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测试用探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29408阅读:22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锂电池测试用探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电池充放电测试用具,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测试用探针。
背景技术
在锂电池充放电检测过程中,需要测量电池正负极的引流和电压,传统的手工作业方法是,使用螺栓或鳄鱼夹进行连接,但测量精度不佳,电阻值不稳定。后使用探针进行连接,如中国实用新型公开的《锂电池探针夹具》(CN201945609U),包括探针主体、限位柱和弹簧,探针主体一端为针头,限位柱位于探针主体的中部,弹簧套装在探针主体的下部,弹簧的一端顶在针头上端,另一端顶在限位柱的下端,所述限位柱的上端安装限位卡环,所述限位卡环套装在探针主体上。在使用时,探针主体底端的针头与电极连接,过电压由探针顶端引线导出,测得过电压。而过电流的测量,则需要通过另一路探针或金属管测得。依据现有的探针结构,过电流和过电压的检测需要通过两路测量电路完成,同时, 过电流和电压部分探针的弹簧压力都很小,通常只能满足6A以下过电流的能力,越来越不能适应锂电池检测工作的需要。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电池测试用探针,通过对结构的改进,同时获得电流电压值,简化检测电路,且提高了过电流的能力,适应锂电池检测工作的需要。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锂电池测试用探针,包括探针导柱、限位挡圈及弹簧,所述限位挡圈位于所述探针导柱的中部,所述弹簧位于限位挡圈的上方,其底端抵于该限位挡圈上,所述探针导柱的底端设有探针,包括设置于所述限位挡圈下方的过电流探针机构,所述过电流探针机构由探针安装铜套及复数个电流探针组件构成,所述探针安装铜套套设于所述探针导柱外侧,探针安装铜套与所述探针之间设有绝缘套,所述探针安装铜套的壁缘上与探针导柱的中心轴平行开设有复数个安装孔,每一所述安装孔内安装一所述电流探针组件,所述电流探针组件由调节弹簧及电流探针组成, 所述调节弹簧的顶端经螺钉与所述探针安装铜套连接,调节弹簧底端与所述电流探针连接,所述电流探针及所述探针的底端均位于所述探针安装铜套壁缘的外侧。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过电流探针机构位于限位挡圈下方,由探针安装铜套套设于探针导柱外,可通过螺纹等其他方式进行连接固定,复数个电流探针组件设置于探针安装铜套内,电流探针组件的数量及每个电流探针的直径由过电流大小决定,满足对大电流测量的需求。所述探针导柱下方设置探针,即位于探针安装铜套的内侧,探针用于测量过电压,探针与周围的电流探针之间设有绝缘套,从而实现过电流与过电压的同时检测。使用时,电流探针及探针分别一并与等测电池电极接触,电流探针依靠其顶端的调节弹簧,调整电流探针底端与电极的接触位置及接触压力,减小接触电阻,而对电压检测的探针则通过套于探针导柱外侧的弹簧进行接触压力的调整,确保测量电阻值的稳定性,提高测量值的准确性。[0007]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探针导柱轴向设有通孔,所述探针经针套设置于所述探针导柱的底端,与探针连接的电压引线经所述通孔导出。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探针导柱外壁呈阶梯状,所述限位挡圈的下方为探针导柱的小径端,所述小径端的外壁上设有螺纹,所述限位挡圈内缘及所述探针安装铜套上部内缘设有内螺纹,分别与所述探针导柱小径端螺纹连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限位挡圈与所述探针安装铜套为一体结构。另一种技术方案为,所述探针导柱外壁呈阶梯状,所述限位挡圈位于台阶处,并与所述探针导柱一体结构,所述限位挡圈的下方为探针导柱的小径端,所述小径端的外壁上设有螺纹,所述探针安装铜套上部内缘设有内螺纹,所述探针安装铜套与所述探针导柱小径端螺纹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探针安装铜套内设有至少3个电流探针组件,以环形均布于所述探针安装铜套的壁缘上。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探针的针端呈锯齿形,具有多个与待测产品接触的接触点, 提闻接触稳定性,减小接触电阻。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I.本实用新型在探针的外围设置探针安装铜套,将复数个电流探针组件设置于其缘壁轴向开设的安装孔内,探针安装铜套与探针之间设置绝缘套,在检测时,过电压经探针被引出,过电流则经电流探针被引出,实现过电压与过电流一并被测出,简化测量电路,提高检测效率;2.由于过电流经多个电流探针分流后获得检测值,因而提高了探针过电流能力, 可达到IOA以上,拓展了检测使用范围;3.通过环布于探针周围的多个电流探针,依靠调整电流探针尾端的调节弹簧,提闻电流探针与待测广品的接触稳定性,大大减小电流探针及探针与电极之间接触电阻,提高测量的精度。

图I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半剖示意图。其中1、探针导柱;2、弹黃;3、限位挡圈;4、螺钉;5、调节弹黃;6、电流探针;7、探针;8、针套;9、绝缘套;10、探针安装铜套;11、电压引线;12、电流引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图I所示,一种锂电池测试用探针,包括探针导柱I、过电流探针机构、限位挡圈3及弹簧2,所述限位挡圈3位于所述探针导柱I的中部,所述弹簧2位于限位挡圈3的上方,其底端抵于该限位挡圈3上,所述探针导柱I的底端设有探针7,所述过电流探针机构设置于所述限位挡圈3下方,所述过电流探针机构由探针安装铜套10及4个电流探针组件构成,所述探针安装铜套10套设于所述探针导柱I外侧,探针安装铜套10与所述探针7之间设有绝缘套9,所述探针安装铜套10的壁缘上与探针导柱的中心轴平行开设有4个安装孔,以环形均布于所述探针安装铜套10的壁缘上,每一所述安装孔内安装一所述电流探针组件,所述电流探针组件由调节弹簧5及电流探针6组成,所述调节弹簧5的顶端经螺钉4与所述探针安装铜套10连接,调节弹簧5底端与所述电流探针6连接,所述电流探针6及所述探针7的底端均位于所述探针安装铜套10壁缘的外侧。如图2所示,所述探针导柱I轴向设有通孔,所述探针7经针套8设置于所述探针导柱I的底端,所述探针7针端呈锯齿形,尾端的电压引线11经所述通孔导出。所述探针导柱I外壁呈阶梯状,所述限位挡圈3的下方为探针导柱I的小径端,所述小径端的外壁上设有螺纹,所述限位挡圈3内缘及所述探针安装铜套10上部内缘设有内螺纹,分别与所述探针导柱I小径端螺纹连接。在使用时,探针7针端的锯齿形针头与待测电池电极连接,接触压力由套于探针导柱I上的弹簧2调节,测得过电压由针尾的电压引线11导出,探针7四周的电流探针6 在探针7下压时一并与待测电池电极连接,接触压力由与每个电流探针6尾部连接的调节弹簧5调整,测得的过电流经与探针导柱I连接的电流引线12导出,从而测得过电压及过电流。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结构基本相似,不同点在于所述探针导柱外壁呈阶梯状,所述限位挡圈位于台阶处,并与所述探针导柱(也可是与探针安装铜套)一体结构,所述限位挡圈的下方为探针导柱的小径端,所述小径端的外壁上设有螺纹,所述探针安装铜套上部内缘设有内螺纹,所述探针安装铜套与所述探针导柱小径端螺纹连接。
权利要求1.一种锂电池测试用探针,包括探针导柱、限位挡圈及弹簧,所述限位挡圈位于所述探针导柱的中部,所述弹簧位于限位挡圈的上方,其底端抵于该限位挡圈上,所述探针导柱的底端设有探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限位挡圈下方的过电流探针机构,所述过电流探针机构由探针安装铜套及复数个电流探针组件构成,所述探针安装铜套套设于所述探针导柱外侧,探针安装铜套与所述探针之间设有绝缘套,所述探针安装铜套的壁缘上与探针导柱的中心轴平行开设有复数个安装孔,每一所述安装孔内安装一所述电流探针组件, 所述电流探针组件由调节弹簧及电流探针组成,所述调节弹簧的顶端经螺钉与所述探针安装铜套连接,调节弹簧底端与所述电流探针连接,所述电流探针及所述探针的底端均位于所述探针安装铜套壁缘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锂电池测试用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导柱轴向设有通孔,所述探针经针套设置于所述探针导柱的底端,与探针连接的电压引线经所述通孔导出。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锂电池测试用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导柱外壁呈阶梯状,所述限位挡圈的下方为探针导柱的小径端,所述小径端的外壁上设有螺纹,所述限位挡圈内缘及所述探针安装铜套上部内缘设有内螺纹,分别与所述探针导柱小径端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电池测试用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挡圈与所述探针安装铜套为一体结构。
5. 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锂电池测试用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导柱外壁呈阶梯状,所述限位挡圈位于台阶处,并与所述探针导柱一体结构,所述限位挡圈的下方为探针导柱的小径端,所述小径端的外壁上设有螺纹,所述探针安装铜套上部内缘设有内螺纹,所述探针安装铜套与所述探针导柱小径端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锂电池测试用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安装铜套内设有至少3个电流探针组件,以环形均布于所述探针安装铜套的壁缘上。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锂电池测试用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的针端呈锯齿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测试用探针,包括探针导柱、探针、限位挡圈及弹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限位挡圈下方的过电流探针机构,所述过电流探针机构由探针安装铜套及复数个电流探针组件构成,所述探针安装铜套套设于所述探针导柱外侧,探针安装铜套与所述探针之间设有绝缘套,所述探针安装铜套的壁缘上与探针导柱的中心轴平行开设有复数个安装孔,每一所述安装孔内安装一所述电流探针组件,所述电流探针组件由调节弹簧及电流探针组成,所述电流探针及所述探针的底端均位于所述探针安装铜套壁缘的外侧。本实用新型在探针外围设置过电流探针机构,实现电流电压的一并测量,简化检测电路,同时由多个电流探针分流电流,提高过电流能力。
文档编号G01R31/36GK202351277SQ20112044338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0日
发明者沈弘坤 申请人:苏州星恒电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