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汇流排焊接强度测试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060393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汇流排焊接强度测试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汇流排焊接强度测试装置,为解决现有的检测电池集群过程中,夹不紧试样,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夹具设置在框架内,第四拉套设置在夹具的上端面上,第四拉套的底板上设有方形通孔,第四拉套的上端通过销轴与第三拉套铰接,下螺杆从下向上穿过第三拉套并与拉力传感器下端的螺孔螺纹连接,上螺杆从上向下穿过第二拉套并与拉力传感器上端的螺孔螺纹连接,第二拉套的上端通过导向轴与第一拉套铰接,导向轴的两端设置在框架两侧立杆上的直长孔中,提升杆从下向上穿过第一拉套和框架的上横板与手轮下端的螺孔螺纹连接,螺帽设置在手轮与框架之间,螺帽与提升杆螺纹连接,螺帽与框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用于电池集群焊接强度检测。
【专利说明】一种汇流排焊接强度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集群焊接强度检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汇流排焊接强度 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以其优越的性价比,优良的大电流放电性能以及具有免维 护,无腐蚀等优点,在邮电、通讯、电力、固定电源、计算机UPS电源等场合广泛应用。蓄电池 在制造过程中电池集群装槽后需要把集群焊接到一起,这过程中集群的焊接强度就至关重 要。焊接强度不过关会导致电池使用寿命过短,电池充放电过热等等,影响电池质量;现有 的检测方法通常试验过程由于铅零件质地较软夹不紧试样,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的检测电池集群过程中,由于铅零件质地较软夹不紧试 样,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汇流排焊接强度测试装置。
[0004] 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拉套、第二拉套、第三拉套、第四拉套、拉力传感器、上螺杆、 下螺杆、导向轴、框架、提升杆、手轮、销轴和夹具,夹具设置在框架内,第四拉套设置在夹具 的上端面上,第四拉套的底板上设有方形通孔,第四拉套的上端通过销轴与第三拉套铰接, 下螺杆从下向上穿过第三拉套并与拉力传感器下端的螺孔螺纹连接,上螺杆从上向下穿过 第二拉套并与拉力传感器上端的螺孔螺纹连接,第二拉套的上端通过导向轴与第一拉套铰 接,导向轴的两端设置在框架两侧立杆上的直长孔中,提升杆从下向上穿过第一拉套和框 架的上横板与手轮下端的螺孔螺纹连接,螺帽设置在手轮与框架之间,螺帽与提升杆螺纹 连接,螺帽与框架固定连接,夹具包括棱形外套、拉杆、弹簧、扳手、销轴、两个压片和两个楔 块,棱形外套的前端面设有棱形槽,棱形槽的上端设有钳口,棱形槽的下端对应的棱形外套 上设有与棱形槽相通的扳手安装槽,两个楔块以外套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在棱形槽的上端, 每个楔块通过一个压片与棱形外套固定,楔块的上端面高出棱形外套上端面3mm?10mm, 每个楔块上设有拉杆安装槽,齿条拉杆设置在棱形槽的下端,拉杆的头部设置在拉杆安装 槽中,弹簧套装在拉杆上,拉杆的下端设置在扳手安装槽中,拉杆的下端设有齿条,扳手上 的头部扇形齿轮与齿条啮合,扳手通过销轴与棱形外套铰接。
[0005]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06] -、本实用新型具有随拉力变大夹紧力变大的特点,因此本实用新型可将铅制试 样加紧,在拉力状态下不滑脱。在进行汇流排极板耳焊接试验时,采用拉力传感器,使其工 艺参数明确的知道当前焊接强度,以便调整焊接工艺,使焊强度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提升电 池质量。
[0007] 二、在蓄电池的制造过程中,保证了蓄电池汇流排与极板耳的焊接强度明确,有利 于提商广品质量。
[0008] 三、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汇流排焊接强度测试装置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0010]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0011] 图3是第四拉套4的结构主视图;
[0012] 图4是图3的左视图;
[0013] 图5是图3的俯视图;
[0014] 图6是夹具15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0015] 图7是图6的左视图;
[0016] 图8是图6的俯视图;
[0017] 图9是棱形外套15-1的结构主视图;
[0018] 图10是图9的左视图;
[0019] 图11是图9的俯视图;
[0020] 图12是楔块15-4的结构主视图;
[0021] 图13是图12的左视图;
[0022] 图14是拉杆15-5的结构主视图;
[0023] 图15是图14的左视图;
[0024] 图16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安装在工作台上的示意图;
[0025] 图17是图16的左视图(图中标记17为数字显示仪);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1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包括第一拉套1、 第二拉套2、第三拉套3、第四拉套4、拉力传感器5、上螺杆6、下螺杆7、导向轴10、框架11、 提升杆12、手轮13、销轴14和夹具15,夹具15设置在框架11内,第四拉套4设置在夹具 15的上端面上,第四拉套4的底板上设有方形通孔4-1,第四拉套4的上端通过销轴14与 第三拉套3铰接,下螺杆7从下向上穿过第三拉套3并与拉力传感器5下端的螺孔螺纹连 接,上螺杆6从上向下穿过第二拉套2并与拉力传感器5上端的螺孔螺纹连接,第二拉套2 的上端通过导向轴10与第一拉套1铰接,导向轴10的两端设置在框架11两侧立杆上的直 长孔11-2中,提升杆12从下向上穿过第一拉套1和框架11的上横板11-1与手轮13下端 的螺孔螺纹连接,螺帽18设置在手轮13与框架11之间,螺帽18与提升杆12螺纹连接,螺 帽18与框架11固定连接,夹具15包括棱形外套15-1、拉杆15-5、弹簧15-6、扳手15-8、销 轴15-9、两个压片15-2和两个楔块15-4,棱形外套15-1的前端面设有棱形槽15-1-1,棱 形槽15-1-1的上端设有钳口 15-1-2,从主视图上看,棱形槽15-1-1对应的棱形外套15-1 上设有两个斜长孔15-1-3,两个斜长孔15-1-3以外套15-1的中心线N-N对称设置,每个 斜长孔15-1-3的斜向与其对应的棱形边斜向一致,棱形槽15-1-1的下端对应的棱形外套 15-1上设有与棱形槽15-1-1相通的扳手安装槽15-1-4,两个楔块15-4以外套15-1的中 心线N-N对称设置在棱形槽15-1-1的上端,每个楔块15-4通过一个压片15-2与棱形外套 15-1固定,楔块15-4的上端面高出棱形外套15-1上端面3mm?10mm,每个楔块15-4上设 有拉杆安装槽15-4-1,齿条拉杆15-5设置在棱形槽15-1-1的下端,拉杆15-5的头部设置 在拉杆安装槽15-4-1中,弹簧15-6套装在拉杆15-5上,拉杆15-5的下端设置在扳手安装 槽15-1-4中,拉杆15-5的下端设有齿条15-5-1,扳手15-8上的头部扇形齿轮15-8-1与齿 条15-5-1啮合,扳手15-8通过销轴15-9与棱形外套15-1铰接。夹具15的工作原理:见 图6、图7和图8,向上扳动扳手15-8,头部扇形齿轮15-8-1与齿条15-5-1啮合,拉杆15-5 向下移动,弹簧15-6被压缩,拉杆15-5带动两个楔块15-4向下移动,钳口 15-1-2张开,松 开扳手15-8,在弹簧15-6的作用下,拉杆4向上移动,带动两个楔块15-4向上移动,完成夹 紧。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二:结合图1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两个楔块15-4相互接 触的端面上均设有锯齿15-4-2。这样设计使得两个楔块与试样19摩擦力增大,使夹紧更加 牢固。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三:结合图6和图7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为楔块15-4的上 端面高出棱形外套15-1上端面4_。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四:结合图6和图7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为楔块15-4的上 端面高出棱形外套15-1上端面5_。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五:结合图6和图7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为楔块15-4的上 端面高出棱形外套15-1上端面6_。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六:结合图6和图7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为楔块15-4的上 端面高出棱形外套15-1上端面7_。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七:结合图6和图7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为楔块15-4的上 端面高出棱形外套15-1上端面8_。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一或二相同。
[0033]

【具体实施方式】八:结合图6和图7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为楔块15-4的上 端面高出棱形外套15-1上端面9_。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0034]

【具体实施方式】九: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 不同的是它还增加有上螺母8,上螺母8设置在第二拉套2与拉力传感器5之间,且上螺母 8与上螺杆6螺纹连接。上螺母8可使上螺杆6与拉力传感器5连接的更牢固。其它组成 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十: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二或三 不同的是它还增加有下螺母9,下螺母9设置在第三拉套3与拉力传感器5之间,且下螺母 9与下螺杆7螺纹连接。下螺母9可使下螺杆7与拉力传感器5连接的更牢固。其它组成 及连接关系与九相同。
[0036] 本实用新型的实验工作过程:见图1、图16和图17,
[0037] 首先把切割好的试样19(汇流排块包含极耳)放置在第四拉套4中,试样19上的 极耳侧穿过第四拉套4上的方形通孔4-1后置于两个楔块15-4的上端面上;向上扳动扳手 15-8使夹具15的钳口 15-1-2张开,把试样极耳侧放入夹具钳口 15-1-2中松开扳手15-8, 夹具自动夹紧;缓慢转动手轮13使提升杆12转动,因螺帽18固定在框架11上,故提升杆 12上升,导向轴10沿着直长孔11-2上升,拉力传感器5上升带动试样19上升,由于夹具 15是固定在工作台16上的,所以钳口 15-1-2夹紧,拉力传感器5开始有示数,通过观察拉 力传感器示数,夹具结构会使夹具随着拉力增大钳口 15-1-2夹紧力愈大,直至试样19破 坏,记录破坏瞬间拉力传感器5示数,试验完成。注意整个试验过程中手轮13转动不可以 过快,要缓慢,以免形成冲击力,使试验数值不准。
[0038] 通过这样的试验可以准确的掌握汇流排与极耳焊接强度,以便调整焊接工艺,使 焊接强度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提升电池质量。
【权利要求】
1. 一种汇流排焊接强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第一拉套(1)、第二拉套 (2)、第三拉套(3)、第四拉套(4)、拉力传感器(5)、上螺杆(6)、下螺杆(7)、导向轴(10)、框 架(11)、提升杆(12)、手轮(13)、销轴(14)、夹具(15)和螺帽(18),夹具(15)设置在框架 (11)内,第四拉套(4)设置在夹具(15)的上端面上,第四拉套(4)的底板上设有方形通孔 (4-1),第四拉套(4)的上端通过销轴(14)与第三拉套(3)铰接,下螺杆(7)从下向上穿过 第三拉套(3)并与拉力传感器(5)下端的螺孔螺纹连接,上螺杆(6)从上向下穿过第二拉 套(2)并与拉力传感器(5)上端的螺孔螺纹连接,第二拉套(2)的上端通过导向轴(10)与 第一拉套(1)铰接,导向轴(10)的两端设置在框架(11)两侧立杆上的直长孔(11-2)中, 提升杆(12)从下向上穿过第一拉套(1)和框架(11)的上横板(11-1)与手轮(13)下端的 螺孔螺纹连接,螺帽(18)设置在手轮(13)与框架(11)之间,螺帽(18)与提升杆(12)螺 纹连接,螺帽(18)与框架(11)固定连接,夹具(15)包括棱形外套(15-1)、拉杆(15-5)、 弹簧(15-6)、扳手(15-8)、销轴(15-9)、两个压片(15-2)和两个楔块(15-4),棱形外套 (15-1)的前端面设有棱形槽(15-1-1),棱形槽(15-1-1)的上端设有钳口(15-1-2),棱形 槽(15-1-1)的下端对应的棱形外套(15-1)上设有与棱形槽(15-1-1)相通的扳手安装槽 (15-1-4),两个楔块(15-4)以外套(15-1)的中心线(N-N)对称设置在棱形槽(15-1-1)的 上端,每个楔块(15-4)通过一个压片(15-2)与棱形外套(15-1)固定,楔块(15-4)的上端 面高出棱形外套(15-1)上端面3mm?10mm,每个楔块(15-4)上设有拉杆安装槽(15-4-1), 齿条拉杆(15-5)设置在棱形槽(15-1-1)的下端,拉杆(15-5)的头部设置在拉杆安装 槽(15-4-1)中,弹簧(15-6)套装在拉杆(15-5)上,拉杆(15-5)的下端设置在扳手安装 槽(15-1-4)中,拉杆(15-5)的下端设有齿条(15-5-1),扳手(15-8)上的头部扇形齿轮 (15-8-1)与齿条(15-5-1)啮合,扳手(15-8)通过销轴(15-9)与棱形外套(15-1)铰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汇流排焊接强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楔块 (15-4)相互接触的端面上均设有锯齿(15-4-2)。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汇流排焊接强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块 (15-4)的上端面高出棱形外套(15-1)上端面4mm。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汇流排焊接强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块 (15-4)的上端面高出棱形外套(15-1)上端面5mm。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汇流排焊接强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块 (15-4)的上端面高出棱形外套(15-1)上端面6mm。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汇流排焊接强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块 (15-4)的上端面高出棱形外套(15-1)上端面7mm。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汇流排焊接强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块 (15-4)的上端面高出棱形外套(15-1)上端面8mm。
8.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汇流排焊接强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块 (15-4)的上端面高出棱形外套(15-1)上端面9mm。
9.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汇流排焊接强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 包括上螺母(8),上螺母(8)设置在第二拉套(2)与拉力传感器(5)之间,且上螺母(8)与 上螺杆(6)螺纹连接。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汇流排焊接强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下螺母(9),下螺母(9)设置在第三拉套(3)与拉力传感器(5)之间,且下螺母(9)与下螺 杆(7)螺纹连接。
【文档编号】G01N3/08GK203881618SQ201420334245
【公开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0日
【发明者】宋殿权, 赵维友 申请人:哈尔滨光宇蓄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