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震动感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22822阅读:9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震动感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震动感应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防盗及其他防盗领域,以及各种要对物体震动进行检测 的使用领域,必须将震动的信号转变为电子信号,便于各种自动监测系统的信 号采集。目前市场上的一些震动传感器,有的价格很高,不便于大面积推广使 用,有的灵敏度不高,不能满足防盗需求。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震动感应装 置,具备灵敏度高和制造成本低的特点,用以克服上述已有产品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措施是一种震动感应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支架, 一个铜锤、至少一个弹簧, 一个 蜂鸣器片, 一个信号处理电路和一个调节灵敏度的电位器,蜂鸣器片一端与支 架相连,另一端与弹簧相连,弹簧的另一端与铜锤相连,蜂鸣器片的中心电极 通过飞线与信号处理电路相连。所述的蜂鸣器片的直径为20mm。 铜锤的直径为5誦,高度为6mm。弹簧外径为3. 5mm,线径为0. 4mm,弹簧总长为8mm, 一共8圈。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通过弹簧和铜锤的配合,当物体发生震动时, 产生震动,传递到相连的蜂鸣器片上,使蜂鸣器片震动产生电阻变化,信号处 理电路通过检测通过蜂鸣器片的电流的变化,检测震动的强度。并且报警输出 的震动强度值可以通过电位器进行调整,便于用户自行设定震动器检测的震动强度。适用于各种场合对震动的测量。这种震动感应装置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及非常低廉的价格,并且感应的灵敏 度可以调整。具有极高的推广实用价值。


图l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信号处理电路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l、 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蜂鸣器片2—端 与支架1相连,另一端与弹簧3相连,弹簧3的另一端与铜锤4相连,蜂鸣器 片2的中心电极通过飞线与信号处理电路5相连。所述的支架1是一个金属支架,用于将蜂鸣器片2的一边支撑起来,使蜂 鸣器片2的另一边悬空,便于震动的感应。所述的铜锤4是一个经过精密计算重量的圆柱形铜锤,用于在物体发生震 动时,通过惯性作用及弹簧3的协助产生震动。铜锤4的直径为5mm,高度为6mm。所述的弹簧3是一个一端与铜锤4相连, 一端蜂鸣器片2相连的弹簧,用 于与铜锤4配合,在物体发生震动时产生震动,并将铜锤4的震动传递到蜂鸣 器片2。弹簧3外径为3.5mm,线径为0. 4,,弹簧总长为8腿, 一共8圈。所述的蜂鸣器片2是感应到弹簧3传递过来的震动,将震动信号转变为电 阻的变化信号,便于信号处理电路5进行检测。所述的蜂鸣器片2的直径为20mm。所述的信号处理电路5将蜂鸣器片2的电阻变化转变为电信号,并经过放 大,通过与预先设定的阉值比较,当震动达到设定的幅度时,改变输出电平, 进行输出。所述可调节灵敏度的电位器6用于调节信号处理电路5的放大倍数 来调节震动器感应的灵敏度,使用者可以自行决定合适的灵敏度。
权利要求1、一种震动感应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支架(1),一个铜锤(4)、至少一个弹簧(3),一个蜂鸣器片(2),一个信号处理电路(5)和一个调节灵敏度的电位器(6),其特征在于蜂鸣器片(2)一端与支架(1)相连,另一端与弹簧(3)相连,弹簧(3)的另一端与铜锤(4)相连,蜂鸣器片(2)的中心电极通过飞线与信号处理电路(5)相连。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震动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蜂鸣器片(2) 的直径为20mm。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震动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铜锤(4)的直径 为5mm,高度为6mm。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震动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弹簧(3)外径为 3. 5腿,线径为O. 4,,弹簧总长为8腿, 一共8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震动感应装置。蜂鸣器片(2)一端与支架(1)相连,另一端与弹簧(3)相连,弹簧(3)的另一端与铜锤(4)相连,蜂鸣器片(2)的中心电极通过飞线与信号处理电路(5)相连。在汽车防盗及其他各种场合应用于对物体震动的感知。震动感应装置放置于物体的表面或紧贴固定在物体的侧面时,当物体发生震动时,震动的感应装置的指示灯会点亮进行显示,并且通过拉低输出接口的电平的方式输出,从而可以简单的与单片机等检测系统相连。用于各种场合对震动的测量。
文档编号G01D5/12GK201083497SQ20072002832
公开日2008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21日
发明者栾焕民 申请人:烟台奔腾汽车检测维修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