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斗、料斗单元和组合计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143018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料斗、料斗单元和组合计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料斗,特别是涉及组合计量装置的料斗。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所使用的组合计量装置是使物品的计量值组合起来使其作为目标值或接近目标值的值。
首先,说明通常的组合计量装置。
如图9所示,搬送传送带100使作为被计量物的物品M落下至分散部2。然后,在收集几个或许多个物品M后装入袋中,成为商品。
各供给槽(trough) 3i使分散部2上的物品M落下并将其供给至设置在各供给槽3i下游的多个储存料斗(pool h叩per)4i中。这些各储存料斗4i中设置有闸门5i,暂时收容并贮存所接收的从各供给槽3i供给的物品M。在各储存料斗4i的下游设置有计量料斗6i。这些各计量料斗6i中设置有具备重量检测器7i的计量头和闸门8i,该重量检测器7i检测从储存料斗4i投入到计量料斗6i内的物品M的重量。在闸门8i的下方设置有大型的集合滑槽(chute) 9,通过组合由各重量检测器7i检测出的物品M的计量值,将物品M汇总在一起,得到目标值或接近目标值的值,使物品M落下至下游的制袋包装机(未图示)。
这样,从上方落下的物品被供给到各料斗中。各料斗是与组合计量装置的处理能力直接相关的部件,提出有各种提案(参照文献l:日本实开平4-102292号(摘要)、文献2:日本实公平5-11468 (图l)、文献3:日本实公平5-28236号(图2、图5))。
但是,在文献1和文献2的料斗中,由于暂时贮存物品的内表面以直线形成V字状,所以,从上方落下的物品沿着内表面滑落后撞击V字状的内表面,可能由于该撞击而导致破损。
而在文献3的料斗中,闸门的下表面形成为半圆形,物品在闸门上滑落,与大致垂直地设置在闸门间的基壁撞击,所以可能导致物品破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降低处理速度并且能够抑制物品损伤的料斗。
本发明的料斗包括第一料斗主体和第一闸门。第一闸门的第一内表面与第一料斗主体共同形成收容物品的收容空间。第一闸门在关闭的状态时将物品贮存在收容空间内,第一闸门通过转动而打开以排出物品。第一内表面包括连续的第一上部倾斜面和第一下部倾斜面。第一下部倾斜面与水平面所成的角度小于第一上部倾斜面与水平面所成的角度。
在本发明中,由于形成如上所述的第一上部倾斜面和第一下部倾斜面的倾斜角度,所以能够抑制在第一内表面上滑落的物品受到损伤。
在与第一闸门相对的位置上配置有第二闸门,如果与第一内表面相对的第二闸门的第二内表面相对于铅垂面倾斜,则在第一 内表面上滑落的物品就会沿着第二内表面向斜上方滑动,物品的移动速度被慢慢地减速,能够抑制物品的损伤。
此外,如果在与第一闸门相对的位置上配置有位于第一料斗主体下部的倾斜面,则在第一内表面上滑落的物品就会在与第一内表面相对的第一料斗主体的倾斜面上向斜上方滑动,物品的移动速度被慢慢地减速,能够抑制物品的损伤。
另外,在配设有第二闸门的情况下,优选该第二闸门的第二内表面包括连续的第二上部倾斜面和第二下部倾斜面。并且,优选第二下部倾斜面与水平面所成的角度小于第二上部倾斜面与水平面所成的角度。
另外,优选在沿第一闸门和第二闸门的转动轴的方向观察时,第一内表面比第二内表面长。在第一闸门和第二闸门关闭的状态下,第二闸门的下端接触或接近第一内表面。根据这种方式,比第一闸门的第一内表面的与第二闸门的下端的接触点或接近点更突出的突出部发挥着作为滑动台的功能,所以物品向下方部件自由落下的距离縮短,能够进一步抑制物品的损伤。另外,在配设有第二闸门的情况下,优选设定第一闸门打开时转动的旋转角度大于第二闸门打开时转动的旋转角度。
此外,在未配设第二闸门、在第一料斗主体的下部设置有倾斜面的情况下,优选在第一闸门转动打开时,第一料斗主体也转动,从而促进物品的排出。该第一料斗和第一料斗主体的转动的控制可以利用
由CPU或存储器构成的控制单元进行。
另外,将上述本发明的料斗用作第一料斗的料斗单元也包括在本发明的范畴内。该料斗单元包括第一料斗和位于该第一料斗下方的第二料斗。第二料斗包括第二料斗主体、具有第三内表面的第三闸门、和具有第四内表面的第四闸门。通过第三闸门和第四闸门相对于第二料斗主体打开,进行物品的排出。从第一料斗排出而落下的物品接触
所述第二料斗主体的内表面。
在该料斗单元中,第三内表面包括连续的第三上部倾斜面和第三下部倾斜面,优选第三下部倾斜面与水平面所成的角度小于第三上部倾斜面与水平面所成的角度。此外,第四内表面包括连续的第四上部倾斜面和第四下部倾斜面,优选第四下部倾斜面与水平面所成的角度小于第四上部倾斜面与水平面所成的角度。
此外,包括上述本发明的料斗单元的组合计量装置也包括在本发明的范畴内。该组合计量装置包括多个料斗单元和漏斗状的集合滑槽。集合滑槽配置在多个料斗单元的下方,用于收集从多个料斗单元排出的物品。并且,打开状态的第四闸门的第四下部倾斜面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与集合滑槽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基本相同。
根据本发明,第一下部倾斜面与水平面所成的角度小于第一上部
倾斜面与水平面所成的角度,物品的移动速度被慢慢地减速,能够抑
制物品的损伤。在配设有第二闸门的情况下,在第一内表面上滑落的
物品沿着第二内表面向斜上方滑动,能够抑制物品的损伤。此外,在第一料斗主体的下部设置有倾斜面的情况下,在第一内表面上滑落的
物品在与第一内表面相对的第一料斗主体的倾斜面上向斜上方滑动,物品的移动速度被慢慢地减速,能够抑制物品的损伤。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料斗单元的简要截面示意图。
图2是表示料斗单元的简要侧面示意图。
图3是表示料斗单元的简要截面示意图。
图4是表示储存料斗中物品的贮存方法的简要截面示意图。
图5是表示储存料斗的动作的简要截面示意图。
图6是表示储存料斗的动作的简要截面示意图。
图7是表示计量料斗的动作的简要截面示意图。
图8是表示计量料斗的动作的简要截面示意图。
图9是示意性地表示通常的组合计量装置的简要侧面示意图。
图10是表示变形例(1)的简要截面示意图。
图ll是表示变形例(7)的储存料斗的动作的简要截面示意图。
图12是表示变形例(7)的储存料斗的动作的简要截面示意图。
符号说明
1:组合计量装置;4、 104:储存料斗(第一料斗);41:第一内表面;42:第二内表面;6:计量料斗(第二料斗);63:第三内表面;64:第四内表面;9:集合滑槽;Al:第一收容空间;A2:第二收容空间;Gl:第一闸门;G2:第二闸门;G3:第三闸门;G4:第四闸门;Gll:闸门(第一闸门);S2:第二倾斜面(第一上部倾斜面);S3:第三倾斜面(第一下部倾斜面);S4:第四倾斜面(第二下部倾斜面);S5:第五倾斜面(第二上部倾斜面);S6:第六倾斜面(第二料斗主体的内表面);S7:第七倾斜面(第四上部倾斜面);S8:第八倾斜面(第四下部倾斜面);S9:第九倾斜面(第三下部倾斜面);S10:第十倾斜面(第三上部倾斜面);S12:第十二倾斜面(第一上部倾斜面);S13:第十三倾斜面(第一下部倾斜面);S14:第十四倾斜面(第一料斗主体的倾斜面);S15:第十五倾斜面(第一料斗主体的倾斜面);Hl H3:水平面;91 011:倾斜角。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与上述通常的组合计量装置近似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如图l所示,例示说明一组供给槽3、储存料斗4和计量料斗6。即,供给槽3、储存料斗4和计量料斗6分别设置有N个,但仅图示说明其中的一组。
如图1所示,在分散部2的下游设置有多组供给槽3、储存料斗4(第一料斗的一例)和计量料斗6 (第二料斗的一例),在计量料斗6的下游设置有集合滑槽9。
如图2所示,储存料斗4和计量料斗6通过第一和第二托架10、20分别设置于组合计量装置1的主体上。
<储存料斗4>
储存料斗4具有第一料斗主体40、第一闸门Gl和第二闸门G2。第一料斗主体40通过第一固定部40a和第一托架10固定在组合计量装置1的主体上。
储存料斗4为双扇式料斗,其通过关闭第一和第二闸门G1、 G2,暂时贮存物品;通过第一和第二闸门Gl、 G2两者转动打开,排出物
<第一和第二闸门Gl、 G2>
第一闸门Gl和第二闸门G2通过下述连杆机构,由未图示的驱动装置开闭驱动。
<<第一闸门Gl的开闭机构>>
在组合计量装置1的主体上设置有通过驱动装置以第一驱动中心Ml为中心转动的第一驱动臂11。在第一驱动臂11的端部形成有滑动槽lla,在滑动槽lla中以自由滑动的方式设置有形成于第一连杆12的端部的滑块12a。第一连杆12被设置得以第一定点P1为中心自由转动,第一闸门Gl的上端部固定在第一连杆12上。
从图2所示的闭状态,如果第一驱动臂11以第一驱动中心Ml为中心沿箭头Dl方向转动,那么第一连杆12则会以第一定点Pl为中心沿箭头D2方向转动,固定于第一连杆12的第一闸门Gl如图5和图6
所示打开。
<<第二闸门G2的开闭机构>>
在图2所示的第一连杆12的另一端部,经由第一连接连杆13连接于第二连杆14的一端部。第二连杆14被设置成能够以第二定点P2为中心转动,在第二连杆14的另一端部固定有第二闸门G2。因此,从图2所示的闭状态,如果第一连杆12以第一定点Pl为中心转动,那么第一闸门Gl打开,同时,经由第一连接连杆13,第二连杆14以第二定点P2为中心沿箭头D3方向转动,第二闸门G2如图5和图6所示打开。
<第一收容空间Al (图3) >
在图3所示的闭状态下,在储存料斗4内形成有收容物品的第一收容空间Al。第一闸门Gl和第二闸门G2具有面向第一收容空间Al的第一和第二内表面41、 42。
在第一闸门Gl上,形成有在关闭状态下与第二闸门G2的下端相比向下方更突出的突出部Gla。艮口,第一闸门Gl具有比第二闸门G2长的斜面。
第一料斗主体40的供给槽3 (参照图1)侧的第一倾斜面S1与水
平面H1所成的角度设定为第一倾斜角ei。
在图3所示的闭状态下,在第一闸门G1的第一内表面41中,第一内表面41被弯曲形成以使得,和包括上端部Glu的第二倾斜面S2与水平面Hl所成的角度即第二倾斜角02相比,包括下端部Gld的第三倾斜面S3与水平面H1所成的角度即第三倾斜角03较小。另一方面,第二倾斜角02被设定得小于第一倾斜角ei。
因此,面向第一闸门Gl侧的第一收容空间Al的第一倾斜面Sl、
第二倾斜面S2和第三倾斜面S3相对于水平面hi的倾斜角ei、 e2、 e3依次减小。
另一方面,在第二闸门G2的第二内表面42中,第二内表面42被弯曲形成以使得,和包括下端部G2d的第四倾斜面S4与水平面Hl所成的角度即第四倾斜角64相比,包括上端部G2u的第五倾斜面S5与水平面Hl所成的角度即第五倾斜角65较大。
因此,第二闸门G2的第四倾斜面S4、第五倾斜面S5相对于水平面Hl的倾斜角04、 05被设定得依次增大。
因此,物品滑落的第一料斗主体40的第一倾斜面S1、第一内表面41和第二内表面42形成为大致U字形,在第一闸门Gl与第二闸门G2彼此接近或接触的交点01处,两闸门Gl、 G2所成的交叉角od增大。如图3所示,该交叉角al为比90。大、更接近180。的角度(在此约为140°)。另外,第一倾斜面S1与第一内表面41所成的角度、第一内表面41的第二倾斜面S2与第三倾斜面S3所成的角度、以及第二内表面42的第四倾斜面S4与第五倾斜面S5所成的角度也分别为比90°大、更接近180。的角度。<忙存时物品的移动>
如图4中箭头所示,从供给槽3 (参照图1)落下而供给的物品M在第一倾斜面 第三倾斜面S1 S3上,下落加速度逐渐减小地滑落,然后,通过滑上第四和第五倾斜面S4、 S5,被平稳地减速。然后,如图4的虚线的箭头所示,物品M在第四和第五倾斜面S4、 S5上往返,沿相反方向稍稍滑落并停止,被贮存在第一收容空间A1内。
如上所述,由于物品M滑落的储存料斗4的第一收容空间Al连续地形成为大致U字形,因此,例如在供给点心或春巻等冷冻食品等容易产生缺口或裂纹且比较重的物品时,物品在储存料斗4内被慢慢减速然后停止,所以能够减少物品的损伤。
<储存料斗4的动作>
如果第一和第二闸门Gl、 G2从图4所示的闭状态如图5所示开始打开,那么第二闸门G2上的物品M落到第一闸门G1上,并且,在第一闸门Gl上的物品M在突出部Gla的斜面上滑落,落下至计量料斗6的侧壁面S6上。然后,第一和第二闸门G1、 G2各自打开直至图6所示的全开状态,从储存料斗4向计量料斗6排出物品M。
在排出后,第一和第二闸门G1、 G2以相反方向转动,返回到图3的闭状态,准备从供给槽3供给新的物品。
如上所述,由于储存料斗4的第一收容空间Al内的物品从第一闸门Gl的突出部Gla的斜面落下至计量料斗6,所以突出部Gla的斜面成为滑动台,物品M自由落下的距离变短,从而因落下而使物品受到的冲击力变小,可以减少物品的损伤。其中,为了使第二闸门G2上的物品落到第一闸门Gl上,优选设定连杆机构,以使得第二闸门G2比第一闸门Gl更早打开。
此外,通过使第一和第二闸门Gl、 G2为双扇式,物品的排出时间提早,所以循环时间几乎不会变长(处理能力几乎不会下降)。
在此,如图6所示,第一闸门Gl的转动角ea大于第二闸门G2的转动角0b。这样,通过最后增大物品M滑落的第一闸门Gl的转动,能够可靠地排出物品M,并且,尽管第三倾斜面S3的第三倾斜角03很小,对于较大的物品M也能够不残留于第一闸门Gl而可靠地排出。<计量料斗6〉
如图2所示,计量料斗6具有第二主体60、第三闸门G3和第四闸门G4。第二料斗主体60通过第二固定部60a和第二托架20被重量检测器7i支撑,该重量检测器7i (参照图9)设置于组合计量装置1的主体上。
计量料斗6为双扇式料斗,其通过第三和第四闸门G3、 G4彼此关闭,暂时贮存物品;通过第三和第四闸门G3、 G4两者转动打开,排出物品。
〈第三和第四闸门G3、 G4>
第三闸门G3和第四闸门G4与上述储存料斗4同样,通过下述连杆机构,由未图示的其他的驱动装置开闭驱动。<<第三闸门G3的开闭机构>>
在组合计量装置1的主体上设置有通过其他的驱动装置以第二驱动中心M2为中心转动的第二驱动臂21。在第二驱动臂21的端部形成有滑动沟槽21a,在滑动沟槽21a中以自由滑动的方式设置有形成于第三连杆22端部的滑块22a。第三连杆22被设置成以第三定点P3为中心自由转动,第三闸门G3的上端部固定在第三连杆22上。
从图2所示的闭状态,如果第二驱动臂21以第二驱动中心M2为中心沿箭头D3方向转动,那么第三连杆22就会以第三定点P3为中心沿箭头D5方向转动,固定于第三连杆22的第三闸门G3如图7和图8
所示打开。
第四闸门G4的开闭机构》
在图2所示的第三连杆22的另一端部,经由第二连接连杆23连接于第四连杆24的端部。第四连杆24被设置得能够以第四定点P4为中心转动,在第四连杆24的另一端部固定有第四闸门G4。
因此,从图2所示的闭状态,如果第三连杆22以第三定点P3为中心转动,那么第三闸门G3打开,同时,经由第二连接连杆23,第四连杆24以第四定点P4为中心沿箭头D6方向转动,第四闸门G4如图7和图8所示打开。
在图8所示的全开状态下,上述连杆机构被设置以使得第四闸门 G4与水平面H3所成的倾斜角度ee和集合滑槽9与水平面H3所成的
角度ef基本相同。
<第二收容空间A2 (图3) >
在图3的全开状态下,在计量料斗6内形成有收容物品的第二收 容空间A2。第三闸门G3和第四闸门G4具有面向第二收容空间A2的 第三和第四内表面63、 64。
接收来自第二料斗主体60的第一闸门Gl的突出部Gla侧的物品 M的第六倾斜面(侧壁面)S6与水平面H2所成的角度设定为第六倾 斜角06。
第四内表面64被弯曲形成以使得在第四闸门G4的第四内表面64 中,和包括上端部G4u的第七倾斜面S7与水平面H2所成的角度即第 七倾斜角07相比,包括下端部G4d的第八倾斜面S8与水平面H2所 成的角度即第八倾斜角08较小。另一方面,设定第七倾斜角67小于
第六倾斜角e6。
因此,面向第四闸门G4侧的第二收容空间A2的第六倾斜面S6、 第七倾斜面S7、和第八倾斜面S8相对于水平面H2的倾斜角06、 67、
e8被设定依次减小。
另一方面,第三内表面63被弯曲形成以使得在第三闸门G3的第 三内表面63中,和包括下端部G3d的第九倾斜面S9与水平面H2所 成的角度即第九倾斜角09相比,包括上端部G3u的第十倾斜面S10
与水平面H2所成的角度即第十倾斜角eio较大。
因此,计量料斗6通过第二料斗主体60的第六倾斜面S6、第四内 表面64和第三内表面63形成为大致U字形。 <贮存时物品的移动>
如图5的箭头所示,沿着储存料斗4的第一闸门Gl的突出部Gla 的斜面排出的物品M落下至计量料斗6的第六倾斜面S6上,在第六 倾斜面S6上滑落。由于第二收容空间A2的内表面形成为大致U字形, 所以在第六倾斜面S6上滑落的物品M通过在第七和第八倾斜面S7、 S8上滑落,加速度逐渐减小,并且,通过滑上第九和第十倾斜面S9、SIO,而被稳定地减速。然后,如图5的虚线的箭头所示,物品M在 第九和第十倾斜面S9、 S10上往返,在相反方向上稍稍滑落然后停止, 物品M被贮存在第二收容空间A2内。 <计量料斗6的动作>
组合计量采用与上述通常的组合计量装置同样的方法。
艮P,由重量检测器7i (参照图9)计量贮存在一个计量料斗6内的 物品M的重量,与忙存在其他计量料斗6内的物品的计量值一起加入 组合,组合各计量值,计算出目标值或接近目标值的值。在被选中为 组合对象的计量料斗6时,从这些计量料斗6如下所述排出物品M。
如果第三和第四闸门G3、 G4从图6所示的闭状态如图7所示开始 打开,如箭头所示,第三和第四闸门G3、 G4上的物品M在由集合滑 槽9的侧壁面形成的第十一倾斜面Sll上开始落下。第三和第四闸门 G3、 G4打开直至图8所示的全开状态,在集合滑槽9的第十一倾斜面 Sll上下落的物品M被集合排出至下游的机器。
在全开后,第三和第四闸门G3、 G4向相反方向转动,回复到图3 的闭状态,准备从储存料斗4排出新的物品。
在此,如上述所述,在第三和第四闸门G3、 G4为全开状态的情 况下,由于图8的第四闸门G4的倾斜角度0e与集合滑槽9的倾斜角 度0f被设定得基本相同,所以第四闸门G4接近于集合滑槽9的第十 一倾斜面Sll,物品M顺畅地滑落,因而能够抑制物品的损伤。
另外,通过使第三和第四闸门G3、 G4为双扇式,能够縮短第三 和第四闸门G3、 G4的长度,所以能够高速地排出物品M。
还有,如图8所示,设定第三闸门G3的转动角0c大于第四闸门 G4的转动角0d。因此,可以不使第四闸门G4与集合滑槽9接触并增 大第三和第四闸门G3、 G4的开口尺寸,所以能够迅速且可靠地排出 计量料斗6内的物品M,并且能够计量较大的物品M。
此外,通过使储存料斗4和计量料斗6上下组合,能够尽可能地 縮短物品自由落下的距离,所以物品受到的冲击变小,能够抑制物品 的损伤。
另外,上述储存料斗4的第一和第二闸门Gl、 G2以及计量料斗6 的第三和第四闸门G3、 G4的开闭动作由未图示的控制部控制。控制部在规定的定时向驱动各闸门G1、 G2、 G3、 G4的驱动装置发出开闭 指示。此外,控制部也承担分散部2和供给槽3的动作的控制以及组 合演算的处理。 <变形例>
(1) 如图IO所示,也可以使第一闸门G1的下端部Gld向下方 弯曲设置。
(2) 也可以使各闸门G1 G4的内表面形成为沿着平滑的曲线弯 曲的形状。
(3) 第二闸门G2不一定必须弯曲形成。
(4) 可以延长第三闸门G3,同时縮短第四闸门G4。
(5) 料斗或料斗单元不一定必须配置排列为圆形,例如,也可以 设置为配置排列成直线状的组合计量装置。
(6)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对于具备储存料斗4和计量料斗6 的组合计量装置进行了说明,但对于例如未设置储存料斗的计量装置、 或具备储存料斗、计量料斗和容器料斗的装置,也可以适用于本发明。
(7)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组合计量装置中,采用了具有两个闸门 Gl、 G2的储存料斗4,但也可以采用只具有一个闸门的储存料斗或计 量料斗。在此,参照图11和图12,对于采用只具有一个闸门的储存料 斗的情况进行说明。
在该料斗单元中,采用图11所示的储存料斗104代替上述储存料 斗4。储存料斗104具有料斗主体140和闸门Gll。料斗主体140通过 固定部140a和托架110支撑在组合计量装置的主体上。料斗主体140、 固定部140a和托架110通过未图示的驱动装置,相对于组合计量装置 主体仅转动微小角度(参照图11和图12)。另外,储存料斗104通过 闸门Gl 1关闭而暂时忙存物品;通过闸门Gll转动打开而将物品排出。
闸门Gll与上述第一闸门Gl同样,通过连杆机构,由未图示的 驱动装置开闭驱动。由于闸门Gll的开闭机构与第一闸门Gl的开闭 机构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在图11所示的闭状态下,在储存料斗104内形成有收容物品的收 容空间。闸门Gll具有面向收容空间的内表面。该内表面由包括上端 部的第十二倾斜面S12和包括下端部的第十三倾斜面S13构成。另一方面,在料斗主体140的下部形成有倾斜部140b。该倾斜部140b的内 表面由下侧的第十四倾斜面S14和上侧的第十五倾斜面S15构成。另 外,在料斗主体140的供给槽3 (参照图l)侦ij,形成有第十一倾斜面 Sll。
在图11所示的闭状态下,闸门Gll的第十三倾斜面S13与水平面 所成的角度小于第十二倾斜面S12与水平面所成的角度。另外,在图 11所示的闭状态下,下端与闸门Gll的第十三倾斜面S13接触的料斗 主体140的第十四倾斜面S14与水平面所成的角度小于第十五倾斜面 S15与水平面所成的角度。
因此,设定面向收容空间的第十一倾斜面Sll、第十二倾斜面S12 和第十三倾斜面S13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逐渐依次减小。并且,设 定料斗主体140的第十四倾斜面S14、第十五倾斜面S15相对于水平面 的倾斜角依次增大。
在忙存时,从供给槽3 (参照图1)落下而供给的物品在第十一 十三倾斜面S11 S13上以落下加速度逐渐变小的方式滑落,然后,通 过滑上第十四和第十五倾斜面S14、 S15而被平稳地减速。然后,物品 在第十四和第十五倾斜面S14、 S15上往返,向相反方向稍稍滑落后停 止,物品被贮存在储存料斗104的收容空间内。
另外,在闸门Gll从图11所示的闭状态如图12所示打开时,被 料斗主体140的第十四倾斜面S14或第十五倾斜面S15支撑的物品落 到闸门G11上。闸门G11上的物品进一步向计量料斗6落下。此时, 储存料斗104的料斗主体140相对于组合计量装置的主体向外侧仅转 动微小的角度。由此。位于图12中的双点划线所示位置的闸门Gll和 料斗主体140的倾斜部140b以相互背离的方式运动(参照图11的空 心箭头),从而促进物品的排出。
在采用上述只具有一个闸门的储存料斗140或计量料斗时,也能 够获得上述本发明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料斗,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料斗主体;和第一闸门,其具有与所述第一料斗主体共同形成用于收容物品的收容空间的第一内表面,该第一闸门在处于关闭状态时贮存物品,而且通过转动打开该第一闸门时排出物品,其中,所述第一内表面包括连续的第一上部倾斜面和第一下部倾斜面,所述第一下部倾斜面与水平面所成的角度小于所述第一上部倾斜面与水平面所成的角度。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斗,其特征在于该料斗还包括第二闸门,该第二闸门具有与所述第一料斗主体和 所述第一 内表面共同形成所述收容空间的第二内表面,在所述第一 闸 门处于关闭状态且第二闸门处于关闭状态时贮存物品,在打开所述第 一闸门且通过转动而打开第二闸门时排出物品,其中,所述第二内表面相对于铅垂面倾斜,滑落在所述第一 内表面上的物品沿着所述第二内表面向斜上方滑动。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表面包括连续的第二上部倾斜面和第二下部倾斜面, 所述第二下部倾斜面与水平面所成的角度小于所述第二上部倾斜 面与水平面所成的角度。
4. 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料斗,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第一闸门和所述第二闸门的转动轴的方向观察时,所述 第一内表面比所述第二内表面长,在所述第一 闸门和所述第二闸门关闭的状态下,所述第二闸门的 下端接触或接近所述第一 内表面。
5. 如权利要求2 4中任一项所述的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闸门打开时转动的旋转角度大于所述第二闸门打开时转 动的旋转角度。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料斗主体在下部具有使在所述第一内表面上滑落的物品 向斜上方滑动的倾斜面。
7. 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料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闸门转动打开时,所述第一料斗主体也转动,促进物 品的排出。
8. —种料斗单元,其特征在于该料斗单元包括权利要求1 7中任一项所述的料斗、即第一料斗、 和位于所述第一料斗下方的第二料斗,所述第二料斗包括第二料斗主体、具有第三内表面的第三闸门、 和具有第四内表面的第四闸门,通过所述第三闸门和所述第四闸门相 对于所述第二料斗主体打开而进行物品的排出,从所述第一料斗排出而落下的物品接触所述第二料斗主体的内表面,所述第三内表面包括连续的第三上部倾斜面和第三下部倾斜面, 所述第三下部倾斜面与水平面所成的角度小于所述第三上部倾斜面与水平面所成的角度,所述第四内表面包括连续的第四上部倾斜面和第四下部倾斜面, 所述第四下部倾斜面与水平面所成的角度小于所述第四上部倾斜面与水平面所成的角度。
9. 一种组合计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组合计量装置包括漏斗状的集合滑槽和多个权利要求8所述的 料斗单元,该漏斗状的集合滑槽被配置在所述多个料斗单元的下方, 收集从所述多个料斗单元排出的物品,打开状态的所述第四闸门的所述第四下部倾斜面相对于水平面的 倾斜角度与所述集合滑槽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基本相同。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会降低处理速度并且能够抑制物品损伤的料斗。料斗(4)包括第一料斗主体(40)和第一闸门(G1)。第一闸门(G1)的第一内表面(41)与第一料斗主体(40)共同形成收容物品的收容空间(A1),所以第一闸门(G1)在关闭状态时将物品贮存在收容空间(A1)内,第一闸门(G1)通过转动而打开,将物品排出。第一内表面(41)包括连续的第一上部倾斜面(S2)和第一下部倾斜面(S3)。第一下部倾斜面(S3)与水平面所成的角度小于第一上部倾斜面(S2)与水平面所成的角度。
文档编号G01G19/387GK101641578SQ200880006468
公开日2010年2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2日
发明者岸川树, 影山寿晴, 早川照生, 正津敏一, 米田祐太 申请人:株式会社石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