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应变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056617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应变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便携式应变装置,包括:弹性体、承力横梁、应变片、固定板,所述弹性体位于传感器底座的安装凹槽内,弹性体上通过铆钉或者螺栓倾斜地固定设有承力横梁,弹性体上黏贴有一个应变片,弹性体上的贴片工作表面为平面,形成有一个应变变化梯度较小的纯弯区,弹性体上黏贴有应变片的应变接收区域及数据线引出接头处设置有防水装置,传感器底座两侧设有固定板,固定板通过固定螺母固定安装。本实用新型中弹性体和安装螺丝和螺丝垫片间不存在力,可以防止传感器从槽内滑出,消除了传感器由于固定造成的误差,承力横梁倾斜地固定在弹性体上,增加了力臂的长度,可以增加传感器的灵敏度。
【专利说明】一种便携式应变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变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应变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长期以来,国内地下工程的钢支撑及钢结构使用钼电阻应变片来检测钢弦的松驰 率,钼电阻应变片对环境的要求比较严格,不能潮湿、不能浇筑混凝土,也不适于长期观测, 受气候、温湿度及电缆导线的影响,测量值的误差太大,这也是长期困绕土木工程专家的难 题。例如京九铁路中的大窑山隧道由于采用传统的钼电阻应变片,没有及时测试出隧道形 变,对钢支撑进行有效临控,使隧道塌方,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现有技术中的钢弦式应变 计,体积较大,管壁厚,因此检测范围较小,也没有专门的密封空间,密封效果差,尤其是其 传感器部分完全没有密封,由于大部分检测仪器都工作在恶劣的环境中,这种密封将导致 传感器不能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应变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 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便携式应变装置, 包括:弹性体、承力横梁、应变片、固定板,所述弹性体位于传感器底座的安装凹槽内,且通 过安装螺丝和螺丝垫片固定在一起,弹性体上通过铆钉或者螺栓倾斜地固定设有承力横 梁,承力横梁外侧设有承力垫板,弹性体上黏贴有一个应变片,应变片与数据线相连,数据 线经由线夹导出,且通过线夹固定在传感器底座上,弹性体上的贴片工作表面为平面,形成 有一个应变变化梯度较小的纯弯区,弹性体上黏贴有应变片的应变接收区域及数据线引出 接头处设置有防水装置,传感器底座两侧设有固定板,固定板通过固定螺母固定安装。
[0005] 所述承力横梁与承力垫板之间通过自攻螺丝连接固定。
[0006] 所述承力横梁上端为弧形结构,下端为水平结构。
[0007] 所述承力垫板厚度为2-8cm。
[000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弹性体通过安装螺丝 和螺丝垫片固定在传感器底座上的安装凹槽内,弹性体和安装螺丝和螺丝垫片间不存在 力,可以防止传感器从槽内滑出,消除了传感器由于固定造成的误差,承力横梁倾斜地固定 在弹性体上,增加了力臂的长度,可以增加传感器的灵敏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0]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示意图。
[0011] 图中:1、弹性体;2、承力横梁;3、铆钉;4、线夹;5、数据线;6、应变片;7、安装螺 丝;8、螺丝垫片;9、传感器底座;10、凹槽;11、应变接收区域;12、承力垫板;13、固定螺母; 14、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 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13] 如图1、图2所示,一种便携式应变装置,包括:弹性体1、承力横梁2、应变片6、固 定板14,所述弹性体1位于传感器底座9的安装凹槽10内,且通过安装螺丝7和螺丝垫片8 固定在一起,弹性体1上通过铆钉3或者螺栓倾斜地固定设有承力横梁2,承力横梁2外侧 设有承力垫板12,弹性体1上黏贴有一个应变片6,应变片6与数据线5相连,数据线5经 由线夹4导出,且通过线夹4固定在传感器底座9上,弹性体1上的贴片工作表面为平面, 形成有一个应变变化梯度较小的纯弯区,弹性体1上黏贴有应变片6的应变接收区域11及 数据线5引出接头处设置有防水装置,传感器底座9两侧设有固定板14,固定板14通过固 定螺母13固定安装。
[0014] 所述承力横梁2与承力垫板12之间通过自攻螺丝连接固定。
[0015] 所述承力横梁2上端为弧形结构,下端为水平结构。
[0016] 本实用新型数据线通过线夹固定在传感器基座上可以有效避免数据线摆动带来 的数据误差,应变接收区域及数据线引出接头处设置的防水装置可以提高其防水性能,延 长使用寿命,弹性体通过安装螺丝和螺丝垫片固定在传感器底座上的安装凹槽内,弹性体 和安装螺丝和螺丝垫片间不存在力,可以防止传感器从槽内滑出,消除了传感器由于固定 造成的误差,承力横梁倾斜地固定在弹性体上,增加了力臂的长度,可以增加传感器的灵敏 度。
[0017]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 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 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 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 的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 一种便携式应变装置,包括:弹性体、承力横梁、应变片、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 弹性体位于传感器底座的安装凹槽内,且通过安装螺丝和螺丝垫片固定在一起,弹性体上 通过铆钉或者螺栓倾斜地固定设有承力横梁,承力横梁外侧设有承力垫板,弹性体上黏贴 有一个应变片,应变片与数据线相连,数据线经由线夹导出,且通过线夹固定在传感器底座 上,弹性体上的贴片工作表面为平面,形成有一个应变变化梯度较小的纯弯区,弹性体上黏 贴有应变片的应变接收区域及数据线引出接头处设置有防水装置,传感器底座两侧设有固 定板,固定板通过固定螺母固定安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应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力横梁与承力垫 板之间通过自攻螺丝连接固定。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应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力横梁上端为弧 形结构,下端为水平结构。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应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力垫板厚度为 2-8cm〇
【文档编号】G01B7/16GK203848798SQ201420261336
【公开日】2014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2日
【发明者】相斌辉, 刘颖, 周龙 申请人:相斌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