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转向器输入轴扭矩的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33259阅读:6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汽车转向器输入轴扭矩的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测量工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转向器输入轴扭矩的测量
>J-U ρ α装直。
背景技术
汽车动力转向系统是一套用来改变或恢复汽车行驶方向的专设机构,转向系统 按转向能源的不同可分为机械转向系和动力转向系两大类。传统的机械转向系完全依靠驾驶员作用力来操作方向盘使车辆转向,而动力转向系则兼用驾驶员作用力和发动机动力,汽车转向所需的能量,只有一小部分由驾驶员提供,大部分则是由发动机通过转向泵和转向器等一套加力装置提供。转向器是汽车动力转向系统中的传动装置,其功能是将作用于转向盘的力传递到拉杆以带动车轮转向。转向器的输入轴扭矩,来源于转向器本身内部的阻力,直接影响着车辆转向力的大小,是转向器的一项重要的性能指标。目前专业的转向器生产厂家对输入轴扭矩的测量都是在试验台架上实现测量的,因测量需花费时间较长,很难做到100%出厂检测。而整车厂大多因无相应设备,只认可供应商提供的检测报告,在进厂时则不再对转向器输入轴扭矩进行检测。目前,有些整车厂通过利用专用的仪器套于汽车方向盘,进而实现对整车转向力的测量,但却无法对转向器端的转向力进行测量。
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转向器输入轴扭矩的测量装置,使用操作方便简单,能够实现快速测量。—种汽车转向器输入轴扭矩的测量装置,包括花键扣;所述的花键扣上固设有万向节叉,所述的万向节叉两臂间设有万向节;所述的万向节的两个传动端分别与万向节叉两臂相固定,万向节的转动端上固定有转动件。优选地,所述的转动件为螺栓,所述的万向节转动端上开有与螺栓配合的螺孔;使得装置可以配合各种扭力扳手测量扭矩,且螺栓头磨损后可更换。优选地,所述的万向节的转动端与转动件为一体式,所述的转动件外端的横截面呈正六边形;使得转动件磨损后可拆卸更换。优选地,所述的花键扣两臂上均开有通孔;便于紧固花键。优选地,所述的花键扣与万向节叉接合成一体;结合紧固。本实用新型利用万向传动,可在整车厂实现测量转向器端的转向力,相比台架测量,使用操作更加简单,携带方便,能够实现快速测量,填补了整车厂对转向器输入轴扭矩无测量设备的空白;且本实用新型采用万向节作为传动器件,即使在狭小的驾驶室内也可进行测量。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为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测量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如图I所示,一种汽车转向器输入轴扭矩的测量装置,包括花键扣I ;花键扣I与转向器输入轴的花键相配合;花键扣I两臂上均开有通孔,花键扣I上固设有万向节叉2,花键扣I与万向节叉2接合成一体;万向节叉2两臂间设有万向节3 ;万向节3的两个传动端分别与万向节叉2两臂相固定,万向节3的转动端上开有螺孔并设有与螺孔配合的螺栓4。利用本实施方式装置进厂测量汽车转向器输入轴的扭矩时,首先将花键扣I套于输入轴的花键上,将一锁紧螺栓穿过花键扣I上的通孔,并用锁紧螺母与锁紧螺栓配合将花键扣I锁紧,使得花键扣I与花键紧固;然后使用扭力扳手接上套筒后套于螺栓4的螺栓头上,转动扭力扳手若干圈后,通过扭力扳手上的电子读数就可测量得到转向器输入轴的扭矩。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转向器输入轴扭矩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花键扣(I);所述的花键扣(I)上固设有万向节叉(2),所述的万向节叉⑵两臂间设有万向节(3);所述的万向节(3)的两个传动端分别与万向节叉(2)两臂相固定,万向节(3)的转动端上固定有转动件。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转向器输入轴扭矩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件为螺栓(4),所述的万向节(3)转动端上开有与螺栓(4)配合的螺孔。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转向器输入轴扭矩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万向节(3)的转动端与转动件为一体式,所述的转动件外端的横截面呈正六边形。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汽车转向器输入轴扭矩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花键扣(I)两臂上均开有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汽车转向器输入轴扭矩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花键扣(I)与万向节叉(2)接合成一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转向器输入轴扭矩的测量装置,包括花键扣;花键扣上固设有万向节叉,万向节叉两臂间设有万向节;万向节的两个传动端分别与万向节叉两臂相固定,万向节的转动端上固定有转动件。本实用新型利用万向传动,可在整车厂实现测量转向器端的转向力,相比台架测量,使用操作更加简单,携带方便,能够实现快速测量,填补了整车厂对转向器输入轴扭矩无测量设备的空白;且本实用新型采用万向节作为传动器件,即使在狭小的驾驶室内也可进行测量。
文档编号G01L3/00GK202393538SQ20112051339
公开日2012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9日
发明者李丹刚, 顾伟明 申请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金刚汽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