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治具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73747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测试治具框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试治具框架。
背景技术
如图5所示的一种测试治具,该治具用于测试线路板的短/断路。其包括上模、下模,待测线路板放置在上模和下模之间。上模和下模的结构类似,以上模为例上模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针盘13、护板14、底座15以及牛角(图中未示出)。在底座15内设置有弹簧管16,针盘13上的针17与底座15上的弹簧管16 —一对应,弹簧管16内设置有导线,导线连接到牛角上。在进行测试时,线路板上测试点与针盘13的针17接触,针17与底座15的弹簧管16连接,弹簧管16通过导线缠绕在牛角上与牛角连接,牛角与测试机台的排线连接,以达到测试的目的。·[0003]一般来说,在治具的底座下设置有框架,框架一方面用于支撑整个治具,另一方面可以整理多余的导线。现有的框架均为一体设置,使用的灵活性差,一旦损坏,整个框架报废,造成成本上的浪费。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测试治具框架。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测试治具框架,该框架包括底板、固定在所述的底板上的挡板,至少两块旁侧板以及固定在所述的旁侧板上的牛角座,所述的旁侧板固定在所述的底板上后伸出所述的底板一段距离,所述的牛角座固定在所述的旁侧板伸出所述的底板的部分,并且所述的底板、牛角座分别位于所述的挡板、旁侧板的两侧。优选地,所述的框架包括上模框架、下模框架,所述的下模框架的挡板、旁侧板的高度等于或高于所述的上模框架的挡板、旁侧板。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下模框架的旁侧板包括第一旁侧板、第二旁侧板,所述的第一旁侧板固定在所述的底板上,所述的第二旁侧板与第一旁侧板连接后伸出所述的底板。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旁侧板、第二旁侧板通过连接块相连接。优选地,所述的旁侧板设置有两块,两块所述的旁侧板分别位于所述的挡板的两端。优选地,所述的底板、挡板、旁侧板以及牛角座上均开设有螺丝孔,各部件之间的螺丝孔通过螺丝相固定,并且所述的螺丝孔内、连接螺丝的位置埋设有螺母。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旁侧板上、伸出所述的底板部分的螺丝孔为通孔,并且位于所述的螺丝孔内的两端均埋设有螺母。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螺母的外周面上具有竖条纹。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螺母的高度为至少为5mm。优选地,所述的框架采用亚克力或环氧树脂的板材。[0016]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的框架各部分能够拆卸,可循环使用及单独更换,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作成本低。

附图I为本实用新型中上模框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下模框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牛角板的示意图;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旁侧板上螺丝孔的示意图;附图5为带固定测试治具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底板;2、挡板;3、旁侧板;30、第一旁侧板;31、第二旁侧板;4、牛角座;5、连接块;6、螺母;7、螺丝孔;8、螺丝孔;9、螺丝孔;10、螺丝孔;11、上模框架;12、下模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2、3所示的一种测试治具框架,该框架包括底板I、固定在底板I上的挡板2,至少两块旁侧板3以及固定在旁侧板3上的牛角座4。整个框架采用亚克力或环氧树脂的板材,包括上模框架11和下模框架12两种。底板I呈方形,其高度至少为8mm ;挡板2呈条状,通过螺丝孔8固定在底板I的一条长边处;旁侧板3设置有两块,也呈条状,两块旁侧板3通过螺丝孔8也固定在底板I上,分别位于挡板2的两端,旁侧板3固定在底板I上后伸出底板I 一段距离;牛角座4通过螺丝孔9和螺丝孔10固定在旁侧板3伸出底板I的部分,并且完成固定后底板I、牛角座4分别位于挡板2、旁侧板3的两侧。此外,在挡板2和旁侧板3上开设有螺丝孔7,治具底座通过该螺丝孔7与挡板2和旁侧板3相固定,所有螺丝孔均通过螺丝固定。上模框架11中,挡板2、旁侧板3的高度为30mm,宽度至少为12mm,如图I所示。下模框架12中,因为下模框架13密度高,牛角数量多,则旁侧板13的长度需要更长,且下模框架13因排线及牛角多,旁侧板3受力大,经常在与底板I边缘的连接点容易断裂,为了便于拆卸存放,故设计成两节式其包括第一旁侧板30、第二旁侧板31,第一旁侧板30固定在底板I上,第二旁侧板31通过连接块5与第一旁侧板30连接后伸出底板I。此夕卜,因为下模框架13的密集度高,弹簧线多,需要的空间大,旁侧板3及挡板2高度为40_,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有螺丝孔7、螺丝孔8、螺丝孔10在连接螺丝的位置埋设有螺母6,螺丝孔9为通孔,并且位于螺丝孔9内的两端均埋设有螺母6,螺母6是为了增加两两间的结合力,以免螺丝结合力不足,测试过程中螺丝松脱,引发安全事故。在下模框架12的螺丝孔9中,此孔的一面用于固定牛角座,另一面用于固定一块盖板,当下模框架12中弹簧导线密集时,弹簧导线裸露在外,容易被刮断,此处加盖一块盖板,能够防止线刮断。其余的螺丝孔一般只使用一面的螺母6。螺母6为材质为铜的内螺纹,其高度至少为5mm,并且在螺母6的外周面上具有竖条纹,以增强与框架之间的结合力。[0032]框架分大、中、小三种类型,三者差异仅是底板I的面积、挡板2、旁侧板3的长度差异而已。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测试治具框架,其特征在于该框架包括底板、固定在所述的底板上的挡板,至少两块旁侧板以及固定在所述的旁侧板上的牛角座,所述的旁侧板固定在所述的底板上后伸出所述的底板一段距离,所述的牛角座固定在所述的旁侧板伸出所述的底板的部分,并且所述的底板、牛角座分别位于所述的挡板、旁侧板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测试治具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包括上模框架、下模框架,所述的下模框架的挡板、旁侧板的高度等于或高于所述的上模框架的挡板、旁侧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治具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框架的旁侧板包括第一旁侧板、第二旁侧板,所述的第一旁侧板固定在所述的底板上,所述的第二旁侧板与第一旁侧板连接后伸出所述的底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试治具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旁侧板、第二旁侧板通过连接块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测试治具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旁侧板设置有两块,两块所述的旁侧板分别位于所述的挡板的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测试治具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挡板、旁侧板以及牛角座上均开设有螺丝孔,各部件之间的螺丝孔通过螺丝相固定,并且所述的螺丝孔内、连接螺丝的位置埋设有螺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试治具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旁侧板上、伸出所述的底板部分的螺丝孔为通孔,并且位于所述的螺丝孔内的两端均埋设有螺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测试治具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母的外周面上具有竖条纹。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测试治具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母的高度为至少为5mm o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测试治具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采用亚克力或环氧树脂的板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试治具框架,该框架包括底板、固定在所述的底板上的挡板,至少两块旁侧板以及固定在所述的旁侧板上的牛角座,所述的旁侧板固定在所述的底板上后伸出所述的底板一段距离,所述的牛角座固定在所述的旁侧板伸出所述的底板的部分,并且所述的底板、牛角座分别位于所述的挡板、旁侧板的两侧。本实用新型的框架各部分能够拆卸,可循环使用及单独更换,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作成本低。
文档编号G01R1/04GK202794227SQ20122010484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0日
发明者王晓萍, 陈书华, 肖高峰 申请人:昆山鼎鑫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