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对轴颈径向尺寸自动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22076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轮对轴颈径向尺寸自动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类检修设备,尤其是一种轮对轴颈径向尺寸自动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还有针对轴类径向几何尺寸进行自动测量的设备,都是采用人工测量的方法,不仅测量数据不精确,而且工作量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测量轴径向尺寸的轮对轴颈径向尺寸自动测量装置。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轮对轴颈径向尺寸自动测量装置,包括中间设有半圆轴孔的框架,固定安装在所述框架两端的两个对应设置的位移传感器、步进电机和导轨,所述步进电机通过传动丝杠与浮动连接装置相连,所述浮动连接装置连接主动传动架;所述主动传动架可在所述导轨上滑动,并连接被动传动架;所述被动传动架连接所述位移传感器的测量杆。所述步进电机上连接有接近开关。所述被动传动架通过夹持环连接所述测量杆。本实用型新型的轮对轴颈径向尺寸自动测量装置的有益效果如下1、该装置能保持精密位移传感器的测量力的恒定,使测量结果保持高的精准度。2、测量原件的驱动采取超越传动方式,使驱动传动力不影响测量力。又能有效的驱动测量原件的动作。3、该装置采用高精度电感传感器,使得测量结果更精准,能实现自动测量的数据4、该装置采用高精度移动装置,能适应自动化设备在测量轴颈时,轴颈的通过空间的要求,能保证轴颈在通过检测设备时装置的安全性。5、该装置具有广泛的兼容性,他它能够测量直径大小不同的各种轴颈产品。6、驱动系统采取浮动连接,能消除传动系统的因加工、安装误差造成的传动件运动干涉,使驱动传动平顺可靠。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轮对轴颈径向尺寸自动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轮对轴颈径向尺寸自动测量装置,包括中间设有半圆轴孔的框架1,固定安装在所述框架1两端的两个对应设置的位移传感器2、步进电机3和导轨7,所述步进电机3通过传动丝杠4与浮动连接装置5相连,所述浮动连接装置5连接
3主动传动架6 ;所述主动传动架6可在所述导轨7上滑动,并连接被动传动架8 ;所述被动传动架8连接所述位移传感器2的测量杆9。所述被动传动架8通过夹持环10连接所述测量杆9。所述步进电机3上连接有接近开关11。本实用新型的轮对轴颈径向尺寸自动测量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如图1所示,该装置有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框架1,它具有良好的平度和刚度, 用于个原件的固定,保持个功能原件的正确相对位置。第二部分为驱动部分,由于牵拉位移传感器2的测量杆9,使其收回至压缩状态,以形成被检测轴颈的进入检测位的空间,以保护位移传感器2的测量杆9不会因被测量轴颈的进入,使二者发生碰撞损坏。当需要测量时。牵拉力反向加力,位移传感器2在自身内部弹力的作用下,测量杆 9弹出,使测量杆9的测量刃口接触被测量轴颈,此时牵拉机构在联动驱动机构的超越传动功能作用下,位移传感器2不受驱动牵拉力的作用,处完全自由状态,其测量力完全取决于位移传感器2的自身予设定的测量力,不会因外力的加入,增加或减少加载到测量轴颈上的测量力量,而影响测量结果。第三部分为牵拉限位开关,用于管理主动连接传动架的起始和停止位置,当该被动连接架8到达量接近开关11位置时,分别使两接近开关11状态反转,指令步进电机3停止转动。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轮对轴颈径向尺寸自动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设有半圆轴孔的框架,固定安装在所述框架两端的两个对应设置的位移传感器、步进电机和导轨,所述步进电机通过传动丝杠与浮动连接装置相连,所述浮动连接装置连接主动传动架;所述主动传动架可在所述导轨上滑动,并连接被动传动架;所述被动传动架连接所述位移传感器的测量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对轴颈径向尺寸自动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步进电机上连接有接近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对轴颈径向尺寸自动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传动架通过夹持环连接所述测量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测量轴颈径向尺寸的轮对轴颈径向尺寸自动测量装置,包括中间设有半圆轴孔的框架,固定安装在所述框架两端的两个对应设置的位移传感器、步进电机和导轨,所述步进电机通过传动丝杠与浮动连接装置相连,所述浮动连接装置连接主动传动架;所述主动传动架可在所述导轨上滑动,并连接被动传动架;所述被动传动架连接所述位移传感器的测量杆。本实用型新型的轮对轴颈径向尺寸自动测量装置能保持精密位移传感器的测量力的恒定,使测量结果保持高的精准度;采取浮动连接,能消除传动系统的因加工、安装误差造成的传动件运动干涉,使驱动传动平顺可靠。
文档编号G01B21/00GK202182709SQ20112030663
公开日2012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2日
发明者陈树申 申请人:北京新联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