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握压力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040399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刷握压力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修理检测仪器,具体地是涉及检测刷握对碳刷压 力的检测仪。
背景技术
刷握制造组装过程中为了检测刷握对碳刷的压力,一般采用刷握弹簧压力 检测仪对弹簧压力进行检测。传统的刷握压力检测仪如图1所示,它主要由工 作台l、安装板2、螺栓3、弹簧秤5组成;工作过程是首先将被检测的刷
握6通过螺栓3固定在安装板2上,刷握6的下方与工作台1台面接触并平行, 把碳刷4装在刷握6方槽内,刷握6的压力弹簧9推动压指7围绕轴8逆时针 转动、直至压指7压到碳刷4为止,将弹簧秤5的挂钩挂在压指7上,用手将 弹簧秤5向上提,使压指7与碳刷4有微量分离,此时弹簧秤5的压力显示是 压指7对碳刷4的压力,即刷握6对碳刷4的压力;其缺点是①由于传统的 刷握压力检测仪装配的是弹簧秤,故精度低,不够精确;②传统的刷握压力检 测仪由于结构所限,在检测中弹簧秤5挂钩挂在压指7上的位置和压指7与碳 刷4接触的位置不是同一点,所以检测出的参数不准确;③检测中用手将弹簧 秤5向上拉,由于是人工操作,拉力方向与压指7对碳刷4压力方向不能绝对 平行,影响了检测精度;④检测时压指7与碳刷4是微量分离,所以不能真实 反应压指7对碳刷4的压力;由于存在以上缺陷,因此容易引起电机换向器环 火等事故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而提出的一种检测精度高,使压指与 碳刷的接触点和检测点重合,检测准确,真实反映压指对碳刷压力的刷握压力 检测仪。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刷握压力检测仪包括工作台、安装板、螺 栓和秤,其特征是在工作台的下平面上装有一电子秤,电子秤上设有一传递
块,传递块的上端活动连接在工作台上平面上的轴孔中。
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说的工作台上平面上的轴孔设在安装板垂面一侧工作台的上平面上。
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说的工作台下平面与上平面相平行。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电子秤代替弹簧秤,因此提高了检测精度;本实用新 型由于压指的压力是通过碳刷传递到电子秤上,使压指与碳刷的接触点和检测 点重合,电子秤的秤盘与压指压力方向保持垂直,刷握压力检测仪在检测时压 指与碳刷是接触的,因此保证了压指对碳刷的压力是通过电子秤真实反应出 来,故检测出刷握压力的数值准确,从而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因此 避免了由于压力过大或过小而引起电机换向器环火等事故的发生。

图1是已知刷握压力检测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有工作台1、安装板2、螺栓3、电子秤5 和传递块10组成,安装板2由相互垂直的两个平面构成,其中一个垂面用螺 栓固定在工作台l上,另一个垂面与工作台1垂直,该垂面上带有螺栓3,由 工作台1、安装板2和螺栓3构成工作安装机构,电子秤5安装在工作台1的 下平面11上,工作台1的下平面11与上平面平行,以保证电子秤5安装后其 秤盘与压指7的压力方向平行;在电子秤5的秤盘和工作台1的上平面之间装 有一传递块10,传递块10活动连接在工作台1上平面上的轴孔中,该轴孔设 在安装板2垂面一侧工作台1的上平面上,当刷握压力检测仪工作时,碳块4 可以通过传递块10将压力传递到电子秤5上;工作原理是首先将被检测的 刷握6通过螺栓3固定在安装板2上,刷握6的下方与工作台1台面接触并平 行,把碳刷4装在刷握6方槽内,刷握6的压力弹簧9推动压指7围绕轴8 逆时针转动、直至压指7压到碳刷4为止,碳刷4通过传递块10将压力传到 电子秤5秤盘上,电子秤5上的读数,即为压指7对碳刷4的压力。
权利要求1、一种刷握压力检测仪,包括工作台(1)、安装板(2)、螺栓(3)和秤(5),其特征是在工作台(1)的下平面(11)上装有一电子秤(5),电子秤(5)上设有一传递块(10),传递块(10)的上端活动连接在工作台(1)上平面上的轴孔中。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刷握压力检测仪,其特征是所说的工作台(1) 上平面上的轴孔设在安装板(2)垂面一侧工作台(1)的上平面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刷握压力检测仪,其特征是所说的工作台(1) 下平面(11)与上平面相平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名称是刷握压力检测仪,涉及一种检测刷握对碳刷压力的检测仪。它是解决已知刷握压力检测仪精度低,检测出的参数不准确,不能真实反应压指对碳刷的压力等缺陷,因此容易引起电机换向器环火等事故发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刷握压力检测仪包括工作台、安装板、螺栓和秤,其特征是在工作台的下平面上装有一电子秤,电子秤上设有一传递块,传递块的上端活动连接在工作台上平面上的轴孔中。本实用新型检测精度高,由于压指的压力是通过碳刷传递到电子秤上,使压指与碳刷的接触点和检测点重合,刷握压力检测仪在检测时压指与碳刷是接触的,因此保证了电子秤反映出来的数据真实可靠,故避免了由于压力过大或过小而引起事故的发生。
文档编号G01L1/00GK201259450SQ20082019121
公开日2009年6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30日
发明者李光杰 申请人:南车襄樊机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