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燃加热器的恒温油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48558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燃加热器的恒温油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度计量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检定温度计量
器具的恒温油槽。
技术背景 恒温油槽是一个提供给"温度计量器具"校对的恒温源。如图1所示,现有恒温油 槽A的主体由恒温油槽槽体B、放置在恒温油槽槽体B中的裸丝加热器C组成,由于恒温油 槽在工作时,油经过加热膨胀部份油溢出槽外,当次日(或再次使用时)由于油温的自然冷 却收縮,使油面降低,加热器C中的部份加热裸丝CI露出油面,并且加热丝CI表面温度很 高,再次加热容易导致起火。 恒温油槽作为一个温度计量器具校对的恒温源,在JB/T9518-1999《恒温油槽技术
条件》指标中要求"温度波动度±o. orc,温度均匀性《o. orc"。由于常用的一些螺旋状
加热管直径X2 6. 5mm,使用这样的加热器,产品无法达到温度波动度士O.OrC,温度均匀
性《o. orc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燃加热器的恒温油槽,它不会发生加热器引燃
油性液体介质的情况,提高恒温油槽使用的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防燃加热器的恒温油槽,包括恒温油槽,固定放置在恒温油槽内的恒温油槽体中
的加热器,加热器的发热元件为发热管,该发热管(的直径为C 2 <2 5. 5mm,发热管的结构
为,金属管的内壁上粘接有粉末层,螺旋状电阻丝置于金属管中与粉末层相接触。 所述发热管伸入恒温油槽体部呈螺旋状。 所述加热器的封口接头高出恒温油槽体的上表面。 所述加热器的封口接头处的金属管的内壁上粘接有绝缘密封填料。 所述绝缘密封填料为环氧树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防燃加热器在给液体介质加热时,管的表面不会出现烧红引发自燃现象。 2、加热管表面与液体介质接触面积更大,传热更为均匀。 3、封口接头高出槽体,密封填料不会受高温而失效 4、发热管的直径为C 2 C 5. 5mm,经过反复试验,这一直径区间范围内的发热管 作为恒温油槽的加热管,能满足JB/T9518-1999《恒温油槽技术条件》指标中要求。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发热管中段部分的剖视图; 图4为发热管与恒温油槽体安装位置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图2 4,防燃加热器的恒温油槽,包括恒温油槽1,固定放置在恒温油 槽1内的恒温油槽体11中的加热器12,加热器12的发热元件为发热管121,该发热管121 的直径为C 2 C 5. 5mm且伸入恒温油槽体部呈螺旋状。 所述发热管121的结构为,金属管121a的内壁上粘接有粉末层121b,螺旋状电阻
丝121c置于金属管121a中与粉末层121b相接触。 所述加热器12的封口接头122高出恒温油槽体11的上表面。 所述加热器12的封口接头122处的金属管121a的内壁上粘接有绝缘密封填料
123。 所述绝缘密封填料123为环氧树脂。 所述粉末层121b为氧化镁或氧化铝以及二者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所述金属管121a为铜管、铝管、铁管或石英管。 工作原理加热器12在给液体介质加热时,发热管12的表面积大,发热管表面不 会出现烧红引发自燃现象。同时,发热管12表面与液体介质接触面积大,传热更为均匀。发 热管的直径为C 2 <2 5. 5mm,经过反复试验,这一直径区间范围内的发热管作为恒温油槽 的加热器,能满足JB/T9518-1999《恒温油槽技术条件》指标中要求。为防止密封填料123 受高温而失效,封口接头122高出恒温油槽体11的上表面。
权利要求防燃加热器的恒温油槽,包括恒温油槽(1),固定放置在恒温油槽(1)内的恒温油槽体(11)中的加热器(12),其特征在于加热器(12)的发热元件为发热管(121),该发热管(121)的直径为¢2~¢5.5mm,发热管(121)的结构为,金属管(121a)的内壁上粘接有粉末层(121b),螺旋状电阻丝(121c)置于金属管(121a)中与粉末层(121b)相接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燃加热器的恒温油槽,其特征在于发热管(121)伸入恒 温油槽体部呈螺旋状。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防燃加热器的恒温油槽,其特征在于加热器(12)的封口接 头(122)高出恒温油槽体(11)的上表面。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燃加热器的恒温油槽,其特征在于加热器(12)的封口接 头(122)处的金属管(121a)的内壁上粘接有绝缘密封填料(123)。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燃加热器的恒温油槽,其特征在于绝缘密封填料(123) 为环氧树脂。
专利摘要防燃加热器的恒温油槽,包括恒温油槽,固定放置在恒温油槽内的恒温油槽体中的加热器,加热器的发热元件为发热管,该发热管的直径为φ2~φ5.5mm且伸入恒温油槽体部呈螺旋状。发热管在给液体介质(油)加热时,由于管的表面积大使管的表面不会出现烧红而引发自燃现象。同时,发热管表面与液体介质接触面积大,传热更为均匀,能满足JB/T9518-1999《恒温油槽技术条件》中的技术指标要求。
文档编号G01K15/00GK201449295SQ20092006114
公开日2010年5月5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4日
发明者李国平, 钱火根 申请人:李国平;钱火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