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散阻挡及其形成方法

文档序号:6946433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扩散阻挡及其形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涉及半导体装置制造技术,更具体地,涉及具有非晶钽铱扩散阻挡的 铜互连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集成电路装置尺寸持续减小以便实现更高的工作频率,更低的功耗,和整体 更高的生产率,通过所谓双金属镶嵌工艺形成的铜互连结构对于制造和性能两者都面临日 益增加的困难。具体地,由于互连特征尺寸(例如,铜线的宽度和通孔的尺寸)变得越来越 小,通过电镀用铜填充被蚀刻的沟槽/通孔变得更为困难。铜的电镀发生于铜仔晶层上,它 继而通过物理气相沉积(PVD)形成于衬垫材料的顶上。但是,因为铜仔晶层的有限的共形度,仔晶层可以在其中具有一或者更多的不连 续。在铜仔晶不连续的位置,其下的作为铜扩散阻挡工作的衬垫的表面(它通常是钽(Ta) 或者氮化钽(TaN))在PVD工艺之后变得暴露于空气并且被氧化。结果,铜的电镀不发生 于被氧化的衬垫表面的顶上,因为对于铜离子的电子的供给(它对于铜的电镀是必需的反 应)在被氧化的衬垫表面被抑制。结果,仔晶层的不连续部具有铜的界面,其中原子键这 样弱使得所述不连续在退火工艺期间作为空泡成核位置。退火工艺继而被用于生长大铜颗 粒,以提高互连系统的可靠性。随后,空泡成核位置在退火工艺期间或者在后续的形成其他 的金属层从而完成芯片制造的加热工艺期间引起空泡形成。还可能的是,空泡成核可以由 于电迁移或者其它应力引起的迁移现象的不利地影响芯片操作。总之,这样的空泡成核导 致低产率或者低的产品可靠性。

发明内容
在典型实施例中,用于半导体装置制造中的扩散阻挡的形成方法包括,通过物理 气相沉积(PVD)工艺在构图的层间电介质(ILD)层的上方沉积铱掺杂的钽基阻挡层,其中 阻挡层以至少60%的原子重量的铱浓度沉积,使得阻挡层具有所得的非晶结构。在另一实施例中,半导体装置的扩散阻挡结构包括形成于构图的层间电介质 (ILD)层上方的铱掺杂的钽基阻挡层;其中阻挡层以至少60%的原子重量的铱浓度形成, 使得阻挡层具有所得的非晶结构。在又一实施例中,形成半导体装置的方法包括在层间电介质(ILD)层中形成一或 者更多的双金属镶嵌沟槽和通孔结构图案,所述层间电介质层形成于下导体层上方;通过 物理气相沉积(PVD)工艺在构图的ILD层和下导体层的被暴露的部分上方沉积牺牲层;牺 牲层包括第一铱掺杂的钽基层;选择性地去除牺牲层的水平表面并且在下导体层中形成凹 坑(divot);并且,通过PVD在ILD层、保留的牺牲层的垂直部分、以及对应于凹坑的下导体 层的被暴露的部分上方沉积阻挡层,阻挡层包括第二铱掺杂的钽基层;其中牺牲层和阻挡 层两者都以至少60%的原子重量的铱浓度沉积以便具有所得的非晶结构。在又一实施例中,形成半导体装置的方法包括在层间电介质(ILD)层中形成通孔
4图案,层间电介质层形成于下导体层上方;通过物理气相沉积(PVD)工艺在构图的ILD层和 下导体层的被暴露的部分上方沉积牺牲层,牺牲层包括第一铱掺杂的钽基层;选择性地去 除牺牲层的水平表面并且在下导体层中形成凹坑;在ILD层中构图一或者更多的沟槽;通 过PVD,在ILD层、保留的牺牲层的垂直部分、和对应于凹坑的下导体层的被暴露的部分上 方沉积阻挡层,阻挡层包括第二铱掺杂的钽基层;其中牺牲层和阻挡层两者都以至少60% 的原子重量的铱浓度沉积以便具有所得的非晶结构。


参考示例的附图,其中相似的元件在几个图中被相似地编号图1 (a)至1 (e)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在半导体装置的制造中使用的形成 扩散阻挡的方法的系列截面图;图2(a)是示例的非晶,Ir掺杂的Ta膜的电子透射显微照片(TEM)图像;图2(b)是图2(a)的Ir掺杂的Ta膜的电子衍射图案图像;图3 (a)是Ru掺杂的TaN膜的TEM图像;图3(b)是图3(a)的Ru掺杂的Ta膜的电子衍射图案图像;图4(a)至4(e)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典型工艺流程步骤的顺序,引入 了非晶Ir掺杂的衬垫技术,并将牺牲衬垫步骤与通孔切割相关;以及图5(a)至5(f)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的典型工艺流程步骤的顺序,引 入了非晶Ir掺杂的衬垫技术,以及笔直(Spang)通孔形成。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对于铜形成解决空泡成核的问题,研究了例如钌(Ru)的稀有金属作为Ta衬 垫的替代材料。与Ta相反,Ru起铜电镀的仔晶层的作用。既便在铜仔晶层中存在不连续的 部分,任何Ru的暴露于空气的,不连续的部分都不被氧化并且因而起电镀仔晶层的作用。 但是,为了使Ru层与器件特征共形,其必须通过化学气相沉积(CVD)或者原子层沉积(ALD) 工艺而形成。这样的Ru的沉积要求另一工艺室,除了在真空连续群处理系统中的传统的Ta PVD室之外。不幸地,这导致生产成本的提高。另一已经被研究的解决方案是使用Ru掺杂Ta衬垫或者Ru掺杂TaN衬垫,替代 Ta和TaN衬垫材料。在该方案中的目的是具有既作为防止铜和水扩散的阻挡层,也作为电 镀仔晶层的衬垫材料。此外,通过使用Ru掺杂TaPVD,可以使用传统的PVD系统,没有添加 任何其它的工艺室。但是,在实际上,Ru掺杂Ta膜具有其中Ru晶体被埋藏于非晶Ta或者 TaN中的Ru晶体的多晶微结构。随后,Ru的晶界和Ru晶粒和Ta相的界面允许铜原子沿晶 界和界面扩散。因而,Ru掺杂Ta膜不起防止铜和水扩散的有效的扩散阻挡的作用,尽管它 起电镀仔晶层的作用。因而,在此公开的是可以被结合入PVD工艺的在半导体装置制造中使用的扩散阻 挡。简而言之,实施例使用铱(Ir)作为对于Ta的掺杂剂,并且以产生非晶微结构和/或完 全晶界填塞的成份和沉积条件。这样的非晶层的产生对于可扩展的铜金属化,无空泡的填 充是有利的。为了形成非晶膜,Ir掺杂的Ta基膜中Ir的浓度应当至少是大约60%原子重量。
实施例在此可以包括非晶和填塞的合金或者混合物,它继而还可以包括阻挡金属 氮化物形成(例如,α -Ta(Ir)和α -Ta(N, Ir)。这样的Ir掺杂的Ta膜可以使用Ir掺杂 Ta PVD靶通过PVD而形成。与Ru相反,Ir掺杂的Ta膜被调整为非晶的;因而,不存在铜快 速向外扩散进入周围的电介质的晶界。根据膜的具体成份,还可以存在热稳定的且形成良 好的扩散阻挡的高效晶界填塞,与稀释的Ta-Ru系统不同。因而,因为Ir掺杂的Ta膜的非 晶微结构,膜可以起扩散阻挡的作用,并且起铜沉积的电镀仔晶层的作用。还考虑了与TaN/Ta/Cu相似的具有Cu仔晶的双层,例如Ta (N, Ir) /Ta (Ir) /Cu。这 里,至少所述层的Ta(Ir)部具有非晶结构,尽管Ta(N,Ir)也可以是非晶的。另一方面,如 果对于电介质材料的粘合是足够的(并且极佳的扩散阻挡性能被建立),则可以省略双层。 在该情形中,仅使用了具有Cu仔晶的单层阻挡,例如α-Ta(Ir)/Cu或者α-Ta(N,Ir)/Cu。如也将在以下进一步详细讨论的,由于Ir掺杂的衬垫的形成在单个离子化的PVD 室中进行,所以工艺也与其它更为最近研发的技术相容。例如,Ir掺杂的衬垫技术可以被 使用,具有所谓“牺牲衬垫”或者“阻挡第一”(“barrier-first”)步骤,与通过第一衬垫 层进入下面的铜衬垫通孔切割相关,跟随着第二(Ir掺杂的)衬垫层和Cu仔晶的沉积。在 任何情形中,实施在此所公开的Ir掺杂的Ta膜作为铜金属镶嵌工艺中的衬垫材料的铜互 连系统可以具有高可靠性和高产率,因为在衬垫/铜界面的空泡成核位置的消除。现在参考图1(a),示出了描述双金属镶嵌互连工艺的截面图,本扩散阻挡实施 例可以被应用于该工艺。具体地,下金属层102具有形成于其上的层间电介质(ILD)层 104(例如,低K材料)。如所示出的,ILD层104以金属镶嵌方式被构图(即,具有通孔和沟 槽开口),通常以106被指示。随后,如在图1(b)中所示出的,Ir掺杂的Ta基阻挡层108 通过PVD被形成。更具体地,阻挡层108被形成,例如,通过DC磁电管溅射,使用包括Ta和 Ir的化合物PVD靶。再次,在典型实施例中,各成份的以原子重量的相对浓度对于Ta是大约40%或者 更少并且对于Ir是60%或者更多,使得阻挡层108具有非晶结构。铜仔晶层110随后通过 PVD形成于Ir掺杂的Ta层108的顶上,如在图1 (c)中所示出的。Ir掺杂的Ta和铜之间 的界面具有比传统Ta/Cu界面高的原子键或者结合。此外,形成于Ir掺杂的Ta层108的 顶上的铜仔晶层110既便在400°C被退火一小时之后也不显示团聚或者去润湿,而传统Ta/ Cu界面在相同的退火之后显示团聚。在图1(d)中,保留的铜填充112被电镀,跟随着如在 图1(e)中所示出的例如化学机械抛光(CMP)的其它传统金属镶嵌工艺和对于帽层(未示 出)的选择性的后续CVD。通过实施上述Ir掺杂的Ta衬垫形成的铜互连在后续的加热工艺期间不展示任何 可感知的空泡形成。实质上,因为非晶Ir掺杂的Ta的补偿效果,铜和Ir掺杂的Ta的界面 不具有不连续的仔晶部。因而,铜互连具有更高的电子迁移和应力迁移抵抗。如上面所介绍的,通过使用至少60%的Ir浓度,所得的被沉积的阻挡层具有非晶 结构。图2(a)是典型的非晶Ir掺杂的Ta膜的电子透射显微照片(TEM)图像。图2 (b)是 图2(a)的Ir掺杂的Ta膜的电子衍射图案的图像,它以图像中心的单个亮点的形式示出了 其非晶特性。通过对比的方式,图3(a)是Ru掺杂的TaN膜的TEM图像。图3 (b)是图3(a) 的Ru掺杂的Ta膜的电子衍射图案的图像,它在图像中以其以多个同心亮圆的形式示出了 其多晶特性。
6
如也在先前所指示的,Ir掺杂的衬垫技术可以与所谓“牺牲衬垫”或者与通孔切割 相关的“阻挡第一”步骤一起使用,通过第一衬垫层进入下面的铜衬垫,跟随着第二(Ir掺 杂的)衬垫层和Cu仔晶的沉积。图4(a)至4(e)示出了在该方面中的典型工艺流程步骤 的顺序。在图4(a)中,双金属镶嵌通孔/沟槽图案402和沟槽图案404形成于ILD层406 中,它继而在下面的布线层408上方形成。通孔/沟槽图案402的通孔部被蚀刻穿过帽层 410,停止于下面的布线层408上。在图4(b)中,牺牲衬垫412通过PVD被形成于结构的上方,其中牺牲衬垫412是 恰当的原子浓度的Ir掺杂的Ta或者TaN材料以便具有非晶结构。如随后在图4(c)中所 示出的,牺牲衬垫412的水平表面通过溅射被去除,例如,采用恰当的物质例如氩(Ar)离 子(由箭头所指示)。该工艺还导致在下面的布线层408的被暴露的部分中形成的不连续 414。随着不连续414的形成,上述类型的阻挡层416 (例如,非晶Ir掺杂的Ta)形成,跟随 着铜仔晶层418,如在图4(d)中所示出的。这跟随着以铜材料420完全填充金属镶嵌沟槽 和通孔结构,和后续的化学机械抛光(CMP),以便导致如同在图4(e)中所示出的结构。该装 置此后还根据已知的技术被处理。最后,图5(a)至5(f)示出了结合非晶Ir掺杂的衬垫技术和笔直通孔形成的典型 工艺流程步骤的顺序,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在图5(a)中,通孔502最初在ILD层504 中被界定,它继而形成于下面的布线层506的上方。通孔502被蚀刻穿过帽层508,停止于 下面的布线层506上。硬掩模层510 (例如,二氧化硅)也被示出形成于ILD层504上,它 例如可以是低k材料。在图5(b)中,牺牲层512通过PVD在该结构上方形成,其中牺牲层512是恰当的 原子浓度的Ir掺杂的Ta或者TaN材料以便具有非晶结构。如随后在图5(c)中所示出的, 牺牲衬垫512的水平表面通过溅射被去除,例如,采用恰当的物质例如氩(Ar)离子(由箭 头所指示)。该工艺还导致在下面的布线层506的被暴露的部分中形成的不连续514。此 时,沟槽结构516被构图并且被蚀刻进入ILD层504,根据如在图5(d)中所示出的已知技 术。参考图5(e),形成上述类型的阻挡层518 (例如,非晶Ir掺杂的Ta),跟随着铜仔 晶层520,如同在图4(d)中所示出的。这跟随着完全地以铜材料522填充金属镶嵌沟槽和 通孔结构,和后续的化学机械抛光(CMP)从而导致在图5(f)中所示出的结构。注意到,CMP 去除硬掩模层510。该装置此后根据已知的技术被处理。虽然本发明已经参考优选的实施例或多个实施例被描述,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可以理解,对于其的元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或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另 外,对于本发明的教导可以进行许多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或材料,而不脱离本发明的本 质范围。因此,本发明旨在不限于作为实现本发明所考虑的最优方式而所披露的具体实施 例,而是本发明将包括落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实施例。
权利要求
一种在半导体装置制造中使用的形成扩散阻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构图的层间电介质层上方,通过物理气相沉积工艺,沉积铱掺杂的钽基阻挡层;其中所述阻挡层以至少60%原子重量的铱浓度沉积,使得所述阻挡层具有所得的非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阻挡层包括非晶铱钽层和非晶铱钽氮化物层之ο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还包括通过物理气相沉积在所述阻挡层上形成铜仔晶层。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构图的层间电介质层在暴露其上沉积所述阻挡层 的下金属层的顶表面的双金属镶嵌配置中被构图。
5. 一种半导体装置的扩散阻挡结构,包括形成于构图的层间电介质层上方的铱掺杂的钽基阻挡层;其中所述阻挡层以至少60%的原子重量的铱浓度形成,使得所述阻挡层具有所得的非 晶结构。
6. 一种形成半导体装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层间电介质层中形成一或者更多的双金属镶嵌沟槽和通孔结构图案,所述层间电介 质层形成于下导体层上方;通过物理气相沉积工艺,在所述构图的层间电介质层和所述下导体层的被暴露的部分 上方沉积牺牲层,所述牺牲层包括第一铱掺杂的钽基层;选择性地去除所述牺牲层的水平表面并且在所述下导体层中形成凹坑;并且 通过物理气相沉积,在层间电介质层、保留的所述牺牲层的垂直部分、以及对应于所述 凹坑的所述下导体层的被暴露的部分上方沉积阻挡层,所述阻挡层包括第二铱掺杂的钽基 层;其中所述牺牲和阻挡层两者都以至少60%原子重量的铱浓度沉积以便具有所得的非 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中所述牺牲层包括非晶铱钽层和非晶铱钽氮化物层之ο
8.根据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中所述阻挡层包括非晶铱钽氮化物层。
9.根据权利要求7的方法,还包括通过物理气相沉积在所述阻挡层上形成铜仔晶层。
10.一种形成半导体装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层间电介质层中形成通孔图案,所述层间电介质层形成于下导体层的上方; 通过物理气相沉积工艺,在所述构图的层间电介质层和所述下导体层的被暴露的部分 上方沉积牺牲层,所述牺牲层包括第一铱掺杂的钽基层;选择性地去除所述牺牲层的水平表面并且在所述下导体层中形成凹坑; 在所述层间电介质层中构图一或者更多的沟槽;通过物理气相沉积,在层间电介质层、保留的所述牺牲层的垂直部分、以及对应于所述 凹坑的所述下导体层的被暴露的部分上方沉积阻挡层,所述阻挡层包括第二铱掺杂的钽基 层;其中所述牺牲和阻挡层两者都以至少60%的原子重量的铱浓度沉积,以便具有所得的 非晶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中所述牺牲层包括非晶铱钽层和非晶铱钽氮化物层之层。
12. 根据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中所述阻挡层包括非晶铱钽氮化物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1的方法,还包括通过物理气相沉积在所述阻挡层上形成铜仔晶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扩散阻挡及其形成方法。该在半导体装置的制造中使用的形成扩散阻挡的方法,包括在构图的层间电介质(ILD)层上方,通过物理气相沉积(PVD)工艺,沉积掺杂以铱的钽基阻挡层,其中所述阻挡层以至少60%原子重量的铱浓度沉积使得所述阻挡层具有所得的非晶结构。
文档编号H01L21/768GK101908501SQ20101019607
公开日2010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3日
发明者丹尼尔·C·埃德尔斯坦, 帕特里克·W·德黑文, 斯蒂芬·M·罗斯纳格尔, 杨智超, 菲利普·L·弗莱茨, 野上毅 申请人: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