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节流元件的气液两相流气相流量在线测量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94709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基于单节流元件的气液两相流气相流量在线测量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多相流测量领域,涉及一种气液两相流在线测量的方法及装置,特别涉及基于单节流元件的气液两相流气相流量在线测量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气液两相流广泛存在于石油、化工、核能、制冷及冶金等工业领域中,气液两相流量的测量对工业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在天然气开采过程中,气井井口产物往往是带有水和凝析液的气液两相流,该两相流量是监控气井和气藏动态特性的重要依据。对于气液两相流量的测量目前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分离方法和在线测量法。传统的分离方法采用分离器将各相分离后单独计量,投资成本高、设备庞大,并且不能在线测量,效率低下;在传统的分离法基础上,专利ZL98113061. 2提出了一种分流分离分相计量的方法,即通过在主管道上安装的分配器分流出一部分两相流体,引入到分离器进行完全分离,分离后的单相气体和液体再采用单相流量计分别计量。主管道的气液流量根据分流出的流量按比例换 算得到,最后再将分离出的气液流体汇入到主管道中。该方法存在的问题是分流计量部分的流体气液比率与主管道中的比率一致性较难保证,取样比率本身可能会受流型、流量波动等因素的影响。在线测量法无需分离气液两相流,直接进行流量测量。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常规仪表的组合式测量方法,包括不同节流元件的串联组合,节流元件与电容传感器、声纳传感器、微波技术及涡街流量计的组合等。实用新型专利86207384. 7提出了以孔板和文丘里管串联组合进行气液流量测量;专利ZL200610099064提供了一种双槽式孔板型混输计量装置;专利ZL200810153806. 9提出了双差压节流的湿气(气液两相流的特殊形态)测量方法。美国专利US 6898986 B2提出了采用两个楔形节流元件与一个文丘里管组合的气液两相流测量技术;专利ZL200720019466提出了基于电容传感器与标准文丘里管的气液两相流量测量装置;美国专利US 7654155 B2提出了声纳和文丘里管结合的湿气测量方法。专利ZL200710150184发明了一种基于改进型的狭缝文丘里节流装置的气液两相流测量系统。此外,一些商业化的气液两相流量计,如英国Solartron ISA公司基于双差压原理的Dualstream II装置,挪威的Roxar公司基于微波技术和差压技术的Roxar气液两相流量计以及美国Agar公司利用涡街流量计和双文丘里管开发的气液两相测量装置等,均是采用了组合式的测量方法。但是,上述专利所涉及的测量装置和方法以及现有的商业化的气液两相测量装置结构复杂,价格太高,从而制约了其推广应用,如天然气井口的气液两相流
M 曰-A-A-
里计里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系统简单、成本低廉、精度较高的基于单节流元件的气液两相流气相流量在线测量方法及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装置包括安装在测量管道上的差压流量计,在差压流量计上安装有与数据采集处理器相连接的压力变送器、差压变送器和温度变送器。所述的数据采集处理器的输出端还安装有输出显示设备。本发明的在线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两相流体流经压差流量计,由安装在压差流量计上的差压变送器、温度变送器和压力变送器测得两相流体的差压A Ptp、温度T及压力P,由压力P及温度T计算气液两相流的气相密度Pg和液相密度P1,根据下式得到气液两相的质量流量Hiapparent :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单节流元件的气液两相流气相流量在线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测量管道(3 )上的差压流量计(I),在差压流量计(I)上安装有与数据采集处理器(7 )相连接的压力变送器(4 )、差压变送器(5 )和温度变送器(6 )。
2.一种如权利要求I所述装置的基于单节流元件的气液两相流气相流量在线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两相流体流经压差流量计(I),由安装在压差流量计(I)上的差压变送器(5)、温度变送器(6)和压力变送器(4)测得两相流体的差压A Ptp、温度T及压力P,由压力P及温度T计算气液两相流的气相密度P g和液相密度P !,根据公式(I)得到气液两相的质量流量
全文摘要
基于单节流元件的气液两相流气相流量在线测量方法及装置。首先通过室内实验进行标定,获得两相流量系数K与洛克哈特-马蒂内利参数XLM、气体弗鲁德数Frg及气液密度比的拟合关联式以及K与液体弗鲁德数Frl、气体弗鲁德数Frg及气液密度比的拟合关联式,从而建立两相流量测量模型,然后根据测得两相压力、温度及节流元件两端的差压信号,通过迭代得到气相质量流量。本发明的方法具有系统简单、成本低廉、精度较高的特点,能够满足工业现场的测量要求。
文档编号G01F1/88GK102759383SQ20121019081
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2日
发明者白博峰, 贺登辉 申请人:西安交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