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芪白粉病的防治药剂筛选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248627阅读:598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植物保护和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黄芪白粉病的防治药剂筛选方法。

背景技术:
黄芪白粉病初发病时叶正、背两面生白色粉状霉斑,叶柄、茎部染病也生白色霉点或霉斑,严重时整叶片被白粉覆盖,致叶片干枯或全株枯死。病菌以闭囊壳在病叶上越冬,翌春产生子囊孢子进行传播蔓延;此外在芽上越冬的菌丝,翌年也可发病,其防治较难,都是使用大量的农药防治,不仅使病菌产生了抗药性,并且黄芪的农药残留量增加,黄芪的质量大幅度降低。目前对黄芪白粉病防治药剂的筛选,主要是经过大田药剂的筛选试验,所用时间较长,并且田间环境条件复杂,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受影响,为解决这些不足,提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黄芪白粉病的防治药剂筛选方法,解决对化学农药的盲目使用现状。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具体方案,该方案包括:白粉病菌的制备、测定、药效差异显著性比较。一、白粉病菌的制备用常规的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白粉病菌,制成5×106个/ml孢子悬浮液。二、测定取生长状况一致的生长健康的黄芪叶片,剪成60mm×40mm的长方形,然后浸泡在5%烯唑醇微乳剂、50%多菌灵800-1000倍液、甲托70%可湿性粉剂、25%乙醚酚1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中,用清水做对比,10min后取出,将配制好的孢子悬浮液,均匀喷在叶片的正反面,每个处理做3个重复;待清水处理的病斑面积达到90%以上时,用病斑测定仪测定病斑面积。三、药效差异显著性比较计算防治效果:防治效果=(1-药剂处理的平均病斑面积/清水处理的平均病斑面积)×100;用spss法比较各药剂的差异显著性。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不需要大田试验操作,方法简单,所用时间短;将病原直接喷与叶片上,不需要重培养病原菌,减少了操作步骤,安全可靠,准确率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法详细说明,本实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实例1供试药剂:5%烯唑醇微乳剂、50%多菌灵800-1000倍液、甲托70%可湿性粉剂、25%乙醚酚1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二、白粉病菌的制备用常规的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白粉病菌,制成5×106个/ml孢子悬浮液。二、测定取生长状况一致的生长健康的黄芪叶片,剪成60mm×40mm的长方形,然后浸泡在浓度比例配好的供试药品中,用清水做对比,10min后取出,将配制好的孢子悬浮液,均匀喷在叶片的正反面,每个处理做3个重复;待清水处理的病斑面积达到90%以上时,用病斑测定仪测定病斑面积。四、药效差异显著性比较计算防治效果:防治效果=(1-药剂处理的平均病斑面积/清水处理的平均病斑面积)×100;用spss法比较各药剂的差异显著性。结果表明:处理防治效果(%)显著性差异5%烯唑醇微乳剂81.67A硫磺.三唑酮100陪液75.01AB50%多菌灵800-1000倍液74.17AB25%乙醚酚1000倍液67.5ABC甲托70%可湿性粉剂66.67ABCD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65.83ABCD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