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线检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020895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放射线检测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持放射线检测器,特别是设计具有可交换的放射线检测探针的放射线检测器。
背景技术
美国专利6236880B1号公开了手持医疗用放射线检测器。该放射线检测器具有探针和自由装卸地装设在该探针的前端上的探针芯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精度良好地对来自被检测地点的放射线进行检测的放射线检测器。
在1个侧面中,本发明涉及具备本体和自由装卸地装设在本体上的放射线检测探针的放射线检测器。放射线检测探针具有包括放射线检测元件的检测单元和与放射线检测元件电连接的第一端子。本体具有自由装卸地装设放射线检测探针的连接器。连接器包括第二端子,当把放射线检测探针装设到连接器上时,第二端子就可以自由装卸地连接到第一端子上。在放射线检测探针的前端部分上,设置有校准放射线的准直仪。
当使放射线检测探针的前端朝向被检测地点时,来自被检测地点的放射线就被准直仪校准,然后,向放射线检测元件入射。放射线检测元件对放射线进行检测,产生与放射线量对应的检测信号。第一端子接受该检测信号,并将之送往第二端子。本体也可以具有与第二端子电连接、对检测信号进行处理以求放射线量的电路。此外,本体也可以具有显示所求得的放射线量的装置。由于放射线的入射角度受准直仪限制,故可以防止或抑制来自被检测地点以外的地点的放射线的入射。因此,放射线检测的指向性高,可以精度良好地检测来自被检测地点的放射线。
检测单元,既可以具有使放射线透过的输入面,也可以把放射线检测元件配置为接受透过了该输入面后的放射线。准直仪也可以是与该输入面相向的开口。在该情况下,就没有必要把准直仪设置为1个部件。因此,可以削减部件个数,使放射线检测器的构造简变得简洁起来。放射线检测探针和检测单元,也可以具有沿着共用的轴延伸的细长的形状。在该情况下,作为准直仪的开口也可以沿着该共用的轴延伸。
放射线检测探针也可以还具有使得把放射线检测元件覆盖起来地装设到检测单元上的帽状的屏蔽部件。屏蔽部件由屏蔽放射线的材料构成。屏蔽部件,也可以具有与放射线检测元件相向的前壁和从前壁的边缘延伸的筒状的侧壁。准直仪也可以是设置在前壁上的贯通孔。
放射线检测探针,也可以还具有把屏蔽部件和检测单元覆盖起来且自由装卸地安装到连接器上的帽状的探针罩、当把探针罩安装到连接器上后被挟持在探针罩与连接器之间、借助于此密封本体和放射线检测探针的密封环。
在要交换放射线检测元件的情况下,可以先从本体的连接器上取下探针罩,与之相对应地把放射线检测探针的第一端子从连接器的第二端子分离开来。采用使用相反的步骤装设新的检测单元和探针罩的办法,就可以对每检测单元交换放射线检测元件。优选,放射线检测元件是可从检测单元分离的。在该情况下,可单独交换放射线检测元件。由于已用密封环把本体和放射线检测探针密封起来,故该放射线检测器可进行使用EOG的灭菌气体的灭菌处理或水洗清洗。就是说,该放射线检测器的耐灭菌处理性和放污性优良。
也可以在探针罩内把屏蔽部件设置为使得屏蔽部件的中空部分与探针罩的中空部分连通。检测单元则被嵌入到连通后的这些中空部分内。屏蔽部件既可以装卸自由地配置在探针罩内,也可以固定在探针罩内。
探针罩,也可以具有要装卸自由地装设到连接器上的帽状的第一部件、装卸自由地安装在第一部件上并收容固定屏蔽部件的帽状的第二部件、和当把第二部件安装到第一部件上后则被挟持在第一部件的外面与第二部件的内面之间并借助于此密封探针罩的密封环。第二部件也可以沿着探针罩的轴安装到可变的位置上。在该情况下,可以根据第二部件的位置调整准直仪与放射线检测元件之间的距离。因此,放射线检测器的灵敏度的调整是容易的。
探针罩,也可以具有与屏蔽部件的前壁相向的输入板、和从该输入板的边缘延伸把屏蔽部件和检测单元的侧面包围的筒状的侧壁。输入板密封作为准直仪的开口的一端。输入板由使放射线透过的同时截断具有1keV以下的能量的电磁波的材料构成。优选,输入板与侧壁之间的界面被密封。
检测单元,也可以具有收容放射线检测元件的壳体。在壳体的前端上,也可以设置从壳体的端面朝向放射线检测元件延伸的开口。该开口,也可以具有与作为准直仪的上述开口实质上相同的一截面,与准直仪连通起来。
该放射线检测器,还可以具备把检测单元覆盖起来装卸自由地装设到连接器上的帽状的探针罩;和当把探针罩装设到连接器上时被挟持在探针罩与连接器之间,借助于此密封本体和放射线检测探针的密封环。探针罩,也可以由截断放射线的材料构成。准直仪也可以是设置在探针罩的前端、朝向放射线检测元件延伸的开口。
在探针罩的前端面上,也可以设置堵塞准直仪的一端的输入板。输入板也可以由使放射线透过的同时截断具有1keV以下的能量的电磁波的材料构成。
连接器,还可以包括从本体的前端突出出来、比放射线检测探针还细的支持棒。支持棒也可以具有已连接到本体的前端的基端和已连接到放射线检测探针的前端。连接器,也可以包括自由滑动地安装在支持棒上的滑动部件。准直仪也可以与滑动部件一起进行移动。在该情况下,当滑动部件对支持棒滑动时,准直仪与放射线检测元件之间的距离就要变化。
第一和第二端子中的一方也可以是插针,另一方也可以是与插针配合的插座。插针也可以包括具有不同的嵌合长度和不同的极性的多个插针。插座也可以包括具有与这些插针对应的嵌合长度和极性的多个插座。在检测单元的交换时,采用使具有对应的嵌合长度的插针和插座进行嵌合的办法,就可以确实地防止使具有不同的极性的插针和插座进行嵌合的错误。
在另一侧面中,本发明涉及具备本体、和装卸自由安装到本体的放射线检测探针的放射线检测器。放射线检测探针具有放射线检测元件;与放射线检测元件电连接的第一端子;把放射线检测元件包围起来的筒状的元件罩;和收容元件罩的筒状的壳体。本体具有装卸自由地装设放射线检测探针的基端的连接器。连接器包括当装卸自由地把放射线检测探针装设到连接器上时就可以装卸自由地连接到第一端子上的第二端子。元件罩由截断放射线的材料构成。放射线检测元件已配置在元件罩的前端的后方上。
元件罩之内位于放射线检测元件的前方的部分,不仅要防止对放射线检测元件的来自侧方的放射线入射,还要限制来自前方的放射线的入射。其结果是可以防止或抑制来自被检测地点以外的地点的放射线的入射。因此,放射线检测的指向性高,可以精度良好地检测来自被检测地点的放射线。
放射线检测器,还可以具备装卸自由地安装在本体上、把放射线检测探针连接到连接器上的连结部件。放射线检测器还可以具备当把连结部件装设到连接器上时则被挟持在连结部件与连接器之间、借助于此对本体进行密封的密封环。在壳体的前端面上设置有与放射线检测元件相向的输入板。该输入板也可以由使放射线透过并截断具有1keV以下的能量的电磁波的材料构成。
本发明,借助于以下的详细的说明和附图,就可以理解得更充分。附图仅仅是一种例示。因此,不应当认为附图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本发明的更为明确的应用范围,可从以下的详细说明了解明白。但是,该详细的说明和特定的例子,虽然示出了本发明的优选形态,但是,也仅仅是一个例子。因为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以从该详细的说明中了明白本发明的宗旨和范围内的各种各样的变形和变更。


图1的立体图示出了实施方式1的放射线检测器。
图2是图1所示的放射线检测器的纵截面图。
图3是图2所示的放射线检测器的分解截面图。
图4是图3所示的放射线检测探针的放大分解截面图。
图5是在图4所示的放射线检测探针的组装状态下的纵截面图。
图6是图4所示的放射线检测探针的放大截面图。
图7是从放射线检测探针的基端一侧看图4所示的放射线检测探针的构成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从放射线检测探针的前端一侧看图4所示的放射线检测探针的构成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9的实施方式2的放射线检测探针的放大分解截面图。
图10是在图9所示的放射线检测探针的组装状态下的放大截面图。
图11是图9所示的检测单元的放大截面图。
图12是示出了实施方式3的探针罩的放大截面图。
图13是示出了实施方式4的探针罩的放大截面图。
图14是示出了实施方式5的探针罩的放大截面图。
图15是示出了实施方式6的放射线检测探针的放大截面图。
图16是示出了实施方式7的放射线检测探针的分解立体图。
图17是示出了实施方式8的插座用固定构造的变形例的分解截面图。
图18是在实施方式8的插座用的固定构造的组装状态下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边参看附图边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在图面的说明中,对于同一要素赋予同一标号,省略重复的说明。
实施方式1图1是示出了实施方式1的放射线检测器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放射线检测器的纵截面图,图3是图2所示的放射线检测器的分解截面图,图4是图3所示的放射线检测探针的放大分解截面图,图5是在图4所示的放射线检测探针的组装状态下的放大截面图。
放射线检测器100,是手持无绳型外科探针。放射线检测器100,如图1所示,具有本体1、和在本体1的前端上被设置为从本体1突出出来的放射线检测探针2。放射线检测器100,可握住本体1进行操作。放射线检测器100,例如,可以在使用放射性药剂的乳腺癌的转移部位检测中使用。放射线检测探针2,对于本体1的支持部件1A装卸自由地进行装设。支持部件1A,可旋转地支持到本体1的前端上。采用使支持部件1A旋转的办法,就可以调整探针2的方向。在本体1的表面上在支持部件1A的后方,设置有液晶显示面板1B和开关1C。
如图2所示,本体1是中空的。在本体1的内部,收容有未图示的信号处理电路、驱动电路、电子声音发生器、电源电路和电池等。信号处理电路,处理从放射线检测探针2送出来的检测信号,产生表示放射线量的数据信号。该数据信号被送往驱动电路。驱动电路在液晶显示面板1B上显示表示该数据信号的放射线量的同时,驱动电子声音发生器发出与该放射线量对于的电子声音。
如图3和图4所示,放射线检测探针2,具有检测单元3、探针罩4、密封环6和侧面屏蔽件6。如图5所示,密封环5和侧面屏蔽件6,被配置为把检测单元3的外周围起来。探针罩4,被配置为把检测单元3、密封环4和侧面屏蔽件6覆盖起来。探针2和检测单元3,形成为具有共用的轴的细长的形状。
如图6所示,检测单元3具有大体上筒状的壳体3A。在壳体3A的前端上,内置有放射线检测元件7。检测元件7具有作为接受放射线的检测面的前面7A、和位于前面7A的相反一侧的后面7B。在壳体3A的基端上,设置有检测元件7用的耦合器8。在壳体3A的内面上,在检测元件7的后方,以把检测元件7的收容部分3B划区的方式形成具有贯通孔3C的隔板3D。在壳体3A的基端上,固定把持耦合器8的圆形的支持板3E。
壳体3A,例如,由夺钢(DURACON)等的树脂材料或导电性的金属材料构成。壳体3A既可以由使要检测的放射线透过的材料构成,也可以由截断要进行检测的放射线的材料构成。在收容部分3B内已填充上硅树脂等的电绝缘性的粘接剂3F,借助于此,放射线检测元件7就被固定为使其前面7A朝向壳体3A的前端。支持板3E,作为耦合器8在嵌合长度长的插座8A和嵌合长度短的插座8B贯通支持板3E的状态下进行固定。嵌合长度长的插座8A,通过已插通到贯通孔3C内的引线9A连接到放射线检测元件7的前面7A上。嵌合长度短的插座8B,则通过已插通到贯通孔3C内的引线9B连接到放射线检测元件7的后面7B上。检测单元3,具有与检测元件7的前面7A相向的输入面3G。放射线通过输入面3G后向检测元件7的前面7A入射。
放射线检测元件7是产生具有与放射线光子的能量对应的波高的电压脉冲的半导体元件。该检测元件7,可以置换为归因于放射线的照射而发光的闪烁器和光电变换器之间的组合。闪烁器可由CdWO4等的稀土类氧化物构成。光电变换器具有例如把TFT(薄膜晶体管)叠层到光电二极管上的构造。
探针罩4,如图4和图5所示,被形成为使之把检测单元3和侧面屏蔽件6覆盖起来那样的圆筒帽状。在本实施方式中,探针罩4由可使放射线透过的材料构成。作为该材料的例子,可以举出不锈钢或铝等的金属材料或导电性的树脂材料。位于探针罩4的前端上的前壁4A,被形成为薄到使得放射线易于透过那样的厚度。在探针罩4的基端部分的内面上,形成有用来把探针2装设到本体1上的内螺纹4B和用来收容密封环5的环状台阶部4C。环状台阶部4C,被配置为与内螺纹的前端4B相邻。如图7和图8所示,在探针罩4的基端部分的外周面上,形成有拧进螺纹操作用的滚花4D。
侧面屏蔽件6,是用来提高放射线检测的指向性的部件。侧面屏蔽件6,由可截断放射线的材料,例如铅(Pb)或钨(W)构成。该材料也可以用橡胶加以涂层。如图4和图5所示,侧面屏蔽件6是与探针罩4的中空部分配合的大体上圆筒帽状的部件。侧面屏蔽件6把检测单元3的前端部分覆盖起来。侧面屏蔽件6的中空部分与检测单元3配合。在位于侧面屏蔽件6的前端上的前壁上设置有与检测单元3内的放射线检测元件7对面的小直径的放射线导入窗口6A。窗口6A是与侧面屏蔽件6同轴地延伸的圆筒状的开口。放射线通过窗口6A向放射线检测元件7入射。
由于放射线检测元件7的侧面已被侧面屏蔽件6覆盖起来,故可以防止从放射线检测元件7的侧方来的放射线入射。其结果是由于仅仅可以检测从探针2所朝向的方面飞来的放射线,故可以提高放射线检测的指向性。此外,侧面屏蔽件6,由于具有窗口6A,故也可以起着放射线用的准直仪的作用。窗口6A与侧面屏蔽件6同轴地形成,因此,只有那些与窗口6A和侧面屏蔽件6的轴大体上平行地行进的放射线才会入射到放射线检测元件7。这就是窗口6A的校准作用。借助于这样的作用,就可以进一步提高放射线检测的指向性。
如图2和图3所示,放射线检测探针2,要装卸自由地装设到本体1的前端上。位于本体1的前端上的支持部件1A具有连接器10,探针2被装卸自由地装设到该连接器10上。连接器10是从支持部件1A的中央突出出来的筒体。与连接器10同轴地延伸。向连接器10的开口内装卸自由地嵌入检测单元3。
如图4和图5所示,在连接器10的外周面上,形成有与探针罩4的内螺纹4B螺纹配合的外螺纹10A。为此,可以把探针罩4螺纹固定到连接器10上。密封环5,挟持并保持在连接器10的前端面10B与探针罩4的环状台阶部4C之间。在连接器10的内部,与连接器10平行地配置嵌合长度长的端子插针11A和嵌合长度短的端子插针11B。端子插针11A和端子插针11B,已通过引线12A和12B电连到本体1内的信号处理电路(未图示)上。
在要把放射线检测探针2装设到本体1的前端上时,首先,如图4和图7所示,要把检测单元3插入到本体1的连接器10内,借助于此,把端子插针11A和11B插入到插座8A和8B内。采用把嵌合长度长的端子插针11A和嵌合长度长的插座8A连接起来,把嵌合长度短的端子插针11B和嵌合长度短的插座8B连接起来的办法,就可以确实地防止把不同的极性的端子插针和插座连接起来的错误。
之后,把密封环5装设到检测单元3的外周上,在使之与连接器10的前端面10B接触的同时,把侧面屏蔽件6嵌入到探针罩4的前端部分4内。接着,把检测单元3插入到探针罩4内。把探针罩4的基端的内螺纹4B与连接器10的外螺纹10A螺接。借助于这样简单的操作,如图5所示,就可以把侧面屏蔽件6和检测单元3覆盖起来地将帽状的探针罩4装设到连接器10上。采用在连接器10的前端面10B与探针罩4的环状台阶部4C之间挟持安装上密封环5的办法,就可以把本体1和探针2密封起来。
已装设放射线检测探针2的放射线检测器100,例如,可以在使用放射性药剂的乳腺癌的转移部位检测等方面使用。这时,由于放射线检测探针2要直接与患者的皮肤接触,故常常要用环氧乙烷气体(以下称为EOG)等的灭菌气体进行灭菌处理或者进行水洗清洗。由于探针2已用密封环5密封起来,故在灭菌处理或清洗方面不会产生问题。
另一方面,在美国专利US006236880B1中所述的放射线检测器100中,不具有把内置放射线的检测单元的探针芯片密封起来的构造。为此,就存在着当对探针芯片施行使用EOG等的气体的灭菌处理时,因气体进入到探针芯片的内部而对放射线检测元件或其信号传达系统造成不良影响的可能。此外,还难于借助于水洗等清洗探针芯片的污点。
以下,说明放射线检测器100的动作。在放射线检测器100的使用时,要使放射线检测探针2的前端朝向患者的被测定部位。从被测定部位发出的放射线,通过探针罩4的前壁4A和侧面屏蔽件6的放射线导入窗口6A向放射线检测元件7入射。来自被测定部位以外的放射线被侧面屏蔽件6和窗口6A截断。为此,放射线检测元件7,就可以高精度地检测来自被测定部位的放射线量。检测元件7产生与放射线量对应的检测信号。该检测信号,通过引线9A和9B、插座8A和8B、端子插针11A和11B以及引线12A和12B被送往本体1内的信号处理电路(未图示)。其结果是,产生表示放射线量的数据信号,在液晶显示面板1B上显示该放射线量。此外,还可以再生与放射线量对应的电子声音。
在要交换放射线检测元件7时,如图4和图8所示,按照与上边所说的步骤相反的步骤,采用使探针罩4与对连接器10的拧进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的办法将之取下来,然后,从检测单元3的插座8A和8B中拔出端子插针11A和11B后取下检测单元3。向新的检测单元3的插座8A和8B中插入端子插针11A和11B而装设检测单元3后,用上边所说的步骤与密封环5一起把探针罩4装设到连接器10上。借助于这样的简单的作业,就可以对每一个检测单元3交换放射线检测元件7。
侧面屏蔽件6,由于可以与探针罩4分离(参看图4),故可以采用从连接器10上取下探针罩4的办法,简单地交换侧面屏蔽件6。采用交换使用放射线导入窗口6A的长度或直径不同的多个侧面屏蔽的办法,就可以容易地调整放射线检测元件7的灵敏度。
实施方式2图9到图11,示出了实施方式2的放射线检测器的主要部分。实施方式2,与内置于检测单元的放射线检测元件的固定构造和侧面屏蔽件对应的探针罩的固定构造与实施方式1不同。实施方式2,除此之外具有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构成。
如图9和图1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放射线检测器,具有把实施方式1的放射线检测探针2置换成放射线检测探针22的构成。放射线检测探针22,具有检测单元23、探针罩24、密封环5和侧面屏蔽件6。如图11所示,检测单元23,在大体上圆筒状的壳体23A的前端部内置有放射线检测元件7。壳体23A由与实施方式1的壳体3A同样的材料构成。壳体23A,既可以用使要检测的放射线透过的材料构成,也可以用截断要检测的放射线的材料构成。壳体23A的中空部分,具备具有比较大的直径的大直径部分23B和具有比较小的直径的小直径部分23D。大直径部分23B和小直径部分23D,通过环状台阶部23C连接起来。小直径部分23D是位于壳体23A的前端、从壳体23的前端面朝向放射线检测元件7延伸的开口。
在壳体23A内,设置有圆筒状的元件罩23E和固定部件23F。在本实施方式中,元件罩23E是树脂制的,在与放射线检测元件7进行接触的同时把放射线检测元件7围起来。元件罩23E虽然也可以是金属制的,但是,在该情况下,放射线检测元件7就要配置为与元件罩23E不接触。元件罩23E,被嵌入到大直径部分23B内,其一端与台阶部23C相接。固定部件23F,放入大直径部分23B内,配置为与元件罩23E的相反一侧的边缘相接,固定元件罩23E。在元件罩23E的中空部23e内,使其前面(检测面)7A朝向元件罩23E的前端地固定放射线检测元件7。此外,在中空部分23e内,填充有硅树脂等的具有电绝缘性的粘接剂3F。已连接到放射线检测元件7的前面7A和后面7B上的引线9A和9B,通过在固定部件23F上形成的贯通孔23G和23H连接到插座8A和8B上。
探针罩24,具有用来覆盖检测单元23的圆筒帽状的密封构造。如图9所示,探针罩24具有筒体24A和已嵌入到输入板24A的前端的开口内的输入板24B。输入板24B,已用粘接剂等密封固定在筒体24A上。筒体24A既可以由使要进行检测的放射线透过的材料构成,也可以由截断要进行检测的放射线的材料构成。该输入板24B,由截断可见光和红外光,同时使要进行检测的放射线透过的材料,例如,铝或无定形碳构成。这是因为当要进行检测的放射线以外的电磁波入射到放射线检测元件7上时,就会变成为噪声信号的原因的缘故。优选地说,输入板24B用截断具有1keV以下的能量的电磁波并使要进行检测的放射线透过的材料构成。
筒体24A的中空部分,具备比较大的直径的大直径部分24C和具有比较小的直径的小直径部分24D。在大直径部24C内,从筒体24A的前端开始嵌入并固定用侧面屏蔽件6,此外,还密封固定输入板24B。小直径部24D具有可埋入检测单元23那样的直径。在小直径部分24D与大直径部分24C之间,形成有要与侧面屏蔽件6的基端面相接的环状台阶部24E。如图10所示,已嵌入到大直径部分24C内的侧面屏蔽件6的放射线导入窗口6A,与壳体23的小直径部分23D连通,与放射线检测元件7面对面。窗口6A和小直径部分23D,实质上具有同一截面。
与实施方式1同样,对于实施方式2的放射线检测器来说,也可以在其使用之前先用EOG等的灭菌气体对放射线检测探针22进行灭菌处理或进行水洗清洗。此外,在放射线检测器动作时,由于放射线检测探针22的高的指向性,故可以高精度地检测来自被测定部位的放射线量。此外,还可以根据需要,对每一个检测单元23交换放射线检测探针22的放射线检测元件7。那时,由于侧面屏蔽件6已一体地固定到探针罩24上,故侧面屏蔽件6的组装作业就不需要。
实施方式3实施方式3,探针罩的构造与实施方式2不同,除此之外,与实施方式2具有同样的构成。就是说,本实施方式的放射线检测器,具有把实施方式2的探针罩24(参看图9)置换成图12所示的探针罩34的构成。
在探针罩34中,相当于图9所示的筒体24A的部分,已被分割成可彼此连结的基端罩34A和前端罩34B。这些罩34A和34B,是具有共用的轴的筒状。罩34A和34B,既可以由使要进行检测的放射线透过的材料构成,也可以以截断要进行检测的放射线的材料构成。基端罩34A具有要连结到本体1的连接器10上的内螺纹4B。前端罩34B一体地内置有侧面屏蔽件6。当基端罩34A被连结到前端罩34B上时,罩34A和34B的外面就即将变成为同一个面。
在基端罩34A的前端内,设置有嵌合部34C。嵌合部34C,具有比前端罩34B小的外径,并向前端罩34B的中空部突出出来滑动自由地嵌入到前端罩34B内。在前端罩34B的内周上,环状地形成有密封环34D用的装设沟34E。密封环34D,例如是O环。把前端罩34B的内面和嵌合部34C的外面之间密封起来。在前端罩34B的基端的内面上,形成有具有比嵌合部34C的外面还大的直径的内螺纹34F。在基端罩34A的中间部分上,则形成要与内螺纹34F螺纹接合的外螺纹34G。
可以根据内螺纹34F对外螺纹34G的拧进量,沿着探针罩34的轴调整前端罩34B对基端罩34A的位置。在前端罩34B内一体地内置有侧面屏蔽件6。因此,可以容易地使侧面屏蔽件6相对检测单元23内的放射线检测元件7靠近或离开,可以容易地与之相对应地调整放射线检测元件7的灵敏度。
实施方式4实施方式4,探针罩的构造与实施方式2不同,除此之外具有与实施方式2同样的构成。就是说,本实施方式的放射线检测器,具有把实施方式2的探针罩24(参看图9)置换成图13所示的探针罩44的构成。
探针罩44,具有已固定到探针罩44的前端上的输入板24B和从输入板24B的边缘延伸的筒体44A。筒体44A,既可以由使要进行检测的放射线透过的材料构成,也可以以截断要进行检测的放射线的材料构成。输入板24B与筒体44A之间的界面被密封。在筒体44A的中空部内,可以装卸自由地嵌入侧面屏蔽件6。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侧面屏蔽件6可以从探针罩44的基端插入。在筒体44A的前端的内面上边,在输入板24B的后方,形成有环状的突起44C。环状突起44C对侧面屏蔽件6的前端面进行固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筒体44A内可分离地收容侧面屏蔽件6。因此,只要从连接器10上取下探针罩44,就可以简单地交换侧面屏蔽件6。采用交换使用放射线导入窗口6A的长度和直径不同的多个侧面屏蔽件6的办法,就可以容易地调整放射线检测元件的灵敏度。
实施方式5实施方式5,探针罩的构造与实施方式2不同,除此之外具有与实施方式2同样的构成。就是说,本实施方式的放射线检测器,具有把实施方式2的探针罩24(参看图9)置换成图14所示的探针罩54的构成。
探针罩54,具有已固定到探针罩54的前端上的输入板24B和从输入板24B的边缘延伸的筒体54A。输入板24B与筒体54A之间的界面密封。筒体54A由可截断放射线的材料,例如铅(Pb)或钨(W构成,起着侧面屏蔽和准直仪的作用。在筒体54A的前端是,形成有与输入板24B相向的放射线导入窗口6A。窗口6A具有对放射线进行校准的作用。此外,在筒体54A内,还形成有与窗口6A连通的单元收容部54B。在单元收容部54B内可以装卸自由地嵌入检测单元23的前端部分。
由于筒体54A起着侧面屏蔽和准直仪的作用,故不再需要作为一个部件的侧面屏蔽件6。借助于此,由于可以削减部件个数,故可以使放射线检测器的构造简化。此外,只要从连接器10上取下探针罩54,就可以简单地交换检测单元23。
再有,由于探针罩54自身可以截断放射线,故可以提高来自侧方的放射线截断能力而无须加大放射线检测探针22的直径,或者可以保持同等程度的放射线截断能力而地减小放射线检测探针22的直径。
实施方式6实施方式6,放射线检测探针的构造及其装设构造与实施方式2不同,除此之外具有与实施方式2同样的构成。就是说,本实施方式的放射线检测探针32,具有图15所示的检测单元33来取代实施方式2的检测单元23(参看图11)的构成。此外,该放射线检测探针32,不具有探针罩。
检测单元33,具有取代图11所示的元件罩23E的元件罩33A。元件罩33A具有与罩23E同样的形状。但是,元件罩33A与元件罩23E不同,由可截断要进行检测的放射线的材料,例如铅(Pb)或钨(W)构成。因此,元件罩33A,与侧面屏蔽件6同样,起着防止来自侧方的放射线向放射线检测元件7的入射的屏蔽部件的作用。为此,检测单元33,未内置侧面屏蔽件6。另外,元件罩33A把放射线检测元件7包围起来而不与放射线检测元件7进行接触。
再有,元件罩33A还起着使放射线进行校准的准直仪的作用。由于放射线检测元件7被配置在元件罩33A的前端的后方而不是配置在与元件罩3A的前端同一面上。换句话说,放射线检测元件7被配置在从元件罩33A的前端朝向元件罩33A的基端起后退某一距离的位置上。在元件罩33A之内位于放射线检测元件7的前方的部分,不仅防止来自侧方的放射线向放射线检测元件7的入射,也限制来自前方的放射线的入射。其结果是仅仅那些在与元件罩33A的轴大体上平行的方向上行进的放射线才会向放射线检测元件7入射。由于像这样地使放射线进行校准,故将提高放射线检测的指向性。
在壳体23A的前端上,已嵌入了使得把小直径部分23D的一端堵塞起来的输入板33B。输入板33B和壳体23A之间的界面被密封。输入板33B具有与图9所示的输入板24B同样的功能。输入板33B,由截断可见光和红外光、透过放射线的材料例如铝或无定形碳构成。这是因为当要进行检测的放射线以外的电磁波入射到放射线检测元件7上时,就会变成为噪声信号的原因的缘故。优选地说,输入板33B用截断具有1keV以下的能量的电磁波的材料构成。除此之外的构造与检测单元23是同样的,故详细的说明省略。
由于检测单元33已被输入板33B密封起来,故不再需要图9所示的探针罩24。就是说,本实施方式的放射线检测探针32,由检测单元33以及插座8A和8B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取代探针罩24的联结螺母84作为检测单元33用的连结部件被装设到壳体23A的基端部分上。采用把检测单元33嵌入到连接器10内,把联结螺母84的内螺纹84A与连接器10的内螺纹10A连接的办法,就可以把检测单元33安装到连接器10上。这时,密封环5就被挟持在连接器10的前端面10B和与之相向的联结螺母84的顶壁84B之间。借助于此,把密封环5紧密附着在壳体23A的外周面上,结果是把连接器10和本体1密封起来。
用输入板33B把检测单元33密封起来,此外,用密封环5把本体1密封起来。为此,本实施方式的放射线检测探针,就可以用EOG等的灭菌气体进行灭菌处理或进行水洗清洗。此外,采用从连接器10上取下联结螺母64的办法,就可以对每一个检测单元33交换放射线检测元件7。
实施方式7实施方式7,放射线检测探针及其装设构造与实施方式1、2不同,除此之外的构成与这些实施方式是同样的。如图16所示,放射线检测探针62,具有检测单元3、探针罩64和侧面屏蔽件66。检测单元3被收容在侧面屏蔽件66内,侧面屏蔽件66被收容在探针罩64内。
探针罩64,圆筒帽状地被形成为把侧面屏蔽件66的全体都覆盖起来。探针罩64,例如由不锈钢或铝等的金属材料或导电性的树脂材料构成的。探针罩64,既可以用使要检测的放射线透过的材料构成,也可以用截断要检测的放射线的材料构成。在探针罩64A的前壁的中央,形成有易于使放射线透过的开口64B。在探针罩64的基端部分的内面上,形成有用来把探针2装设到本体1上的内螺纹64C和用来收容密封环5的环状台阶部64D。环状台阶部64D,被配置为与内螺纹64C前端相邻。
侧面屏蔽件66与实施方式1的侧面屏蔽件6具有同样的构造。但是,侧面屏蔽件66比侧面屏蔽件6更长。侧面屏蔽件66由可截断放射线的材料例如铅(Pb)或钨(W)构成。侧面屏蔽件66与探针罩64的中空部进行嵌合。侧面屏蔽件66的中空部,与检测单元3进行嵌合。在侧面屏蔽件66的前壁上,开口有放射线导入窗口66A。放射线通过窗口66A向放射线检测元件7入射。侧面屏蔽件66防止来自放射线检测元件7的侧方的放射线入射。此外,放射线导入窗口66A还起着放射线用的准直仪的作用。
放射线检测探针62装卸自由地被装设到本体1的前端上。位于本体1的前端内的支持部件1A具有连接器70,探针62装卸自由地装设在该连接器70上。连接器70具有从支持部件1A的中央突出出来的细长的支持棒70A。支持棒70A,是与本体1同轴地延伸的圆筒,具有比放射线检测探针62的外径更小的外径,在支持棒70A的中间部安装有连接器本体70B。支持棒70A贯通本体70B,本体70B对于支持棒70A可自由滑动。在本体70B的前半部分上具有要与探针罩64的内螺纹64C进行螺合的外螺纹70C。密封环5在本体70B的前端上被装设为与外螺纹70C相邻。支持棒70A的前端上设置有要与检测单元3嵌合的筒状的插座70D。插座70D具有比支持棒70A的外径还大的外径。检测单元3可以装卸自由地装设到插座70D内。在插座70D的侧面上沿着周方向设置有沟,密封环90被埋入到该沟内。在插座70D的开口部分内,设置有端子插针11A和11B。这些端子插针已通过在支持棒70A内进行延伸的引线连接到本体1内的信号处理电路(未图示)。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检测单元3的侧面上设置有螺纹孔91。此外,在插座70D的侧面上设置有贯通孔92。当把检测单元3插入到插座70D的开部分内时,要使螺纹孔91和贯通孔92位置对准。可以把螺钉93拧进到螺纹孔91和贯通孔92内。
如图16所示,由于连接器70具有外螺纹70C,故可以把探针罩64的基端部紧固连结到连接器70上。当进行了连结后,密封环5就被挟持保持在连接器10的前端面10B与探针罩64的环状台阶部64C之间。
在要把放射线检测探针62装设到本体1的前端上时,首先,要把检测单元3插入到插座70D内,借助于此把端子插针11A和11B插入到插座8A和8B内。然后,在把螺钉93拧进到螺纹孔91和贯通孔92内后,就把检测单元3牢固地固定到插座70D内。此外,把密封环90装设到插座70D内。其次,在向连接器70上装设密封环5的同时,把侧面屏蔽件66嵌入到探针罩64的前端部分内。接着,使得检测单元3被插入到侧面屏蔽件66那样地把探针罩64安装到连接器70上,把探针罩64的内螺纹64C连结到连接器70的外螺纹70C上。借助于此,就可以把密封环5挟持到连接器70的前端面与探针罩64的环状台阶部64C之间。而且,将密封环90夹持到插座70D的侧面和侧面屏蔽件66的内侧面之间。借助于这样的简单的作业,就可以在连接器70上把把帽状的探针罩64装设为使之把侧面屏蔽件66和检测单元3覆盖起来。
当把放射线检测探针62装设到连接器70上后,探针罩64和侧面屏蔽件66,就变成为与连接器本体70B一起对于支持棒70A自由地滑动。另一方面,已装设到插座70D上的检测单元3,不能相对支持棒70A进行移动。因此,当放射线检测探针62滑动时。侧面屏蔽件66就沿着探针62的轴相对检测单元3移动。但是,在该移动中,放射线检测元件7总是位于侧面屏蔽件66内。
由于检测单元3已用螺纹固定到插座70D内,故在侧面屏蔽件66移动时检测单元3不会从插座70D中脱落出来。被挟持在侧面屏蔽件66与插座70D之间的密封环90,不仅对放射线检测元件7进行密封,在侧面屏蔽件66的滑动时还起着防滑的作用。
本实施方式,由于已用细的支持棒70A把放射线检测探针62连接到本体1上,故具有易于掌握探针62的方向的优点。在实施方式1到6中,已直接把比支持棒70A更粗的放射线检测探针连接到本体1上。为此,在使用者握着本体使探针朝向测定部位时,探针的基端部分就常常会挡住视线,使得难于看到探针的前端。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探针62与本体1之间设置有比探针62更细的支持棒70A,故易于看到探针62的前端。为此,使用者容易掌握探针62的方向,可以手感良好地进行放射线检测。
此外,由于使连接器本体70B沿着支持棒70A滑动,故可以使作为准直仪的放射线导入窗口66A相对于放射线检测元件7容易地靠近或离去。因此,可以容易地调整放射线检测元件7的灵敏度。
实施方式8实施方式8,端子插针用的插座的固定构造与实施方式1不同,除此之外的构成与实施方式1是同样的。如图17和图1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插座78A和78B,不用图6所示的支持板3E而代之以用插座固定部件15和插座罩16固定到壳体73A的基端上。
壳体73A,仅仅基端的构造与壳体3A不同,除此之外的构成与壳体3A是同样的。壳体73A,在其基端上,具有用来收容插座罩16的前端的开口73B。壳体73A既可以由使要进行检测的放射线透过的材料构成,也可以由截断要进行检测的放射线的材料构成。
插座固定部件15,是大体上的圆柱状,由电绝缘性高的材料构成。在插座固定部件15的一个端面上,开口形成有可以嵌入插座78A和78B的插座收容孔15A和15B。此外,在该端面的中心上,还形成有用来螺纹固定插座罩16的螺纹孔15E。在插座固定部件15的相反一侧的端面上,形成有具有直径比插座收容孔15A和15B还小的贯通孔15C和15D的开口。当把插座68A和68B插入到插座收容孔15A和15B内后,从插座8A和8B的一端突出出来的连接插针78C和78D就将在贯通孔15C和15D中贯通。
插座罩16,帽状地被形成为把插座固定部件15覆盖起来。在插座罩16的上壁16D上,设置有与插座8A和8B对应的贯通孔16A和16B。当把插座8A和8B嵌入到插座收容孔15A和15B内时,插座8A和8B,就与贯通孔16A和16B面对面。在顶壁16D的中央,也形成有固定螺钉17用的贯通孔16C。固定螺钉17,通过孔16C被拧进到插座固定部件15的螺纹孔15E内。插座罩16,如图17所示。收容插座固定部件15,并用固定螺钉17固定到插座固定部件15上。插座罩16,在其前端上具有插入口16E。插入口16E,被嵌入、粘接到壳体73A的开口73B。
以上,根据其实施方式详细地对本发明的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要旨的范围内,本发明可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形。
在实施方式1到7中,检测单元虽然具有嵌合长度不同的端子插针用的插座8A和8B,但是也可以代之以具有嵌合长度相等的插座。本体1虽然具有嵌合长度不同的端子插针11A和11B,但是也可以代之以具有嵌合长度相等的端子插针。此外,也可以在检测单元上设置端子插针,在本体的连接器上设置端子插针用的插座。
图5所示的放射线检测探针2和图10所示的放射线检测探针22的前端部分的形状,并不限于平面状,也可以是球面状或带圆角的形状。
在图1所示的放射线检测器100中,把放射线检测探针2装设为使之对于本体1的轴线进行倾斜。但是,放射线检测探针2,也可以装设为使之沿着本体1的轴线突出出来。此外,放射线检测探针2的直径与长度的比率,并不限于图示的比率,可以适宜变更。
上述实施方式的放射线检测器,虽然是医疗用的外科探针,但是本发明的放射线检测器的用途并不限于医疗,可以在其它的范围广阔的用途中使用。
工业上利用的可能性本发明的放射线检测器,由于在对来自被测定场所的放射线进行校准后再导往放射线检测元件,故可以高精度地检测来自被检测地点的放射线量。此外,由于具有放射线检测元件的检测单元对于本体的连接器是装卸自由的,故可以用简单的作业交换放射线检测元件。
权利要求
1.一种放射线检测器,具备本体和自由装卸地装设在所述本体上的放射线检测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射线检测探针,具有包括放射线检测元件的检测单元和与所述放射线检测元件电连接的第一端子,所述本体,具有自由装卸地装设所述放射线检测探针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当把所述放射线检测探针装设到所述连接器上时,自由装卸地连接到所述第一端子上的第二端子。在所述放射线检测探针的前端部,设置有校准放射线的准直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线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具有使放射线透过的输入面,所述放射线检测元件配置成接受透过所述输入面的所述放射线,所述准直仪,是与所述入射面相向的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放射线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射线检测探针还具有使得把所述放射线检测元件覆盖起来地装设到所述检测单元的帽状的屏蔽部件,所述屏蔽部件由截断所述放射线的材料构成,所述屏蔽部件具有与所述放射线检测元件相向的前壁和从所述前壁的边缘延伸的筒状的侧壁,所述准直仪是设置在所述前壁上的贯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放射线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射线检测探针,还具有把所述屏蔽部件和所述检测单元覆盖起来且自由装卸地装设到所述连接器上的帽状的探针罩;当把所述探针罩装设到所述连接器上后被挟持在所述探针罩与所述连接器之间,借助于此密封所述本体和所述放射线检测探针的密封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放射线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部件设置在所述探针罩内,所述屏蔽部件的中空部与所述探针罩的中空部连通,所述检测单元被嵌入到连通后的这些中空部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放射线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部件,装卸自由地配置在所述探针罩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放射线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部件,固定在所述探针罩内。
8.根据权利要求4~7之一所述的放射线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罩具有装卸自由地装设到所述连接器上的帽状的第一部件;装卸自由地安装在所述第一部件上收容固定所述屏蔽部件的帽状的第二部件;和当把所述第二部件安装到所述第一部件上则被挟持在所述第一部件的外面与所述第二部件的内面之间并借助于此密封所述探针罩的密封环,所述第二部件,沿着所述探针罩的轴安装到可变的位置上。
9.根据权利要求4到8之一所述的放射线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罩具有与所述屏蔽部件的前壁相向,堵塞所述准直仪的一端的输入板;和从所述输入板的边缘延伸,把所述屏蔽部件和所述检测单元的侧面包围的筒状的侧壁,所述输入板由使放射线透过并截断具有1keV以下的能量的电磁波的材料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4到9之一所述的放射线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具有收容所述放射线检测元件的壳体,在所述壳体的前端上设置有从所述壳体的端面朝向所述放射线检测元件延伸的开口,所述开口,具有与所述准直仪实质上相同的截面,且与所述准直仪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放射线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射线检测探针还具有把所述检测单元覆盖起来,装卸自由地装设到所述连接器上的帽状的探针罩;当把所述探针罩装设到所述连接器上时被挟持在所述探针罩与所述连接器之间并借助于此密封所述本体和所述放射线检测探针的密封环,所述探针罩,由截断所述放射线的材料构成,所述准直仪,是设置在所述探针罩的前端上朝向所述放射线检测元件延伸的开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放射线检测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探针罩的前端面,设置有堵塞所述准直仪的一端的输入板,所述输入板由使放射线透过并截断具有1keV以下的能量的电磁波的材料构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到4之一所述的放射线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还包括从所述本体的前端突出出来并比所述放射线检测探针还细的支持棒,所述支持棒具有与所述本体的前端相连接的基端和与所述放射线检测探针连接的前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放射线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还包括自由滑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持棒上的滑动部件,所述准直仪,与所述滑动部件一起进行移动,当所述滑动部件相对所述支持棒滑动时,所述准直仪与所述放射线检测元件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
15.根据权利要求1到14之一所述的放射线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端子中的一方是插针,另一方是与所述插针嵌合的插座。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放射线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包括具有不同的嵌合长度和不同的极性的多个插针,所述插座,包括具有与所述多个插针对应的嵌合长度和极性的多个插座。
17.一种放射线检测器,具备本体;和装卸自由安装到所述本体上的放射线检测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射线检测探针具有放射线检测元件;与所述放射线检测元件电连接的第一端子;把所述放射线检测元件包围起来的筒状的元件罩;和收容所述元件罩的筒状的壳体,所述本体具有装卸自由地装设所述放射线检测探针的基端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当装卸自由地把所述放射线检测探针装设到所述连接器上时装卸自由地与所述第一端子连接的第二端子,所述元件罩,由截断放射线的材料构成,放射线检测元件,配置在所述元件罩的前端的后方处。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放射线检测器,其特征在于还具有装卸自由地装设在所述本体上,把所述放射线检测探针连接到所述连接器上的连结部件。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放射线检测器,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当把所述连结部件装设到所述连接器上时则被挟持在所述连结部件与所述连接器之间并借助于此对所述本体进行密封的密封环。
20.根据权利要求17到19之一所述的放射线检测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的前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放射线检测元件相向的输入板,所述输入板,由使放射线透过并截断具有1keV以下的能量的电磁波的材料构成。
全文摘要
放射线检测器,具有本体(1)和装卸自由地安装在本体(1)的前端上的放射线检测探针(2)。探针(2)包括收容放射线检测元件(7)的检测单元(3)、使得把检测单元(3)的前端覆盖起来那样地装设到检测单元(3)上的帽状的屏蔽部件(6)、和收容检测单元(3)和屏蔽部件(6)的探针罩(4)。在本体(1)的前端内设置有可螺纹连接探针(2)的连接器(10)。在屏蔽部件(6)的前端内,设置有校准入射进来的放射线的准直仪(6A)。
文档编号G01T7/00GK1672062SQ0381745
公开日2005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21日
发明者富田康弘, 金原正典, 中田道笃, 白柳雄二, 松井信二郎 申请人:浜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