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瓶子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25333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瓶子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瓶子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玻璃制造行业中,玻璃瓶子在制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涨身、变形、超高等缺陷, 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因此玻璃瓶子均需要检测合格后才能投入市场目前,对玻璃瓶子的检测一般是通过人工目测及游标卡尺来测量。但是,大批量的生产不可能对每一个产品均进行检查,因此,检测的数量与产量相差很大的,容易造成缺陷产品流入市场。另外,人工目测会随着人的精神状态、判断技能而存在不稳定性,容易造成漏检。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准确性高的瓶子检测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瓶子检测装置,包括两个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支柱、用于固定所述支柱的底座及设于所述支柱上的检测部件;所述检测部件包括固定块及检测块,所述固定块上设有通孔,所述检测块设于所述通孔内沿所述通孔滑动并通过螺栓固定。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固定块套设于所述支柱上沿所述支柱上下滑动并通过螺栓固定。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检测部件的数量为3飞个。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检测块为“L”字形。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检测块为“ T ”字形。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底座高为50 70 mm,长为45 55 mm,宽为45 55 mm。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支柱高为380 400 mm,长为24l6 mm,宽为24l6 mm。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固定块高为27 33 mm,长为60 70 mm,宽为50 60 mm。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固定块上的通孔高为25. 516 mm,宽为纩11 mm,所述检测块与所述通孔相适配,所述检测块设于所述通孔内并沿所述通孔滑动。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将两个检测机构对称放置,检测过程中将标准瓶子置于两个检测机构之间,通过螺栓调整并固定检测块及固定块的位置,使标准瓶子的瓶顶,瓶身,瓶颈,瓶脚等位置分别与两侧的检测块贴近并预留广2 mm的间隙,固定后,取出标准瓶子,使两个检测机构之间形成空隙。将待测瓶子沿输送带一个个地输送至两个检测机构之间,当待测瓶子的尺寸合格时,瓶子能顺利通过两个检测机构之间的空隙中,并沿输送带输送至操作员处;当待测瓶子出现涨身、变形、超高等缺陷时,则不能通过两个检测机构之间的空隙,此时,其他待测瓶子会在缓冲区中来回输送,当操作员发现输送带上没有瓶子输送过来时,证明有异形瓶卡在两个检测机构之间,操作员可取走缺陷产品,继续检测。使用检测装置代替人工检测大大地减轻了操作员的工作难度及工作量,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效率更高,同时也保障了产品的出厂质量,满足用户的需求。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瓶子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所述瓶子检测装置包括两个检测机构1,所述检测机构1包括支柱 11、用于固定所述支柱11的底座12及设于所述支柱11上的检测部件13。所述检测部件 13包括固定块131及检测块132,所述固定块131上设有通孔,所述检测块132设于所述通孔内沿所述通孔滑动并通过螺栓固定。将两个检测机构1对称放置,检测过程中将标准瓶子置于两个检测机构1之间,通过螺栓调整并固定检测块132的位置,使两侧的检测块132分别贴近标准瓶子并预留广2 mm的间隙,固定后,取出标准瓶子,使两个检测机构1之间形成空隙。将待测瓶子沿输送带一个个地输送至两个检测机构1之间,当待测瓶子的尺寸合格时,瓶子能顺利通过两个检测机构1之间的空隙中,并沿输送带输送至操作员处;当待测瓶子出现涨身、变形、超高等缺陷时,则不能通过两个检测机构1之间的空隙,此时,其他待测瓶子会在缓冲区中来回输送,当操作员发现输送带上没有瓶子输送过来时,证明有异形瓶卡在两个检测机构1之间, 操作员可取走缺陷产品,继续检测,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效率更高。需要说明的是,在检测过程中,要确保两个检测机构1在同一水平线上,且两个检测机构1上检测块132的高度相互对称。更佳地,所述固定块131套设于所述支柱11上沿所述支柱11上下滑动并通过螺
栓固定。检测块132设于固定块131上通孔内,当固定块131沿支柱11上下滑动时,检测块132随着固定块131上下滑动。在检测过程中,将标准瓶子置于两个检测机构之间,调节螺栓的松紧度,使检测部件13沿支柱11上下滑动,让标准瓶子的瓶顶,瓶身,瓶颈,瓶脚等关键位置分别与两侧的检测块132置于同一高度,此时拧紧螺栓,使固定块131固定。更佳地,所述检测部件13的数量为3飞个。通过检测部件13可有效检测瓶子关键部位的宽度,优选地,检测部件13的数量为4个,检测部件13由上至下依次置于瓶子的瓶顶,瓶身,瓶颈,瓶脚等位置,以测量瓶子的高度及关键位置的宽度。更佳地,所述检测块132可以为“L”字形或“T”字形。“L”字形及“T”字形的检测块132可有效增大与瓶子的接触面积,使得瓶子与检测块132初接触点形成一段弧形,缓冲瓶子与检测块132间的碰撞,避免因强烈碰撞而崩破。更佳地,所述底座12高为50 70 mm,长为45 55 mm,宽为45 55 mm。底座12可有效支撑并固定支柱11,优选地,底座12高为60 mm,长为50 mm,宽为50 mm。更佳地,所述支柱11高为380 400 mm,长为2416 mm,宽为对 沈mm。支柱11可固定检测部件13的高度,支柱11的长度及宽度小于底座12的长度及宽度,利于底座12对支柱11的支撑。优选地,支柱11高为388 IM,长为25 mm,宽为25 mm。更佳地,所述固定块131高为27 33 mm,长为60 70 mm,宽为50 60 mm。固定块131 的长度及宽度大于支柱11的长度及宽度,使得固定块131可套设于所述支柱11上沿所述支柱11上下滑动。优选地,固定块131长为65 mm,宽为54. 5 mm。更佳地,所述固定块131上的通孔高为25. 5^26 mm,宽为9 11 mm,所述检测块132 与所述通孔相适配,所述检测块132设于所述通孔内并沿所述通孔滑动。优选地,固定块 131上的通孔高为25. 5 mm,宽为10 mm,相应地,检测块132与通孔的接触处的高为23 mm,宽为 7 mm。由上可知,通过所述瓶子检测装置,根据标准瓶子的尺寸调节两个检测机构1之间的空隙,使待测瓶子沿输送带一个个地输送至两个检测机构1的空隙之间,以此判断待测瓶子的尺寸是否合格,这大大地减轻了操作员的工作难度及工作量,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效率更高,同时也保障了产品的出厂质量,满足用户的需求。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瓶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子检测装置包括两个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支柱、用于固定所述支柱的底座及设于所述支柱上的检测部件;所述检测部件包括固定块及检测块,所述固定块上设有通孔,所述检测块设于所述通孔内沿所述通孔滑动并通过螺栓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套设于所述支柱上沿所述支柱上下滑动并通过螺栓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部件的数量为3飞个。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块为“L”字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块为“T”字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高为5(T70mm,长为 45 55 mm,宽为 45 55 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高为38(T400mm,长为 24 26 mm,宽为 24 26 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高为27 33mm,长为 60 70腿,宽为50 60腿。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上的通孔高为25.5^26 mm,宽为纩11 mm,所述检测块与所述通孔相适配,所述检测块设于所述通孔内并沿所述通孔滑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瓶子检测装置,包括两个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支柱、用于固定所述支柱的底座及设于所述支柱上的检测部件;所述检测部件包括固定块及检测块,所述固定块上设有通孔,所述检测块设于所述通孔内沿所述通孔滑动并通过螺栓固定。采用本实用新型,利用检测装置代替人工检测大大地减轻了操作员的工作难度及工作量,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效率更高,同时也保障了产品的出厂质量,满足用户的需求。
文档编号G01B5/30GK202229707SQ20112036818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9日
发明者李智校 申请人:佛山华兴玻璃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