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取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02200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液体取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样品取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体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在科技研发过程中,通常需要对样品、试剂进行取样和搅拌。目前,通常采用一个 独立的取样装置来进行样品、试剂的取样,再采用另一个独立的搅拌装置对取样好的样品、 试剂进行搅拌,以确保溶液的均勻和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实践中发现,取样装置与搅拌装置是彼此独立的,携带不便而且操作也不方便;另 外,当取样和搅拌结束之后,还有分别清洗取值装置和搅拌装置,清洗工作量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针提供了一种液态取样装置,具有搅拌功能;该液态取样装置携带、操 作方便,清洗工作量小。一种液态取样装置,包括摇臂1、针固定座2、复位弹簧3、导杆4、超声波震动器5、震动器安装套6以及取样 针7;所述针固定座2穿过所述摇臂1的通孔,并与所述摇臂1固定连接;所述针固定座2上设置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其中,所述第二通孔由上通孔和下 通孔构成,所述上通孔和下通孔同轴,并且所述下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上通孔的直径;所述取样针7穿过所述针固定座2的第一通孔,并且与所述针固定座2卡接;所述超声波震动器5内置在所述震动器安装套6内,所述振动器安装套6与所述 取样针7固定连接;所述导杆4 一端与所述振动器安装套6连接,另一端插入所述下通孔内并且与内 置在所述下通孔内的所述复位弹簧3的一端接触;所述复位弹簧3的直径大于所述上通孔的直径;所述导杆4的形状为上下开口中空桶状,所述超声波震动器5的电源线从所述导 杆4、所述复位弹簧3以及所述上通孔构成的通道伸出;所述取样针7的上端通过胶管与注射泵连接。可选地,所述针固定座2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方向相同,并且长度相同。可选地,所述取样针7穿过所述振动器安装套6上设置的通孔,与所述振动器安装 套6固定连接。可选地,所述针固定座2的下通孔的长度大于所述上通孔的长度。可选地,所述并且所述复位弹簧3的长度大于所述上通孔的长度。其中,当所述取样针7在垂直方向上发生碰撞时,所述取样针7相对于所述针固定 座2向上位移;当所述碰撞消除后,所述取样针2在所述复位弹簧3的作用下复位。可选地,所述针固定座2的投影为圆形或椭圆形。[0021 ] 可选地,所述针固定座2的剖面形状为T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态取样装置中,超声波震动器5内置在震动器安装套6内,而 且振动器安装套6又与取样针7固定连接;当需要取样时,取样针7通过上端的胶管和外接 的注射泵吸取样品或试剂,实现取样装置的功能;当需要对样品或试剂进行搅拌时,超声波 震动器5通电震动,从而带动取样针7和液体震动,从而实现搅拌装置的功能。本实用新型 将搅拌装置和取样装置合二为一,使携带、操作方便,清洗工作量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 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 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 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液体取样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一种液体取样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针提供一种液态取样装置,具有搅拌功能,该液态取样装置不仅携带、 操作方便,而且清洗工作量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 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 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液态取样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所 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态取样装置可以包括摇臂1、针固定座2、复位弹簧3、导杆4、超声波震动器5、震动器安装套6以及取样 针7;如图1所示,针固定座2穿过摇臂1的通孔,并与摇臂1固定连接;其中,针固定座2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其中,第二通孔由上通孔和下通 孔构成,上通孔和下通孔同轴,并且下通孔的直径大于上通孔的直径;如图1所示,取样针7穿过针固定座2的第一通孔,并且与针固定座2卡接;如图1所示,超声波震动器5内置在震动器安装套6内,振动器安装套6与取样针 7固定连接;如图1所示,可选地,取样针7穿过振动器安装套6上设置的通孔,与振动器安装 套6固定连接;如图1所示,导杆4 一端与振动器安装套6连接,另一端插入下通孔内并且与内置 在下通孔内的复位弹簧3的一端接触;其中,复位弹簧3的直径大于上通孔的直径,使得复位弹簧3插入上通孔;其中,导杆4的形状为上下开口中空桶状,超声波震动器5的电源线从导杆4、复位 弹簧3以及上通孔构成的通道伸出(图1未画出超声波震动器5的电源线);[0038]其中,取样针7的上端通过胶管与注射泵连接(图1未画出胶管与注射泵)。如图1所示,可选地,针固定座2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方向相同,并且长度相 同。如图1所示,可选地,针固定座2的下通孔的长度大于上通孔的长度。如图1所示,可选地,复位弹簧3的长度大于上通孔的长度。其中,当取样针7在垂直方向上发生碰撞时,取样针7相对于针固定座2向上位 移;当碰撞消除后,取样针7在复位弹簧3的作用下复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体取样装置 中,取样针7在垂直方向上发生碰撞时,可以相对于针固定座2向上位移(即针固定座2固 定不动,取样针7向上位移),因而取样针7不会因为垂直方向上发生碰撞而损坏,可以提高 取样针7的使用寿命;同时在碰撞消除后,取样针7可以在复位弹簧3的作用下复位,使得 液体取样装置的灵活性更强。可选地,针固定座2的投影为圆形或椭圆形。可选地,针固定座2的剖面形状为T形。其中,图1所示的剖面图是沿着图2中的虚线“A-B”进行切割时获得的,图2为图 1所示的一种液体取样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态取样装置中,超声波震动器5内置在震动器安装套6内,而 且振动器安装套6又与取样针7固定连接;当需要取样时,取样针7通过上端的胶管和外接 的注射泵吸取样品或试剂,实现取样装置的功能;当需要对样品或试剂进行搅拌时,超声波 震动器5通电震动,从而带动取样针7和液体震动,从而实现搅拌装置的功能。本实用新型 将搅拌装置和取样装置合二为一,使携带、操作方便,清洗工作量小。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态取样装置由于采用了超声波震动混勻,混勻速度快, 无机械运动,可做到免维护。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液态取样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 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 本实用新型;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1.一种液体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摇臂(1)、针固定座O)、复位弹簧(3)、导杆G)、超声波震动器(5)、震动器安装套(6) 以及取样针(7);所述针固定座O)穿过所述摇臂(1)的通孔,并与所述摇臂(1)固定连接;所述针固定座( 上设置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其中,所述第二通孔由上通孔和下通 孔构成,所述上通孔和下通孔同轴,并且所述下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上通孔的直径;所述取样针(7)穿过所述针固定座O)的第一通孔,并且与所述针固定座( 卡接;所述超声波震动器(5)内置在所述震动器安装套(6)内,所述振动器安装套(6)与所 述取样针(7)固定连接;所述导杆(4) 一端与所述振动器安装套(6)连接,另一端插入所述下通孔内并且与内 置在所述下通孔内的所述复位弹簧(3)的一端接触;所述复位弹簧(3)的直径大于所述上通孔的直径;所述导杆的形状为上下开口中空桶状,所述超声波震动器(5)的电源线从所述导 杆G)、所述复位弹簧(3)以及所述上通孔构成的通道伸出;所述取样针(7)的上端通过胶管与注射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固定座( 的第一通孔和 第二通孔的方向相同,并且长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针(7)穿过所述振动器 安装套(6)上设置的通孔,与所述振动器安装套(6)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固定座( 的下通孔的长 度大于所述上通孔的长度。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C3)的长度大于所 述上通孔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意一项所述的液体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取样针(7) 在垂直方向上发生碰撞时,所述取样针(7)相对于所述针固定座( 向上位移;当所述碰撞 消除后,所述取样针(7)在所述复位弹簧(3)的作用下复位。
7.根据权利要求1 5任意一项所述的液体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固定座(2) 的投影为圆形或椭圆形。
8.根据权利要求1 5任意一项所述的液体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固定座(2) 的剖面形状为T形。
专利摘要一种液体取样装置包括摇臂1、针固定座2、复位弹簧3、导杆4、超声波震动器5、震动器安装套6和取样针7;针固定座2穿过摇臂1的通孔与摇臂1固定;针固定座2设有第一、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由同轴的上、下通孔构成,下通孔直径大于上通孔直径;取样针7穿过第一通孔与针固定座2卡接;震动器5内置在安装套6内,安装套6与取样针7固定连接;导杆4一端与安装套6连接,另一端插入下通孔内与下通孔内的复位弹簧3一端接触;复位弹簧3直径大于上通孔直径;导杆4为上下开口中空桶状;震动器5电源线从导杆4、复位弹簧3和上通孔构成的通道伸出;取样针7上端经胶管与注射泵连接。该取样装置具有搅拌功能,携带、操作方便,清洗工作量小。
文档编号G01N1/14GK201859078SQ20102061344
公开日2011年6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8日
发明者席红波, 林日凯, 陈明峰 申请人:深圳市国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