密结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定量稀释溶液的量杯,其特征在于,该第三量杯和第四杯体均具有预定的容积,用以容纳固定体积的该可测量体积的内容物。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定量稀释溶液的量杯,该量杯用以容纳一可测量体积的内容物。该量杯包含一第一杯体和一第二杯体。第一杯体具有一第一开口。第二杯体具有一第二侧壁和一第二底面。在第二底面上具有一第二贯穿孔洞。第二底面比该第一开口大。该第一开口与该第二贯穿孔洞互相紧密结合。在该量杯表面至少有一刻度,用以指示该量杯已容纳的该可测量体积的内容物的体积。
文档编号G01F19/00GK2601392SQ03238820
公开日2004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4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4日
发明者路孔明 申请人:中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