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用上浮式北斗数据记录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77522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船用上浮式北斗数据记录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北斗导航卫星定位与通信,以及船用数据记录仪技术,特别涉及船用上浮式北斗数据记录仪。
背景技术
数据记录仪俗称黑匣子,是航行船舶必配的航行安全装置,它将船舶最后几十个小时的语音、视频及设备运转的各种参数记录在专门的存储器中,当船舶遇险后可以通过打捞数据记录仪,读取并回放其中的数据,从而进行事故分析。一般黑匣子是下沉式的,需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来进行打捞。上浮式数据记录仪是另一种黑匣子,当船舶遇险下沉时,通过水压作用,自动将记录仪的容器打开,并将记录仪弹出容器,使其浮上水面。记录仪本身具有无线电发射功能,其信号通过低轨道极地卫·星(C0SPAS-SARSAT)接收后传到地面搜救中心。由于记录仪发射的无线电信号中包含有本身的GPS位置,所以可以方便找到。现有的上浮式数据记录仪均依赖于C0SPAS-SARSAT卫星,目前只能在少数远洋商船中使用,不利于在我国沿海商船、海军舰船、渔船中推广使用上浮式数据记录仪。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问题,本新型实用旨在提供一种利用北斗导航卫星来实现自动定位报警的上浮式数据记录仪。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下述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种船用上浮式北斗数据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记录仪内设置北斗数据记录仪信标,所述数据记录仪通过静水压力释放器锁在可浮容器中,该可浮容器表面有一出口,所述静水压力释放器的静水释放器杆可由该出口伸出。所述的数据记录仪放置在可浮容器内的弹出板上,在所述的静水压力释放器的静水释放器杆没有受力脱离静水压力释放器时,该弹出板由静水释放器杆扣住,弹出板底部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的北斗数据记录仪信标包括北斗导航与通信模块、处理电路、高容量锂亚电池、控制开关、海水导通开关、LED指示灯,北斗导航与通信模块的数据通信输出端口与处理电路电源输入端口相连,高容量锂亚电池电源转换输出端口与处理电路电源控制输入端口相连,处理电路电源输出端口与天线数据调制输入端口相连,控制开关以及LED指示灯分别与北斗导航与通信模块相连,海水导通开关与处理电路相连。本实用新型数据记录仪,采用北斗数据记录仪信标,并将北斗数据记录仪信标设置在记录仪内,利用北斗导航卫星定位,可广泛使用于北斗导航卫星覆盖范围的广阔海域,船舶使用方便、灵活,兼顾人工及自动两种操作模式。由于该设有北斗数据记录仪信标的记录仪通过一个静水压力释放器锁在一个可浮容器中,船舶遇险时,可打开容器取出北斗信标,带上救生筏一起逃生,启动人工报警一即人工操作模式;如来不及带走北斗信标,当船舶遇险下沉时,该信标会自动上浮并向陆上搜救部门发送包含当前位置的报警信号一即自动操作模式。便于迅速搜寻和打捞上浮式数据记录仪,最大限度缩短对遇险船舶的搜救以及事故原因分析的时间,降低作业成本。本实用新型上浮式北斗数据记录仪还具有以下功能I、误发射保护功能。为防止误发射,设置有发射保护装置。必须先扳断保护装置,才能开启人工控制开关。此外,容器内装有磁铁,当北斗信标在容器内时,受磁铁作用,除非离开容器,否则北斗信标永远不会发射,这样可以避免因海水冲洗或淋雨时北斗信标发生误发射。2、功能。北斗信标水密性要求可在10米水海水深处保持5分钟以上,当水面较为平静时,可直立漂浮在海水中,可在20米高处跌入水中。3、测试功能。设备拥有自检功能,该功能不会引起卫星接收,但可检测设备操作正 常与否。4、连续发射48小时。北斗信标内置电池可以维持北斗信标连续发射48小时以上,以便有足够时间可以被陆上搜救部门找到信标。
图I是本实用新型北斗数据记录仪信标原理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北斗数据记录仪信标通信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北斗数据记录仪信标外形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俯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北斗数据记录仪在可浮容器内装配示意图;图6是北斗数据记录仪可浮容器释放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数据记录仪,2-可浮容器,21-静水压力释放器,211-静水释放器杆,22-弹出板,23-压缩弹簧,3-北斗数据记录仪信标,31-控制开关,32-海水导通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一步加以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船用上浮式北斗数据记录仪,由设有北斗数据记录仪信标3的数据记录仪I、可浮容器2、静水释放器21组成,其中北斗数据记录仪信标3包含数据存储单元,该数据记录仪I为全水密结构,通过一个静水压力释放器21锁在一个可浮容器2中。该可浮容器2表面有一出口,静水压力释放器21顶部的静水释放器杆211可由该出口伸出,并使用一插销将该出口锁住闭合。数据记录仪I放置在可浮容器2内的弹出板22上,正常情况下,即静水压力释放器21的静水释放器杆211没有受力脱离静水压力释放器21时,该弹出板22由静水释放器杆211扣住,弹出板22底部设置有压缩弹簧23。北斗数据记录仪信标3包括北斗导航与通信模块、处理电路、高容量锂亚电池、控制开关31、海水导通开关32、LED指示灯等,北斗导航与通信模块的数据通信输出端口与处理电路电源输入端口相连,高容量锂亚电池电源转换输出端口与处理电路电源控制输入端口相连,处理电路电源输出端口与天线数据调制输入端口相连,控制开关31以及LED指示灯分别与北斗导航与通信模块相连,海水导通开关32与处理电路相连,其原理框图如图I所示。图2是北斗数据记录仪信标3的通信示意图。图3是北斗数据记录仪信标3外形结构示意图。除了用于自动发射目的的海水导通开关32外,北斗数据记录仪信标3上还有一个控制开关31。在控制开关31或海水导通开关32作用下,北斗数据记录仪信标3立即发射,将识别码和当前位置信息通过北斗导航卫星发往陆上的搜救中心。当船舶遇险时,如时间来得及,可以将可浮容器2上用于固定静水压力释放器21的静水释放器杆211的锁扣人为脱开,取出数据记录仪1,开启北斗数据记录仪控制开关31,人工启动北斗数据记录仪信标3发射遇险信号。图4是数据记录仪I在可浮容器2内的装配示意图,数据记录仪I放置在可浮容器2内的静水压力释放器21下方,正常情况下,弹出板22由静水释放器杆211扣住,弹出板22底部设置有压缩弹簧23。图5是受水压作用静水压力释放器21释放后可浮容器2打开时的结构图。当发生遇险,船舶下沉时,装有数据记录仪I的可浮容器2随船一起沉入海水中,当达到水下四米时,可浮容器2内的静水压力释放器21的静水释放器杆211在水压作用自动脱开(释放),可浮容器2打开,弹出板22在压缩弹簧23作用下,将数据记录仪I推离可浮容器2并上浮,北斗数据记录仪信标3上有一个海水导通开关32通过海水短路导通,北斗数据记录仪信标3开始自动发射遇险信号。
权利要求1.一种船用上浮式北斗数据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记录仪(I)内设置北斗数据记录仪信标(3 ),所述数据记录仪(I)通过静水压力释放器(21)锁在可浮容器(2 )中,该可浮容器(2 )表面有一出口,所述静水压力释放器(21)的静水释放器杆(211)可由该出口伸出。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船用上浮式北斗数据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记录仪(I)放置在可浮容器(2)内的弹出板(22)上,在所述的静水压力释放器(21)的静水释放器杆(211)没有受力脱离静水压力释放器(21)时,该弹出板(22)由静水释放器杆(211)扣住,弹出板(22)底部设置有压缩弹簧(23)。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船用上浮式北斗数据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北斗数据记录仪信标(3)包括北斗导航与通信模块、处理电路、高容量锂亚电池、控制开关(31)、海水导通开关(32)、LED指示灯,北斗导航与通信模块的数据通信输出端口与处理电路电源输入端口相连,高容量锂亚电池电源转换输出端口与处理电路电源控制输入端口相连,处理电路电源输出端口与天线数据调制输入端口相连,控制开关(31)以及LED指示灯分别与北斗导航与通信模块相连,海水导通开关(32)与处理电路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用上浮式北斗数据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记录仪内设置北斗数据记录仪信标,所述数据记录仪通过静水压力释放器锁在可浮容器中,该可浮容器表面有一出口,所述静水压力释放器的静水释放器杆可由该出口伸出。本实用新型数据记录仪,采用北斗数据记录仪信标,并将北斗数据记录仪信标设置在记录仪内,利用北斗导航卫星定位,可广泛使用于北斗导航卫星覆盖范围的广阔海域,船舶使用方便、灵活,兼顾人工及自动两种操作模式,便于迅速搜寻和打捞上浮式数据记录仪,最大限度缩短对遇险船舶的搜救以及事故原因分析的时间,降低作业成本。
文档编号G01S19/42GK202631739SQ20122017048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1日
发明者徐建德 申请人:苏州新阳升电气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