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系统与震动感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09735阅读:来源:国知局
环境监测系统与震动感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特征:

1.一种环境监测系统,用来监测一河床、一湖床或一海床的一环境变化情形,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监测系统包含有:

一拉线装置,设置在所述河床、所述湖床或所述海床上方的一监测点,用来收放一传输线以及量测所述传输线的一放线长度;

一固定管,固定布设在所述监测点与所述河床、所述湖床或所述海床下方的一结构层之间,用来容置所述传输线,以将所述传输线由所述拉线装置连接至所述结构层内;

复数个震动感测装置,以非固定的方式容置于所述固定管内,电性连接至所述传输线中所包含的复数个电线,用来将所感测到的震动能量转换为相对应的复数个电子信号,并通过所述传输线传输所述复数个电子信号,其中所述传输线与所述复数个震动感测装置于所述固定管内滑动;以及

一分析装置,耦接于所述拉线装置及所述传输线,用来由所述拉线装置取得所述传输线的一放线长度且由所述传输线接收所述复数个电子信号,并根据所述放线长度及所述复数个电子信号,判断出所述环境变化情形,以进行监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线装置包含有:

一拉线机,用来收放所述传输线;以及

一拉线编码器,连接于所述拉线机,用来量测所述传输线经由所述拉线机收放的长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为具有空孔的一钢管,所述复数个震动感测装置与所述传输线一同容置在所述固定管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数个震动感测装置包含有复数个第一震动感测装置及复数个第二震动感测装置,所述复数个第一震动感测装置分别等距离地设置在位于所述结构层内的所述传输在线的不同位置并与所述传输线一同受所述结构层所包覆而固定,所述复数个第二震动感测装置分别设置在非位于所述结构层内的所述传输在线的不同位置,当所述结构层被冲刷而下降时,所述复数个第一震动感测装置中因所述结构层的冲刷而未被所述结构层所包覆的第一震动感测装置产生震动且所述传输线根据重力自所述拉线装置放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境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装置由所述复数个感测结果中,判断所述复数个第一震动感测装置中有震动的第一震动感测装置,并计算出所述复数个第一震动感测装置中有震动的第一震动感测装置设置在所述传输在线的一总分布长度,以于所述总分布长度与所述放线长度相符合时,判断所述放线长度为所述环境变化情形中的一冲刷深度。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境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装置对所述复数个电子信号进行分析,获得所述复数个第二震动感测装置的震动大小程度,并根据所述复数个第二震动感测装置的震动大小程度,判断出所述环境变化情形中的一水位高度及一水流速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境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装置根据所述复数个第二震动感测装置的震动大小程度,判断出所述复数个第二震动感测装置中为水流所震动的第二震动感测装置,并由所述复数个第二震动感测装置中为水流所震动的第二震动感测装置所在的水平位置中取得一最高位置,以判断所述最高位置为所述环境变化情形中的所述水位高度。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境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装置将所判断出所述复数个第二震动感测装置中为水流所震动的第二震动感测装置的震动大小程度与记载有水流速度与震动大小程度关系的一速度判断信息比对,以获得所述环境变化情形中的所述水流速度。

9.一种震动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第一线圈板件,包含有一第一基板、一第一金属线圈、一第二金属线圈及一第一金属连接孔,其中,所述第一金属线圈及所述第二金属线圈布设于所述第一基板的上、下两侧,并通过贯穿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第一金属连接孔相串接;

一第二线圈板件,大致与所述第一线圈板件平行设置,包含有一第二基板、一第三金属线圈、一第四金属线圈及一第二金属连接孔,其中,所述第三金属线圈及所述第四金属线圈布设于所述第二基板的上、下两侧,并通过贯穿所述第二基板的所述第二金属连接孔相串接;

一第一滑轨及一第二滑轨,设置于所述第一线圈板件与所述第二线圈板件之间;

一第一磁性固定组件,固定在所述第一滑轨及所述第二滑轨的一端;

一第二磁性固定组件,固定在所述第一滑轨及所述第二滑轨的另一端;以及

一可移动磁性组件,夹置在所述第一滑轨与所述第二滑轨间,且位于所述第一磁性固定组件及所述第二磁性固定组件之间,分别与所述第一磁性固定组件及所述第二磁性固定组件产生一第一磁斥力及一第二磁斥力。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震动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可移动磁性组件受一外力移动时,所述第一磁斥力及所述第二磁斥力因所述可移动磁性组件与所述第一磁性固定组件及所述第二磁性固定组件间的相对距离变动而产生变化,所述可移动磁性组件受力于变化的所述第一磁斥力及所述第二磁斥力在所述第一磁性固定组件及所述第二磁性固定组件之间震荡移动,并与所述第一金属线圈、所述第二金属线圈、所述第三金属线圈及所述第四金属线圈相互电磁感应而产生电子信号。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震动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一微机电技术所实现,而所述第一磁性固定组件、所述第二磁性固定组件及所述可移动磁性组件选自钕铁硼材料或其它永久磁性组件。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震动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线圈、所述第二金属线圈、所述第三金属线圈及所述第四金属线圈的形状分别围成一封闭面,且分别布设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两侧的平面上。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震动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布设于所述第一线圈板件的所述上下金属线圈与布设于所述第二线圈板件的所述上下金属线圈相串接而形成三维堆栈的线圈结构,以增加所产生的电子信号的电压大小。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震动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磁性组件接触所述第一线圈板件与所述第二线圈板件,且夹置在所述第一滑轨及所述第二滑轨之间,以在所述第一滑轨及所述第二滑轨间沿着所述第一磁性固定组件与所述第二磁性固定组件的联机方向震荡移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震动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磁性组件的一高度略等于所述第一线圈板件与所述第二线圈板件间的一距离。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震动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可移动磁性组件受外力而向所述第一磁性固定组件移动时,随着所述可移动磁性组件与所述第一磁性固定组件的距离缩小,所述第一磁斥力增加并推动所述可移动磁性组件往所述第二磁性固定组件移动,再随着所述可移动磁性组件与所述第二磁性固定组件的距离缩小,所述第二磁斥力增加并推动所述可移动磁性组件往所述第一磁性固定组件移动,以使所述可移动磁性组件在所述第一磁性固定组件及所述第二磁性固定组件的间震荡运动。

17.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震动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固定组件具有一第一磁极的一端邻近于所述可移动磁性组件具有所述第一磁极的一端,以产生所述第一磁斥力,以及所述第二磁性固定组件具有一第二磁极的一端邻近于所述可移动磁性组件具有所述第二磁极的一端,以产生所述第二磁斥力。

18.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震动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可移动磁性组件在所述第一磁性固定组件及所述第二磁性固定组件之间震荡移动时,所述第一金属线圈与所述第二金属线圈所形成的封闭电流回路中相关于所述可移动磁性组件的磁通量产生变化,使所述第一金属线圈与所述第二金属线圈感应出电流,而产生电子信号。

19.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震动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可移动磁性组件在第三磁性固定组件及第四磁性固定组件的间震荡移动时,所述第三金属线圈与所述第四金属线圈所形成的封闭电流回路中相关于所述可移动磁性组件的磁通量产生变化,使所述第三金属线圈与所述第四金属线圈感应出电流,而产生电子信号。

20.一种环境监测系统,用来监测一河床、一湖床或一海床的一环境变化情形,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监测系统包含有:

一拉线装置,设置在所述河床、所述湖床或所述海床上方的一监测点,用来收放一传输线;

一固定管,固定布设在所述监测点与所述河床、所述湖床或所述海床下方的一结构层内之间,用来容置所述传输线,以将所述传输线由所述拉线装置连接至所述结构层内;

复数个权利要求9所述的震动感测装置,电性连接至所述传输线中所包含的复数个电线,用来将所感测到的震动能量转换为相对应的复数个电子信号,并通过所述传输线传输所述复数个电子信号;以及

一分析装置,耦接于所述拉线装置及所述传输线,用来由所述拉线装置取得所述传输线的一放线长度且由所述传输线接收所述复数个电子信号,并根据所述放线长度及所述复数个电子信号,判断出所述环境变化情形,以进行监测。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