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发射深孔监测传感器防护、固定与回收集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63156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声发射深孔监测传感器防护、固定与回收集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深孔监测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声发射深孔监测传感器防 护、固定与回收集成装置,主要用于岩石工程现场声发射深孔监测过程中传感器、前置放大 器及其连接线路的防护、固定与回收,该装置可广泛用于隧道、地下洞室、矿山地下采场、巷 道等岩石工程支护措施、支护时机选取与评价,工程地质灾害监测、评估与分析等领域,具 有广泛的工程应用价值。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资源开发、基础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水 能资源开发,正如火如荼的在西部崇山峻岭中的深山峡谷地区开展,高地应力、大埋深是这 些水电工程的最大特点,如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最大主应力63MPa,一般埋深1500 2000m,最大埋深2525m ;雅鲁藏布江墨脱水电站引水隧洞,最大埋深可达4000m等。矿产资 源开发,露天和浅部正逐渐减少和枯竭,矿山开采由露天转入地下,由浅部进入深部已是一 种趋势。如铜陵狮子山铜矿采深已达1100m,山东玲珑金矿采深已达800m,抚顺红透山铜矿 已进入900 IlOOm深度,冬瓜山矿深度达1000m,湘西金矿超过850m等,并且这样的矿山 将会越来越多,开采将会愈采愈深。另外,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山区铁、公路建 设也日新月异,大埋深隧道也越来越多,已建的如二郎山公路隧道最大埋深达800米,乌鞘 岭铁路隧道最大埋深约1100m;秦岭隧道埋深1700m,在建的如四川雅西高速泥巴山隧道埋 深1390 1660m ;规划建设的滇藏铁路拉萨-林芝段,南线最大埋深1700m,北线最大埋深 2000m等。总之,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深部岩石工程越来越多,且深度越来越大。随着深度的增加,岩体所赋存的地质环境更为复杂,地应力增加更为显著,开挖诱 发的工程灾害如岩爆、顶板垮落、矿柱失稳等更加突出、严重。如何评价开挖过程中深部岩 体的损伤程度、损伤范围,为支护措施、支护时机选取提供依据;如何监测、分析、评价深部 岩石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地质灾害的发生,建立灾害发生预警体系,为工程安全施工、稳定运 行提供保证,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表明,深部岩石工程地质灾害的发生,大都是工程建设过 程中应力场扰动所诱发的微破裂萌生、发展、贯通等岩石破裂失稳的结果,多数情况下灾害 出现之前,都有微破裂(声发射活动)前兆。因此,岩石工程建设或运行过程中监测岩石的 声发射活动,获取灾害来临的前兆信息对于深部岩石工程地质灾害分析、评估及预报具有 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于声发射监测传感器安装是确保能够监测到声发射信号的重要环节,目前传感 器安装方法很多,如传感器安设磁性夹、传感器端部安装逆时针螺纹装置、传感器安装机械 膨胀锚固装置等,但大多数是针对构造物表面安装或浅孔埋设而设计;对于深孔安装(20m 以上)由于安装部位视线无法到达,操作难于控制,锚固时间要恰到好处等严格的技术要 求,目前大都是将传感器置入要安装的部位,然后注入混凝土或者数值锚固剂等直接将其 封死,这种方法能够保证传感器和岩壁的良好耦合,但1)由于锚固剂直接与传感器压电陶 瓷接触使得传感器灵敏度降低,声发射信号损失较多;2)安装过程中,无法较好地保护声发射传感器、前置放大器及连接线路;3)对于钻爆冲击波、水(潮湿环境)的防护效果较 差;4)传感器(包括前置放大器、连接线路)无法回收再利用,资源浪费较大,监测成本较 高。致使有的传感器在安装过程中就已受损,有的在施工过程中受爆破冲击波的冲击而损 坏或脱落,有的在监测过程中受水(潮湿环境)的作用下线路锈蚀、短路而失效等,无法保 证监测到更多的有效声发射信号。为此,在传感器安装时应综合考虑深部地下工程复杂的环境因素,尽可能的防止 深孔安装过程中对传感器各种意外的损伤,防止地下工程钻爆开挖过程中冲击波对它的破 坏,防止水(潮湿环境)对声发射监测的影响,确保传感器与孔底岩壁的牢固粘结与紧密耦 合,保证能够监测到更多有效的声发射信号,且监测完成后能顺利回收传感器,降低监测成 本,较少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声发射深孔监测传感器防护、固定与回收集 成装置,解决了传统传感器防护不力、安装角度单一和传感器与岩壁耦合不紧密使得监测 数据残缺或偏差较大的不足和传感器深孔安装难回收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装置可以较好地 防护声发射传感器、前置放大器及它们之间的连接线路,可以进行各种倾角深孔传感器安 装确保传感器形成一个良性阵列,能保障传感器与孔底岩壁的牢固粘结与紧密耦合,确保 传感器能监测到更多有效声发射信号,且传感器可以回收与再利用。该装置可广泛用于隧 道、地下洞室、矿山地下采场、巷道等岩石工程,产生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将是巨大的。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措施一种声发射深孔监测传感器防护、固定与回收集成装置,包括传感器保护套、传感 器保护套固定装置、引导器、安装杆、定向圈、旋转盘,其特征在于在传感器表面涂抹一薄 层凡士林,用703胶体将其固定在传感器保护套底盖区域B内;将syv-50-3同轴电缆线通 过出线孔与前置放大器连接,将前置放大器用平头螺栓固定传感器保护套仓体内,传感器 与前置放大器通过SMA/BNC同轴电缆线连接;螺栓将底盖与传感器保护套仓体连接;在底 盖与传感器保护套仓体衔接缝处、螺栓和平头螺栓上涂抹HRllOO防锈油和703密封胶;取 出柔性密封片,拔出活塞,将YZJ-I粘钢型结构胶注入缸体内,依次安装上活塞和柔性密封 片,并在活塞顶部安装上顶针;将传感器保护套固定装置通过逆时针螺纹与传感器保护套 连接;将引导器通过顺时针螺纹与传感器保护套连接;接着将定向圈通过平头螺栓固定在 第一节安装杆前端,通过引导器将单向卡槽与传感器保护套的销连接,把细钢丝固定在带 环螺栓上;整个安装装置送达钻孔底部后用平头螺栓将定向圈固定在安装杆后端,并用水 泥钉把其固定,直到YZJ-I粘钢型结构胶完全发挥锚固作用,卸下定向圈,松动旋转支架上 的紧固螺栓,将旋转盘套在安装杆上,垫上加固垫块,上紧紧固螺栓,然后,轻拉旋转盘并逆 时针旋转旋转盘,卸下安装杆。该发明装置构成1)传感器保护套是传感器防护、安装、回收的载体,由底盖、传 感器保护套仓体组成,底盖和传感器保护套仓体由螺栓连接固定,如示意图1所示。传感器 保护套仓体为圆筒形,内外径分别为76mm和68mm,主要用来保护传感器、前置放大器和他 们之间的连接线路,前置放大器由平头螺栓固定,信号传输线经出线孔引出,带环螺栓协助 安装杆回收传感器,销防止安装(回收)过程中杆与传感器保护套的滑脱;底盖上的挡胶板用来防止传感器与底盖耦合粘结时胶体流出。底盖与传感器保护套仓体衔接缝处、螺栓和 平头螺栓上涂抹HRllOO防锈油和703硅质密封胶,出线孔处涂抹密封胶,形成一个密封的 保护体。2)传感器保护套固定装置是保证传感器同围岩良好耦合和锚固的重要装置,也是 决定传感器能否回收的重要装置,主要由柔性密封片、活塞、顶针、防流圈和底端带逆时针 螺纹的缸体组成,如图1,图2,图3所示。柔性密封片在装置推进过程中防止YZJ-I粘钢型 结构胶流出,安装过程中随着活塞的推进放出YZJ-I粘钢型结构胶;顶针保证活塞和钻孔 孔底具有足够的锚固空间;防流圈是具有一定刚度和弹性的钢质圆环形薄片,当YZJ-I粘 钢型结构胶从缸体内流出时,一防止其倒流影响锚固装置和岩体的良好锚固与耦合,二防 止YZJ-I粘钢型结构胶粘住了传感器保护套影响回收利用;逆时针螺纹连接传感器保护套 固定装置和传感器保护套,便于传感器回收;活塞、缸体尺寸设计,应使容积V满足下面关
系式-<4),式中L1和L3分别是活塞和钻孔锚固区的长度,Γι和r3分别是活
塞和钻孔的半径,确保当活塞推到缸体底部时YZJ-I粘钢型结构胶能充满整个锚固区,传 感器与围岩良好耦合和锚固。3)引导器如图4所示,通过顺时针螺纹与传感器保护套连接, 在传感器回收时引导安装杆与传感器保护套连接。4)安装杆其前端结构共两种类型,一种 由单向卡槽和直槽组成,通过单向卡槽和直槽联合作用与传感器保护套的销连接,连接后 杆相对传感器保护套不能沿杆轴线方向移动,也不能顺时针方向转动,结构如图5所示;另 一种由沿杆方向固定器、直槽和固定器挡板构成,沿杆方向固定器同安装杆尾端通过顺时 针螺纹连接,限制杆之间沿杆方向的相对滑动,直槽卡在安装杆尾端的销上,限制杆之间的 相对转动,固定器挡板防止沿杆方向固定器滑脱,结构如图6所示。5)定向圈定向圈结构如 图7和图8所示,固定在第1节安装杆距安装杆前端约200mm处,确保安装过程中传感器位 于钻孔孔底的中心,回收过程安装杆前端处于钻孔的中央,便于进入引导器和传感器保护 套顺利连接;在YZJ-I粘钢型结构胶凝固期间,将定向圈固定安装杆尾部,主要用于保持整 个安装系统的稳定性。6)旋转盘主要由紧固螺栓,旋转支架和加固垫块组成,如图10-图13 所示。紧固螺栓与旋转支架内环螺纹连接处有顺时针螺纹,其余部分为无螺纹实心杆体,如 图11 ;旋转支架内环与紧固螺栓相连处有顺时针螺纹,外环与紧固螺栓相连处无螺纹;加 固垫块由弧形粗牙接触面和无螺纹凹槽组成,前者与安装杆接触,确保旋转盘能紧固竿体, 后者与紧固螺栓衔接,内径稍大于紧固螺栓端部外径,确保紧固螺栓能在凹槽能自由旋转, 结构如图12-图13所示;具体说这种集成装置包括顶针、活塞、柔性密封片、缸体、YZJ-I粘钢型结构胶、防 流圈、逆时针螺纹、底盖、R6a传感器、挡胶板、2/4/6-AST前置放大器、垫片、传感器保护套 仓体、出线孔、带环螺栓,引导器、单向卡槽、直槽、安装杆杆体、沿杆方向固定器、固定器挡 板、定向圈、旋转支架、加固垫块、弧形粗牙接触面、无螺纹凹槽。其连接关系是R6a传感器用703胶体固定在传感器保护套底盖挡胶板内,同轴电 缆线通过出线孔与2/4/6-AST前置放大器连接,前置放大器用平头螺栓固定在传感器保护 套仓体内,底盖通过螺栓与传感器保护套仓体连接,底盖与传感器保护套仓体衔接缝处、螺 栓和平头螺栓上涂抹HRllOO防锈油和703密封胶,出线孔处涂抹703密封胶,形成一个防 水、防爆密封体;然后通过顺时针罗纹将传感器保护套与引导器连接,通过逆时针螺纹将传 感器保护套同传感器保护套固定装置连接;接着将定向圈通过平头螺栓固定在第一节安装 杆距安装杆前端约200mm处,并通过单向卡槽和直槽与传感器保护套销连接,同时把细钢丝固定在带环螺栓上;然后,沿钻孔孔壁将整个装置慢慢推进,依次装接其他安装杆,直到 顶针顶到钻孔孔底,这时柔性密封片被拔出,缸体内YZJ-I粘钢型结构胶流出,竿体不能前 进时,YZJ-I粘钢型结构胶充满整个锚固区(柔性密封片4所密封形成的区域);接着,用平 头螺栓将定向圈固定在安装杆后端,并用水泥钉把其固定,直到YZJ-I粘钢型结构胶完全 发挥锚固作用,卸下定向圈,松动旋转盘上的紧固螺栓,将旋转盘套在安装杆上,垫上加固 垫块,上紧紧固螺栓,然后,轻拉旋转盘并逆时针旋转旋转盘,卸下安装杆,完成传感器保护 套固定。当监测完成后,将定向圈固定在第一节安装杆距安装杆前端约200mm处,推进安装 杆,并依次装接其他安装杆;当进入引导器底部后(安装杆不能前进时),在最后一节安装 竿体上安装旋转盘,并顺时针旋转旋转盘同时轻轻前推安装杆,当感到安装杆有明显前进, 且轻轻顺时针旋转安装杆,不能转动,轻轻回拉如果没有拉出安装杆,表明安装杆单向卡槽 已和传感器保护套的销连接,否则重复前一动作,直到安装杆和传感器保护套连接;然后用 力顺时针旋转旋转盘,直到传感器保护套从传感器保护套固定装置上脱离,同时拉动安装 杆和固定在带环螺栓上的细钢丝将传感器带出钻孔,回收完成。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优点本实用新型可以较好地保护声发射传感器、前置放大器及连接线路,防止深孔安 装过程中各种意外的损伤,防止地下工程钻爆开挖过程中冲击波对它的破坏,防止水(潮 湿环境)对声发射监测的影响;可以进行各种倾角深孔传感器安装,且能保障传感器与孔 底岩壁的牢固粘结与紧密耦合,能确保监测完成后传感器的回收与再利用。解决了传统传 感器防护不力、安装角度单一和传感器与岩壁耦合不紧密使得监测数据残缺或偏差较大的 不足,解决了传感器深孔安装难回收的问题。2)监测效果使用本实用新型装置监测结果如图14,由于本装置的超强防护和与岩壁的良好耦 合,使用本实用新型装置传感器可以监测到更多有效信号,使用本实用新型装置能够监测 到更多小能量事件,这对准确预测预报地质灾害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3)经济效益某金属矿山为了监控矿柱回采过程中采场地压,计划在矿柱回采的过程中分8个 区段监测围岩的声发射信号,每个区段布置30个声发射监测点,随着矿柱的回采,声发射 监测系统动态移动,即传感器动态埋设,采用传统的声发射安装装置8个区段共需要240个 传感器和前置放大器,声发射前置放大器和传感器按0. 8万元/套计算,共需约192万元监 测材料费;利用本实用新型,根据锦屏二级水电站深埋试验洞92%的传感器(包括前置放 大器)回收率,仅需花费约40万元监测材料费,直接节省约150万元材料费;另外,本实用 新型可以使传感器监测到更多的有效声发射信号,提高了矿山灾害预报的精度,减少了灾 害带来的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效益不可估量。随着资源开发、基础建设的飞速发展,声发射 监测每年在矿山、水利水电、道路桥梁、山区边坡治理中得到大量应用,且呈每年递增的趋 势,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推广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图1为一种传感器保护套及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0020]图2为传感器保护套固定装置I-I剖面图;图3为传感器保护套与固定装置连接处II-II剖面图;图4为引导器结构示意图;图5为第1节安装杆结构示意图;图6为其他安装杆结构示意图;图7为定向圈结构示意图;图8为定向圈V-V剖面;图9为固定装置主要部件尺寸设计示意图;图10为旋转盘结构示意图;图11为紧固螺栓;图12为加固垫块结构示意图;图13为加固垫块右视图;图14为使用本实用新型传感器监测到小能量事件。其中,1-钻孔,2-顶针,3-活塞,4-柔性密封片,5-缸体,6-YZJ-1粘钢型结构胶, 7-防流圈,8-逆时针螺纹,9-底盖,10-R6a传感器,11_挡胶板,12-螺栓,13-细同轴电缆 线,14-2/4/6-AST前置放大器,15-垫片,16-平头螺栓,17-传感器保护套仓体,18-销, 19-顺时针螺纹,20-弓丨导器,21-单向卡槽,22-安装杆杆体,23-沿杆方向固定器,24-固 定器挡板,25-定向圈,26-直槽,27-出线孔,28-带环螺栓,29-紧固螺栓,30-旋转支架, 31-安装杆,32-加固垫块,33-弧形粗牙接触面,34-无螺纹凹槽。A-锚固区,即柔性密封片4所密封形成的区域;B-传感器耦合区,即挡胶板形成的 区域。图6中,Lp L2和L3分别是活塞、缸体和钻孔锚固区的长度,r^ r2和r3分别是活 塞、缸体和钻孔的半径。
具体实施方式
以该发明在锦屏二级水电站辅助洞2500m埋深试验洞现场安装为例说明本实用 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装置包括传感器保护套、传感器保护套固定装置、引导器、安装杆、定向圈、旋转 盘,具体说这种集成装置包括顶针2、活塞3、柔性密封片4、缸体5、YZJ-I粘钢型结构胶6、 防流圈7、逆时针螺纹8、底盖9、R6a传感器10、挡胶板ll、2/4/6_AST前置放大器14、垫片 15、传感器保护套仓体17、出线孔27、带环螺栓28、引导器20、单向卡槽21、直槽26、安装杆 杆体22、沿杆方向固定器23、固定器挡板24、定向圈25、旋转支架30、加固垫块31、弧形粗 牙接触面33、无螺纹凹槽34。具体实施过程如下首先,在传感器10表面涂抹一薄层凡士林,用703胶体将其固定在传感器保护套 底盖9区域B (挡胶板形成的区域)内;将syv-50-3同轴电缆线通过出线孔27与前置放大 器14连接,然后将前置放大器14用平头螺栓16固定传感器保护套仓体17内,并将传感器 10与前置放大器17通过SMA/BNC同轴电缆线连接;接着通过螺栓12将底盖9与传感器保 护套仓体17连接;最后在底盖9与传感器保护套仓体17衔接缝处、螺栓12和平头螺栓16 上涂抹HRllOO防锈油和703密封胶,在出线孔27处涂抹703密封胶,形成一个防水、防爆的密封体,完成传感器保护套组装;接着,卸下柔性密封片4,拔出活塞3,将YZJ-I粘钢型结构胶注入缸体5内,占缸 体容积的95 %,安装上活塞3与柔性密封片4,并在活塞顶部安装上顶针2,完成传感器保护 套固定装置组装;然后,将传感器保护套固定装置通过逆时针螺纹8与传感器保护套连接;然后将 引导器20通过顺时针螺纹19与传感器保护套连接;接着将定向圈25通过平头螺栓16固 定在第一节安装杆距引导器约200mm处,并通过引导器20,将单向卡槽21与传感器保护套 的销18连接,同时把细钢丝固定在带环螺栓28上;再接着沿钻孔孔壁将整个装置慢慢推 进,依次装接其他安装杆,直到顶针2顶到钻孔孔底,这时活塞3被推进,柔性密封片4被拔 出,YZJ-I粘钢型结构胶6流出并充满整个锚固区A(柔性密封片4所密封形成的区域); 接着,用平头螺栓16将定向圈25固定在安装杆后端,并用水泥钉把其固定,直到YZJ-I粘 钢型结构胶完全发挥锚固作用,卸下定向圈25,松动旋转支架30上的紧固螺栓29,将旋转 盘套在安装杆上,垫上加固垫块32,上紧紧固螺栓21,然后,轻拉旋转盘并逆时针旋转旋转 盘,卸下安装杆,将传感器保护套固定装置、传感器保护套和安装杆引导器留在钻孔内,完 成安装。最后,当监测完成后,将定向圈25固定在第一节安装杆距安装杆前端约200mm处, 推进安装杆,通过将直槽26卡在安装杆尾端的销18和将沿杆方向固定器23旋转到安装杆 尾端顺时针螺纹上,依次装接其他安装杆,当安装杆不能前进时,安装旋转盘,通过以下方 法判断安装杆和传感器保护套是否连接1)顺时针旋转旋转盘同时轻轻前推安装杆,若杆 体转动约90度之后不能继续转动,轻拉安装杆没有拉出,表明安装杆单向卡槽21已和传感 器保护套的销18连接;2)顺时针旋转旋转盘同时轻轻前推安装杆,当感到安装杆有明显前 进,且轻轻顺时针旋转不动时,轻轻回拉安装杆没有拉出,表明安装杆单向卡槽已和传感器 保护套的销连接;否则,继续前推安装杆,安装杆不能前进时,重复上面操作,直到确定安装 杆单向卡槽已和传感器保护套的销连接;然后用力顺时针旋转旋转盘,当杆体明显容易转 动时,表明传感器保护套已从传感器保护套固定装置拆卸下来,这时同时拉动安装杆和固 定在带环螺栓28上的细钢丝将传感器带出钻孔,将传感器保护套固定装置留在钻孔内,完 成回收。
权利要求一种声发射深孔监测传感器防护、固定与回收集成装置,包括传感器保护套、传感器保护套固定装置、引导器(20)、安装杆、定向圈(25)和旋转盘,其特征在于在传感器(10)表面涂抹一薄层凡士林,用703胶体将其固定在传感器保护套底盖(9)区域B内;将syv 50 3同轴电缆线通过出线孔(27)与前置放大器(14)连接,将前置放大器(14)用平头螺栓(16)固定传感器保护套仓体(17)内,传感器(10)与前置放大器(14)通过SMA/BNC同轴电缆线连接;螺栓(12)将底盖(9)与传感器保护套仓体(17)连接;在底盖(9)与传感器保护套仓体(17)衔接缝处、螺栓(12)和平头螺栓(16)上涂抹HR1100防锈油和703密封胶;取出柔性密封片(4),拔出活塞(3),将YZJ 1粘钢型结构胶注入缸体(5)内,依次安装上活塞(3)和柔性密封片(4),并在活塞顶部安装上顶针(2);将传感器保护套固定装置通过逆时针螺纹(8)与传感器保护套连接;将引导器(20)通过顺时针螺纹(19)与传感器保护套连接;将定向圈(25)通过平头螺栓(16)固定在第一节安装杆前端,通过引导器(20)将单向卡槽(21)与传感器保护套的销(18)连接,把细钢丝固定在带环螺栓(28)上;用平头螺栓(16)将定向圈(25)固定在安装杆后端,并用水泥钉把其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声发射深孔监测传感器防护、固定与回收集成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器保护套由底盖(9)和传感器保护套仓体(17)组成,底盖(9)和传 感器保护套仓体(17)由螺栓连接固定,传感器保护套仓体(17)为圆筒形,前置放大器(14) 由平头螺栓固定,底盖(9)与传感器保护套仓体(17)衔接缝处、螺栓和平头螺栓上涂抹 HRllOO防锈油和703硅质密封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声发射深孔监测传感器防护、固定与回收集成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器保护套固定装置由柔性密封片(4)、活塞(3)、顶针(2)、防流圈(7) 和底端带逆时针螺纹的缸体(5)组成,顶针(2)通过顺时针螺纹安装到活塞(3)上,柔性密 封片⑷在缸体(5)充满胶体时将其与活塞(3)卡在一起,防流圈(7)套在缸体(5)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声发射深孔监测传感器防护、固定与回收集成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导器通过顺时针螺纹(19)与传感器保护套连接,传感 器回收时引导安 装杆与传感器保护套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声发射深孔监测传感器防护、固定与回收集成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杆通过销(18)将前端结构体和带有顺时针螺纹的后端结构体固定 在竿体(22)上,前端结构共两种类型,一种由单向卡槽(21)和直槽(26)组成,通过单向卡 槽(21)和直槽(26)联合作用与传感器保护套的销(18)连接;另一种由沿杆方向固定器 (23)、直槽(26)和固定器挡板(24)构成,沿杆方向固定器(23)同安装杆尾端通过顺时针 螺纹(8)连接,直槽(26)卡在安装杆尾端的销(18)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声发射深孔监测传感器防护、固定与回收集成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定向圈(25)固定在第1节安装杆前端时,确保安装过程中传感器(10)位 于钻孔孔底的中心,回收过程安装杆前端处于钻孔的中央,便于进入引导器和传感器保护 套顺利连接;固定在安装杆尾部时,主要用于保持整个安装系统的稳定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声发射深孔监测传感器防护、固定与回收集成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盘由紧固螺栓(29)、旋转支架(30)和加固垫块(32)组成,紧固螺栓 (29)与旋转支架(30)内环螺纹连接处有顺时针螺纹,旋转支架(30)内环与紧固螺栓(29) 相连处有顺时针螺纹,外环与紧固螺栓(29)相连处无螺纹;加固垫块(32)由弧形粗牙接触面(33)和无螺纹凹槽(34)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声发射深孔监测传感器防护、固定与回收集成装置。该装置由传感器保护套、传感器保护套固定装置、引导器、安装杆、定向圈和旋转盘组成,传感器保护套前端与感器保护套固定装置通过逆时针螺纹连接,传感器保护套尾部与引导器通过顺时针螺纹连接,与安装杆通过销与单向卡槽连接,定向圈固定在安装杆的前端,旋转盘安装在安装杆的尾部,在回收时协助安装杆将传感器保护套从传感器保护套固定装置旋下。该装置较好地解决了传统传感器防护不力、安装角度单一和传感器与岩壁耦合不紧密使得监测数据残缺或偏差较大的不足,解决了传感器深孔安装难回收的问题,可广泛用于隧道、地下洞室、矿山地下采场、巷道等岩石工程,经济效益巨大。
文档编号G01N29/14GK201681064SQ20092035345
公开日2010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3日
发明者冯夏庭, 陈炳瑞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