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床板基础脱空试验模拟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71277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道床板基础脱空试验模拟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与铁道工程基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道板床或水泥混凝土路面基础脱空试验的结构。
背景技术
无砟轨道、公路等作为狭长的线形构筑物,具有覆盖地域跨度大、范围广等特点。 这类结构的路基性能受当地地质地貌、路基填料、施工质量控制、行车荷载及温湿外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由于路基土本身的不均匀性和外界影响因素的不均匀性,从空间分布形式来分,路基的不均匀变形可以分为纵向不均匀变形和横向不均匀变形。上述的路基纵向不均匀变形主要是源于以下因素沿线土质的差异(包括地基土层的性质、厚度不一、路基填料在物理、力学特性方面的差异),路基土压实度的施工变异性,半填半挖的路基形式和沿线路桥(涵)过渡段的结构性差异等。上述的路基横向不均匀变形体现在路基土本身沿横向的不均匀变化,以及行车荷载作用沿路基横向分布的差异。尤其在软土地区,高路堤在“梯形” 土体自重作用下,在路基顶面通常会形成“盆状”沉降断面,一般将这种沉降盆假设为抛物线或正弦曲线形。当路基的不均匀变形过大时,行车荷载和温度荷载不足以使路基的面层与其下部结构层接触,道床板将呈现简支结构或悬臂结构的受力状态,而使路基的面层应力剧增,严重影响到道床板的使用寿命。按目前的道板床室内试验技术水平,缺乏一套精确模拟现场道床板脱空结构的科学方法。如图I所示为现有的道床板基础脱空试验模拟结构,上层为道板床1,下层为支承层2。将沉降盆模拟为均一厚度的脱空区域11、12、13,以等差脱空数列形式模拟沉降盆,且在不同脱空厚度中间用水泥混凝土支承条21、22间隔,道床板的纵向脱空区域也以等同脱空尺寸模拟。但上述现有的道床板试验模拟结构与现场工程实际差距较大,无法精确模拟现场脱空结构的空间分布,且支撑条的存在增加了分析的难度,影响到分析的精确度。上述试验模拟结构存在以下技术问题亟待解决I、脱空结构的空间分布模拟失真路基的空间不均匀变形体现在路基土本身沿纵向、横向的不均匀变化,以及行车荷载作用沿路基横向分布的差异。尤其在软土地区,高路堤会形成纵向不均匀变形、横向“盆状”沉降断面的道床板脱空空间分布。在室内试验模拟时,常常将不均匀脱空结构转化成单一脱空厚度结构进行模拟,无法精确获得与现场工程较为一致的试验结果。2、脱空结构的时间分布模拟失真道床板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填封缝材料质量问题或其工艺不当,雨水沿道板床接裂缝下渗,在行车荷载反复作用下,形成有压水在板底接裂缝处和板边高速流动,对支承层的顶面进行冲刷,细颗粒从接裂缝处和板边被带到道床板顶面产生唧泥现象,随着细颗粒的不断被带出导致道床板板底脱空。现有的脱空试验模拟结构无法体现板底脱空结构随时间的变化过程。3、脱空区域间支承情况模拟失真为模拟 道床板脱空结构的不同脱空厚度,现有的做法是将道床板的板底划分为不等厚度的脱空区域,每个区域间用水泥混凝土砂浆条支承。这种模拟结构人为地分割了脱空区域之间的连续性,且中间用水泥混凝土砂浆支承条严重破坏了脱空区域水泥混凝土板的应力集中现象,必然导致检测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另一方面,上述现有脱空结构的模拟情况与目前的理论模型假设条件不吻合,导致室内实验与力学计算结果不一致。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精度高的道床板基础脱空试验模拟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精度高的道床板基础脱空试验模拟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道床板基础脱空试验模拟结构,包括结构上层及结构下层;在所述结构上层与所述结构下层之间设置有硫磺砂浆材料的热敏结构层,所述热敏结构层中设置有分区控制的发热部件;某一分区控制的所述发热部件发热后融化该分区的所述热敏结构层,在所述结构上层与所述结构下层之间形成分区控制的脱空区域。较佳地,所述热敏结构层包括沿道床板基础深度分布的多个分层,在各所述分层中分别设置分层控制的所述发热部件。较佳地,所述热敏结构层在道床板基础深度上为厚度均匀分布或厚度不均分布。较佳地,所述热敏结构层在道床板基础平面上为规则分布或不规则分布。较佳地,所述脱空区域为凸形或凹形。较佳地,所述发热部件为电阻丝。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道床板基础脱空试验模拟结构,采用硫磺砂浆作为热敏材料,按照任意脱空形式,预先布置在假定的板底脱空区域,待道床板或支撑板实际施工完毕后,通过通电加温的方法将预埋的热敏材料融化,从而在不同空间分布、时间变化中实现精确模拟板底脱空区域的技术目的。由此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精确模拟板底脱空形态的空间分布硫磺砂浆在预热条件下呈熔融状态,可以按照现场模具将其做成任意形状,能精确模拟路基在路基土本身沿纵向、横向的不均匀变化,待室内试验模型布设完毕之后通电加温,硫磺砂浆融化即可获得与现场工程较为一致的弯沉盆曲线。2、精确模拟板底脱空形态的时间分布将硫磺砂浆分层填筑,每层设置独立的发热部件(如电阻丝组成的通电加热网),在试验过程中由上而下加热不同分层的硫磺砂浆,即可精确获得板底脱空形态随时间的变化过程。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图I是现有的脱空试验模拟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脱空试验模拟结构的原理示意图。图3是图2中热敏材料的布置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脱空试验模拟结构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硫磺砂浆的熬制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道床板基础脱空试验模拟结构一简化的结构,包括结构上层1,结构下层2。在结构上层I与结构下层2之间,设置有硫磺砂浆材料的热敏结构层3,热敏结构层3中设置有分区控制的发热部件4 (本实施例中为电阻丝)。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于,分区控制的发热部件41、42、43中的一个或一部分发热后,融化对应的该分区的热敏结构层3,在结构上层I与结构下层2之间形成分区控制的凸形或凹形的脱空区域。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试验模拟结构可以控制脱空区域的分布。在不同的具体实施中,热敏结构层3包括沿道床板基础深度分布的多个分层,在各分层中分别设置分层控制的发热部件4。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试验模拟结构可以控制脱空区域随时间变化。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热敏结构层3还可在道床板基础深度上为厚度均匀分布或厚度不均分布。另外,热敏结构层3在道床板基础平面上还可以为规则分布或不规则分布。因此,硫磺砂浆材料的热敏结构层在实施中可以按照现场模具做成任意形状,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脱空试验模拟结构一具体实施例,沿深度方向依次为道床板A、支承台B、基床C、土基D,在结构中间还设置多点位移计E,另外在相应位置设置位移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立交应变花等常规测试部件。本实施例中的支承台B即为图2中的结构上层,基床C为图2中的结构下层。在支承台B与基床C之间设置热敏结构层3,设置在热敏结构层3中的电阻丝未作图示。 如图5所示以硫磺砂浆作为该热敏性预埋材料,硫磺砂浆的配置过程如下(I)先将成块的硫磺破碎,按质量配合比称量装入容器内。熬制时,为避免炉火直接加热硫磺导致硫磺升华,采用间接加热法熬制硫磺,以确保熬制温度不至于过高,在135°C至140°C下加热硫磺融化、脱水。边融化边均匀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导致硫磺升华。(2)当硫磺完全加热融化后,将干燥的石英砂均匀地加入液态硫磺内,搅拌均匀后再加入石墨和水泥不停搅拌,并升温至150°C至155°C搅拌均匀。(3)将聚硫乙胶缓慢、均匀地加入硫磺砂浆中,加强搅拌,排除气泡,温度控制在150°C至160°C,不能超过170°C,否则聚硫乙胶分解。(4)熬制3至4小时,待硫磺砂浆液体变得均匀、颜色一致抱沫完全消失时,说明硫磺砂衆熬制完成,可烧筑入模。烧筑入模时密切注意有无沉陷、不密实、分层现象。烧筑时降温至140°C至150°C,同时预埋入一段电阻丝(一根3千瓦的电阻丝平均截成4段,每段做成W型,每个硫磺砂浆临时支座内埋一段),硫磺砂浆冷却后很快产生强度。为了在工程中广泛运用硫磺材料,硫磺砂浆必须具有一定的技术性能,如下表所
[004权利要求1.一种道床板基础脱空试验模拟结构,包括结构上层及结构下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结构上层与所述结构下层之间设置有硫磺砂浆材料的热敏结构层,所述热敏结构层中设置有分区控制的发热部件;某一分区控制的所述发热部件发热后融化该分区的所述热敏结构层,在所述结构上层与所述结构下层之间形成分区控制的脱空区域。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道床板基础脱空试验模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敏结构层包括沿道床板基础深度分布的多个分层,在各所述分层中分别设置分层控制的所述发热部件。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道床板基础脱空试验模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敏结构层在道床板基础深度上为厚度均匀分布或厚度不均分布。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道床板基础脱空试验模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敏结构层在道床板基础平面上为规则分布或不规则分布。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道床板基础脱空试验模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空区域为凸形或凹形。
6.如权利要求I至5任一所述的道床板基础脱空试验模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部件为电阻丝。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道床板基础脱空试验模拟结构,包括结构上层及结构下层;在所述结构上层与所述结构下层之间设置有硫磺砂浆材料的热敏结构层,所述热敏结构层中设置有分区控制的发热部件;某一分区控制的所述发热部件发热后融化该分区的所述热敏结构层,在所述结构上层与所述结构下层之间形成分区控制的脱空区域。本实用新型的道床板基础脱空试验模拟结构,采用硫磺砂浆作为热敏材料,按照任意脱空形式,预先布置在假定的板底脱空区域,待道床板或支撑板实际施工完毕后,通过通电加温的方法将预埋的热敏材料融化,从而在不同空间分布、时间变化中实现精确模拟板底脱空区域的技术目的。
文档编号G01N33/38GK202471701SQ201220059868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3日
发明者刘伟杰, 徐一峰, 黄崇伟 申请人: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