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用扩散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99952阅读:13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实验用扩散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实验分析仪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常用于测定土壤碱解 氮的实验用扩散皿,也可用于其它具有挥发特性并能被吸收的物质的测定。
背景技术
土壤碱解氮也称土壤水解性氮,土壤碱解氮测定主要在扩散皿中进行,在扩散 皿中,土壤于碱性条件下进行水解,使易水解态氨经碱解转化为氨态氮,扩散后由硼酸 溶液吸收,用标准酸滴定,计算碱解氮的含量(《森林土壤水解氮的测定》,中华人民共 和国林业行业标准,LY/T 1229-1999)。一般使用的扩散皿为玻璃或陶瓷仪器,由皿体和 皿盖两部分组成,其中皿体由内腔、外腔构成。内腔即为吸收室,外腔即为反应室,吸 收室底部和反应室底部在同一水平面,吸收室的高度低于反应室的高度,使反应室产生 的氨气易于进入吸收室;使用时,将硼酸吸收剂和指示剂加入吸收室,烘干筛分过的定 量土样加入反应室,然后在皿体外边上端口涂抹碱性密封剂,将皿盖(一般为毛玻璃片) 盖上并旋转使其与皿体外边上端口密封,而后再慢慢转开皿盖露出狭缝,在狭缝处向反 应室加入碱液后立即盖严皿盖。水平的轻轻旋转扩散皿,使碱液与土样充分混合均勻, 并用橡皮筋固定好后放入恒温箱进行扩散吸收反应。现有技术的扩散皿,在上述操作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和不足(1)吸收室和 反应室在同一水平面,加碱液于反应室时易使碱液溅到吸收室内,影响测定结果,导 致实验失真;(2)旋转扩散皿,使碱液与土样充分混合均勻时,容易导致碱液或土粒进 入吸收室导致实验失真或失败;(3)移动扩散皿至恒温箱的过程中,容易导致反应室碱 液进入吸收室而致实验失败;(4)容易发生皿盖与皿体密封不严且不易察觉导致实验失 真;(5)移动皿盖加碱液和加碱液后又要立即移动皿盖盖严操作不方便;(6)移动皿盖加 碱液过程中,皿盖上过多的碱性密封剂容易掉落在吸收室内导致实验失败;(7)扩散皿 清洗比较麻烦且要求较高,如果清洗时反应室的碱液进入吸收室且未清洗完全,吸收室 加液时会直接显示实验失败,必须重新更换扩散皿;(8)该扩散皿实验操作对操作人员 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返工率较高,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扩散皿反应室和吸收室在同一水 平面上的技术缺陷,导致在加试剂、试剂与样品混合、移动扩散皿过程中试剂或样品容 易进入吸收室,影响测定结果,导致实验失真或实验失败,以及实验操作不方便和清洗 不方便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反应室和吸收室呈竖向排列并且可以分离便于清洗不使各 室的试剂互相污染,加样方便,密封罩封闭整个反应室和吸收室以保证扩散皿的密闭性 的实验用扩散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实验用扩散皿,由密封罩,吸收单元和反应单元组成,所述的反应单元上
3端敞开,下端封闭,反应单元内为反应室,反应单元上部设置有承台,一侧留有加样 口,加样口用旋塞密封;所述的承台由外至内分为外承台,中承台和内承台三部分;所 述的密封罩上端封闭,下端敞开;所述的吸收单元上端敞开,下端封闭,吸收单元内为 吸收室,吸收单元下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柱脚支撑,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柱脚的底部在 同一水平面上;密封罩的高度高于吸收单元的高度;所述的吸收单元的柱脚放置于反应 单元的内承台上,密封罩放置于反应单元的外承台上。所述的旋塞与加样口均为磨砂面。所述的密封罩下端为磨砂口,所述的外承台顶面为磨砂面,并与密封罩下端的 磨砂口配合。所述的中承台上有凸起的挡板。所述的中承台和反应室的边壁处在同一竖直线。所述的密封罩,吸收室和反应室均为圆柱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的反应室和吸收室竖向排列,试剂或样品不会进入吸收室,克服 了现有技术扩散皿中反应室和吸收室水平排列时导致在加试剂、试剂与样品混合、移动 扩散皿过程中试剂或样品容易进入吸收室,影响测定结果,导致实验失真或实验失败的 技术缺陷和不足。2、加样口和与之配合的旋塞使加样方便,密封好,易于操作,解决了现有技术 扩散皿加样繁琐、密封不易保证的不足。3、密封罩磨砂口与外承台磨砂面结合处内侧有挡板拦隔,在磨砂面涂抹碱性密 封剂更加方便、快捷,并且不用担心碱性密封剂进入吸收室。4、反应室和吸收室可分离,后续操作中可对吸收室进行单独滴定,避免了滴定 过程中反应室对吸收室的影响;反应室和吸收室可分开单独进行清洗,完全避免了反应 室中试剂进入吸收室未清洗完全而导致吸收室加试剂时会直接显示实验失败的问题。5、采用密封罩避免了移动皿盖的操作不方便和移动皿盖加试剂过程中,皿盖上 过多的碱性密封剂容易掉落在吸收室内导致实验失败的问题。6、由于上述1-5优点,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实验精度和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离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图中各标记依次表示1-密封罩;2-吸收单元;3-反应单元;21-吸收室; 22-柱脚;31-反应室;32-加样口; 33-旋塞;34-承台;35-挡板;341-外承台; 342-中承台;343-内承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图1,图2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验用扩散皿由密封罩1,吸收单元2和反 应单元3组成,所述的反应单元3上端敞开,下端封闭,反应单元3内为反应室31,反应
4单元3上部设置有承台34,一侧留有加样口 32,加样口 32用旋塞33密封,旋塞33与加 样口 32均为磨砂面,所述的承台34由外至内分为外承台341,中承台342和内承台343 三部分,外承台341顶面为磨砂面,中承台342上有凸起的挡板35,中承台342和反应室 31的边壁处在同一竖直线;所述的密封罩1上端封闭,下端敞开,下端为磨砂口;所述 的吸收单元2上端敞开,下端封闭,吸收单元2内为吸收室21,吸收单元2下端由三个均 勻分布的柱脚22或三个以上的柱脚22支撑,三个或三个以上柱脚22的底部在同一水平 面上;所述的吸收单元2的柱脚22放置于反应单元3的内承台343上,密封罩1放置于 反应单元3的外承台341上;柱脚22之间相距一定的距离,使在反应室31产生的气体可 从柱脚22之间空间上升进入吸收室21 ;密封罩1的高度高于吸收单元2的高度以使在反 应室31产生的气体易于进入吸收室21 ;密封罩1下端磨砂口与外承台341顶面磨砂面配 合。吸收单元2下端为三个均勻分布的柱脚22时,其三个均勻分布的柱脚22要足以支 撑吸收室满载吸收液时的重量。 上述实施例的密封罩1,吸收室21和反应室31可为圆柱形也可以为其它形状的 柱形。
权利要求1.一种实验用扩散皿,由密封罩(1),吸收单元(2)和反应单元(3)组成,其特征 是所述的反应单元(3)上端敞开,下端封闭,反应单元(3)内为反应室(31),反应单 元(3)上部设置有承台(34),一侧留有加样口(32),加样口(32)用旋塞(33)密封,所述 的承台(34)由外至内分为外承台(341),中承台(342)和内承台(343)三部分;所述的密 封罩(1)上端封闭,下端敞开;所述的吸收单元(2)上端敞开,下端封闭,吸收单元(2) 内为吸收室(21),吸收单元(2)下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柱脚(22)支撑,三个或三个以 上的柱脚(22)的底部在同一水平面上;密封罩(1)的高度高于吸收单元(2)的高度;所 述的吸收单元(2)的柱脚(22)放置于反应单元(3)的内承台(343)上,密封罩(1)放置 于反应单元(3)的外承台(34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用扩散皿,其特征是所述的旋塞(33)与加样口(32) 均为磨砂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用扩散皿,其特征是所述的密封罩(1)下端为磨砂 口,所述的外承台(341)顶面为磨砂面,并与密封罩(1)下端的磨砂口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用扩散皿,其特征是所述的中承台(342)上有凸起的 挡板(3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实验用扩散皿,其特征是所述的中承台(342)和反应室 (31)的边壁处在同一竖直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用扩散皿,其特征是所述的密封罩(1),吸收室(21) 和反应室(31)均为圆柱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实验用扩散皿,属实验分析仪器技术领域,常用于测定土壤碱解氮。该实验用扩散皿由密封罩、吸收单元和反应单元组成,反应单元内为反应室,反应单元上部设置有承台,一侧留有加样口,加样口用旋塞密封;吸收单元内为吸收室,吸收单元下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柱脚支撑,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柱脚的底部在同一水平面上;密封罩的高度高于吸收单元的高度;吸收单元的柱脚放置于反应单元的内承台上,密封罩放置于反应单元的外承台上。本实用新型由于反应室和吸收室竖向排列,使加试剂、试剂与样品混合、移动扩散皿过程中试剂或样品不会进入吸收室,加样方便易操作,反应室和吸收室可分离,可对吸收室进行单独滴定,清洗方便。
文档编号G01N1/38GK201803890SQ201020561558
公开日2011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15日
发明者宋天文, 张永礼, 李丰超, 李成云, 林志祥, 秦小萍, 赵连权, 雷世清, 龚爱民 申请人:云南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