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车辆行径的移动装置及其方法

文档序号:6173562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监测车辆行径的移动装置及其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监测车辆行径的移动装置及其方法,此移动装置包含设定模块、卫星定位模块、判断模块与警示模块。设定模块用以设定自行驶起点至行驶终点的设定路线,卫星定位模块用以接收卫星定位信号。当移动装置位于车辆内时,判断模块用以基于卫星定位信号判断车辆是否依设定路线行驶;当车辆偏离设定路线的时间超过预设警示时间时,警示模块用以执行警示动作。
【专利说明】
监测车辆行径的移动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前端监测技术,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监测车辆行径的移动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当乘客非搭乘固定行驶路线的大众交通工具而欲抵达一地点时,乘客本身为了确保乘车时的权益及安全性,一般来说,会选择透过车辆派遣公司派遣车辆于预定的时间抵达预定的地点接送乘客,并将乘客送达至预先向车辆派遣公司设定的抵达地点,或是选择透过营业小客车所属的派遣单位径行车辆预约。
[0003]由于车辆派遣公司于乘客预约派遣车辆时便已提供抵达地点,故此派遣车辆的行进路径可由后端的车辆派遣公司做监控,但若是乘客对抵达地点不熟悉,甚至无法判断车辆的行进路径是否正确时,乘客的权益及安全性便无法操的在乘客本身。倘若后端的车辆派遣公司发现派遣车辆的行进路径异常(如:驾驶绕路、驾驶刻意将乘客载送到其他地点…等),而可能造成乘客的损失或危害时,将无法于有效时间内保证乘客的权益及安全性。
[0004]许多营业小客车所属的派遣单位有设置驾驶的条件,例如:社群网站评价系统、警政刑事数据系统…等,可供乘客在预约车辆时事先对驾驶进行筛选,以确保预约车辆的驾驶于社群网站评价系统或警政刑事数据系统无不良记录,但这些选择的条件仅供参考,仍无法保障乘客搭乘预约车辆时的权益及安全性。由于营业小客车所属的派遣单位只针对预约车辆做行进路径监控,并不知道乘客欲抵达的地点,倘若后端的车辆派遣公司发现派遣车辆的行进路径异常而可能造成乘客的损失或危害时,将无法于有效时间内保障乘客的权益及安全性。
[0005]目前有系统可提供乘客于移动装置上透过服务器预先看到行经路线上一些景点及终点的街景图,由乘客自行判断车辆路径是否正常,但倘若服务器上无包含乘客所指定的街景图、或者乘客为外籍人士或视障人士等无法分辨车辆所经街景的情况,皆无法通过移动装置预先看到行经路线的景点及终点的街景图。
[0006]综上所述,现行的车辆行径监控装置须通过后端对车辆行径进行监控,或是透过乘客自行将已知的街景图与车辆窗外的实际街景进行比对,均无法在路线异常时于第一时间保障乘客的权益及安全性。因此,如何能以乘客本身为监测者,透过乘客随身的移动装置,当车辆的行进路线异常时通知乘客,以便乘客提高警觉,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相关领域极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一方面是在提供一种监测车辆行径的移动装置及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
[0008]于一实施例中,本发明所提供的移动装置包含设定模块、卫星定位模块、判断模块与警示模块。设定模块用以设定自行驶起点至行驶终点的设定路线,其设定路线包含至少一个设定点;卫星定位模块用以接收卫星定位信号;当移动装置位于车辆内时,判断模块用以基于卫星定位信号判断车辆是否依设定路线行驶;当车辆偏离设定路线的时间超过预设警示时间时,警示模块用以执行警示动作。
[0009]于一实施例中,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监测车辆行径的方法,适用于移动装置,此方法包含:(a)设定自行驶起点至行驶终点的设定路线,其设定路线包含至少一个设定点;(b)接收卫星定位信号;(c)当移动装置位于车辆内时,基于卫星定位信号判断车辆是否依设定路线行驶;以及(d)当车辆偏离设定路线的时间超过预设警示时间时,执行警示动作。
[0010]于一实施例中,本发明所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取记录媒体,储存计算机程序,用以执行一种监测车辆行径的方法,方法适用于移动装置,且方法包含:设定自行驶起点至行驶终点的设定路线,其设定路线包含至少一个设定点;接收卫星定位信号;当移动装置位于车辆内时,基于卫星定位信号判断车辆是否依设定路线行驶;当车辆偏离设定路线的时间超过预设警示时间时,执行警示动作。
[0011]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相当的技术进步,并具有产业上的广泛利用价值,其优点是能以乘客本身为监测者,透过乘客随身的移动装置,当车辆的行进路线异常时通知乘客,以便乘客提高警觉。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说明如下:
[0013]图1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监测车辆行径的移动装置的方块图;
[0014]图2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设定路线的示意图;
[0015]图3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监测车辆行径的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0016]图4是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监测车辆行径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发明的叙述更加详尽与完备,可参照所附的附图及以下所述各种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号码代表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另一方面,众所周知的元件与步骤并未描述于实施例中,以避免对本发明造成不必要的限制。
[0018]图1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监测车辆行径的移动装置100的方块图,移动装置100可为具备通讯功能的装置,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具有无线网卡的笔记型电脑。如图1所示,移动装置100包含设定模块110、卫星定位模块120、判断模块130及警示模块140。
[0019]设定模块110供使用者设定欲自行驶起点至行驶终点的设定路线,其设定路线包含至少一个设定点;设定路线可以手动输入或是有线/无线传输技术下载,甚至由手动输入同时搭配下载方式来进行设定,并存放于设定模块110内;使用者的身份包罗万象,针对熟稔行驶终点或设定路线的使用者,可直接以手动输入的设定方式,倘若使用者对行驶终点或设定路线不熟稔或是无自主能力者,例如:残障(如:听障、视障、语障)人士、孩童、老人或外国人…等,则可自另外的数据库(如:网络地图)或设定界面(如:事先已由熟稔行驶终点或设定路线的非搭乘车辆者对行驶终点或设定路线进行设定)透过有线/无线传输技术下载设定路线,在实作上,可将移动装置100的装置透过传输线实体连接电脑,再透过电脑连线至另外的数据库或设定界面,以将装置内的移动装置100对设定路线进行同步,或是由装置以无线网络连至另外的数据库或设定界面下载设定路线。
[0020]移动装置可启用卫星定位模块120,例如:GPS接收器。卫星定位模块120用以自定位卫星121接收卫星定位信号,一旦车辆的位置移动,则车辆的定位座标亦会随的变动。当移动装置100位于车辆内时,判断模块130用以当移动装置位于车辆内时,基于卫星定位信号判断车辆是否依设定路线行驶,举例来说,判断模块130可透过演算法针对定位座标与欲抵达的地点进行比对计算以判断定位座标是否与地点接近,其中此演算法可透过软件、硬件或其组合以实现。当车辆偏离设定路线的时间超过预设警示时间(如:5分钟)时,警示模块140用以执行警示动作,如:以屏幕显示影像、以扬声器显示声音、以偏心马达产生震动、以屏幕弹出视窗其中之一或其组合,以令使用者注意到车辆行径监测系统100所监测到的行进路线异常状况,能对于车辆驾驶可能恶意绕路或甚至非驶向欲抵达的地点的行为提高警觉,其中预设警示时间可由系统预设或使用者自行设定。
[0021]于另一实施例中,当车辆偏离设定路线的距离超过预设警示距离(如:1公里)时,警示模块140执行警示动作;或者,于又一实施例中,当车辆偏离设定路线的距离超过预设警示距离且车辆偏离设定路线的时间超过预设警示时间时,警示模块140才执行警示动作,熟悉此项技艺者应视当时需要弹性选择。
[0022]另一方面,设定模块110用以设定后端系统160的通信信息(如:电话号码、电子邮件信箱、通讯软件的帐号等),移动装置100还包含无线收发模块150,如:远距离通讯模块,3G、4G通讯模块等等。当车辆偏离设定路线的时间超过预设通报时间(如:10分钟)时,无线收发模块150用以依据通信信息去通知后端系统160。实务上,为了保障使用者于搭乘车辆时的权益及安全性,可由使用者手动透过无线收发模块150或是由无线收发模块150自动发送通知信号(如:即时通讯软件信息或手机短信以传递定位座标及车辆车号、手机拨号以直接对话)到后端系统160,后端系统160可为车辆行径监测系统100中预设的监测单位(如:警政单位连线、车辆所属派遣中心)或由使用者设定的接收通知信号对象(如:使用者的亲朋好友或监护人),以于车辆行径路线异常的同时,后端系统160能透过通知信号得知使用者状况,以便即时与使用者联系,并视情况提供必要协助;使用者可事先于移动装置100设定一个时间范围,作为预设通报时间,以供无线收发模块150作为当判断车辆行径路线异常时于何时自动发送通知信号的时间依据,或是使用者在警示模块140发出至少一次的警示时主动透过无线收发模块150发送通知信号到后端系统160,其中预设通报时间可大于或等于预设警示时间。
[0023]如图1所示,移动装置100中还包含无线传输模块170,如:近距离通讯模块,像是蓝牙模块、红外线模块、W1-Fi模块等。倘若车辆有导航装置180,使用者更可通过移动装置100中的无线传输模块170,透过无线传输技术,将使用者设定在设定模块110内的设定路线传送并同步至车辆的导航装置180,使导航装置180显示此设定路线,其中,车辆的导航装置180可为导航机(Navigat1n system)或安装导航软件的电子装置。
[0024]于一实施例中,当警示模块140执行警示动作时,无线传输模块170同步发送警示信号至导航装置180,使导航装置180发出警示,借以警告驾驶人。
[0025]如图1所示,移动装置100中还包含路线记录模块190,路线记录模块190用以记录车辆所行驶的路线。使用者可随时透过手动方式将车辆行径路线记录于透过路线记录模块190,或使用者于起始设定欲抵达的地点及必要的中继点时便设定启动路线记录模块190,以自动记录车辆行径路线。车辆行径路线的记录,可供使用者于以后搭乘车辆自相同起始点至相同抵达的地点,作为设置中继点的参考,或是当车辆行径路线发生异常,事后可由使用者或是后端对异常状况进行还原以厘清责任归属。车辆行径路线的记录更可通过无线收发模块150传送至后端系统160。
[0026]为了对上述的设定路线做更具体地阐述,请同时参照第1、2图,于图2中,设定路线包含行驶起点、行驶终点、及至少一个设定点,设定点可以设定为设定路线中的任意点以作为中继点,也可以设定为行驶终点。在本实施例中,是由多个设定点220、230、240所构成,其中设定点220、230为中继点,设定点240为设定路线的行驶终点。中继点及行驶终点依照顺序会形成使用者希望车辆行径的路线,使用者可依本身熟悉的路线进行中继点的设定,并且要求车辆驾驶按照使用者所设定的路线行驶,如此可避免当车辆驾驶自行按照其本身所熟悉的路线行驶时,使用者对车辆驾驶自行选择的路线不熟悉而产生疑虑或担忧。
[0027]车辆从行驶起点210出发,当车辆未于预设警示时间内缩短与设定路线中的一设定点220间的距离时,警示模块140执行警示动作,以提醒使用者。
[0028]另外,当车辆未于预设通报时间内缩短与该设定点220间的距离时,无线收发模块150用以依据通信信息去通知后端系统160,其中预设通报时间是大于或等于预设警示时间。
[0029]当车辆缩短与设定点220间的距离时,判断模块130判断车辆与设定点220间的距离是否在允许误差距离范围221内,若车辆与设定点220间的距离在允许误差距离范围221内,则判断模块130判断设定点220是否为设定路线中的行驶终点,当设定点220不是行驶终点时,则判断模块130判断车辆是否缩短与设定路线中的下一个设定点230间的距离,再重复上述判断机制,直到车辆所到的设定点240为行驶终点时,判断模块130判定车辆已抵达行驶终点。
[0030]实务上,允许误差距离范围221、231及241可以距离、时间或其组合做设定,例如:500米、1分钟车程、或是综合判断;允许误差距离范围221、231及241可设定相同,或依照设定点220、230及240的环境限制相异做不同设定。举例来说,以设定的设定点220、230、240为中心,向外延伸的周边区域设为设定点220、230、240的允许误差距离范围221、231、241,其中允许误差距离范围221、231、241可于移动装置100中预设,或由使用者自行定义。
[0031]如上所述的设定模块110、判断模块130等,其【具体实施方式】可为软件、硬件与/或固件。举例来说,若以执行速度及精确性为首要考量,则这些模块基本上可选用硬件与/或固件为主;若以设计弹性为首要考量,则这些模块基本上可选用软件为主;或者,这些模块可同时采用软件、硬件及固件协同作业。应了解到,以上所举的这些例子并没有所谓孰优孰劣的分,亦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熟悉此项技艺者当视当时需要,弹性选择这些模块的【具体实施方式】。
[0032]图3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监测车辆行径的方法300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方法300包含步骤310?350 (应了解到,在本实施例中所提及的步骤,除特别叙明其顺序者外,均可依实际需要调整其前后顺序,甚至可同时或部分同时执行)。至于实施这些步骤的硬件装置,由于以上实施例已具体揭露,因此不再重复赘述。
[0033]实务上,方法300可经由一移动装置来实作,例如前述的移动装置100等,亦可将部分功能实作为一计算机程序,并储存于一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媒体中,而使计算机读取此记录媒体后令一移动装置执行方法300。
[0034]于步骤310中,设定自行驶起点至行驶终点的一设定路线,其设定路线包含至少一个设定点。于步骤320中,传送并同步设定路线至车辆内的导航装置,使导航装置显示设定路线。于步骤330中,接收卫星定位信号,当移动装置位于车辆内时,基于卫星定位信号判断车辆是否依设定路线行驶;于步骤340中,当车辆偏离设定路线的时间超过预设警示时间时,执行警示动作,借以提醒使用者。
[0035]再者,当警示动作被执行时,于步骤340中,同步发送警示信号至导航装置,使导航装置发出警示,借以警告驾驶人。
[0036]于步骤310中,亦可设定后端系统的通信信息;于步骤340中,当车辆偏离设定路线的时间超过预设通报时间时,依据通信信息通知后端系统,其中预设通报时间是大于或等于预设警示时间。
[0037]若车辆正常依设定路线行驶到终点目的地以后,于步骤350中,记录车辆所行驶的路线,可供使用者于以后搭乘车辆自相同起始点至相同抵达的地点,作为设置中继点的参考,或是事后对异常状况进行还原以厘清责任归属。
[0038]为了对上述的设定路线做更具体地阐述,请参照图4,图4是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监测车辆行径的方法400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方法400包含步骤410?460(应了解到,在本实施例中所提及的步骤,除特别叙明其顺序者外,均可依实际需要调整其前后顺序,甚至可同时或部分同时执行)。至于实施该些步骤的硬件装置,由于以上实施例已具体揭露,因此不再重复赘述。
[0039]于本实施例中,设定路线是由多个设定点所构成,例如一个或多个中继点。具体而言,步骤410中,车辆从目前位置前进;步骤420中,判断车辆是否朝设定路线中的一设定点接近。当车辆未于预设警示时间内缩短与设定点间的距离时,步骤430中,警示模块执行警示动作;或者或再者,步骤430中,当车辆未于预设通报时间内缩短与设定点间的距离时,根据上述的通信信息去通知后端系统,其中预设通报时间是大于或等于预设警示时间。
[0040]当车辆朝设定点接近时,步骤440中,判断车辆与设定点间的距离是否在允许误差距离范围内。当车辆与设定点间的距离在允许误差距离范围内时,步骤450中,判断设定点是否为设定路线中的行驶终点;当设定点不是行驶终点时,步骤460中,以下一个设定点取代原本的设定点,且回到步骤410,重新判断车辆是否缩短与设定路线的下一个设定点间的距离,进而于步骤420判断车辆是否朝设定路线中的下一个设定点接近,再反复执行上述流程,直到当步骤450设定点是行驶终点时,判定车辆已抵达行驶终点。
[0041]综上所述,本发明以保障乘客的权益及安全性为出发点,着眼于前端监测,透过乘客随身的移动装置,当车辆的行进路线异常时通知乘客,以便乘客提高警觉。
[0042]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监测车辆行径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移动装置包含: 一设定模块,用以设定自一行驶起点至一行驶终点的一设定路线,该设定路线包含至少一设定点; 一卫星定位模块,用以接收一卫星定位信号; 一判断模块,用以当该移动装置位于一车辆内时,基于该卫星定位信号判断该车辆是否依该设定路线行驶;以及 一警示模块,用以当该车辆偏离该设定路线的时间超过一预设警示时间时,执行一警示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车辆行径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一无线传输模块,用以传送并同步该设定模块中的该设定路线至该车辆内的一导航装置,使该导航装置显示该设定路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监测车辆行径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警示模块执行该警示动作时,该无线传输模块同步发送一警示信号至该导航装置,使该导航装置发出警/j、l 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监测车辆行径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设定模块用以设定一后端系统的通信信息,该移动装置还包含: 一无线收发模块,用以当该车辆偏离该设定路线的时间超过一预设通报时间时,依据该通信信息通知该后端系统,其中该预设通报时间大于或等于该预设警示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监测车辆行径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车辆未于该预设通报时间内缩短与该设定点间的距离时,依据该通信信息通知该后端系统,其中该预设通报时间大于或等于该预设警示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车辆行径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一路线记录模块,用以记录该车辆所行驶的路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车辆行径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车辆未于该预设警示时间内缩短与该设定点间的距离时,该警示模块执行该警示动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车辆行径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车辆缩短与该设定点间的距离时,若该车辆与该设定点间的距离在一允许误差距离范围内,则该判断模块判断该设定点是否为该行驶终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监测车辆行径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设定点非该行驶终点时,则该判断模块判断该车辆是否缩短与该设定路线的下一个该设定点间的距离。
10.一种监测车辆行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一移动装置,该方法包含: (a)设定自一行驶起点至一行驶终点的一设定路线,该设定路线包含至少一设定点; (b)接收一卫星定位信号; (c)当该移动装置位于一车辆内时,基于该卫星定位信号判断该车辆是否依该设定路线行驶;以及 (d)当该车辆偏离该设定路线的时间超过一预设警示时间时,执行一警示动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监测车辆行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传送并同步该设定路线至该车辆内的一导航装置,使该导航装置显示该设定路线。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监测车辆行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当该警示动作被执行时,同步发送一警示信号至该导航装置,使该导航装置发出警示。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监测车辆行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设定一后端系统的通信信息;以及 当该车辆偏离该设定路线的时间超过一预设通报时间时,依据该通信信息通知该后端系统,其中该预设通报时间大于或等于该预设警示时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监测车辆行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当该车辆未于该预设通报时间内缩短与该设定点间的距离时,依据该通信信息通知该后端系统,其中该预设通报时间大于或等于该预设警示时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监测车辆行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记录该车辆所行驶的路线。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监测车辆行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包含:当该车辆未于该预设警示时间内缩短与该设定点间的距离时,该警示模块执行该警示动作。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监测车辆行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还包含: 当该车辆缩短与该设定点间的距离时,若该车辆与该设定点间的距离在一允许误差距离范围内,则该判断模块判断该设定点是否为该行驶终点。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监测车辆行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还包含: 当该设定点非该行驶终点时,则该判断模块判断该车辆是否缩短与该设定路线的下一个该设定点间的距离。
【文档编号】G01S19/42GK104422940SQ201310371226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3日
【发明者】林军鼐 申请人: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