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六速粘度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36957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六速粘度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粘度測量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ー种电动六速粘度计。
背景技术
当ー种液体相对于其他固体、气体运动,或同种液体内各部分之间有相对运动时,接触面之间存在摩擦力。这种性质称为液体的粘滞性。粘滞力的方向平行于接触面,且使速度较快的物体減速,其大小与接触面面积以及接触面处的速度梯度成正比,比例系数Π称为粘度。n表征液体粘滞性的強弱,測定n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I)泊肃叶法,通过测定在恒定压强差作用下,流经一毛细管的液体流量来求;(2)转筒法,在两同轴圆筒间充以待测液体,外筒作匀速转动,测内筒受到的粘滞力矩;(3)阻尼法,測定扭摆、弹簧振子等在液体中运动周期或振幅的改变;(4)落球法,通过测量小球在液体中下落的运动状态来求。对液体粘滞性的研究在物理学、化学化工、生物工程、医疗、航空航天、水利、机械润滑和液 压传动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在測量液体粘度时,常用的仪器是粘度计,目前市面上的粘度计虽然种类较多,但存在结构复杂、測量步骤繁琐、电机转速不易调节、測量结果不够精确等缺陷,制约了其适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六速粘度计,它可进行各流变參数的測量,根据多点測量数值绘制流变曲线,确定液体在流动过程中的流型,选用合适的计算公式,对非牛顿流体进行较精确的测量,用于现场钻井液流变參数的研究分析,同时,可进行动、静切力、流性指数和稠度系数等一系列技术參数的測定,有利于安全、快速、科学钻井的需要,具有操作方便,测试准确的特点。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齿轮箱盖I、齿轮箱体2、主动同步带轮3、同步带4、护板5、电机6、电机座7、第一立柱8、第二立柱9、旋钮10、底座11、托板12、杯体13、转筒组件14、指针15、放大镜16、护罩17和测量组件18,齿轮箱体2的ー侧下端套接在转筒组件14的外壁上,转筒组件14与测量组件18连接,齿轮箱体2上部设置有齿轮箱盖1,测量组件18穿出齿轮箱盖I的部分套接有护罩17,且齿轮箱盖I的一侧设置有放大镜16,放大镜16下部设置有指针15 ;测量组件18下端设置有杯体13,杯体13底部设置有托板12,托板12的一端通过旋钮10与第一立柱8、第二立柱9的下部连接;齿轮箱体2的另ー侧内部设置有主动同步带轮3,且主动同步带轮3通过同步带4与转筒组件14连接,主动同步带轮3与齿轮箱体2外部下端的电机6连接,且电机6外部设置有护板5,电机6底部设置有电机座7,电机座7的底部与第一立柱8、第二立柱9的上端连接,且第一立柱8、第二立柱9的末端与底座11连接。所述的测量组件18包含弹簧座18-1、调整环18-2、夹紧环18_3、上簧座18_4、扭结18-5、第一紧定螺钉18-6、弹簧18-7、芯轴18_8、第二紧定螺钉18_9、下簧座18-10、刻度盘18-11、刻度盘座18-12、内筒轴18-13、内筒18-14和下转筒18-15,内筒轴18-13上端同轴连接有芯轴18-8,且内筒轴18-13与芯轴18-8的连接处设置有下簧座18-10,芯轴18_8的上部和顶部分别设置有扭结18-5和上簧座18-4,且上簧座18-4与扭结18_5之间、扭结18-5与下簧座18-10之间均设 置有弹簧18-7,且弹簧18_7套接在芯轴18_8外侧,扭结18_5外侧套接有夹紧环18-3,夹紧环18-3与弹簧18-7外部设置有调整环18_2,且调整环18_2、夹紧环18-3通过第一紧定螺钉18-6固定,调整环18-2外壁设置有弹簧座18_1,且弹簧座18-1的下端与齿轮箱盖I相配合;下簧座18-10外壁通过第二紧定螺钉18-9设置有刻度盘座18-12,刻度盘座18-12上通过螺钉固定有刻度盘18-11,且刻度盘18-11设置在指针15、放大镜16的下方;刻度盘座18-12下方的内筒轴18-13外壁设置有转筒组件14,内筒轴18-13的末端设置有内筒18-14,内筒18-14外部设置有下转筒18-15。所述的转筒组件14包含第一 85轴承14-1、轴盘14_2、从动同步带轮14_3、第三紧定螺钉14-4、轴套14-5、第一 102轴承14_6、定位套14_7、第二 102轴承14_8、第一轴用挡圈14-9、第二 85轴承14-10、轴承盖14-11、第二轴用挡圈14-12、卡圈14-13和上转筒14-14,轴套14-5套接在刻度盘座18-12下方的内筒轴18-13外壁上,且其两端与内筒轴18-13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第一 85轴承14-1和第二 85轴承14-10,轴套14_5上端外壁设置有轴盘14-2,轴盘14-2下方的轴套14-5外壁上通过第一 102轴承14_6和第二 102轴承14_8设置有上转筒14-14,且第一 102轴承14-6和第二 102轴承14_8之间设置有定位套14_7,第ニ 102轴承14-8下端设置有第一轴用挡圈14-9 ;上转筒14-14上端外壁通过第三紧定螺钉14-4设置有从动同步带轮14-3,且从动同步带轮14-3通过同步带4与主动同步带轮3连接,上转筒14-14下端与下转筒18-15上端连接;轴套14-5下端的内筒轴18-13上依次套接有轴承盖14-11、第二轴用挡圈14-12和卡圈14-13。本实用新型内部设置有电器操作系统,且外部设置有与电器操作系统连接的操作面板。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对牛顿流体液体流动服从于牛顿内摩擦定律,塑性流体流动服从于宾汉公式,假塑流体和膨胀流体流动服从于冥函数式。以电机6为动力,被测液体处于两个同心圆筒间的环形空间内。通过变速传动,下转筒18-15以恒速旋转,下转筒18-15通过被测液体作用于内筒产生ー个转矩,使同扭簧连接的内筒18-14旋转了一个相应角度,依据牛顿定律,该转角的大小与液体的粘度成正比,于是液体粘度的测量转为内筒18-14转角的测量,反映在刻度盘18-11的表针读数,通过计算即为液体粘度、切应力。电器操作系统是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机械式产品的不同之处。本实用新型通过面板的操作选择电机转速,选择结果经电路系统传递后可以精确控制电机转速与选择结果同步,较之传统机械式产品结果更加精确,操作更加简便。本实用新型可进行各流变參数的測量,根据多点測量数值绘制流变曲线,确定液体在流动过程中的流型,选用合适的计算公式,对非牛顿流体进行较精确的测量,用于现场钻井液流变參数的研究分析,同时,可进行动、静切力、流性指数和稠度系数等一系列技术參数的測定,有利于安全、快速、科学钻井的需要,具有操作方便,测试准确的特点。

[0013]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测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转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參照图I-图3,本具体实施方式
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齿轮箱盖I、齿轮箱体
2、主动同步带轮3、同步带4、护板5、电机6、电机座7、第一立柱8、第二立柱9、旋钮10、底座11、托板12、杯体13、转筒组件14、指针15、放大镜16、护罩17和测量组件18,齿轮箱体2的ー侧下端套接在转筒组件14的外壁上,转筒组件14与测量组件18连接,齿轮箱体2上部设置有齿轮箱盖1,测量组件18穿出齿轮箱盖I的部分套接有护罩17,且齿轮箱盖I的一侧设置有放大镜16,放大镜16下部设置有指针15 ;测量组件18下端设置有杯体13,杯 体13底部设置有托板12,托板12的一端通过旋钮10与第一立柱8、第二立柱9的下部连接;齿轮箱体2的另ー侧内部设置有主动同步带轮3,且主动同步带轮3通过同步带4与转筒组件14连接,主动同步带轮3与齿轮箱体2外部下端的电机6连接,且电机6外部设置有护板5,电机6底部设置有电机座7,电机座7的底部与第一立柱8、第二立柱9的上端连接,且第一立柱8、第二立柱9的末端与底座11连接。所述的测量组件18包含弹簧座18-1、调整环18-2、夹紧环18_3、上簧座18_4、扭结18-5、第一紧定螺钉18-6、弹簧18-7、芯轴18_8、第二紧定螺钉18_9、下簧座18-10、刻度盘18-11、刻度盘座18-12、内筒轴18-13、内筒18-14和下转筒18-15,内筒轴18-13上端同轴连接有芯轴18-8,且内筒轴18-13与芯轴18-8的连接处设置有下簧座18-10,芯轴18_8的上部和顶部分别设置有扭结18-5和上簧座18-4,且上簧座18-4与扭结18_5之间、扭结18-5与下簧座18-10之间均设置有弹簧18-7,且弹簧18_7套接在芯轴18_8外侧,扭结18_5外侧套接有夹紧环18-3,夹紧环18-3与弹簧18-7外部设置有调整环18_2,且调整环18_2、夹紧环18-3通过第一紧定螺钉18-6固定,调整环18-2外壁设置有弹簧座18_1,且弹簧座18-1的下端与齿轮箱盖I相配合;下簧座18-10外壁通过第二紧定螺钉18-9设置有刻度盘座18-12,刻度盘座18-12上通过螺钉固定有刻度盘18-11,且刻度盘18-11设置在指针15、放大镜16的下方;刻度盘座18-12下方的内筒轴18-13外壁设置有转筒组件14,内筒轴18-13的末端设置有内筒18-14,内筒18-14外部设置有下转筒18-15。所述的转筒组件14包含第一 85轴承14-1、轴盘14_2、从动同步带轮14_3、第三紧定螺钉14-4、轴套14-5、第一 102轴承14_6、定位套14_7、第二 102轴承14_8、第一轴用挡圈14-9、第85轴承14-10、轴承盖14-11、第二轴用挡圈14-12、卡圈14-13和上转筒14-14,轴套14-5套接在刻度盘座18-12下方的内筒轴18-13外壁上,且其两端与内筒轴18-13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第一 85轴承14-1和第二 85轴承14-10,轴套14_5上端外壁设置有轴盘14-2,轴盘14-2下方的轴套14-5外壁上通过第一 102轴承14_6和第二 102轴承14_8设置有上转筒14-14,且第一 102轴承14-6和第二 102轴承14_8之间设置有定位套14_7,第102轴承14-8下端设置有第一轴用挡圈14-9 ;上转筒14-14上端外壁通过第三紧定螺钉14-4设置有从动同步带轮14-3,且从动同步带轮14-3通过同步带4与主动同步带轮3连接,上转筒14-14下端与下转筒18-15上端连接;轴套14-5下端的内筒轴18-13上依次套接有轴承盖14-11、第二轴用挡圈14-12和卡圈14-13。[0019]本具体实施方式
内部设置有电器操作系统,且外部设置有与电器操作系统连接的操作面板。本具体实施方式
的操作步骤为I、向左旋转下转筒18-15,取下下转筒18-15。将内筒18_14逆时针方向旋转并向上推与内筒轴18-13锥端配合,再将下转筒18-15向右旋转安装上。2、拨动操作面板的开关,按下对应转速的数字键。将仪器分别在300r/min和600r/min速度下转动,确保刻度盘18-11指针归零位,下转筒18-15转动稳定。3、将测试样品倒入杯体13内至刻线处(350ml),置于托板12上,上升托板12使杯内液面达到下转筒18-15刻线处。4、迅速从高速调整到低速进行测量,变速方法为按下所需变速按键。待刻度盘18-11的读数稳定后,分别记录各速梯下的读数,对其触变性的流体应在固定速梯下,剪切·[0025]5、样品的粘度、切应カ等测试和数据计算參照“数据测试及计算”进行a、将室温调整在20±5°C,严格按照本章第二部操作步骤操作。如在井场测量师,应尽可能減少取样所耽误时间,取样地点、条件应记录在測量表上,仪器系数为C = O. 511。b、牛顿液体绝对粘度测试将仪器转速调整300r/min,等到刻度盘上的读数恒定,其读数为绝对粘度值。η = 300r/min (读数)mPa · sC、塑性流体粘度测试仪器转速调整为600r/min,待刻度盘上的读数恒定其读数的1/2为视粘度值。将仪器转速调整为300r/min,待刻度盘上的读数恒定其读数与600r/min读数之差为塑性粘度。将钻井液在仪器转速为600r/min下搅拌10秒钟,以300r/min转速开始旋转后的最大读数值即为初切力。静置10分钟记录的读数值终切力。d、假塑流体其流动特点是有切应カ就开始流动,但粘度随切应力的增大而降低,假塑性流体的流动服从冥函数。步进电机系统转速800r/min电机功率40W、电源220V±5%50/60Hz本具体实施方式
的变速部分可变六速可变六速3、6、100、200、300、600r/min速梯5、10、170、340、511、1022S-1转速由用户选择,并按键,通过电器部分控制电机转速。本具体实施方式
可进行各流变參数的測量,根据多点測量数值绘制流变曲线,确定液体在流动过程中的流型,选用合适的计算公式,对非牛顿流体进行较精确的测量,用于现场钻井液流变參数的研究分析,同时,可进行动、静切力、流性指数和稠度系数等一系列技术參数的測定,有利于安全、快速、科学钻井的需要,具有操作方便,测试准确的特点。
权利要求1.电动六速粘度计,其特征在于它包含齿轮箱盖(I)、齿轮箱体(2)、主动同步带轮(3)、同步带⑷、护板(5)、电机(6)、电机座(7)、第一立柱⑶、第二立柱(9)、旋钮(10)、底座(11)、托板(12)、杯体(13)、转筒组件(14)、指针(15)、放大镜(16)、护罩(17)和测量组件(18),齿轮箱体(2)的ー侧下端套接在转筒组件(14)的外壁上,转筒组件(14)与測量组件(18)连接,齿轮箱体(2)上部设置有齿轮箱盖(I),测量组件(18)穿出齿轮箱盖(I)的部分套接有护罩(17),且齿轮箱盖(I)的一侧设置有放大镜(16),放大镜(16)下部设置有指针(15);测量组件(18)下端设置有杯体(13),杯体(13)底部设置有托板(12),托板(12)的一端通过旋钮(10)与第一立柱(8)、第二立柱(9)的下部连接;齿轮箱体(2)的另ー侧内部设置有主动同步带轮(3),且主动同步带轮(3)通过同步带(4)与转筒组件(14)连接,主动同步带轮(3)与齿轮箱体(2)外部下端的电机(6)连接,且电机(6)外部设置有护板(5),电机(6)底部设置有电机座(7),电机座(7)的底部与第一立柱(8)、第二立柱(9)的上端连接,且第一立柱(8)、第二立柱(9)的末端与底座(1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动六速粘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量组件(18)包含弹簧座(18-1)、调整环(18-2)、夹紧环(18-3)、上簧座(18_4)、扭结(18_5)、第一紧定螺钉(18-6)、弹簧(18-7)、芯轴(18-8)、第二紧定螺钉(18_9)、下簧座(18-10)、刻度盘(18-11)、刻度盘座(18-12)、内筒轴(18-13)、内筒(18-14)和下转筒(18-15),内筒轴(18-13)上端同轴连接有芯轴(18-8),且内筒轴(18-13)与芯轴(18-8)的连接处设置有下簧座(18-10),芯轴(18-8)的上部和顶部分别设置有扭结(18-5)和上簧座(18_4),且上簧座(18-4)与扭结(18-5)之间、扭结(18-5)与下簧座(18-10)之间均设置有弹簧(18-7),且弹簧(18-7)套接在芯轴(18-8)外侧,扭结(18-5)外侧套接有夹紧环(18_3),夹紧环(18-3)与弹簧(18-7)外部设置有调整环(18-2),且调整环(18_2)、夹紧环(18_3)通过第ー紧定螺钉(18-6)固定,调整环(18-2)外壁设置有弹簧座(18-1),且弹簧座(18_1)的下端与齿轮箱盖⑴相配合;下簧座(18-10)外壁通过第二紧定螺钉(18-9)设置有刻度盘座(18-12),刻度盘座(18-12)上通过螺钉固定有刻度盘(18-11),且刻度盘(18-11)设置在指针(15)、放大镜(16)的下方;刻度盘座(18-12)下方的内筒轴(18-13)外壁设置有转筒组件(14),内筒轴(18-13)的末端设置有内筒(18-14),内筒(18-14)外部设置有下转筒(18-15)。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动六速粘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筒组件(14)包含第一85轴承(14-1)、轴盘(14-2)、从动同步带轮(14-3)、第三紧定螺钉(14-4)、轴套(14-5)、第一 102轴承(14-6)、定位套(14-7)、第二 102轴承(14-8)、第一轴用挡圈(14-9)、第二 85轴承(14-10)、轴承盖(14-11)、第二轴用挡圈(14-12)、卡圈(14-13)和上转筒(14-14),轴套(14-5)套接在刻度盘座(18-12)下方的内筒轴(18-13)外壁上,且其两端与内筒轴(18-13)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第一 85轴承(14-1)和第二 85轴承(14-10),轴套(14-5)上端外壁设置有轴盘(14-2),轴盘(14-2)下方的轴套(14-5)外壁上通过第一 102轴承(14-6)和第二 102轴承(14-8)设置有上转筒(14-14),且第一 102轴承(14-6)和第二 102轴承(14-8)之间设置有定位套(14-7),第二 102轴承(14_8)下端设置有第一轴用挡圈(14-9);上转筒(14-14)上端外壁通过第三紧定螺钉(14-4)设置有从动同步带轮(14_3),且从动同步带轮(14-3)通过同步带(4)与主动同步带轮(3)连接,上转筒(14-14)下端与下转筒(18-15)上端连接;轴套(14-5)下端的内筒轴(18-13)上依次套接有轴承盖(14 -11)、第二轴用挡圈(14-12)和卡圈(14-13)。
专利摘要电动六速粘度计,它涉及液体粘度测量装置技术领域,它的齿轮箱体(2)的一侧下端套接在转筒组件(14)的外壁上,转筒组件(14)与测量组件(18)连接,齿轮箱体(2)上部设置有齿轮箱盖(1),测量组件(18)穿出齿轮箱盖(1)的部分套接有护罩(17),且齿轮箱盖(1)的一侧设置有放大镜(16),放大镜(16)下部设置有指针(15);测量组件(18)下端设置有杯体(13),杯体(13)底部设置有托板(12),托板(12)的一端通过旋钮(10)与第一立柱(8)、第二立柱(9)的下部连接。它可进行动、静切力、流性指数和稠度系数等一系列技术参数的测定,有利于安全、快速、科学钻井的需要,具有操作方便,测试准确的特点。
文档编号G01N11/00GK202512037SQ201120571128
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31日
发明者丁明, 刘长安, 王骥, 王鲜胜 申请人:青岛海通达专用仪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