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调光马达外壳动作确认的检测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014681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适用于调光马达外壳动作确认的检测治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治具,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调光马达外壳动作确认的检测治具,用于测试外壳内的齿轮、丝杆及大涡轮的啮合是否顺畅,同时控制丝杆与大涡轮之间的间隙;属于检测治具领域。
背景技术
调光马达外壳是由壳体及设置于壳体内的传动机构(调节螺栓组件、大涡轮及齿轮)组成,其中调节螺栓组件包括过盈配合的丝杆和调节螺栓,而整个传动机构的传动是依靠外部马达及其先端的小涡轮来带动的。品质优良的调光马达外壳要求传动机构即齿轮、大涡轮及丝杆间的啮合顺畅,并且丝杆与大涡轮之间的间隙满足行业标准或者客户要求。如果对调光马达外壳的动作确认由人工来实现的话,不仅周期长,而且耗费人力,啮合情况及间隙大小不能很好地把握,导致品质得不到可靠的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人力投入小、检测效率高的检测治具,并且能够准确检测齿轮、大涡轮及丝杆间的啮合情况,更可以通过第一测长器和第二测长器准确地控制丝杆与大涡轮之间的间隙。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适用于调光马达外壳动作确认的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调光马达外壳的底座、马达固定座、带动上述马达固定座作上下往复运动的第一气缸、用于控制调光马达外壳内的丝杆与大涡轮之间间隙的第一测长器和第二测长器、带动上述第一测长器和第二测长器作上下往复运动的第二气缸,上述马达固定座用于安装驱动调光马达外壳内的齿轮旋转的马达,还包括:一用于监测马达运转电流的电流表、用于显示第一测长器和第二测长器的相对位移量的显示面板。前述的适用于调光马达外壳动作确认的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上述马达固定座连接一用于压住调光马达外壳内的齿轮的压板。前述的适用于调光马达外壳动作确认的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底座安装于一基板上,上述基板上设有第一竖直板和第二竖直板,上述第一气缸与第一竖直板连接,上述第二气缸与第二竖直板连接。前述的适用于调光马达外壳动作确认的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竖直板与第二竖直板所在平面相互垂直。前述的适用于调光马达外壳动作确认的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基板上还设有一用于固定调光马达外壳的弹簧卡爪,上述弹簧卡爪由第三气缸驱动,上述第三气缸设置于基板下方。前述的适用于调光马达外壳动作确认的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基板下方设有将基板位置抬高的若干支柱。前述的适用于调光马达外壳动作确认的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弹簧卡爪由POM材料制成。前述的适用于调光马达外壳动作确认的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底座由POM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调光马达外壳动作确认的检测治具,通过监测齿轮、大涡轮及丝杆啮合时的电流大小判断彼此啮合是否顺畅,此外通过第一测长器和第二测长器准确地控制丝杆与大涡轮间的间隙,使其符合行业标准或者客户需求。

图1是现有的调光马达外壳的结构不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调光马达外壳动作确认的检测治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是图2所示实施例的主视图;图4是图2所示实施例的侧视图。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底座,2、马达固定座,3、第一气缸,4、第一测长器,5、第二测长器,6、第二气缸,7、调节螺栓,8、壳体,9、压板,10、基板,11、第一竖直板,12、第二竖直板,13、弹簧卡爪,14、第三气缸,15、支柱,16、丝杆,17、大涡轮、18、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首先对调光马达外壳作简要介绍,参见图1,调光马达外壳主要包括壳体8及传动机构(调节螺栓组件、大涡轮17、齿轮18),其中,调节螺栓组件是由调节螺栓7与丝杆16过盈配合组成的,品质优良的调光马达外壳要求传动机构即齿轮18、大涡轮17、调节螺栓组件(实际上是其中的丝杆16)间的啮合顺畅,并且丝杆16与大涡轮17之间的间隙满足行业标准或者客户要求。参见图2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调光马达外壳动作确认的检测治具,包括:用于放置调光马达外壳的底座1、马达固定座2、带动马达固定座2作上下往复运动的第一气缸3、用于控制调光马达外壳内的丝杆16与大涡轮17之间间隙的第一测长器4和第二测长器5、带动第一测长器4和第二测长器5作上下往复运动的第二气缸6,马达固定座2用于安装驱动调光马达外壳内的齿轮18旋转的马达,还包括:用于监测马达运转电流的电流表、用于显示第一测长器4和第二测长器5的相对位移量的显示面板,电流表和显示面板的位置根据具体情况设定,图中未示出。作为一种具体结构,底座I安装于一基板10上,基板10上设有第一竖直板11和第二竖直板12,第一气缸3与第一竖直板11连接,第二气缸6与第二竖直板12连接。优选地,第一竖直板11与第二竖直板12所在平面相互垂直,使得检测治具整体结构紧凑且便于操作。由于调节螺栓7具有一定的长度,所以,相应地,基板10下方设有将基板10位置抬高的若干支柱15,调光马达外壳安装于底座I上后,调节螺栓7将从基板10的底部伸出。为了防止检测过程中齿轮18跳动影响啮合,在马达固定座2上设置一用于压住调光马达外壳内的齿轮18的压板9,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进一步地,基板10上还设有一用于固定调光马达外壳的弹簧卡爪13,弹簧卡爪13由第三气缸14驱动进而将调光马达外壳更好地固定住,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三气缸14设置于基板的下方。为了确保检测过程不会对产品造成划伤,弹簧卡爪13和底座I均优选由POM材料制成。检测过程中,首先将马达及小涡轮固定在检测治具的马达固定座2上,将未啮合的调光马达外壳放到底座I上,由第一气缸3带动马达固定座2下降,马达正转从而带动调光马达外壳内的传动机构啮合,带动大涡轮17把丝杆16旋转到底部直至两者无间隙,啮合过程中通过监测马达运转时的电流判断啮合是否顺畅,超出设定的电流范围即表示啮合过程不顺畅,产品不合格,检测治具报警,反之则为合格品,电流的数值可以直接从电流表上读取。然后,通过第一测长器4和第二测长器5将丝杆16与大涡轮17之间的间隙设定在一个固定值,具体过程如下,第一测长器4和第二测长器5由第二气缸6带动下降,先端分别接触丝杆16和大涡轮17,此时第一测长器4和第二测长器5归零,然后马达反转将丝杆16旋转出来,那么接触丝杆16的第一测长器4也必然会被向上顶出,而第二测长器5是固定不动的,当第一测长器4和第二测长器5之间的相对位移量达到要求(该位移量显示在显示面板上)时,马达停止旋转,由第一气缸3将马达固定座2抬起,第二气缸6将第一测长器4和第二测长器5抬起,便可顺利地取出调光马达外壳,完成了整个动作确认的检测过程。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适用于调光马达外壳动作确认的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调光马达外壳的底座、马达固定座、带动上述马达固定座作上下往复运动的第一气缸、用于控制调光马达外壳内的丝杆与大涡轮之间间隙的第一测长器和第二测长器、带动上述第一测长器和第二测长器作上下往复运动的第二气缸,上述马达固定座用于安装驱动调光马达外壳内的齿轮旋转的马达,还包括:一用于监测马达运转电流的电流表、用于显示第一测长器和第二测长器的相对位移量的显示面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调光马达外壳动作确认的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上述马达固定座连接一用于压住调光马达外壳内的齿轮的压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调光马达外壳动作确认的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底座安装于一基板上,上述基板上设有第一竖直板和第二竖直板,上述第一气缸与第一竖直板连接,上述第二气缸与第二竖直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调光马达外壳动作确认的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竖直板与第二竖直板所在平面相互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调光马达外壳动作确认的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基板上还设有一用于固定调光马达外壳的弹簧卡爪,上述弹簧卡爪由第三气缸驱动,上述第三气缸设置于基板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调光马达外壳动作确认的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基板下方设有将基板位置抬高的若干支柱。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调光马达外壳动作确认的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弹簧卡爪由POM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适用于调光马达外壳动作确认的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底座由POM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调光马达外壳动作确认的检测治具,包括用于放置调光马达外壳的底座、马达固定座、带动上述马达固定座作上下往复运动的第一气缸、用于控制调光马达外壳内的丝杆与大涡轮之间间隙的第一测长器和第二测长器、带动上述第一测长器和第二测长器作上下往复运动的第二气缸,上述马达固定座用于安装驱动调光马达外壳内的齿轮旋转的马达,还包括一用于监测马达运转电流的电流表、用于显示第一测长器和第二测长器的相对位移量的显示面板。有益之处在于通过监测齿轮、大涡轮及丝杆啮合时的电流大小判断彼此啮合是否顺畅,此外通过第一测长器和第二测长器准确地控制丝杆与大涡轮间的间隙,使其符合客户需求。
文档编号G01M13/02GK202956270SQ20122064594
公开日2013年5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30日
发明者刘志涛, 于秀艳 申请人:昆山三多乐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