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交叉极化有源干扰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59075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适应交叉极化有源干扰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雷达的干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针对单脉冲跟踪雷达的一种自适应交叉极化有源干扰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针对单脉冲跟踪雷达的干扰方式主要分为有源干扰与无源干扰。针对单脉冲雷达的无源干扰主要是通过箔条云团、或者无源散射体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较强的雷达回波,使得雷达跟踪箔条云团和真实雷达目标回波能量的质心,产生角度跟踪误差,但这种干扰方式的适用范围很有限,形成的有效干扰时间很短暂,对于陆基的大型跟踪雷达很难形成稳定有效的干扰。针对单脉冲雷达的有源干扰主要通过在单脉冲雷达的分辨角内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多个干扰源,周期或非周期的通断干扰源,使得单脉冲跟踪雷达的 天线指向位于干扰源之间来回追摆,造成跟踪误差。但是实施这种干扰需要多个干扰机进行配合工作,需要的设备量比较大,实际操作困难,实现的成本很高,很难有效实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单脉冲雷达干扰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自适应交叉极化有源干扰方法及装置,无论单脉冲雷达平台如何运动,单脉冲雷达发射极化如何改变,这种干扰机可根据接收到的雷达发射脉冲信号,自适应的生成与之极化正交的干扰信号,通过功率放大并发射给雷达,使单脉冲雷达形成错误的角度测量信息,能够有效的掩盖真实目标所在位置区域。本发明同其它干扰样式相比,由于该自适应交叉极化有源干扰机利用的是雷达天线本身所固有的属性,而且干扰极化能够自适应地严格地保持与雷达发射极化正交,因而干扰效率很高;该干扰机设备结构相对简单,采用的器件水平比较成熟,不需要多个干扰平台,成本较低,易于实现。为实现如上所述的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适应交叉极化有源干扰装置,包括接收天线、发射天线、接收模块、干扰控制模块,所述接收天线为接收水平极化信号/接收垂直极化信号正交极化的接收天线,所述发射天线为发射水平极化信号/发射垂直极化信号的接收天线;所述接收水平极化信号的接收天线通过接收模块的第一通道与干扰控制模块的第三通道相连接,干扰控制模块的第三通道输出端与发射水平极化信号的发射天线相连接;所述接收垂直极化信号的接收天线通过接收模块的第二通道与干扰控制模块的第四通道相连接,干扰控制模块的第四通道输出端与发射垂直极化信号的发射天线相连接;所述接收天线和发射天线之间设置有一个收发隔离装置。一种自适应交叉极化有源干扰装置,所述收发隔离装置,采用金属网材料制成,具有使接收和发射隔离,收发隔离度不低于_25dB。一种自适应交叉极化有源干扰装置,包括正交极化的收发天线、环形器、接收模块、时分隔电路、激励放大器、干扰控制模块,所述收发天线与环形器连接,环形器输出端通过第一开关连接至接收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接收模块设置有两路输出装置,一路输出装置是接收模块的输入端接收到信号时输出触发信号到时分隔电路;所述时分隔电路包括三路输出,分别输出到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另一路输出装置的是接收模块的输入端接收到信号时通过两个完全相同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处理分别输出到干扰控制模块的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干扰控制模块的两个通道输出端通过激励放大器与第二开关相连,第二开关通过第三开关与环形器的发射输入端相连,环形器发射输出端连接至收发天线。—种自适应交叉极化有源干扰装置,所述接收模块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是两个完全相同的通道,每个通道由依次连接的低噪声功率放大器、检波器、射频存储器组成。一种自适应交叉极化有源干扰装置,干扰控制模块的第三通道由依次连接的180°移相器、功率放大器、极化隔离器组成。干扰控制模块的第四通道由依次连接的O度移相器、功率放大器、极化隔离器组成。一种自适应交叉极化有源干扰装置,所述收发天线包括一个水平极化喇叭天线I、·一个垂直极化的喇叭天线2和抛物面天线3,所述喇叭天线I和喇叭天线2同时作为馈源放置在一个抛物面天线3的正前端,喇叭天线I和喇叭天线2的相位中心与抛物面天线3的焦点重合;所述收发天线具有同时接收水平极化信号和垂直极化信号,具有用来发射水平极化信号和垂直极化信号。一种自适应交叉极化有源干扰方法,采用同时发射和接收的交叉极化有源干扰方法,其步骤如下
1、采用正交极化接收天线、正交极化发射天线,并且在正交极化接收天线、正交极化发射天线中间采用金属网材料制成的收发隔离装置连接;
2、当接收天线接收的水平极化信号和接收的垂直极化信号分别输入到接收模块的第
一通道和第二通道;
3、经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依次连接的低噪声功率放大器、检波器、射频存储器处理,分别输入到干扰控制模块的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
4、经依次连接的180度移相器、功率放大器、极化隔离器的第三通道和经依次连接的O度移相器、功率放大器、极化隔离器的第四通道分别处理,分别输入到发射天线发射水平极化信号/发射垂直极化信号;
当发射天线发射信号的时候,收发隔离装置能够使接收天线接收不到信号,使干扰机发射干扰信号的时候不会耦合进入接收天线和接收模块;从而使接收与发射隔离,收发隔尚度大于_25dB。一种自适应交叉极化有源干扰方法,所述经干扰控制模块处理的与雷达信号极化严格正交的干扰输出信号是在一个脉冲重复周期内自适应产生的,该干扰输出信号通过一个水平极化天线和一个垂直极化天线组成的正交极化发射天线辐射出去,并且形成交叉极化干扰信号,交叉极化干扰信号包括发射水平极化信号和垂直极化信号。一种自适应交叉极化有源干扰方法,采用分时发射和接收的交叉极化有源干扰方法,其步骤如下
1、采用具有接收或发射正交极化分量的正交极化两个天线;
2、接收状态,当两个天线将接收到的水平极化信号和垂直极化信号分别通过环形器、导通的第一开关送入接收模块,对接收到的水平极化信号和垂直极化信号通过接收模块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依次连接的低噪声功率放大器、检波器、射频存储器处理,分别输入到干扰控制模块的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
3、发射状态,当时分隔电路接收到触发信号时,时分隔电路输出第一路指令信号使第一开关断开,同时输出第二路指令信号使第二开关接通,使处理的水平极化信号和垂直极化信号,分别经依次连接的180度移相器、功率放大器、极化隔离器的第三通道和经依次连接的O度移相器、功率放大器、极化隔离器的第四通道再处理分别输入到第三开关;同时分隔电路输出第三路指令信号使第三开关接通,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输出的水平极化信号和发射垂直极化信号通过激励放大器、环形器至发射天线发射;
4、通过接收和发射的分时工作,达到收发隔离的效果。一种自适应交叉极化有源干扰方法,述时分隔电路有三路输出信号,三路输出信号分别连接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
在初始时刻,时分隔电路使第一开关导通,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断开,收发天线将接收到的雷达信号依次通过环形器、第一开关,输入到接收模块;
当第一开关的导通时间为4 = (I · 2)Τ , τ为被干扰雷达的脉冲重复周期;
当第一开关的导通时间完毕后,接收模块输出两路信号,一路输出触发信号给时分隔电路,时分隔电路同时发出指令信号使第一开关断开,使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导通;接收模块的第二路输出信号至干扰控制模块,干扰控制模块产生交叉极化干扰信号,输出的干扰信号依次通过激励放大器、第二开关、第三开关、环形器,最后通过收发天线将交叉极化干
扰信号发射出去,发射时间为6 =;
当发射时间结束后,时分隔电路发出指令信号,断开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使第一开关导通,进行循环工作。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优越性
本发明的一种自适应交叉极化有源干扰方法及装置,具备正交极化接收天线,可以接收雷达信号的正交极化分量,进而通过干扰机的接收模块和干扰控制模块的处理,在一个脉冲重复周期内自适应的产生与雷达信号极化严格正交的干扰信号,并通过正交极化发射天线辐射出去,形成交叉极化干扰信号。该信号被单脉冲雷达接收后,能够使雷达产生错误的测角信息,大幅度降低单脉冲雷达的测角精度。与常规的单脉冲雷达干扰技术相比,自适应交叉极化有源干扰机的优势在于不需要测量出雷达信号的脉冲描述字(PDW),不需要测量出雷达信号的极化状态,仅通过对雷达发射信号进行一定的干扰控制处理,就能够自适应的产生交叉极化干扰,从而比较容易的获得稳定、有效的干扰效果,大幅度降低单脉冲雷达的测角精度。自适应交叉极化干扰机的系统结构和工程实现并不复杂,而且不需要采用多个干扰机同时工作,一个干扰机即可达到多个干扰机同时工作的干扰效果,大大降低了干扰机研制/维护的成本,能够掩护重要目标的位置,有效提高真实目标的隐蔽能力和生存能力,具有样式灵活、适用范围广,便于大规模布置等优点。本发明是利用雷达天线本身所固有的交叉极化方向图特性与主极化方向图特性不同,自适应的产生与雷达工作极化相正交的干扰信号,从而使单脉冲雷达产生错误的目标角度测量信息的有源干扰机。即单脉冲跟踪雷达(Mono pulse tracking Radar)时通过比较来自两个或多个同时波束的信号获得目标角位置信息的一种雷达,角度测量可以基于单个脉冲进行,不易受目标回波幅度起伏的影响,是一种性能优良且应用较为广泛的跟踪技术。同时,本发明与其它有源干扰相比,该干扰机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可以应用于机载平台、地面平台等多种平台。本发明采用的交叉极化干扰,利用了单脉冲雷达天线本身固有的交叉极化属性,对交叉极化信号存在固有的角度跟踪偏差,若干扰机能够发射与雷达极化正交的干扰信号到达雷达天线,则会造成雷达天线的交叉极化响应,从而形成较大的角度跟踪误差。其交叉极化干扰的效能,主要取决于干扰信号极化和雷达发射极化的正交程度,以及干扰信号功率。如果交叉极化干扰能够严格的和雷达发射极化保持正交,并且有较强的干扰功率,则干扰效果会非常好;如果交叉极化干扰不能严格的和雷达发射极化保持正交,那么干扰机有可能成为一个信标,使得雷达跟踪精度更好。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雷达平台运动、多径散射等非理想因素,使得雷达发射极化在不同的脉冲重复周期内发生一定的变化,上一个相干处理时间和下一个相干处理时间内要实现干扰信号的极化与雷达信号极化保持严格的正交,则需要实时的跟踪雷达的发射极 化,并且根据雷达发射信号在很短暂的时间内自适应的形成与雷达发射极化正交的干扰信号,这在工程实现上存在很大的技术挑战。目前,在国内外尚未发现利用本发明关于单脉冲雷达天线固有属性研制自适应交叉极化干扰机的相关报道。


图I是自适应交叉极化有源干扰机实例I的组成结构示意 图2是自适应交叉极化有源干扰机实例I的接收模块组成结构示意 图3是自适应交叉极化有源干扰机实例I的干扰控制模块组成结构示意 图4是自适应交叉极化有源干扰机实例2的组成结构示意 图5是自适应交叉极化有源干扰机实例2的接收模块组成结构示意 图6是自适应交叉极化有源干扰机实例2的干扰控制模块组成结构示意 图7是自适应交叉极化有源干扰机实例2的收发公用天线组成示意 图8是仿真实验的效果对比示意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以自适应交叉极化有源干扰机为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实施方式一
如图1、2、3所示,一种自适应交叉极化有源干扰装置,包括接收天线、发射天线、接收模块、干扰控制模块,接收天线和发射天线均是正交极化天线;所述接收天线接收的水平极化信号输入到接收模块的第一通道,接收天线接收的垂直极化信号输入到接收模块的第二通道;接收模块的第一通道输出至干扰控制模块的第三通道,接收模块的第二通道输出至干扰控制模块的第四通道。所述接收模块的第一通道与接收模块的第二通道的结构相同,每个通道包括依次连接的低噪声功率放大器、检波器、射频存储器。所述干扰控制模块的第三通道包括依次连接的180度移相器、功率放大器、极化隔离器;干扰控制模块的第四通道包括依次连接的O度移相器、功率放大器、极化隔离器。在图I所示干扰器实例I的组成示意图中,干扰机的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中间设置有一个收发隔离装置,采用金属网材料制成,可以保证在天线发射信号的时候,接收天线不收到信号,从而对接收和发射进行隔离,收发隔离装置的收发隔离度不低于_25dB,从而保证干扰机发射干扰信号的时候不会耦合进入接收天线和接收模块。接收天线包括一个水平极化天线和一个垂直极化天线,两个天线将接收到的水平极化信号和垂直极化信号送入接收模块,完成对雷达发射信号的低噪声功率放大,包络检波和射频存储处理。接收模块的输出信号经过干扰控制模块产生干扰信号,干扰信号再通过发射天线(包括一个水平极化天线和一个垂直极化天线)将干扰信号的水平极化分量和垂直极化分量发射出去,在空间合成出极化状态与雷达信号极化状态相互正交的干扰信号,从而干扰单脉冲雷达测角。在图2所示实例I的接收模块组成示意图中,接收模块包括两个完全相同的通道,每个通道包括依次连接的低噪声功率放大器、检波器、射频存储器;接收天线接收的水平极化信号输入到接收模块的第一通道,接收天线接收的垂直极化信号输入到接收模块的第二通道。 在图3所示实例I的干扰控制模块组成示意图中,干扰控制模块包括两个通道,第三通道包括依次连接的180度移相器、功率放大器、极化隔离器;第四通道包括依次连接的O度移相器、功率放大器、极化隔离器。接收模块的第一通道输出至干扰控制模块的第三通道,接收模块的第二通道输出至干扰控制模块的第四通道,功率放大器的放大倍数是100倍,极化隔尚器的隔尚度不低于_20dB。实施方式二
如图4、5、6、7所示,一种自适应交叉极化有源干扰装置,包括正交极化的收发天线、环形器、接收模块、时分隔电路、激励放大器、干扰控制模块,所述收发天线与环形器连接,环形器输出端通过第一开关连接至接收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接收模块设置有两路输出装置,一路输出装置是接收模块的输入端接收到信号时输出触发信号到时分隔电路;所述时分隔电路包括三路输出,分别输出到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另一路输出装置的是接收模块的输入端接收到信号时通过两个完全相同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处理分别输出到干扰控制模块的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干扰控制模块的两个通道输出端通过激励放大器与第二开关相连,第二开关通过第三开关与环形器的发射输入端相连,环形器发射输出端连接至收发天线。所述接收模块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是两个完全相同的通道,每个通道由依次连接的低噪声功率放大器、检波器、射频存储器组成。干扰控制模块的第三通道由依次连接的180°移相器、功率放大器、极化隔离器组成。干扰控制模块的第四通道由依次连接的O度移相器、功率放大器、极化隔离器组成。在图4所示干扰机实例2的组成示意图中,包括收发公用天线、环形器、第一开关、接收模块、时分隔电路、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激励放大器、干扰控制模块。其中,收发公用天线包括第一收发天线和第二收发天线,第一收发天线是水平极化的,第二收发天线是垂直极化的,两个天线连接在环形器上,环形器的输出信号通过第一开关连接在接收模块上,接收模块的输出信号按顺序依次连接在干扰控制模块、激励放大器,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上。时分隔电路有三路输出信号,分别连接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在初始时刻,时分隔电路使第一开关导通,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断开,收发天线将接收到的雷达信号依次通过环形器、第一开关,输入到接收模块,当第一开关的导通时间为4 = (I 2)T , τ为被干扰雷达的脉冲重复周期。当第一开关的导通时间完毕后,接收
模块输出两路信号,一路输出触发信号给时分隔电路,时分隔电路同时发出指令信号使第一开关断开,使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导通;接收模块的第二路输出信号至干扰控制模块,干扰控制模块产生交叉极化干扰信号,输出的干扰信号依次通过激励放大器、第二开关、第三
开关、环形器,最后通过收发天线将交叉极化干扰信号发射出去,发射时间为6 = (3~4)Γ
。当发射时间结束后,时分隔电路发出指令信号,断开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使第一开关导通,如此循环工作。 在图5所示实例2的接收模块组成示意图中,接收模块包括两个完全相同的通道,通道包括依次连接的低噪声功率放大器、检波器、射频存储器;接收天线接收的水平极化信号输入到接收模块的第一通道,接收天线接收的垂直极化信号输入到接收模块的第二通道。在图6所示实例2的干扰控制模块组成示意图中,干扰控制模块包括两个通道,第三通道包括依次连接的180度移相器、功率放大器、极化隔离器;第四通包括依次连接的O度移相器、功率放大器、极化隔离器。接收模块的第一通道输出至干扰控制模块的第三通道,接收模块的第二通道输出至干扰控制模块的第四通道。功率放大器的放大倍数是100倍,极化隔尚器的隔尚度不低于_20dB。无论雷达发射信号是线极化还是圆极化的,那么通过本发明设计的干扰机能够产生交叉极化的干扰信号,干扰信号和雷达发射信号的极化状态是严格正交的,并且干扰信号幅度比雷达回波信号幅度要大,从而干扰单脉冲雷达的测角功能。在图7所示的实例2的收发天线组成示意图中,包括一个水平极化喇叭天线I、一个垂直极化的喇叭天线2和抛物面天线3,喇叭天线I和喇叭天线2同时作为馈源放置在一个抛物面天线3的正前端,喇叭天线I和喇叭天线2的相位中心与抛物面天线3的焦点重合。收发天线可以同时接收水平极化信号和垂直极化信号,也可以用来发射水平极化信号和垂直极化信号。在实例2中采用了另外一种设计思路(接收和发射分时工作),达到了收发隔离的效果,因此实例2中没有收发隔离装置。图8是仿真实验的效果对比示意图;图8所示的是自适应交叉极化干扰后单脉冲雷达的角度鉴别曲线,横轴是目标的真实角度,纵轴是单脉冲雷达对目标的角度测量值。仿真实验是针对一个X波段的单脉冲雷达,雷达发射水平极化信号,在正常工作情况下的单脉冲雷达的角度鉴别曲线如图中“实线”所示,可以看出,角度鉴别曲线的斜率为1,在没有自适应交叉极化干扰的情况下,目标的角度测量值和目标的真实角度是完全一致的,角度测量值很精确。当单脉冲雷达收到自适应交叉极化干扰机产生的干扰信号后,并且干扰信号功率是雷达信号功率的100倍,此时单脉冲雷达的角度鉴别曲线发生180°翻转,斜率变成“-1”,单脉冲雷达的角度测量值和目标真实角度完全处于相反的位置,单脉冲雷达的角度测量精度大幅度降低,自适应交叉极化干扰达到了很好的角度干扰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自适应交叉极化有源干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天线、发射天线、接收 模块、干扰控制模块,所述接收天线为接收水平极化信号/接收垂直极化信号正交极化的 接收天线,所述发射天线为发射水平极化信号/发射垂直极化信号的接收天线;所述接收 水平极化信号的接收天线通过接收模块的第一通道与干扰控制模块的第三通道相连接,干 扰控制模块的第三通道输出端与发射水平极化信号的发射天线相连接;所述接收垂直极化 信号的接收天线通过接收模块的第二通道与干扰控制模块的第四通道相连接,干扰控制模 块的第四通道输出端与发射垂直极化信号的发射天线相连接;所述接收天线和发射天线之 间设置有一个收发隔离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交叉极化有源干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 隔离装置,采用金属网材料制成,具有使接收和发射隔离,收发隔离度不低于_25dB。
3.一种自适应交叉极化有源干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正交极化的收发天线、环形 器、接收模块、时分隔电路、激励放大器、干扰控制模块,所述收发天线与环形器连接,环形 器输出端通过第一开关连接至接收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接收模块设置有两路输出装置,一 路输出装置是接收模块的输入端接收到信号时输出触发信号到时分隔电路;所述时分隔电 路包括三路输出,分别输出到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另一路输出装置的是接收模 块的输入端接收到信号时通过两个完全相同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处理分别输出到干扰 控制模块的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干扰控制模块的两个通道输出端通过激励放大器与第二 开关相连,第二开关通过第三开关与环形器的发射输入端相连,环形器发射输出端连接至 收发天线。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自适应交叉极化有源干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 收模块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是两个完全相同的通道,每个通道由依次连接的低噪声功率 放大器、检波器、射频存储器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自适应交叉极化有源干扰装置,其特征在于干扰控 制模块的第三通道由依次连接的180°移相器、功率放大器、极化隔离器组成;干扰控制模 块的第四通道由依次连接的0度移相器、功率放大器、极化隔离器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适应交叉极化有源干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 天线包括一个水平极化喇叭天线1、一个垂直极化的喇叭天线2和抛物面天线3,所述喇叭 天线1和喇叭天线2同时作为馈源放置在一个抛物面天线3的正前端,喇叭天线1和喇叭 天线2的相位中心与抛物面天线3的焦点重合;所述收发天线具有同时接收水平极化信号 和垂直极化信号,具有用来发射水平极化信号和垂直极化信号。
7.—种自适应交叉极化有源干扰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同时发射和接收的交叉极化 有源干扰方法,其步骤如下1)、采用正交极化接收天线、正交极化发射天线,并且在正交极化接收天线、正交极化 发射天线中间采用金属网材料制成的收发隔离装置连接;2)、当接收天线接收的水平极化信号和接收的垂直极化信号分别输入到接收模块的第 一通道和第二通道;3)、经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依次连接的低噪声功率放大器、检波器、射频存储器处理, 分别输入到干扰控制模块的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4)、经依次连接的180度移相器、功率放大器、极化隔离器的第三通道和经依次连接的0度移相器、功率放大器、极化隔离器的第四通道分别处理,分别输入到发射天线发射水平 极化信号/发射垂直极化信号;当发射天线发射信号的时候,收发隔离装置能够使接收天线接收不到信号,使干扰机 发射干扰信号的时候不会耦合进入接收天线和接收模块;从而使接收与发射隔离,收发隔 尚度大于_25dB。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适应交叉极化有源干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经干 扰控制模块处理的与雷达信号极化严格正交的干扰输出信号是在一个脉冲重复周期内自 适应产生的,该干扰输出信号通过一个水平极化天线和一个垂直极化天线组成的正交极化 发射天线辐射出去,并且形成交叉极化干扰信号,交叉极化干扰信号包括发射水平极化信 号和垂直极化信号。
9.一种自适应交叉极化有源干扰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分时发射和接收的交叉极化 有源干扰方法,其步骤如下1)、采用具有接收或发射正交极化分量的正交极化两个天线;2)、接收状态,当两个天线将接收到的水平极化信号和垂直极化信号分别通过环形器、 导通的第一开关送入接收模块,对接收到的水平极化信号和垂直极化信号通过接收模块的 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依次连接的低噪声功率放大器、检波器、射频存储器处理,分别输入到 干扰控制模块的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3)、发射状态,当时分隔电路接收到触发信号时,时分隔电路输出第一路指令信号使第 一开关断开,同时输出第二路指令信号使第二开关接通,使处理的水平极化信号和垂直极 化信号,分别经依次连接的180度移相器、功率放大器、极化隔离器的第三通道和经依次连 接的0度移相器、功率放大器、极化隔离器的第四通道再处理分别输入到第三开关;同时分 隔电路输出第三路指令信号使第三开关接通,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输出的水平极化信号和 发射垂直极化信号通过激励放大器、环形器至发射天线发射;4)、通过接收和发射的分时工作,达到收发隔离的效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自适应交叉极化有源干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分 隔电路有三路输出信号,三路输出信号分别连接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在初始时刻,时分隔电路使第一开关导通,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断开,收发天线将接收 到的雷达信号依次通过环形器、第一开关,输入到接收模块;当第一开关的导通时间为4 = (1 2)7, 7为被干扰雷达的脉冲重复周期;当第一开关的导通时间完毕后,接收模块输出两路信号,一路输出触发信号给时分隔 电路,时分隔电路同时发出指令信号使第一开关断开,使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导通;接收模 块的第二路输出信号至干扰控制模块,干扰控制模块产生交叉极化干扰信号,输出的干扰 信号依次通过激励放大器、第二开关、第三开关、环形器,最后通过收发天线将交叉极化干扰信号发射出去,发射时间为4 = (3 4)7 ;当发射时间结束后,时分隔电路发出指令信号,断开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使第一开关 导通,进行循环工作。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雷达的干扰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自适应交叉极化有源干扰方法及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接收天线、发射天线、接收模块、干扰控制模块,所述接收水平或垂直极化信号的接收天线通过接收模块的与干扰控制模块相连接,干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发射水平或垂直极化信号的发射天线相连接;所述接收天线和发射天线之间设置有一个收发隔离装置。本发明不需要测量出雷达信号的脉冲描述字(PDW),不需要测量出雷达信号的极化状态,不需要采用多个干扰机同时工作,一个干扰机即可达到多个干扰机同时工作的干扰效果,就能够自适应的产生交叉极化干扰,从而获得稳定、有效的干扰效果,大幅度降低单脉冲雷达的测角精度,大大降低了研制和维护的成本。
文档编号G01S7/38GK102955151SQ20121037911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9日
发明者戴幻尧, 汪连栋, 曾勇虎, 申绪涧, 李金梁, 陆俊, 李林, 郝晓军, 冯润明, 李永成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63892部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