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介悬浮液密度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51218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重介悬浮液密度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重介悬浮液密度的装置,属于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重介悬浮液是一种由煤泥、铁粉和水组合而成的混合液体,作为重介选矿过程的 分选介质。重介悬浮液的密度指标直接影响重介选矿的产品质量,是重介选矿工艺重 要的技术参数。
对于重介悬浮液粘度检测,目前检测悬浮液密度的常用方法是使用放射性同位素 (Csl37)照射检测法,尽管这种传感器基本可以满足工艺要求,但由于其标定误差较 大,使用中也难于管理和维护,存在安全隐患。同时,随着我国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 对涉及放射性仪表使用的审批和管理越来越严格,很多企业因无法取得环保审批手续 而导致工程延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密度测量没有放射危害、并减小被 测悬浮液介质对传感器的磨损、消除被测悬浮液流速对测量影响的重介悬浮液密度检 测装置。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重介悬浮液密度检测装置,它由检测管、差压膜片、二次仪表组成,检测管 的中部为圆筒形的检测段,检测管的上下两端为上锥形管和下锥形管,锥形管的大直 径端与检测段相连接,差压膜片和二次仪表安装在检测管中部检测段的侧壁上,检测 管上下两端的锥形管与悬浮液输送管道相连通。
上述重介悬浮液密度检测装置,所述差压膜片与检测管中部检测段的内壁为平滑 过渡连接。
本实用新型利用悬浮液自身的物理性质,采用精密差压式传感技术,对重介悬浮 液密度进行在线自动检测,检测装置具有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强、数据处理及信号传 输控制准确,使用维护方便,无安全隐患的优点。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密度测量的放射危害,减小了被测悬浮液介质对传感器的磨损,消除了被测悬浮液流速对测量的影响。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如下上锥形管l、检测管2、差压膜片3、 二次仪表4、下锥形管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l,本实用新型由上锥形管l、检测管2、差压膜片3、 二次仪表4、下锥形 管5组成。检测管2的中部为圆筒形的检测段,检测管2的上下两端为上锥形管1和 下锥形管5,锥形管的大直径端与检测段相连接。差压膜片3和二次仪表4安装在检测 管2中部检测段的侧壁上,差压膜片3与检测管2中部检测段的内壁平滑过渡连接。 检测管2上下两端的锥形管与悬浮液输送管道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重介悬浮液由下而上自下锥形管5流入,从上锥形管1流出。上锥形管1和下锥 形管5的作用是减小检测管2内重介悬浮液的流速,进而减小差压膜片3的磨损。差 压膜片3用于测量检测管2内悬浮液的压差,差压膜片3与检测管2中部检测段的内 壁平滑过渡连接,消除悬浮液流速变化对差压测量的影响,其测量数值经二次仪表5 作为最终检测值。
密度测量检测管2上的差压膜片3实时测量悬浮液的压力差,该压力差值经二 次仪表4运算、处理后输出悬浮液的密度值。
权利要求1.一种重介悬浮液密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检测管[2]、差压膜片[3]、二次仪表[4]组成,检测管[2]的中部为圆筒形的检测段,检测管[2]的上下两端为上锥形管[1]和下锥形管[5],锥形管的大直径端与检测段相连接,差压膜片[3]和二次仪表[4]安装在检测管[2]中部检测段的侧壁上,检测管[2]上下两端的锥形管与悬浮液输送管道相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重介悬浮液密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压膜片 [3]与检测管[2]中部的检测段的内壁为平滑过渡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重介悬浮液密度检测装置,属于检测技术领域,用于消除密度测量的放射危害、减小被测悬浮液介质对传感器的磨损和被测悬浮液流速对测量影响,其技术方案是它由检测管、差压膜片、二次仪表组成,检测管的中部为圆筒形的检测段,检测管的上下两端为上锥形管和下锥形管,差压膜片和二次仪表安装在检测段的侧壁上,差压膜片与检测段的内壁为平滑过渡连接,检测管上下两端的锥形管与悬浮液输送管道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利用悬浮液自身的物理性质,采用精密差压式传感技术,对重介悬浮液密度进行在线自动检测,检测装置具有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强、使用维护方便,无安全隐患的优点。
文档编号G01N9/26GK201373835SQ20092010176
公开日2009年12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5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5日
发明者浩 何, 张卫军, 曾庆军, 李泽普, 李良才, 殷海宁, 毛冬梅, 王占富, 王文生, 王晓坤, 宇 赵, 邢玉梅, 鹏 高 申请人: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